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固定资产清理到税务局怎样备案

来源:懂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10-25 05:57:15
文档

固定资产清理到税务局怎样备案

1、根据《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第十条:后条以外的资产损失,应以专项申报的方式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企业无法准确判别是否属于清单申报扣除的资产损失,可以采取专项申报的形式申报扣除。2、根据《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第九条:下列资产损失,应以清单申报的方式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一)企业在正常经营管理活动中,按照公允价格销售、转让、变卖非货币资产的损失。(二)企业各项存货发生的正常损耗。(三)企业固定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报废清理的损失。(四)企业生产性生物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死亡发生的资产损失。(五)企业按照市场公平交易原则,通过各种交易场所、市场等买卖债券、股票、期货、基金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等发生的损失。
推荐度:
导读1、根据《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第十条:后条以外的资产损失,应以专项申报的方式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企业无法准确判别是否属于清单申报扣除的资产损失,可以采取专项申报的形式申报扣除。2、根据《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第九条:下列资产损失,应以清单申报的方式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一)企业在正常经营管理活动中,按照公允价格销售、转让、变卖非货币资产的损失。(二)企业各项存货发生的正常损耗。(三)企业固定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报废清理的损失。(四)企业生产性生物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死亡发生的资产损失。(五)企业按照市场公平交易原则,通过各种交易场所、市场等买卖债券、股票、期货、基金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等发生的损失。

1、根据《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第十条:后条以外的资产损失,应以专项申报的方式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企业无法准确判别是否属于清单申报扣除的资产损失,可以采取专项申报的形式申报扣除。

2、根据《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第九条:下列资产损失,应以清单申报的方式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

(一)企业在正常经营管理活动中,按照公允价格销售、转让、变卖非货币资产的损失;

(二)企业各项存货发生的正常损耗;

(三)企业固定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报废清理的损失;

(四)企业生产性生物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死亡发生的资产损失;

(五)企业按照市场公平交易原则,通过各种交易场所、市场等买卖债券、股票、期货、基金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等发生的损失。

3、根据《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第十一条:在中国境内跨地区经营的汇总纳税企业发生的资产损失,应按以下规定申报扣除:

(一)总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发生的资产损失,除应按专项申报和清单申报的有关规定,各自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外,各分支机构同时还应上报总机构;

(二)总机构对各分支机构上报的资产损失,除税务机关另有规定外,应以清单申报的形式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申报;

(三)总机构将跨地区分支机构所属资产捆绑打包转让所发生的资产损失,由总机构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专项申报。

扩展资料:

现金损失应依据以下证据材料确认:

(一)现金保管人确认的现金盘点表(包括倒推至基准日的记录);

(二)现金保管人对于短缺的说明及相关核准文件;

(三)对责任人由于管理责任造成损失的责任认定及赔偿情况的说明;

(四)涉及刑事犯罪的,应有司法机关出具的相关材料;

(五)金融机构出具的假币收缴证明。

参考资料来源:国家税务总局-《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

文档

固定资产清理到税务局怎样备案

1、根据《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第十条:后条以外的资产损失,应以专项申报的方式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企业无法准确判别是否属于清单申报扣除的资产损失,可以采取专项申报的形式申报扣除。2、根据《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第九条:下列资产损失,应以清单申报的方式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一)企业在正常经营管理活动中,按照公允价格销售、转让、变卖非货币资产的损失。(二)企业各项存货发生的正常损耗。(三)企业固定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报废清理的损失。(四)企业生产性生物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死亡发生的资产损失。(五)企业按照市场公平交易原则,通过各种交易场所、市场等买卖债券、股票、期货、基金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等发生的损失。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