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MRCT)的兴起,主要由于中国市场的巨大吸引力和创新药生命周期的缩短,这是国际医药企业进军中国市场的关键策略。
2. 在由GBI与Catalent合作的线上课堂中,专家们深入探讨了MRCT的必要性、案例分析以及中国市场的特点,提供了对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趋势和药品供应链管理的深刻见解。
3. 进行MRCT在中国市场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药品市场之一,对创新药具有巨大吸引力;由于中国医疗监管改革,创新药的专利期大幅缩短,使得在其他国家已上市的药物,在中国上市的时机至关重要。
4. 案例分析中,以诺华的达希纳为例,由于专利链接制度的存在,药物在中国的生命周期被进一步压缩,导致其在中国市场的独占优势大幅缩短。专利挑战和无效宣告加速了仿制药的上市,这进一步凸显了进行MRCT以支持同步上市的重要性。
5. 在中国市场,进行MRCT的考量不仅涉及成本节省,更关乎战略规划,尤其是在应对医保谈判和带量采购等措施对药企利润的影响。此外,进口药物在华上市速度的加快,使得MRCT成为了加速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争取更多市场独占时间的关键步骤。
6. 从疾病领域来看,肿瘤相关的MRCT虽有所减少,但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血液纳猜悉疾病的MRCT数量持续增长,而过去在招募患者方面较为容易的糖尿病和呼吸系统疾病领域的MRCT数量则有所下降。
7. 早期临床试验的MRCT比例上升,这得益于政策的推动,如2016年取消的临床试验要求,以及中国加入ICH、豁免部分新药临床试验等政策。这些变化加速了进口新药进入中国市场的进程。
8. 尽管中国市场的MRCT活动增加,但其主要参与者仍然是外资企业,本土企业参与的MRCT数量有限。此外,虽然国产创新药在进行MRCT,但上市成果并不显著,部分药物在国际市场的上市申请被拒绝,这表明除了进行MRCT,还需要考虑目标市场的竞争格局和市场策略。
9. GBI的洞察显示,对于药品进行MRCT,意味着企业具有多国/多地获批上市并进行商业化的战略。资金、市场环境与全球药品市场竞争格局是决定MRCT策略的关键因素。制药企业应利用数据分析工具,精确掌握市场动态,制定战略布局,实现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