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
表3各个具体指数权重
财务预警综合指数
X 经营综合指数Y 投资综合指数Z 筹资综合指数0.55
0.09
0.36
x1经营现金盈利率X2总资产现金回收率X3净利润X4应收账款
y1权益现金报酬率Y2现金盈利留存率Y3留存盈利
Y4净资产收益率z1权益乘数
Z2经营现金流入利息支出比Z3应付现金股利Z4银行贷款0.350.260.240.150.380.260.20.160.50.20.160.14
表2
RI :平均随机一致性检验标准值
n
R I 2030.52
40.750.1261.24
7
1.3281.41
断矩阵B 符合一致性检验,可以定权重系数确定的合理性。
下一个判断矩阵,按上述步骤通过一致性检验,得到多个权重系数:(0.450.10.45)(0.650.090.26)(0.710.070.22)(0.670.170.16
)(0.690.080.23)(0.710.070.22)(0.320.080.60)(0.180.050.77)(0.650.090.26)
取其各位权重系数平均值作为指标的权重,得出经营预警的权重为0.55,投资预警的权重为0.09,筹资预警的权重为0.36。(二)模型构建对于经营、投资、筹资综合指数中各个具体指数的权重采取德尔菲法确定(计算过程略),得出结果:
财务预警综合指数的预警模型=0.55X+0.09Y+0.36Z =0.55(0.35x1+0.26x2+0.24x3+0.15x4)+0.09(0.38y1+0.26y2+0.2y3+0.16y4)+0.36(0.5z1+0.2z2+0.16z3+0.14z4)。
财务预警综合指数(FEWCI )的警限分别设置为:FEWCI>10%表示财务状况良好,无警;0﹤FEWCI ≤10%表示财务风险潜伏期,可结合财务预警警兆识别系统作定性分析,轻警;-10%≤FEWCI ≤0表示财务风险发作期,可结合财务预警警兆识别中“发作期”的特征,作定性分析,中警;-30%≤FEWCI ≤-10%表示财务风险恶化期,结合“恶化期”的警兆特征作定性分析,重警和巨警。
总之,进行预警分析的最终目标不是为了发现企业的财务风
险的警度处于哪个警限区间,而是根据警度的预报,来寻找哪些因素的异常导致了这种警情的出现,并对此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警情产生的根源,针对具体的情况做出具体分析,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排除、避免危机的产生。根据航空公司的行业特征,本文建立了航空公司财务预警的警兆识别系统和财务预警综合指数模型(FEWCI ),航空公司可以根据警兆的程度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排警对策,以及从定量的角度计算出航空公司财务状况的警度。参考文献:
[1]张友棠:《财务预警系统管理研究》,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编辑向玉章)
企业集团财务风险是指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现实中,我国企业集团对风险的识别、管理,无论是在主观意识方面,还是在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方面,都
显得远远不够。
因此,必须注重企业集团风险控制体系的建设。一、企业集团财务风险产生机理
(一)风险传导模型及机制风险具有传递性,从深层次的角
度来看,企业集团的财务风险、银行的财务风险、国家经济风险三者之间是一个多层次、多途径传导和扩散的过程,见图1。
(二)企业集团财务风险产生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不透明。现代企业集团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信
息的管理,企业集团必须及时掌握真实准确的信息来控制物流、资
金流。然而,目前我国相当多企业集团的信息严重不透明、不对称和不集成。出于各自的利益,企业集团管理部门间不愿及时提供相关信息,人为制造信息孤岛,企业集团的高层决策者难以获取准确的财务信息,搞不清楚下面的情况。更为严重的是,企业集团各层面都在截留信息,甚至提供虚假信息,使得汇总起来的信息普遍失真,会计核算不准,报表不真实。
同时受利益驱动的影响,社会审计也走过场,以至于有的企业集团假数据真做账、真数据作假账,不同的场合报不同的账,账面利润看似不少,但不良资产有增无减,该提不提、应摊未摊、盈亏不实的现象比比皆是。信息失真不但会影响宏观管理和社会监督的效果,也将直接影响到企业集团的科学决策,给企业集团造成巨大的财务风险。
(2)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集团作为子公司的投资者,通过投资、兼并、收购等形式,获得对子公司的控制权,从而获得向子公司
派遣董事会成员、
委任高级管理人员的权利;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影响,完全是通过其向子公司董事会派出的董事、高层管理人员来实现的;母公司在子公司具体的经营活动中并不进行直接的干预。在
整个集团的分工上,母公司主要将精力放在股权的投资管理上,致力于整个集团的资本经营和投资策划;子公司则在其董事会的领导下,搞好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决策层次上,母公司除了生产
企业集团财务风险成因与防范
江苏大学
孔玉生
程素娟
图1
140
·
经营决策外,主要负责宏观战略方面的决定;子公司董事会所作出的决策则较倾向于实务操作。由于投资者与经营者分离,投资者追求的是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经营者追求的是任期内的经营业绩,实现会计账面的“利润最大化”,出资者监督缺位的情况会经常出现;信息的不对称、董事会权力事实上的被架空,可使经理人利用手中掌握的实质性经营管理控制权,借助信息不对称优势,即内部人地位,最大限度地谋求其自身的内部控制利益,如转移所有者财富、过度在职消费、目标次优化选择,等等,其结果必然会有损投资者的权益资本,最终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
(3)监控不力。目前我国的企业集团中,出资人对企业集团、母企业集团对子企业集团、企业集团管理层对各资金运动环节,普遍存在着监控不力的现象,内部人控制问题突出。尽管设置了一些监督职能,也制定了多种监督制度,但因监督者没有掌握企业集团财务资金全面情况的必要信息和手段,故而难以及时有效地发挥作用。不少母企业集团难以及时掌握子企业集团的财务资金变动情况,企业集团资金入不敷出,依赖借新还旧来维持生产经营,财务风险极大。很多企业集团领导对自身财务状况说不清,而财务人员对经营情况又不甚了解,且处于从属地位,常常只能按领导的意图处理账务,造成财务管理跟着会计核算走,会计核算跟着领导意志走,使财务监督流于形式。
(4)财务杠杆效应。企业集团内部以产权为基本纽带,母公司以控股方式实现对子公司的控制,这样的财务杠杆既放大了资本也放大了风险。假设母公司总资产2000万元,拥有两家子公司和四家孙公司,资产负债率均为50%,那么最终企业集团的资产负债率为87.5%,形成了很高的资产负债比,如图2所示。在规模持续扩大的需求下,企业集团也往往盲目增加负债进行投资,资产负债率迅速提升。受到国家的,我国基础产业企业集团大部分的筹资渠道都是银行贷款。单一的银行贷款方式的优点是条件少、不稀释控制权,但同时也了通过多元筹资组合方式降低财务风险的可能性,企业一旦因为某次财务危机信用等级下降,其筹资能力就会大打折扣。
财务杠杆是一把“双刃剑”,在盈利状况下它可以扩大盈利规模,在亏损状况下则会加速企业的亏损甚至破产。较高的资产负债率,不仅使得利息费用成为企业集团沉重的财务包袱,加大了财务风险,严重阻碍了企业集团的发展,而且也加速了企业集团内部的财务传递效应,一旦某个子公司发生财务危机,造成企业集团资金链条断裂,就会迅速导致企业集团整体财务危机。
二、企业集团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一)完善企业集团治理机制治理机制要解决的最基本的问题是代理问题。从企业治理结构角度分析,一般企业集团都应该按
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在内部各成员企业中建立有效的治理结构,通过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之间的相互约束、相互抗衡,委托代理关系产生的道德风险。但在基础产业企业集团中,集团公司均为国有独资或者国有控股,目前一般采用总经理负责制,因而一方面应该加强国资委对集团公司经营者的绩效考核,通过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最大限度地提高经营者的积极性,使其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真正关心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另一方面,集团公司也要通过科学的绩效考核办法,对子公司经营者实施有效的激励与约束,使得子公司经营者重视企业的长远发展,自愿或不得不选择与企业集团目标一致的行为,减少短期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提高企业集团整体低于财务风险的能力。
(二)加强企业资金集中管理具体如下:
(1)建立结算中心,严格控制多头开户和资金账外循环,保证资金管理的集中统一。(2)建立集团内部货币资金报告制度,加强现金流量分析预测,严格控制现金流入和流出,保证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
(3)严格资金预算管理,做到资金支出事前、事中控制,保证资金的有序流动。
(4)加强企业贷款管理,有效控制筹资风险。
(5)加强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的防范。
(三)通过网络信息系统进行财务监控网络财务监控是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企业集团充分运用网络系统提供的实时财务信息来跟踪监督和控制资金流,以消除无效的资金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财务目标的实现。实时财务信息可以降低公司内部与外部信息不对称,提高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有效性,真实地反映公司业绩。网络财务监控可以降低代理成本,为监督公司合约条款的实施、保障合约的有效运行发挥重要的作用。网络财务监控系统是与公司每一个业务系统形成集成化的网络系统,实现基础数据共享。财务数据库延伸到公司战略管理和公司治理所需的实时财务监控中,以价值流责任单位作为财务管理的基本对象,建立价值流的财务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在推行网络信息系统时必须保证各公司、部门及时传递相关财务信息,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监控。目前,大多数企业己经实现了会计核算的电算化,而且集中式的财务管理软件或者网络财务软件正在得到大力推广,这些手段加快了企业间信息传递的速度。集团将异地的子公司通过网络联结起来,实现了财务信息的远程处理、数据的及时传递,远程报表、报账、查账、审计及财务监控的同步运作,真正实现了“天涯咫尺”的网络化财务管理,帮助企业提高运作效率,使得集团公司的管理人员不仅能够通过网络及时地了解子公司的财务状况,为其进行财务监控提供信息保障,而且使集团公司的财务迅速传递到各个子公司,便于各子公司及时调整其经营策略,最终实现集团整体价值的最大化。
总之,财务风险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企业集团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分析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的成因,并针对其制定出有效的对策和措施,是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参考文献:
[1]陈月明:《企业集团财务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2007年版。
(编辑向玉章)
孙公司
A
200万的资产50%的负债母公司
200万资产
子公司B
200万的资产50%的负债
子公司A
200万的资产50%的负债
孙公司B
200万的资产50%的负债
孙公司C
200万的资产50%的负债孙公司D
200万的资产50%的负债
图2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