
图根控制测量作为地形图测绘的基础,其精确度直接关系到最终地图的质量。图根控制点的密度至关重要,它需要根据实地的地物、地貌复杂程度,以及地形图测绘的测量技术和作业方式来确定。为了确保图根点能够有效覆盖整个区域,每平方公里至少需要设置14个图根点。这些图根点不仅需要满足数量上的要求,其位置的精确性也必须得到保证,即相对于邻近等级控制点,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0.2米,高程中误差不得超过0.1米。
在进行图根控制测量时,首先需要确定测区的范围和地形特征。根据这些信息,可以合理安排图根点的分布密度,以确保测量工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对于复杂地形区域,可能需要增加图根点的数量,以弥补地物和地貌变化带来的影响。而平坦地区则可以适当减少图根点的密度,以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图根点的密度还受到地形图测绘手段和作业方式的影响。例如,在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时,由于其高精度的特点,可以适当降低图根点的密度。相反,如果使用传统的经纬仪和水准仪,由于精度相对较低,就需要增加图根点的密度,以提高整体测量精度。
在实际操作中,还应该考虑到图根点的布设方法。常见的布设方法有三角网法、边角网法、导线法等。不同的布设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地形和测量条件,选择合适的布设方法可以提高图根点的测量精度和效率。
总之,图根控制测量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其密度、精度和布设方法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安排。通过精心设计和实施图根控制测量,可以为后续的地形图测绘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确保测绘工作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