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疼痛评估工具:数字疼痛量表(Numeric Rating Scale,NRS)
用0-10数字的刻度标示出不同程度的疼痛强度等级,“0”为无痛,“10”为最剧烈的疼痛,4以下为轻度疼痛,4-7为中度疼痛。7以上为重度疼痛。
疼痛等级 | 评分 | 临床表现 | |
无痛 | 0分 | 无痛 | |
轻度疼痛 (不影响睡眠) | 1-3分 | 安静平卧,不痛,翻身、咳嗽、深呼吸时疼痛 | 1分:安静平卧不痛,翻身咳嗽时疼痛 |
2分:咳嗽疼痛,深呼吸不痛 | |||
3分:安静平卧不痛,咳嗽深呼吸疼痛 | |||
中度疼痛 (入眠浅) | 4-6分 | 安静平卧有时疼痛,影响睡眠 | 4分:安静平卧时有间隙疼痛 |
5分:安静平卧时有持续疼痛 | |||
6分:安静平卧时有疼痛较重 | |||
7-10分 | 翻转不安,无法入睡,全身大汗,无法忍受 | 7分:疼痛较重,翻转不安,无法入眠 | |
重度疼痛 | 8分:持续疼痛难忍,全身大汗 | ||
(睡眠严重受扰) | 9分:剧烈疼痛无法忍受 | ||
10分:最疼痛,生不如死 |
1、所有入院新患者在入院8小时内进行首次疼痛筛查(即入院宣教时);
2、患者住院期间首次主诉疼痛时
3、患者住院期间出现突如其来的剧烈疼痛,尤其是生命体征改变(如低血压、心动过度或发热)应立即评估;
4、疼痛评分≥5分时,护士至少每4小时评估疼痛1次,直至疼痛评估分<5分。特殊情况按照医嘱执行疼痛评估。
5、围手术的患者,术前患者主诉疼痛时作疼痛评估,术后根据患者意识及病情疼痛评估,一般术后6小时必须有一次疼痛评估;
6、对于进行疼痛治疗的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时,护士应再次评估患者的疼痛:
①镇痛治疗方案更改后;
②非消化道途径(如皮下、肌注、静脉)给予镇痛药物后30分钟再次评分;
③口服途径给予镇痛药物后1小时;
④对于PCA(自控镇痛)患者需根据患者主诉、用药量及病情及时作疼痛评估。
骨髓抑制分级
0度 | I度 | II度 | III度 | IV度 | |
血红蛋白(g/L) | ≥110 | 109-95 | 94-80 | 79-65 | <65 |
白细胞(109/L) | ≥4.0 | 3.9-3.0 | 2.9-2.0 | 1.9-1.0 | <1.0 |
粒细胞(109/L) | ≥2.0 | 1.9-1.5 | 1.4-1.0 | 0.9-05 | <0.5 |
血小板(109/L) | ≥100 | 99-75 | 74-50 | 49-25 | <25 |
出血 | 无 | 轻微 | 中度 | 重度 | 威胁生命 |
心功能分级 | 特点 |
I级 | 病人患有心脏病,但平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心绞痛等症状 |
II级 | 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活动可出现上述症状,休息后很快缓解 |
III级 | 体力活动明显受阻,休息时无症状,低于平时一般活动量时即可引起上述症状,休息较长时间后症状方可缓解 |
IV级 | 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时亦有心衰的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
一、评估工具:Autar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表
评分内容 | 评估积分标准 |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
年龄(岁) | 10-30 | 31-40 | 41-50 | 51-60 | 61-70 | 70以上 | ||
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²) | 16-19 | 20-25 | 26-30 | 31-40 | 41及以上 | |||
活动能力 | 自由活动 | 自行使用助行工具 | 需要他人协助 | 使用轮椅 | 完全卧床 | |||
特殊风险 | 服用避孕药20-35岁 | 服用避孕药35岁以上或激素治疗 | 怀孕或产褥期 | 血栓形成 | ||||
创伤风险 | 头部创伤胸部创伤 | 脊柱创伤 | 骨盆创伤 | 下肢创伤 | ||||
外科手术(只选择一个合适的手术) | 小手术<30min | 择期大手术 | 急诊大手术:胸部手术、腹部手术、泌尿系手术、神经系统、手术妇科手术 | 骨科(腹部以下)手术 | ||||
高危疾病 | 溃疡性结肠炎 | 贫血症包括:镰状细胞贫血、红细胞增多症、溶血性贫血 | 静脉曲张慢性心脏病 | 急性心肌梗死 | 恶性肿瘤 | 脑血管疾病 | 静脉栓塞病史 |
危险等级 | 分值范围 |
低风险 | ≤10分 |
中风险 | 10~14分 |
高风险 | ≥15分 |
1、高风险人群入院24H内,手术后患者即时完成
2、≥15者根据活动内容的改变及时评估(每三天至少一次)
3、<14分者每周评估一次
静脉炎的分级 | |||||||||||||||
0级 | 无临床症状 | ||||||||||||||
1级 | 红斑伴有或不伴疼痛;水肿可有可无。皮肤上未形成红线;皮肤下未能触及条索状物 | ||||||||||||||
2级 | 红斑伴有或不伴疼痛;水肿可有可无。皮肤上形成红线;皮肤下未能触及条索状物 | ||||||||||||||
3级 | 红斑伴有或不伴疼痛;水肿可有可无。皮肤上形成红线;皮肤下能触及条索状物 | ||||||||||||||
肌力的分级 | |||||||||||||||
分级 | 临床表现 | ||||||||||||||
0级 | 肌肉完全无收缩力【完全瘫痪】 | ||||||||||||||
1级 | 肌肉可轻微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不能活动关节】 | ||||||||||||||
2级 | 肌肉收缩可引起关节活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引力,即不能抬起 | ||||||||||||||
3级 | 肢体能抵抗重力离开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 | ||||||||||||||
4级 | 肢体能作抗阻力动作,但未达到正常 | ||||||||||||||
5级 | 正常肌力 | ||||||||||||||
肢体肿胀 | |||||||||||||||
分级 | 临床表现 | ||||||||||||||
Ⅰ度 | 皮纹变浅 | ||||||||||||||
Ⅱ度 | 皮纹消失 | ||||||||||||||
Ⅲ度 | 出现水泡 | ||||||||||||||
注意:当患者未发生深静脉血栓时,应协商病人进行踝泵锻炼,按摩下肢,促进下肢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当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或可疑时,严禁按摩及热敷,避免下肢静脉穿刺。 | |||||||||||||||
水肿 |
轻度 | 仅见于眼睑、踝部及胫骨前皮下组织,指压后有轻度凹陷,平复较快。 | |||||||||||
中度 | 全身软组织均可见明显水肿,指压后出现较深凹陷,平复较慢 | |||||||||||
重度 | 全身严重水肿,低部位皮肤紧张发亮,甚至有液体渗出,胸,腹腔可有积液。外阴部也可有明显水肿 | |||||||||||
压疮分期 | ||||||||||||
分期 | 临床表现 | |||||||||||
I期 | 皮肤完整,且无苍白变化的皮肤(指压不变白的红斑印),可借护理措施加以纠正。 | |||||||||||
II期 | 部分真皮厚度的缺失呈现为一个浅的开放的溃疡,并且有一个粉红色的创伤部位,好呈现为一个完整的或开放的/破裂的充血性水疮。 | |||||||||||
III期 | 失去全层皮肤组织,除了骨头、肌腱或肌肉尚未暴露,皮下脂肪可以看得见。 | |||||||||||
IV期 | 失去全层皮肤组织伴骨头、肌腱或肌肉外露。 | |||||||||||
不可分期阶段 | 失去全层皮肤组织,溃烂的底部被伤口床的腐痂(包括黄色、黄褐色、绿色、褐色)和(或)痂皮(黄褐色、褐色、或黑色)覆盖。只有足够的腐痂或痂皮剥落,才能确定真正的深度和分期。 | |||||||||||
怀疑深部组织损伤 | 皮下软组织收到压力和剪切的损害,局部皮肤完整但颜色改变如紫色或褐红色,或导致充血的水疱,与周围组织比较,这些受损区的软组织可能有疼痛、硬块、黏糊状的渗出、潮湿、发热或冰冷。 | |||||||||||
二、压疮评估时机与预防措施 | ||||||||||||
Braden | 轻度危险 | 中度危险 | 高度危险 | 已有压疮 | ||||||||
计分 | 15-16分 | 13-14分 | ≤12分 | |||||||||
活动计划 | 酌情 | 根据病情制定 | 与医生共同制定 | 与医生共同制定 | ||||||||
减压装置 | 酌情 | 需要 | 需要 | 需要 | ||||||||
Braden | 每周1次 | 3天1次 | 每天1次 | 每天1次 | ||||||||
评分频度 | ||||||||||||
翻身频度 | 1次/2-4H | 1次/2H | 1次/1-2H | 1次/1-2H | ||||||||
告知患者或家属 | 告知 | 告知并签名 | 告知并签名 | 告知并签名 |
上报 | 上报护士长 | 报告护士长和经治医生 | 报告护士长和经治医生,必要时请伤口专科护理会诊 | 报告伤口专科小组及报告护理部 | |||||||
注:参照Braden压疮风险评估表 | |||||||||||
①潮湿度1分,1-2H更换衣裤、床单、局部使用保护用品;2分每班更换1次;3分每天更换1次;4月常规更换。 | |||||||||||
②如果有其他主要的危险因素存在,如高龄、饮食量少影响蛋白质的摄入、舒张压低于60MMHg、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严重水肿等,可列入比高一级的危险水平。 |
一、跌倒评估工具:Morse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
项目 | 评分标准 | 对应相关因素 | |||||
患者曾跌倒 | 没有:0分 | ||||||
曾有:25分 | |||||||
超过一个医学诊断 | 没有:0分 | ||||||
曾有:15分 | |||||||
使用助行器具 | 没有需要:0分 | ||||||
完全卧床:0分 | |||||||
护士扶持:0分 | |||||||
拐杖/手杖:15分 | |||||||
四角叉:15分 | |||||||
扶家具行走:30分 | |||||||
接受药物治疗 | 没有:0分 | 使用镇静泵、镇静剂、安眠药、降压药、化疗药、降糖药、缓泻剂、利尿剂 | |||||
有:20分 | |||||||
步态移动 | 正常:0分 | ||||||
卧床:0分 | |||||||
轮椅、车床代步:0分 | |||||||
软弱及不稳定:10分 | 卧床≥48小时、出血量>500ML、眩晕症、血压<90-60MMHg、血红蛋白<60g/L、大便潜血、身体虚弱、听力下降、视力下降 | ||||||
失调及不平衡:20分 | 肢体活动受限、瘫痪、偏瘫、肢体残疾、步态不稳 | ||||||
精神状态 | 自主行为能力:0分 | ||||||
无控制能力:15分 | 老年痴呆、反应迟钝、意识淡漠、癫瘸、躁动、精神恍惚 |
危险程度 | MFS分值 | 评估时机 | 措施 | |||||
轻度危险 | 0~24 | 每周评估一次 | 一般标准预防措施 | 入院时对患者进行病区环境的宣教,让患者尽快熟识病区环境; ②提供足够的灯光,清除病房、床旁及通道障碍; ③将呼叫铃放在患者随手可及之处,并向患者示范其用法; ④患者常用物品放在患者随手可得的距离内; ⑤尽量调低病床的高度,对可以活动的病床固定好床脚刹车; ⑥在马桶附近装上扶手: ⑦保持病区地面清洁干燥,告知卫生间防滑措施; ⑧指导患者渐进坐起、渐进下床的方法;⑨穿舒适的鞋及衣裤。 | ||||
中度危险 | 25~45 | 每3天评一次 | 中度危险预防措施 | 除一般及标准护理措施外,还应包括以下措施: | ||||
①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安全教育;②告诉患者服药可引起共济失调、体位 性低血压等,使用镇静药事,减少活动,教会患者如何避免意外发生,使患者了解药物性质和自我保护的知识; ③使患者及其家人都能够得到防止跌倒的相关知识; ④当患者自感不适或夜间起床时应该叫人帮助,外出时应该有人陪同; ⑤步态不稳的患者,应使用拐杖或轮椅。 | ||||||||
高度危险 | >45 | 每天评估一次 | 高度危险预防措施 | 除一般及标准护理措施外,还应包括以下措施: | ||||
①告诉患者及家属不要擅自下床或离开病房;②在床头挂醒目“防跌倒”警示牌以引起护理人员和患者及家属的时刻警惕,并进行; ③尽量将患者安置距离护士站较近病房; ④患者应该有24H陪护,帮助患者完成生活护理; ⑤无法起床者应在床上大小便,能起床者可在床旁设移动便椅,防止跌倒; ⑥加强巡视;⑦将两侧四个床档抬起; ⑧对烦躁的患者,必要时适当约束患者; ⑨必要时报告医生,患者的高危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 ||||||||
Ramsay 镇静评分 | ||||||||
1级 | 清醒,患者不安,焦虑或烦躁 | |||||||
2级 | 清醒,患者合作,定向力良好或安静 | |||||||
3级 | 清醒,仅对命令有反应 | |||||||
4级 | 睡眠,患者对轻叩眉间或强声刺激反应敏捷 | |||||||
5级 | 睡眠,患者对轻叩眉间或强声刺激反应迟钝 | |||||||
6级 | 睡眠,患者对轻叩眉间或强声刺激无任何反应 | |||||||
最佳镇静状态:评分2-3级 |
贫血的严重程度 | 血红蛋白浓度 | 临床表现 | ||
轻度 | >90g/L | 症状轻微 | ||
中度 | 60~>90g/L | 活动后感心悸气促 | ||
重度 | 30~>59g/L | 静息状态下仍感心悸气促 | ||
极重度 | <30g/L | 常并发贫血性心脏病 | ||
呼吸困难 | ||||
轻度 | 日常活动无不适,中、重度体务活动引起的呼吸困难 | |||
中度 | 轻度体力活动便出现呼吸困难,日常生活可部分自理,但费时、费力、中间需停顿 | |||
重度 | 休息时即出现呼吸困难,日常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协助 |
一、评估工具:Barthel指数评定细则
项目 | 评定细则 | |||
15分 | 10分 | 5分 | 0分 | |
进食 | -- | 能使用任何必要的装置,在适合的时间内进食 | 需要帮助(如夹菜、盛饭、切面包等) | 需极大帮助或完全依赖他人 |
洗澡 | -- | -- | 准备好洗澡水后可自己完成 | 在洗澡过程中需他人帮助 |
修饰 | -- | -- | 洗脸、梳头、刷牙(包括固定假牙)、剃须 | 需他人帮助 |
穿衣 | -- | 自理,能穿脱衣服、鞋袜、系纽扣、拉链等 | 需部分帮助(如协助系鞋带等) | 需极大帮助或完全依赖他人 |
大便 | -- | 能控制,如需要,能使用灌肠剂或栓剂 | 偶尔失禁(每周<1次)或需要他人提示 | 失禁或昏迷 |
小便 | -- | 能控制,如需要,能使用灌集尿器 | 偶尔失禁(每周<1次)或他人提示 | 完全失禁(导尿患者能完全管理导尿也给10分) |
如厕 | -- | 自理能地理使用厕所或便盆,穿脱衣裤,擦净、冲洗或清洗便盆 | 在解衣或完成便后处理需要部分辅助 | 需极大帮助或完全依赖他人 |
转移 | 自理,能从床到椅,再从椅到床转移 | 需销量帮助(1人)或监督 | 能做起,但需要大量帮助(1人)才能转移 | 完全依赖她人,不能坐起 |
步行 | 平地上行走﹥45M(用或不用无轮子的辅助工具) | 在1人帮助下(他人搀扶或口头教导下行走45M) | 能行走,能使用轮椅行走45M | 不能步行 |
上下楼梯 | -- | 可独自(可用辅助工具)上下楼梯 | 需他人帮助和监督 | 不能上下楼梯 |
1、患者入院时
2、患者术后6小时及术后第一天
3、患者化疗当天及化疗后第一天
4、患者当天排胎、清宫、诊刮、宫腔或胃肠镜检查后
5、患者病情变化时
6、患者出院当天
注:一天出现上述情况两种或以上情形时,则当天需评估一次
三、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评估频率:
重度依赖:≤40分,每天评估一次
中度依赖:41~60分,3天评估一次
轻度依赖:61~99分,1周评估一次
无需依赖:100分,按照上述时机评估
管床责任护士汇报病情程序
1、病人一般资料:床号、姓名、年龄、入园时间、入院方式、既往史、药物过敏史。
2、医学诊断:主要诊断、第一诊断。
3、主要病情:包括住院原因及身体情况、目前身体状况、临床表现、饮食、睡眠、大小便、活动情况、
心理状况等。
分三部分回答,入院时患者住院的原因及身体情况——住院期间患者的病情变化观察重点——目前患者的
病情;
4、阳性体征及阳性辅助检查指标:按照入院时、住院期间和目前三个阶段对患者的阳性体征介绍,包括生命
体征、机体的改变、引流改变、化验室的改变(实验室检查危急值)、影像学改变(B超、胸片、CT、核磁、心电图等异常情况),以及正在接受的治疗及应用的仪器监测等异常分结果。
5、各类护理量表评估情况:包括跌倒、压疮、疼痛、BI评分以及专科量表评估,如吞咽功能评估、Autar
深静脉血栓高危风险评估、CVT形成评估等等
6、主要治疗措施:目前患者的主要治疗与用药情况,重点介绍患者的治疗措施,手术者介绍手术日期、麻醉
方式与手术方式,24小时内主要用药与目的等。
7、主要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包括病情变化的观察重点、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自理能力、专科护理(如
管道护理包括引流情况、颜色、性质、量等)、健康教育、以及护理措施的实施效果(重点介绍患者24小
时内护理措施的实施效果)。
8、危险性较大的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当前需关注患者的护理风险,并发症等,以及将给予的预防治疗护理
措施。
9、有针对性的康复指导:包括特殊用药指导、专科指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