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黄冈八年级物理期中试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9:48:33
文档

黄冈八年级物理期中试卷

黄冈实验学校八年级物理期中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年级班姓名分数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人说话时在振动发声。2、声音在空气中是以的形式传播的,它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15℃时)3、望远镜的物镜是用镜制成的,而目镜所成的像是像。4、人们可以用线进行遥控,用线使荧光物体发光,识别钞票商标上的标记。5、远视眼产生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它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而在视网膜上成一个模糊光斑,要想看清物体,则需配带透镜。6、宁静、清澈的湖面是“天然”的镜,
推荐度:
导读黄冈实验学校八年级物理期中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年级班姓名分数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人说话时在振动发声。2、声音在空气中是以的形式传播的,它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15℃时)3、望远镜的物镜是用镜制成的,而目镜所成的像是像。4、人们可以用线进行遥控,用线使荧光物体发光,识别钞票商标上的标记。5、远视眼产生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它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而在视网膜上成一个模糊光斑,要想看清物体,则需配带透镜。6、宁静、清澈的湖面是“天然”的镜,
黄冈实验学校八年级物理期中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年级    班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人说话时     在振动发声。

2、声音在空气中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它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15℃时)

3、望远镜的物镜是用           镜制成的,而目镜所成的像是       像。

4、人们可以用         线进行遥控,用         线使荧光物体发光,识别钞票商标上的标记。

5、远视眼产生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它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         而在视网膜上成一个模糊光斑,要想看清物体,则需配带     透镜。

6、宁静、清澈的湖面是“天然”的          镜,桥在水中的倒影就是湖上的桥的           像。

7、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             相当于照相机的凸透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的实像(正立或倒立)

8、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见了它,这是因为           使光线变弯了的缘故,这种现象说明了光只有                            中才沿直线传播。

9、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_______     _决定的,白色物体在红光的照射下呈______色。

10、雨后的晚上,人在月光下行走,为了不踩到水坑里,人们根据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规律总结出,当迎着月光走时,地面发      处有水,背着月光走时,地面发        处有水。(选填“亮”、“暗”)       

11、身高1.7m的人站在1m高的竖直平面镜前3m处,他在镜中的像高是          m,像和他相距_________________m. 

12、猪八戒照镜子发现镜后也有一个“猪八戒”,可是用手摸也摸不到是因为镜子成的像是        像,他与真猪八戒大小是            的。

二、选择题(每题3分 共30分)

13、一个三角形光源,射向一个较远的且开口为小正方形的小孔上,在另一则的屏幕上将得到一个(    )

 A、正方形光亮     B、圆形光亮     C、三角形光亮    D、没有光亮

14、有一个凸透镜在成像时能成一个较远放大的实像,由于某种原因,凸透镜被物体摔坏了,只剩下一半,若其它条件不变,让他仍或成像,则(  )

A、仍能成像,但只能成原来一半的像    B、不能成像,只能成亮点

C、仍能成原来一样的像,但成的像比原来暗些

D、正放能成像,倒放不能成像

15、观察水边风景照片,总会发现“倒影”部分比景物本身暗一些,这是由于

   A、冲洗照片有质量问题           B、光线被反射掉一部分

   C、入射光线有一部分折射进水中   D、眼睛有一种习惯性感觉

16、能用光的折射来解释的物理现象是(    )

  A、日食、月食的形成    B、海市蜃楼的现象

  C、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D、小孔成像

17、太阳光与水平面成24°,要使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传播,平面镜与水平方向的角应该是(   )

A、24°         B、12°        C、66°     D、78°

18、“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中,猴子看见月亮在井中(如图所示),就要去捞,结果什么也没捞到,关于水中月亮离水面的远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               B、井有多深月亮就有多深

C、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D、和猴子的眼睛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19、一个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当物体从30厘米处逐渐移到离透镜20厘米处的过程中,(   )

A、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        B、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大

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一直增大    D、像一直变大,像距先变小后变大

20.下列事实或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路灯下行走的人,出现人影相随    

B.清澈的地底,看起来变浅了

C.饭店墙壁上装一面大镜子,使人有增大空间的感觉

D.早晨,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到了它

2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中的(  )

22.如图所示是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三、画图题,(每题3分共12分)

23、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24、如图所示,光线BF从凸透镜射出后射到位于凸透镜焦点的镜面上,请画出进入凸透镜前的入射光线和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

25、如图发光点S发出一束光投射到水面上,其中一条光线反射后经过A点,请作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26、画出如图光线通过透镜后的传播方向。

四、探究题(第27、28题各9分,第29题18分 共36分)

27、玮玮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影响材料

编号琴弦的材料琴弦的长度/cm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A200.3
B200.7
C尼龙丝300.5
D400.5
E尼龙丝400.5
 

(1)如果玮玮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__________的琴弦(只填字母代号)。

 (2)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如果选用A、B编号的两种琴弦做实验探究,则控制的变量是琴弦的_______和          ,想探究的问题是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               的关系。

(3)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①实验研究;②分析归纳;③提出问题(或猜想);④得出结论等.你认为玮玮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_(只填写数字代号).

2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的A、0、B位置,在光屏上得到的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所示.

(1)将凸透镜向________移动,可以使烛焰的像清晰地成在光屏的(填"上"或"下").

(2)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__________的实像.(填"放大"或"缩小")

(3)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将蜡烛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调整光屏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与原来相比将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9、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小明发现:当蜡烛向凸透镜靠近,也就是物距μ减小时,光屏则要远离凸透镜,即像距ν要增大。

小明想:在凸透镜成像时,像距ν跟物距μ之间存在着怎样的数量关系呢?

他们进行实验,发现只有物距μ变大,像距ν跟着变小的关系,而没有确定的数量关系。

小红说:物距μ、像距ν和焦距ƒ三者之间应该存在着一定的数量关系吧?

小明说: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因此在像距ν、物距μ和焦距ƒ之间的关系中应该有某种对称性,可能是:μ+ν=?或μ×ν=?或+=?

于是他们又进行了实验,将实验数据记录如下:透镜焦距:ƒ=10cm

物距μ(cm)

3027.52522.52017.515
像距ν(cm)

1515.716.7182023.330
(1)通过数据的分析,他们得出了物距μ、像距ν和焦距ƒ之间确切的数量关系。小明和小红得出的实验结论用公式表示为                             。

(2)小明明白了为什么照相机在照远处景物时,镜头要向里缩的原因了。他解释为:当相机照远处景物时,物距       。根据公式              ,在         不变的情况下,像距           ,所以镜头向里缩。

(3)小明找到了一种新的测定凸透镜焦距的方法,请你说一说这种测焦距的方法的具体做法。

文档

黄冈八年级物理期中试卷

黄冈实验学校八年级物理期中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年级班姓名分数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人说话时在振动发声。2、声音在空气中是以的形式传播的,它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15℃时)3、望远镜的物镜是用镜制成的,而目镜所成的像是像。4、人们可以用线进行遥控,用线使荧光物体发光,识别钞票商标上的标记。5、远视眼产生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它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而在视网膜上成一个模糊光斑,要想看清物体,则需配带透镜。6、宁静、清澈的湖面是“天然”的镜,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