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致远协同管理软件V5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9:31:50
文档

致远协同管理软件V5

致远协同管理软件V5平台北京致远协创软件有限公司2014年6月目录目录(2)1平台概述(3)2技术架构(4)3技术特点(7)3.1基于统一平台的多产品线支撑(7)3.2先进性(7)3.3安全性(7)3.4开放性(8)3.5高性能和高稳定性(8)3.6负载均衡和集群(9)4平台接口(10)4.1概述(10)4.2组织模型接口(11)4.3表单工作流集成接口(11)4.4门户集成(12)4.5文档导出接口(12)4.6消息集成接口(13)4.7BPM集成(13)4.8公文交换(13)5平台安
推荐度:
导读致远协同管理软件V5平台北京致远协创软件有限公司2014年6月目录目录(2)1平台概述(3)2技术架构(4)3技术特点(7)3.1基于统一平台的多产品线支撑(7)3.2先进性(7)3.3安全性(7)3.4开放性(8)3.5高性能和高稳定性(8)3.6负载均衡和集群(9)4平台接口(10)4.1概述(10)4.2组织模型接口(11)4.3表单工作流集成接口(11)4.4门户集成(12)4.5文档导出接口(12)4.6消息集成接口(13)4.7BPM集成(13)4.8公文交换(13)5平台安
致远协同管理软件V5平台

北京致远协创软件有限公司

2014年6月

目录

目录 (2)

1 平台概述 (3)

2 技术架构 (4)

3 技术特点 (7)

3.1 基于统一平台的多产品线支撑 (7)

3.2 先进性 (7)

3.3 安全性 (7)

3.4 开放性 (8)

3.5 高性能和高稳定性 (8)

3.6 负载均衡和集群 (9)

4 平台接口 (10)

4.1 概述 (10)

4.2 组织模型接口 (11)

4.3 表单工作流集成接口 (11)

4.4 门户集成 (12)

4.5 文档导出接口 (12)

4.6 消息集成接口 (13)

4.7 BPM集成 (13)

4.8 公文交换 (13)

5 平台安全 (14)

5.1 概述 (14)

5.2 统一身份认证 (14)

5.3 访问控制 (15)

5.4 数据的保密性(加密) (15)

5.5 数据的完整性 (15)

5.6 不可否认性(抗抵赖性) (16)

6 运行环境 (17)

6.1 系统部署 (17)

6.2 设施与网络 (18)

6.2.1 低端配置方案 (18)

6.2.2 高端配置方案 (18)

6.2.3双机热备部署 (19)

6.3 多环境支持 (19)

6.4 系统维护 (19)

7 协同移动平台 (20)

1平台概述

软件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互联技术已经让协同软件的应用与价值产生了巨变,致远软件V5平台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V5 平台由协同技术平台(CTP)、协同应用平台(CAP)、协同移动平台(CMP)组成。通过V5 平台,致远发展出企业A 系列、G 系列、移动M 系列等多条产品线,为大协同时代协同管理软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致远协同技术平台(CTP)总结了致远在协同管理软件领域10多年的技术沉淀和积累,高度抽象出在协同管理软件里最常用的五大业务功能引擎,组织机构权限引擎、工作流引擎、门户引擎、表单引擎、报表引擎,配合基于BS的MVC开发框架,以及在此基础上封装的60个各类组件,构成开发中高度复用的技术平台。同时提供安全与插件机制,开放远程(WebService)与本地(API)接口,为研发内部、二开伙伴、客户提供通过配置与代码的方式快速搭建或扩展应用。

协同应用平台(CAP)是以“人”为中心,以“组织行为管理”为关键,以“非结构化信息”处理为重点,内外打通、移动互联的大协同时代协同管理软件应用的结晶,支持零编码方式搭建业务系统,解决组织不同发展时期对协同软件不同的要求,一路伴随组织的不断发展壮大。

协同移动平台(CMP)是以协同为核心,移动技术为骨架,支持致远所有产品移动化为目标的一个技术和应用平台。CMP平台提供应用集成解决方案,可以通过配置化的方式集成其他移动业务应用;提供移动应用开发的基础引擎和定制化接口,对二次开发提供标准扩展机制;统一移动工作桌面,提高工作效率。

2技术架构

V5平台基于Spring开发框架,遵循J2EE的标准规范,采用JAVA高级语言,同时引入Groovy、Rest、Erlang、Object-c、Html5、Css3等多种高级语言开发而成。系统采用MVC编程模式,分层式设计,达到分散关注、松散耦合、逻辑复用、标准定义的目的。系统配置通过XML完成,数据层采用Hibernate的对象关系映射,它对JDBC进行了非常轻量级的对象封装,可以应用在任何使用JDBC 的场合,满足实现集成多种数据库应用:Oracle、SQL Server、My SQL InnoDB、Postgre SQL。

系统采用分层和解耦方式开发,完全组件化,高内聚低耦合,实现高度的灵活性和扩展性,各模块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拔插、组合。平台包含六大核心引擎:组织模型及权限引擎、工作流引擎、内容表单引擎、门户引擎、报表引擎、数据交换引擎。

V5平台基于数据交换引擎DEE和统一单点登录SSO,实现与U8、NC、SAP以及其他异构系统进行多层次集成整合,包含门户集成、数据集成、流程集成、消息集成等。

V5平台具备多环境适应能力,支持Linux和Windows操作系统,支持Oracle、SQL Server、MySQL Innodb、PostgreSQL数据库,支持Tomcat、WebSphere、WebLogic应用服务器,以及多浏览器、多终端、多语言的支持。

图总架构图

⏹组件化开发

V5平台提供了丰富的组件为系统开发进行支撑。组件主要包含技术组件、应用组件和界面组件三大类50余种。涉及前后端各个方面的组件支撑,为系统提供了统一的标准、便捷的开发调用模式,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一致性。

⏹核心引擎

V5平台包含组织机构及权限模型、表单引擎、工作流引擎、报表引擎、门户引擎、数据交换引擎六大核心引擎,涉及组织机构、访问权限、流程控制、业务定制、数据集成及数据展现六大方面,支撑起协同系统的主体运行框架,为协同平台的搭建打下坚实的基础。

✓组织模型和权限引擎

基于RBAC模型设计的权限控制体系,权限与角色相关联,用户通过成为适当角色的成员而得到这些角色的权限,极大地简化了权限的管理。在一个组织中,角色是为了完成各种工作而创造,用户则依据它的责任和资格来被指派相应的角色,用户可以很容易地从一个角色被指派到另一个角色。角色可依新的需求和系统的合并而赋予新的权限,而权限也可根据需要而从某角色中回收。角色与角色的关系可以建立起来以囊括更广泛的客观情况。

✓工作流引擎

符合中国国情,遵循国际标准。针对中国独特的文化,采用独创的二元化工作流思想,参照工作流联盟WMFC参考模型设计,采用J2EE、Flash技术实现。

简单易用,上手快,快速构建业务流程。面向业务人员,完全图形化界面快速构建适合自己的业务流程,并且采用基于B/S结构的web流程设计器,支持IE、FireFox、Chrome、Safari等主流浏览。

✓表单引擎

基于以人为本的思想和XML技术,提供可视化的基础数据、操作设置、流程设置、控件设置等,支持基础表单应用。具备图形化、透明化、可视化等优点,经过业务梳理和流程设计之后,可以搭建完整的制度控制体系,保证制度执行的准确、高效、可跟踪和追溯。

✓门户引擎

提供两种风格的门户(传统门户和Metro桌面),提供多种预制皮肤进行展现切换,满足不同角色与单位的信息呈现要求,支持首页/ 登录页应用,支持空间/ 栏目/ 菜单可定制,SSO 单点登录支撑。

✓报表引擎

提供了易用且高效率的报表设计方案,采用主流的数据双向扩展,真正无编码形式设计报表;拥有强大的报表展示功能,并且提供完善的报表权限管理,报表调度管理。

✓数据交换引擎

支持XML、CSV、JDBC、接口、WebService等多种来源的数据交换引擎,能够快速、灵活、便捷的将第三方系统的数据交换到协同系统中,实现门户数据的集成。

3技术特点

3.1基于统一平台的多产品线支撑

致远协同产品系列是一整套非常通用的组织协同管理解决方案,面向/事业、企业和社区等不同类型的组织,覆盖了各组织从超低端、低端、中端、高端,直到超高端等不同分层。V5平台支撑着V5产品家族的快速发展,让用户能够随致远基于统一平台的产品发展而共同进步。提供平滑升级机制,让跨产品线之间的升级更加简单顺畅,解决随着组织在不同发展时期对协同软件提出的不同要求,降低总拥有成本(TCO)。

3.2先进性

V5平台是基于J2EE平台上开发的企业级应用。J2EE平台定义了整个标准的应用开发体系结构和一个部署环境,在事务处理、远程访问、安全保护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从而保证了系统的效率、灵活性、扩展性。

同时,V5平台综合应用了多项业界最新技术:的工作流引擎保证了系统流程的稳定、高效;全文检索技术使信息的搜索覆盖到整个系统的绝大部分信息,并且搜索高效、准确;XML技术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描述和模块间数据交换的松耦合;移动技术使应用延展到手持设备并且与桌面端拥有相似的使用感受;门户技术使应用的集成成为可能;Ajax技术提高了界面响应速度和增强使用感受……这些技术坚持“高内聚、松耦合”的架构思想,经过精心选择和裁减,完美和谐地集成在一起。

V5平台最新引入了Html5技术语言。HTML5本身是由W3C推荐出,是通过谷歌、苹果,诺基亚、中国移动等几百家公司一起酝酿的技术,这个技术最大的好处在于它是一个公开的技术。换句话说,每一个公开的标准都可以根据W3C的资料库找寻根源。另一方面,W3C通过的HTML5标准也就意味着每一个浏览器或每一个平台都会去实现,天然支持多设备跨平台。

平台二次开发接口最新引入了Rest技术。REST是基于Http协议的,任何对资源的操作行为都是通过Http协议来实现。Http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运载数据的协议,而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网络软件的协议。他不仅仅能对互联网资源进行唯一定位,而且还能告诉我们如何对该资源进行操作。Rest技术大大降低二次开发者的门槛,降低集成代价。

3.3安全性

基于Internet技术并布局,V5平台充分考虑了这些对安全的要求,支持多级多种安全管理。通过数据库安全性、系统数据安全性、应用服务器安全性、传输安全性、统一身份认证来保证系统安全,体现了系统的高安全性,因此提供的安全服务,可以分为以下五种:

⏹统一身份认证服务:提供身份认证狗、短信验证码登录方式,支持密码的加密传输,提供

CA认证接口等方案,对访问者的身份进行确认后,才允许其访问OA系统。

⏹访问控制:建立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基于个人、单位、部门、群组、角色、岗

位、职务级别等多种角色的权限控制,系统可以针对以上属性进行灵活的权限设定,确保

信息安全的可定义性和可执行性。

⏹数据的保密性(加密):敏感数据加密存储(密码、手机号、工资数据等),即便是管理员

也无法获取;提供三种文件加密策略可选择,用户密码加密传输等安全措施。

⏹数据的完整性:支持HTTPS安全传输,对用户输入数据进行转义等

⏹不可否认性(抗抵赖性):采用数字签名技术,并记录审计日志等

以上五种服务相辅相成,建立一个强大的安全矩阵,有效防止黑客的攻击并保障数据安全。

3.4开放性

数据孤岛、信息孤岛、应用孤岛,已经成为多年信息化建设后的后遗症,而解决这些孤岛的关键就在于系统开放。V5平台采用业内开放技术,如:SSH框架、Groovy脚本引擎技术、REST等,遵从WFMC、JAX-WS、JAX-RS、JSR223等标准,易于扩展;同时,也开放了丰富的二次开发规范和接口,与异构系统进行人员、页面、数据和流程的全面集成。

3.5高性能和高稳定性

致远软件V5平台通过众多的基础组件和工具,保证了基础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采用标准接口规范和SQL编制规范,利用高效索引技术实现在高并发、大数据量上的运行性能。主要采用了以下技术来提高系统性能和稳定性:

⏹轻量级的J2EE框架Spring

Spring框架是得到业界认可的轻量级、非入侵式框架。其线程调度效率、事务处理效率都远远高于EJB。基于Spring框架构建的致远协同系统继承了这些优点。

⏹Ajax技术

通过异步JavaScript技术与Portlet的结合,实现了客户端页面的局部刷新,降低了服务器与客户端交互的数据量,并且极大地改善了用户的使用感受。

⏹数据缓存

数据库缓存:使用数据层的二级缓存,合理配置系统参数,可以良好解决系统的性能问题。

页面缓存:在Portal中对访问过的页面进行缓存。

⏹数据库索引

使用高性能的类型作为关键字段,并且对所有的关键字段进行索引,严格控制每一个服务调用的SQL数量,使系统性能得到全面提升。

⏹系统数据分离技术

良好的技术设计,解决历史数据和日常运行数据的分离,确保系统不随使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性能。系统提供按1年、2年、3年、4年、5年等多种节奏分离数据。

⏹系统附件分区存储

协同系统需要解决几百GBytes甚至数TBytes级的数据存储,需要将系统中的数据分离以解决长期使用的数据管理问题,致远协同系统通过分区设置可以实现附件数据按年度、月度或日进行配置,解决长期使用的数据存放问题,每个区的信息可以分离到多个硬盘进行信息存放,单独备份和恢复。

⏹异步消息队列

通过异步消息技术,解决大并发如同时给2000人发消息时的信息堵塞和对服务器资源的高频占用。

3.6负载均衡和集群

支持集群和双机热备,Tomcat两节点支持5000并发在线。

⏹负载均衡

支持软件负载均衡(Apache + mod_jk)和硬件负载均衡(F5)。

使用反向代理服务器或硬件将请求转发给内部的Web服务器,让代理服务器将请求均匀地转发给多台内部Web服务器之一上,从而达到负载均衡的目的。

⏹会话复制

通过组播的方式进行节点的查找并使用TCP连接进行会话的复制。集群的会话复制,增加了系统的高可用性。由于在每台服务器都保存用户的Session信息,如果服务器群中某台当机,应用可以自动切换到其它服务器上继续运行,而用户的信息不会丢失,这提高了应用的冗错能力。

⏹缓存同步

为提升性能,降低数据库和应用服务器的负载,降低磁盘IO,平台的缓存组件采用分布式缓存机制,将缓存数据分布到集群多台服务器上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缓存的可用性。

4平台接口

4.1概述

V5平台接口,提供实施配置、脚本录入、代码编写等方式,完成产品功能的个性化定制、扩展、调用、新增,与异构系统进行人员、页面、数据和流程集成。

V5平台接口支持组织模型同步、档案系统集成、公文交换、消息集成、门户集成和表单流程集成等集成场景,提供登录规范。支持Portal集成,提供页签集成、扩展菜单集成、栏目集成3种集成方式,提供协同到第三方和第三方到协同各2种单点登录模式。并开放了CTP开发框架,包含插件规范、MVC、国际化规范和本地接口。支持流程事件、组织模型事件、公文签收回执事件以及附件上传下载事件。提供了Form校验规范以及前端组件,提供组织模型、表单、协同和消息等的本地API。支持SOAP和REST两种形态的WebService。提供了组织模型、协同公文事项、新闻公告、表单流程、消息、会议相关的REST WebService方法百余个, SOAP WebService服务提供方法百余个。加入动态脚本链入&前端事件,不修改系统页面,动态引入二次开发编写的JavaScript文件,确保前端修改平滑升级。

开发指南参考:http://open.seeyon.com/

图平台接口架构图

4.2 组织模型接口

⏹ 应用说明

提供组织模型接口,与其他系统(如SAP-HR 、K3-HR 、CRM 等)进行组织模型同步。

图 组织模型接口

组织模型管理:对人员、部门、岗位、职务级别和单位进行创建、修改、删除、启用/停用。 导入和导出:将组织模型数据导出为XML ;导入XML 格式的组织模型数据。

⏹ 特征说明

将其他系统(如SAP-HR 系统、K3-HR 系统等)中的组织人员信息同步到致远OA 系统中。

将致远OA 系统中的组织人员信息同步到其他系统中(如CRM 系统等)。

⏹ 应用价值

通过组织模型同步,实现第三方应用集成和单点登录。

4.3 表单工作流集成接口

⏹ 应用说明

提供表单工作流接口,将其他应用系统(如NC-ERP )或外部网站信息导入致远OA 系统中,在OA 的协同或者表单应用中,进行业务流转审批,审批后再将 OA 中流程信息、审批结果等导出到其他系统或外部网站。

图 流程集成接口

⏹ 应用价值

实现与内网OA 中业务流程的打通,如:中的业务信息与OA 的对接,实现审批信息提交到OA 中进行流转审批;

实现致远OA 与其他业务系统(如SAP-ERP 、K3-ERP 、NC-ERP 等)的流程整合,整合后,业务系统中的记录可以转入OA 中进行流转,实现在OA 中进行表单审批,并将审批结果导入其业务系统进行管理。

4.4 门户集成

⏹ 应用说明

协同平台支持三种方式集成第三方系统:页签集成(将第三方系统作为协同的一个页签,点击以后单点登录进入第三方系统的指定页面)、扩展菜单集成、栏目集成。

⏹ 应用价值

实现OA 待办栏目, 新闻和公告发布到第三系统,即致远协同中的公共信息发布到企业中。 第三方系统集成致远OA 页面和信息,实现组织信息统一展现。

4.5 文档导出接口

⏹ 应用说明

与第三方档案系统、知识管理系统等集成,将致远OA 中的信息(如协同、公文、新闻、公告、调查和讨论等信息)导出为XML ,再导入进第三方的档案系统、知识管理系统中归档保存;并通过此文档接口,也可以将致远OA 中的公共信息(新闻、公告)发布到企业中。

图 文档导出接口

⏹ 应用价值

实现致远OA 中的信息归档到第三方档案系统,实现组织信息集中存储管理;

企业

实现将致远OA中的新闻和公告发布到企业中。

4.6消息集成接口

⏹应用说明

为第三方系统提供两种方式可以给协同用户发送消息,远程:调用Web Service,使用消息服务发送消息;本地:开发插件,使用消息组件接口发送。

当第三方系统需要接收协同平台消息时,可以使用消息展现通道。

标准化提供短信集成,并提供短信二次开发接口(SDK),支持与特定的短信运营平台集成,实现消息回调,打开链接。

⏹应用价值

实现企业统一消息平台,业务和协作信息实时推送桌面、移动终端等,助力打造实时企业。

4.7BPM集成

外部系统可以发起协同平台的HTML正文协同和表单协同,按照管理员预先设定的流程和表单模板进行流转,并可对发起表单流程进行运行时的监控,提供BPM流程日志。

4.8公文交换

⏹应用说明

公文交换模块单独部署时,公文交换模块通过调用远程Web Service接口与协同系统和第三方系统进行交互。

与协同系统紧耦合部署时,公文交换模块必须与协同系统部署在同一虚拟目录下,公文交换模块以本地调用的方式与协同系统进行交互,与第三方系统的交互采用远程Web Service调用的方式。

⏹应用价值

将协同平台公文导出到第三方系统;

将第三方系统公文导入到协同平台。

5平台安全

5.1概述

根据OSI的安全模型标准,结合致远OA系统应用特点和国内企业的共性需求,致远OA系统提供如下安全保障策略:

保证进入系统用户身份的合法性

根据信息分类和保密策略,控制信息访问

保证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数据传输的安全

保护系统避免恶意攻击的影响

关键业务数据防止篡改,保障传输过程的数据安全

支持涉密组织安全管理需求(三员分离和信息分级保护)

5.2统一身份认证

⏹验证码

在用户名和密码支持外,系统随机产生验证码,验证登录用户。

⏹加密锁(身份认证狗)

提供用户端加密锁,只有带有加密锁的用户才可以访问协同管理系统,适用用于内分开控制。

⏹短信验证码

用户登录时,系统发送验证短信到该用户手机上,通过用户名、密码和短信验证码登录系统,提高账户安全。

⏹安全证书

支持CA认证,实现证书发放和收回。

5.3访问控制

⏹用户访问控制

提供有账户密码的更换周期控制;密码尝试失败的账户冻结控制;密码强弱度的校验等措施,有效保证了用户密码的安全使用。

⏹数据权限控制

会拦截每一个数据请求,根据与数据授权信息比对,特殊的URL加密技术确定使用者身份与此数据访问权限吻合,才允许访问。

⏹基于RBAC的权限控制体系

使用了RBAC(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这一安全的权限管理机制。在RBAC中,权限与角色相关联,用户通过成为适当角色而拥有角色赋予的权限,简化了系统的权限管理。

⏹IP控制

通过配置,可以达到IP,控制到某个IP。某个时间段登录协同管理系统。

⏹三员分离安全控制

为避免单一系统管理员的权力过于集中,引发风险,致远OA系统设立了三个管理员:系统管理员、安全管理员、审计管理员。系统管理员主要负责系统的日常运行维护;安全管理员主要负责账户管理、信息基设置和分级授权;审计管理员主要对系统管理员、安全保密管理员和普通用户的操作行为进行审计跟踪分析和监督检查。通过这种分权管理,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可以满足国家对于涉密单位的信息系统专门制定了安全等级保护要求密码安全控制。

5.4数据的保密性(加密)

⏹文件加密

整个系统的文件支持三级加密策略:不加密;中度加密;深度加密。这些加密方式由管理员直接配置,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

⏹敏感信息加密存储

用户密码、电话号码、工资信息、关联系统参数、身份证等存储时进行了不可逆的加密,保证了数据不会外泄,管理员也无法获取这些信息。

5.5数据的完整性

⏹通道访问安全

实现HTTPS通道访问加密和防DOS攻击,记录访问请求日志,通过HTTPS保证传输信息加密安全性。

同时可以防止蜘蛛爬虫的信息采样。

⏹在附件上传和下载时提供拦截机制

附件上传时结合杀毒软件厂商提供的接口,对文件进行查毒和杀毒,保障服务器安全。

5.6不可否认性(抗抵赖性)

⏹数字签名

支持电子签章与文档捆绑,通过密码验证、签名验证、数字证书验证确保文档防伪造、防篡改、防抵赖,安全可靠;并实现对签章人的身份识别,确保其真实意愿的体现,防止事后抵赖,有效地杜绝了安全隐患。

⏹日志记录

平台提供多种系统日志、业务日志、操作日志,记录重要操作与特殊角色操作。

6运行环境

6.1系统部署

图单击+全分离

图集群+全分离

6.2设施与网络

6.2.1低端配置方案

防火墙

6.2.2高端配置方案

6.2.3双机热备部署

针对高端客户的高可用性需求,致远OA推出了双机热备方案,支持OA应用服务器双机热备。在此部署方案中,作为双机热备的负载均衡器可以选择Apache Http Server,也可以选择其他商业软硬件负载均衡器。

6.3多环境支持

6.4系统维护

为了降低系统管理员启停服务及备份恢复数据库的操作复杂度,V5.1提供小地球应用,它是快捷的致远OA系统日常维护工具,包含了如下功能:支持一键启停协同所有服务,并支持单个服务的单独启停;支持postgre/mysql数据库备份恢复,设置数据库自动备份周期、备份时间点和备份目录;支持一键打开安装目录、备份日志目录、启动日志目录。

7协同移动平台

CMP是 Collaboration Mobile Platform的英文缩写,全称是协同移动平台,它是以协同为核心,移动技术为骨架,支持致远所有产品移动化为目标的一个技术和应用平台。主要包含3个部分:移动接入平台、移动开发框架和移动组件及应用接口。

图 CMP逻辑架构图

CMP平台提供:

1)提供移动端统一身份认证接口。

2)提供应用集成接口,客户可以通过配置化的方式集成其他移动业务应用。

3)支持HTML5应用开发,以HTML5方式实现对会议管理的支持。

文档

致远协同管理软件V5

致远协同管理软件V5平台北京致远协创软件有限公司2014年6月目录目录(2)1平台概述(3)2技术架构(4)3技术特点(7)3.1基于统一平台的多产品线支撑(7)3.2先进性(7)3.3安全性(7)3.4开放性(8)3.5高性能和高稳定性(8)3.6负载均衡和集群(9)4平台接口(10)4.1概述(10)4.2组织模型接口(11)4.3表单工作流集成接口(11)4.4门户集成(12)4.5文档导出接口(12)4.6消息集成接口(13)4.7BPM集成(13)4.8公文交换(13)5平台安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