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格分数:60
考试剩余时间:0时27分30秒
窗体顶端
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3分〕
1、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
A、手段
B、保障
C、目的
D、根底
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那那次党代会提出的?
A、十六大
B、十七大
C、
D、十九大
3、使民主制度运转起来的关键是要让( )内化为每个公民的行为习惯。
A、村民自治
B、民主精神
C、民主选举
D、民主复议
4、近年来,全国大局部地区采取了选派机关干部到村担任村党组织,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乡村自身精英缺失的缺乏。
A、村长
B、村委
C、村党组织
D、村务公开会计
5、哥伦布发现新后,由美洲引进到中国的水果是?
A、烟草
B、菠萝
C、西瓜
D、梨
6、乡村振兴的根本内涵是〔 〕
A、产业振兴
B、农民生活富裕
C、实现传统乡村开展方式的转型升级与可持续性
D、乡村人才振兴
7、测土配方施肥,缓释肥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属于哪一类资源节约型技术〔〕
A、节水
B、节能
C、节地
D、节药
E、节肥
F、节劳力
8、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立,须以〔〕 价值观为引领,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宣传教育。
A、儒家
B、社会主义核心
C、传统
D、法治
9、村党支部是执政党在农村社会的基层组织形式,它按照〔 〕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其领导核心的作用,领导和支持村民委员会行使其职权,其合法性根底是基于""和党章的国家权威,
A、"中国党章程"
B、村民自治法
C、村规民约
D、国家行规
10、世界最早的生物防治是中国的
A、利用黄猄蚁治柑桔害虫
B、养鸭捕蝗
C、桑基鱼塘
D、稻鱼轮作
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4分〕
1、当前中国农村在村落内呈现"小聚居〞的特点。人口多、地域广,地域之间没有共识,农民认同感不强,参与时机少,参与本钱高,参与质量比较低。因此以村庄为单位的村民自治大多走向了〔 〕
A、形式化
B、精细化
C、文本化
D、悬浮化E物质化
2、农村基层民主监视方面的法律规定主要来源于〔 〕
A、"行政诉讼法"
B、""
C、"村委会组织法"
D、"行政复议法"
E、"监察法"
3、当前农村土地问题取代负担问题,治理危机出现新焦点的原因是〔〕
A、减人不减地、增人要增地引发的纠纷
B、村组机动地管理不标准引发的纠纷。
C、因土地流转引发的纠纷
D、外出弃田户重新要地引发的纠纷。
E、因征地引发的冲突。
4、我国精耕细作农业存在于以下那些王朝?
A、商朝
B、秦朝
C、唐朝
D、清朝
5、农村生活垃圾可以分为以下4种类型〔〕
A、惰性固体垃圾
B、餐厨垃圾
C、可回收利用垃圾
D、家禽粪便
E、有害有毒垃圾
F、有机易腐烂垃圾
6、我们祖先在向水要地方面,创造了那些土地利用方式?
A、圩田
B、沙田
C、砂田
D、架田
7、农业能够为人类提供的生态系统效劳功能包括〔〕
A、需求产品供给
B、良好饮食习惯
C、生活环境调节
D、安康生活方式
E、精神文化影响
F、生态过程支撑
8、那几种为我们祖先驯化的,在中国农业四大创造中。
A、稻
B、麦
C、茶
D、大豆
9、以下那些是农业文化遗产具备的特征
A、悠久性
B、战略性
C、个体性
D、活态性
10、推进基层农村有效治理内生性关键要素,包括〔 〕
A、利益相关
B、关系相融
C、阶层相近
D、地域相近
E、文化相连
判断题〔共10题,每题3分〕
1、基层农村社会治理作为一种外来化的民主形式,这种民主形式良性运行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而这种规则的外化就是可操作性的程序和制度。
正确
错误
2、乡村振兴战略是指生产开展、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
正确
错误
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开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
正确
错误
4、一个村落内的居民往往开展同类产业,种植同类农作物,共享共同的公共设施、公共效劳,因此村落居民之间有着最严密的利益联系。农村社会治理有效的经济根底。
正确
错误
5、文化是乡村的灵魂,文化兴,乡村兴。
正确
错误
6、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开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开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开展不充农民开展不充分。
正确
错误
7、中国农业依然具有劳动力本钱的比较优势,总体来说我国农业目前仍处于低本钱的开展阶段。
正确
错误
8、农地规模经营是推进农业规模经营的唯一路径。
正确
错误
9、学术界普遍的观点认为:开展社会组织是提升民众政治参与意识的最好载体。
正确
错误
10、从"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要求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新体系。
正确
错误
交卷
窗体底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