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爱新觉罗·永琏的史料记载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10-24 19:03:27
文档

爱新觉罗·永琏的史料记载

爱新觉罗·永琏(1730年8月9日-1738年11月23日),清高宗乾隆帝次子,生于雍正八年(1730年),卒于乾隆三年(1738年)。雍正八年(1730年)六月二十六日,富察氏生弘历次子,雍正帝亲自为其命名为永琏,“琏”字,在弘历看来意味着将来能够继承皇位之意。弘历在乾隆元年七月二日,把永琏密定为皇太子。此时皇帝年纪不过26岁,这样早就建储,显然是因为太钟爱某个儿子了,未想到刚过了两年多,永琏就因“偶感风寒”,于乾隆三年(1738年)十月十二日巳刻夭亡,年仅9岁。最为中意的爱子早夭,对乾隆帝身心是一个巨大打击。
推荐度:
导读爱新觉罗·永琏(1730年8月9日-1738年11月23日),清高宗乾隆帝次子,生于雍正八年(1730年),卒于乾隆三年(1738年)。雍正八年(1730年)六月二十六日,富察氏生弘历次子,雍正帝亲自为其命名为永琏,“琏”字,在弘历看来意味着将来能够继承皇位之意。弘历在乾隆元年七月二日,把永琏密定为皇太子。此时皇帝年纪不过26岁,这样早就建储,显然是因为太钟爱某个儿子了,未想到刚过了两年多,永琏就因“偶感风寒”,于乾隆三年(1738年)十月十二日巳刻夭亡,年仅9岁。最为中意的爱子早夭,对乾隆帝身心是一个巨大打击。


爱新觉罗·永琏(1730年8月9日-1738年11月23日),清高宗乾隆帝次子,生于雍正八年(1730年),卒于乾隆三年(1738年)。

雍正八年(1730年)六月二十六日,富察氏生弘历次子,雍正帝亲自为其命名为永琏,“琏”字,在弘历看来意味着将来能够继承皇位之意。弘历在乾隆元年七月二日,把永琏密定为皇太子。

此时皇帝年纪不过26岁,这样早就建储,显然是因为太钟爱某个儿子了,未想到刚过了两年多,永琏就因“偶感风寒”,于乾隆三年(1738年)十月十二日巳刻夭亡,年仅9岁。最为中意的爱子早夭,对乾隆帝身心是一个巨大打击。

为此,平素勤政的青年皇帝接连五天没有临朝。并把密定谕旨公布于众,谕曰:“永琏乃皇后所生,朕之嫡子,聪明贵重,气宇不凡。皇考命名,隐示承宗器之意。朕御极后,恪守成式,亲书密旨,召诸大臣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榜后,是虽未册立,已命为皇太子矣。

今既薨逝,一切典礼用皇太子仪注行。”旋册赠皇太子,谥端慧,后功令讳其名“琏”字。按皇太子之礼为永琏隆重举丧,弘历多次亲临祭奠。

扩展资料:

乾隆一生有17个儿子,嘉庆皇帝永琰排行第十五。按照清朝“立长、立嫡”的皇位传承原则,排行靠后且是庶出的永琰,几乎没有继承大统的可能。乾隆最初也确实没有把他列入考虑范围。

但老天似乎总是故意与乾隆过不去,嫡次子永琏、嫡七子永琮相继夭亡,其他皇子也大多英年早逝。到了永琰出生的时候,他的14个兄长中有8个已经死去,就连深受乾隆宠爱的皇五子永琪也在几年后早逝,诸皇子中可备乾隆选择的范围已经变得非常小了。

为此,乾隆皇帝不得不放下祖制,从剩下的几个年幼、庶出的皇子中另择储君。皇十一子永瑆和皇十五子永琰,水落石出般地成为乾隆皇帝为数不多的儿子中的佼佼者。后来,乾隆却把皇位传给了永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永琏

文档

爱新觉罗·永琏的史料记载

爱新觉罗·永琏(1730年8月9日-1738年11月23日),清高宗乾隆帝次子,生于雍正八年(1730年),卒于乾隆三年(1738年)。雍正八年(1730年)六月二十六日,富察氏生弘历次子,雍正帝亲自为其命名为永琏,“琏”字,在弘历看来意味着将来能够继承皇位之意。弘历在乾隆元年七月二日,把永琏密定为皇太子。此时皇帝年纪不过26岁,这样早就建储,显然是因为太钟爱某个儿子了,未想到刚过了两年多,永琏就因“偶感风寒”,于乾隆三年(1738年)十月十二日巳刻夭亡,年仅9岁。最为中意的爱子早夭,对乾隆帝身心是一个巨大打击。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