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同步训练题
1.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内地建立了一批大型工业基地,主要是为了考虑( )
A.内地原料丰富 B.交通便利 C.广阔的消费市场 D.国防的需要
2.工业生产布局受自然、人文、资源因素的影响。下列工业布局与其所对应的主导因素不
匹配的是 ( )
A.黑龙江木材加工业——森林资源丰富
B.内蒙古呼和浩特乳品业——劳动力密集
C.浙江杭州丝绸业——蚕丝产地,产业历史悠久
D.北京中关村电子信息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才聚集
下图表示某种工业区位选择的历史发展阶段,读后回答3~4题。
3.区位选择与图中所示发展阶段相符合的工业部门是( )
A.钢铁工业 B.化学工业 C.纺织工业 D.电子工业
4.图中反映出,对该种工业区位的选择( )
A.原料地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B.燃料地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C.市场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D.交通运输的影响一直很弱
如图为某工业部门不同年份主要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 该工业部门可能是( )
A.冶金业 B.食品加工业 C.轻纺业 D.电子信息业
6. 据图示信息可知,图中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可能会导致该工业部门( )
A.科技投入大幅度增加 B.节能减排的压力日益减小
C.逐渐离开原料地趋向市场布局 D.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大大提高
读某工业部门在某城市及其附近地区土地、运输和劳动力等成本曲线图,其中土地成本和运费都只与距城市中心的远近、交通通达度有关,完成7~9题。
7.表示土地、运费、劳动力成本的曲线依次是( )
A.a、b、c B.b、a、c C.c、b、a D.c、a、b
8.综合考虑土地、运输、劳动力等成本,该工业部门应布局在(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9.从主导因素看,该工业部门最可能是( )
A.服装厂 B.糕点厂 C.乳制品厂 D.炼铝厂
下图为“美国铜矿资源开发布局图”,读图完成以下10~11题。
10.粗炼厂和精炼厂分别属于 ( )
A.原料导向型工业和接近市场
B.动力导向型工业和原料导向型工业
C.动力导向型工业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D.原料导向型工业和技术导向型工业
11.大量铜材加工厂布局在精炼厂附近,有利于 ( )
A.加强各加工厂之间的联系,竞争发展
B.加强与精炼厂的协作
C.减少市场交易费用,改善环境质量
D.降低劳动力成本
12.北部湾经济圈包括广西、广东、海南沿北部湾地区。是我国继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沿海经济圈后的又一沿海区域经济区。读北部湾经济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北部湾经济圈的区位优势。
位置优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通优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在海南岛西部建设一座大型钢铁厂,仅从全年盛行风向角度考虑,该钢铁厂布局最佳区位选择应是 ( )
(3)南宁重点规划发展铝加工产业,试分析该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年来,广西承接了大量由珠江三角洲转移的产业,促进当地工业化的迅速发展,这对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有何积极意义?
13.下图中①②均为火电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甲图工业布局的区位条件。
(2)试分析火电站从甲图布局到乙图的主要原因。
(3)如何解决砖厂生产带来的环境问题?
答案:
1.D 2.B 3.A 4.C 5.A 6.C 7.D 8.B 9.A 10.A 11.B
12.(1)位置优势:临近海洋,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邻近港澳,是我国西南、中南等地区的出海大通道
交通优势:多优良港口,海岸线长,临近印度洋—太平洋航线;有多条铁路与内地、珠
三角、东南亚各国相通
(2)D
(3)铝矿资源丰富;水能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农业基础
较好等
(4)为珠三角提供了广阔的经济腹地;缓解了珠三角资源的紧张状况;缓解了珠三角的
环境压力;为珠三角产业升级提供了机会。
13.(1)便利的交通条件;距城市近,市场广阔;劳动力充足。
(2)改善城市环境质量,高压输电技术是保障。
(3)采用新技术,利用废渣制造新型砖,减少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回收砖厂排放的废气,减少大气污染;挖土区利用水塘发展水产养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