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马丁路德四大主张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10-24 19:02:42
文档

马丁路德四大主张

1、确定了“因信称义”的宗教学说。他认为人的获救只须依靠个人的信仰,不须外在的善功及教会的权威,他否定了教会和僧侣阶层对社会的统治。他的这些主张反映了当时欧洲各民族要求摆脱罗马教廷宗教统治,形成了统一国家的愿望。2、反对赎罪券;路德在维登堡大教堂门前贴出了著名的《论纲要59条》,即《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一文,提出了自己反对赎罪券的主张。3、教皇无权干预世俗政权。1520年的8—10月,路德连续发表《关于教会制的改革致德意志教贵族公开信》、《论教会的巴比伦之囚》和《论徒的自由》等文章,公开提出教皇无权干预世俗政权。宣称教会如果不能自己进行改革,国家政权应予挽救。4、建立了各种不同的新教派。
推荐度:
导读1、确定了“因信称义”的宗教学说。他认为人的获救只须依靠个人的信仰,不须外在的善功及教会的权威,他否定了教会和僧侣阶层对社会的统治。他的这些主张反映了当时欧洲各民族要求摆脱罗马教廷宗教统治,形成了统一国家的愿望。2、反对赎罪券;路德在维登堡大教堂门前贴出了著名的《论纲要59条》,即《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一文,提出了自己反对赎罪券的主张。3、教皇无权干预世俗政权。1520年的8—10月,路德连续发表《关于教会制的改革致德意志教贵族公开信》、《论教会的巴比伦之囚》和《论徒的自由》等文章,公开提出教皇无权干预世俗政权。宣称教会如果不能自己进行改革,国家政权应予挽救。4、建立了各种不同的新教派。


1、确定了“因信称义”的宗教学说

他认为人的获救只须依靠个人的信仰,不须外在的善功及教会的权威,他否定了教会和僧侣阶层对社会的统治。他的这些主张反映了当时欧洲各民族要求摆脱罗马教廷宗教统治,形成了统一国家的愿望。

2、反对赎罪券

路德在维登堡大教堂门前贴出了著名的《论纲要59条》,即《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一文,提出了自己反对赎罪券的主张。

3、教皇无权干预世俗政权

1520年的8—10月,路德连续发表《关于教会制的改革致德意志教贵族公开信》、《论教会的巴比伦之囚》和《论徒的自由》等文章,公开提出教皇无权干预世俗政权。宣称教会如果不能自己进行改革,国家政权应予挽救。

4、建立了各种不同的新教派

新教团体只是教的一个分支而且是最小的分支,但在随后几个世纪中的欧洲政治舞台上,天主教徒和新教教徒之间的政治斗争都起着一种主要的作用。

扩展资料:

马丁·路德的影响:

1、在他的宗教改革中,因信称义被人们真正的接受起来。所谓因信称义就是内心真诚,外在不论,只要内心信仰上帝,无论具体的外在特征都可以得到上帝的救赎。在内心真诚的基础上,西方政治思想开始进入自由主义时代。

2、不追究不考量不评判的外在特征,使得人们的创新活力大大激发,基于欲望,认识和开拓世界的进取精神彰显开来,在对自由边际的追逐中,人类实现了物质财富和精神世界的极大发展。

3、而自由主义基于宗教改革的思想,才是路德改革的最重要也是最为深远的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丁·路德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1483年11月10日 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发起者马丁·路德诞辰

文档

马丁路德四大主张

1、确定了“因信称义”的宗教学说。他认为人的获救只须依靠个人的信仰,不须外在的善功及教会的权威,他否定了教会和僧侣阶层对社会的统治。他的这些主张反映了当时欧洲各民族要求摆脱罗马教廷宗教统治,形成了统一国家的愿望。2、反对赎罪券;路德在维登堡大教堂门前贴出了著名的《论纲要59条》,即《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一文,提出了自己反对赎罪券的主张。3、教皇无权干预世俗政权。1520年的8—10月,路德连续发表《关于教会制的改革致德意志教贵族公开信》、《论教会的巴比伦之囚》和《论徒的自由》等文章,公开提出教皇无权干预世俗政权。宣称教会如果不能自己进行改革,国家政权应予挽救。4、建立了各种不同的新教派。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