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美学 试卷
(课程代码O4026)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 |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
核分人 | 题分 | 20 | 10 | 12 | 28 | 30 | |
复查人 | 得分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认为“美学是研究美和美的规律”是把认识重点放在了审美的 【 】
A.主体方面 B.客体方面
C.主客体结合 D.主客体间的审美关系
2.人类实践活动中存在大量审美现象,其中最高级、最典型的是 【 】
A.艺术活动 B.建筑活动
C.体育活动 D.农业活动
3.美学成为一门学科的标志是1750年出版了 【 】
A.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 B.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C.鲍姆加登的《美学》 D.黑格尔的《美学》
4.“言有尽而意无穷”,说明审美对象具有 【 】
A.封闭性 B.开放性
C.虚拟性 D.主观性
5.“胸中之竹、并非眼中之竹”,说明审美对象具有 【 】
A.非实体性 B.封闭性
C.限定性 D.真实性
6.审美发生的重要标志是 【 】
A.原始审美意识 B.审美活动
C.审美现象 D.审美判断
7.“石穿空,惊涛拍岸”其意境在审美形态中属于 【 】
A.崇高 B.优美
C.荒诞 D.丑
8.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奠定了悲剧理论基础的是 【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黑格尔 D.马克思
9.第一部专门研究丑的美学专著是 【 】
A.鲍姆嘉通《美学》 B.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
C.克罗齐《美学原理》 D.罗森克兰兹《丑的美学》
10.认为理性只是直观知识的摹写,近似于“镶嵌画中的碎片”的直观主义思想家是 【 】
A.叔本华 B.尼采
C.柏格森 D.克罗齐
11.下述活动不带功利色彩的是 【 】
A.物质活动 B.科学研究
C.审美活动 D.道德活动’
12.“睹物恩人”、“爱屋及乌”属于想象中的 【 】
A.类似联想 B.对比联想
C.接近联想 D.再造性联想
13.将判断力划分为“规定判断力”和“反思判断力”的哲学家是 【 ’ 】
A.黑格尔 B.康德
C.席勒. D.歌德
14.认为艺术起源于集体壳意识的哲学家是 【 】
A.弗洛依德 B.荣格
C.斯宾塞 D.柏格森
15.下列不属于艺术范畴的是 【 】
A.绘画作品 B.音乐作品
C.科技作品 D.曲艺作品
16.位于艺术品层次结构第二层次的是 【 】
A.形式符号层 B.物质实在层
c.意象世界层 D.意境超验层
17.关于“意象”的“意”与“象”关系描述错误的是 【 】
A.“意”无“象”无法显现 B.“象”无“意”便空洞肤浅
c.“象”以“意”为灵魂 D.二者是机械相加的关系
18.从艺术品存在方式看,不属于其基本特征的是 【 】
A.他律性 B.形式符号性
C.开放性 D.封闭性
19.属于时间艺术的是 【 】
A.雕塑 B.音乐
C.绘画 D.建筑
20.席勒提出“审美教育”概念的著作是 【 】
A.《理想国》 B.《诗艺》
C.《为诗辩护》 D.《美育书简》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美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 】
A.审美意识 B.审美需求 C.美学思想
D.美学学科 E.审美经验
22.审美活动的动力机制包括 【 】
A.审美需要 B.审美理想 C.审美关系
D.审美趣味 E.审美现象
23.审美经验中作用最大的有 【 】
A.触觉 B.视觉 C.味觉
D.嗅觉 E.听觉
24.关于意境的“有我之境”描述正确的是 【 】
A.意境的一种类型
B.由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
C.主观色彩明显
D.将“我”之情以较外露的方式投射到物象上
E.创作主体隐在艺术意象后面
25.美育具有诉诸感性的基本特点,其表现是 【 】
A.以情感为中介 B.具有吸引力的感性对象
C.从外部强加于人 D.以形象为基础 E.直接推理
得分 | 评卷人 | 复查人 |
26.审美趣味
27.喻象
28.艺术的认识作用
29.灵感
得分 | 评卷人 | 复查人 |
30.为什么说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本己性的存在方式?
31.荒诞成为特殊的审美形态的原因是什么?
32.简述意象由精神性存在向艺术品转化的过程。
33.建筑艺术具有哪些审美特征?
得分 | 评卷人 | 复查人 |
34.结合具体事例说明想象在欣赏文学艺术作品中的作用。
35.试述审美是艺术最核心的功能,并举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