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晶体析出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10-24 20:56:15
为什么有晶体析出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因为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剂中所溶解的溶质已达最大量(溶解度)的溶液。即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溶质,有晶体析出时即代表溶液不能再继续溶解该溶质,即饱和溶液。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式。1、有固体剩余物。2、取一定量溶质加入该溶液搅拌后不再溶解。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大于在这个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的含量的溶液(即超过了正常的溶解度)为过饱和溶液。溶液中必须没有固态溶质存在才能产生过饱和溶液。扩展资料。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1、增加溶质至溶质有剩余。2、蒸发溶剂(最好为恒温蒸发,要看到有晶体析出)。3、降低溶剂温度至有晶体析出。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1、升高溶液温度(此转化条件仅适用于溶解的最大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固体物质)。2、增加溶剂。
导读因为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剂中所溶解的溶质已达最大量(溶解度)的溶液。即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溶质,有晶体析出时即代表溶液不能再继续溶解该溶质,即饱和溶液。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式。1、有固体剩余物。2、取一定量溶质加入该溶液搅拌后不再溶解。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大于在这个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的含量的溶液(即超过了正常的溶解度)为过饱和溶液。溶液中必须没有固态溶质存在才能产生过饱和溶液。扩展资料。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1、增加溶质至溶质有剩余。2、蒸发溶剂(最好为恒温蒸发,要看到有晶体析出)。3、降低溶剂温度至有晶体析出。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1、升高溶液温度(此转化条件仅适用于溶解的最大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固体物质)。2、增加溶剂。
因为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剂中所溶解的溶质已达最大量(溶解度)的溶液。即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溶质,有晶体析出时即代表溶液不能再继续溶解该溶质,即饱和溶液。
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式:
1、有固体剩余物;
2、取一定量溶质加入该溶液搅拌后不再溶解。
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大于在这个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的含量的溶液(即超过了正常的溶解度)为过饱和溶液。溶液中必须没有固态溶质存在才能产生过饱和溶液。

扩展资料: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1、增加溶质至溶质有剩余;
2、蒸发溶剂(最好为恒温蒸发,要看到有晶体析出);
3、降低溶剂温度至有晶体析出。
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1、升高溶液温度(此转化条件仅适用于溶解的最大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固体物质);
2、增加溶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饱和溶液
为什么有晶体析出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因为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剂中所溶解的溶质已达最大量(溶解度)的溶液。即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溶质,有晶体析出时即代表溶液不能再继续溶解该溶质,即饱和溶液。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式。1、有固体剩余物。2、取一定量溶质加入该溶液搅拌后不再溶解。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大于在这个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的含量的溶液(即超过了正常的溶解度)为过饱和溶液。溶液中必须没有固态溶质存在才能产生过饱和溶液。扩展资料。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1、增加溶质至溶质有剩余。2、蒸发溶剂(最好为恒温蒸发,要看到有晶体析出)。3、降低溶剂温度至有晶体析出。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1、升高溶液温度(此转化条件仅适用于溶解的最大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固体物质)。2、增加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