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小孩子好奇心强,常常在玩耍时不小心将小物件放入口中,这可能导致支气管异物的发生。面对这样的突发事件,我们应该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以下内容将帮助大家了解支气管异物的应对策略。
1. 幼儿常将小球、硬币、钮扣等小东西放入口中含着玩,或在吃瓜子、花生米、糖果等零食时,因逗笑、叫喊或哭闹等原因,将这些异物呛入气管。患儿脸色常憋得发紫、呼吸困难。若不及时抢救,异物完全堵塞气管,超过4分钟就会危及生命,即使抢救成功,也会留下瘫痪、失语等严重后遗症。
2. 如果仅堵塞部分气管,但又咯不出来,就可能发生肺不张。因此,最关键的措施是在现场即刻将异物排出。特征表现包括呛咳不断,当异物进入气管后,气管黏膜受到刺激引起咳嗽,继后呕吐、呼吸困难,片刻后症状减轻。
3. 如果是较大的异物嵌于喉头,可立即窒息死亡;较小的异物嵌于喉头,会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大多数伴有声音嘶哑。喉喘鸣如果异物进入一侧气管,尤其多见于右侧的气管,便会有咳嗽和喘鸣,之后还可能会发生气管阻塞后的肺不张及肺部炎症。
4. 不同异物吸入的表现不一。异物若是含脂肪酸的植物,如花生米、杏仁等,炎症较明显。较小的矿物性异物,如小纽扣、小弹珠等,不足以阻塞支气管,没有任何症状,经过数周或数月后,肺部发生病变,宝宝反复发热、咳嗽、咯痰,出现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炎、支气管扩张等病症。
面对气管异物的紧急情况,我们应该保持冷静,记住以下两点:1.不要使劲拍孩子的后背,这样可能把异物振到气道的更深处;2.不要把手伸进孩子的嘴里,尤其不能伸进咽喉部位,这样可能把异物推到更深部位。
理想的急救办法是美国海利希手法。该法是美国医生海姆里斯发明的,近10年来,运用此法全世界已成功地抢救了上百万气管异物患者。操作方法简单:从发生气管异物者身后将其抱住,双手互握在他腹部正中顶端(剑突下),然后突然向其上方用力压迫(注意不要弄伤其肋骨),这样,一股气流猛然从气管中冲出,排出异物。
当1岁以下的婴幼儿出现异物呛入气管的情况时,家长别惊慌失措,不要试图用手把异物挖出来,可采用以下方法尽快清除异物:1.让婴儿脸朝前、屁股朝后趴在救护者前臂上,同时确保婴儿头的水平位置比整个身体更低些。2.用另一只手的小姆指一侧的手掌(小鱼际肌)对准婴儿的两个肩胛骨之间的脊椎部位连续拍击5至8次,注意拍击要有一定的力量,但不要用力过猛,是“拍击”,而不是“捶打”。
以上内容由我们裕祥安全网为大家带来,若想了解更多关于气管进异物的急救方法,请关注下期的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