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 学年第 2 学期 考试形式: 闭卷
课程名称: 路基路面工程 考试时间 120分钟
专业 年级 班 学号 姓名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总得分 | |
得分 | ||||||||
评卷人签字 | 复核人签字 |
得分 |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每小题1分,共5分) |
2、路基边坡坡度用边坡高度与边坡宽度之比表示。 ( )
3、对于新建公路,其干湿类型判断指标是路基临界高度。 ( )
4、直线滑动面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有试算法和解析法。 ( )
5、水泥砼路面降温时,板边有翘起趋势,顶面受拉、板底受压。 ( )
得分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
A.路基土的天然容重 干密度 路基土填土高度 土样含水量
2、沥青路面抗滑能力的大小主要与(有关。
A.粗糙程度 平整度 渗透性 横坡大小
3、沥青路面产生纵向长裂缝是由于(引起。
A.沥青含量过多 沥青含量过少 路基开裂 基层厚度不足
4、在柔性路面设计中,确定容许路面弯沉值采用的交通量Ne是设计年限内(A.单车道双向交通量 双车道双向交通量
C.单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 各种车辆通过累计数量
5、路基的压力作用区范围指( )
A.路面厚度的范围 B.车辆荷载作用较大的土基范围
C.自重压力作用的土基范围 D.车辆荷载作用较小的土基范围
6、公路路基用土中,最好的填料为(。
A.砂 石质土和砂性土 粉性土 粘性土
7、我国公路自然区划的一级区划是按(。
A.潮湿系数、年降雨量 .地理位置、经济状况
C.各地方的自然特点、人口数量 .自然气候,全国轮廓性地理,地貌
8、钢纤维混凝土路面的加入钢纤维的主要目的是( )
A.防止板块开裂 减薄混凝土板厚度 .增加板的抗弯强度 控制裂缝张开
9、对于砂性土的填筑路堤,若边坡不稳定,则其滑动面形状为( )
A.平面 圆曲线 C.折线 D.滑动面由平面、圆曲线和折线组合而成
10、水泥混凝土路面现行设计规范采用(理论。
A.弹性层状体系 极限荷载 弹性地基板 经验法
11、我国沥青路面厚度计算力学图式是采用( )
A.弹性半空间体理论 双层弹性理论
C.弹性地基板理论 多层弹性理论
12、表征土基强度与刚度指标有( )
A.回弹模量 孔隙比 压缩系数 抗拉强度
13、我国刚性路面设计理论为( )
A.弹性地基上的小挠度弹性薄板理论 弹性地基上的弹性厚板理论
C.文克勒地基上的小挠度弹性薄板理论 文克勒地基上的弹性厚板理论
14、柔性路面各结构层材料的回弹模量应自上而下( )
A.递增 递减 相同 任意分布
15、路基边坡的滑塌破坏属于( )
A.受压破坏 B.弯拉破坏 C.剪切破坏 D.因土质而定
得分 | 三、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
2、水泥混凝土路面按交通量分类主要依据____________轴载作用次数划分的,对高速公路,其设计年限通常为____________年。
3、在路面设计中采用的标准轴载的轴重为_____kN,并以_____________表示
4、在进行路基边坡稳定性验算时,粘结力C、_________和_______是必不可少的土质参数。
5、路基横断面的基本型式有_____________、路堑和_____________等。
6、沥青属高分子材料,沥青混合料采用沥青作为粘结料,具有蠕变和应力松弛特性,蠕变是在_______不变而_______随时间逐步增大的现象,应力松弛则反之。
7、路面结构层及土基在行车重复荷载作用下的补充压实,以及结构层材料的侧向位移产
生的轮迹带纵向累积永久变形称为_____________。
8、挡土墙的受力状态可分为主动及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三种。
得分 | 四、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2分) |
2、压实度:
3、翘曲应力:
4、路面设计弯沉值:
得分 |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
2、刚性路面设计中采用哪两种地基假设?各自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3、挡土墙稳定性验算含哪两方面内容?其各自验算目的是什么?
4、何谓轴载换算?其原则是什么?
得分 | 六、计算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
2、某公路位于福州某地区,路基采用粘性土填筑,在最不利季节测得路床顶下80cm内各土层的含水量如下。
深度(cm) | 0~10 | 10~20 | 20~30 | 30~40 | 40~50 | 50~60 | 60~70 | 70~80 |
含水量(%) | 25.0 | 25.2 | 25.5 | 25.7 | 25.8 | 26.2 | 26.4 | 26.8 |
土组 | Wc1 | Wc2 | Wc3 |
粘性土 | 1.03 | 0.94 | 0.77 |
3、单轴双轮标准轴载BZZ-100,求其双圆荷载的当量圆直径d和单圆荷载的当量圆直径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