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惊”为惊醒,“蜇”为蛰伏,“惊蛰”就是惊醒入冬藏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惊蛰时节我国有些地区已是桃花红、燕飞来的时节,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春耕季节。有谚语:惊蛰过,暖和和,老角唱山歌。所以中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惊蛰之后气温回升,但是气温的波动大,日照时间增加。
惊蛰节气处乍寒乍暖之际,俗语有:冷惊蛰,暖春分。惊蛰节的风也有用来作预测后期天气的依据。如:惊蛰刮北风,从头另过冬、惊蛰吹南风,秧苗迟下种。
扩展资料:
惊蛰后气温开始回升,降雨量增加。此时,田野间青草开始生长、绿肥红花草子和黄花草子生长旺盛,给草食家畜开始提供青绿饲料。这一时期,畜禽重点是抓好耕牛补料催膘,家畜的春防、春配及防病工作都必须抓紧。一般在春耕前半个月至一个月开始给牛增加营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惊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