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 说教材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是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哲学与人生》第三单元的第一个课题。《哲学与人生》这门课程,把哲学与人生结合起来,用哲学的基本观点来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第三单元的核心内容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为指导不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这节课侧重点是“如何在知行统一中提高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着重阐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引导学生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因此,本节课在本章节和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学习本课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 说学情
本节课的讲授对象是中等职业学校一年级的学生,学习效率和自学能力相对薄弱。他们的年龄多集中在14--16岁,正处于少年期向青年期过度的阶段,开始对人生进行思索,但是还没有形成科学系统的认识,对于如何将知与行很好的统一起来,还需要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
因此,在对教材结构和内容进行分析之后,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了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理解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必须做到知行统一。
2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及时总结人生发展过程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学会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为指导,不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知行统一哲学原理的认同,使得中职学生注重实践,善于总结,努力学习,崇尚在知行统一的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
掌握知行统一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不仅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有重要的作用,而且为提高中职生的人生发展能力奠定理论基础。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
1. 辩证唯物主义知行统一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2. 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
学生的认识水平特点决定了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有一定难度,易产生疑惑。要正确引导学生从实践到理论、从具体到抽象,教师对此要讲清、讲透。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 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点、难点,使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五 说教法学法
“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首先是由教书,到教学生,再到教学生学,使学生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与此同时,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本课知识对于处于中职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枯燥的,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运用Flash动画、图片、文字材料等资料,设置情境。通过课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创设积极民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采用自主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让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主动获取知识,最优化达到教学目标。
六 说教学程序
下面我再从教学过程上谈一谈: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 导入新课
运用多媒体,播放歌曲:《从头再来》,提出问题:“为什么人生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失败和挫折呢?
我们应该怎样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实现人生成功呢?”引导学生在欣赏之余思考歌曲的内涵并讨论问题,归纳出:人生发展不可能时时处处都顺心如意,当遭遇失败挫折或陷入低谷时,我们应该像歌曲中表达的那样,客观看待成败,认真总结得失,“重头再来”。以此导入新课的学习(板书标题)用这种情境讨论法展开新课,消除了上课伊始的紧张感,引发学生思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步骤二: 讲授新课
新课内容1 坚持实践和认识的统一
为了突破这个重点,我设计了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出真知。
用多媒体展示2则材料《西红柿的故事》和漫画《白卷》,提出问题:“这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通过对《西红柿故事》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通过分析漫画《白卷》,引导学生认识到没有做饭的实践,就写不好做饭的文章,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
第二个环节: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正确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多媒体展示电磁理论的创立者法拉第、赫兹和麦克斯韦的图片,结合文字资料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又要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帮助学生明确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第三个环节: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重复、不断深化的过程。
让学生阅读材料《小陆成功的故事》,在阅读之前提出问题:“1从小路做市场营销工作成功的经历,谈谈你对要做好一件事情必须把实践和认识统一起来,做到”知行统一“的理解。2结合小陆成功的经验,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在实现成功道路上出现的失败和挫折?”(这样,采取任务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在阅读完毕学生谈论各自的看法之后,不急于告诉学生答案,继续引发学生思考。带领学生分析教材当中《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的事例,把事例与理论观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理解: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第四个环节 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的统一,认识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
首先展示漫画《耕田与下地》,让学生们进行讨论“你赞成谁的观点,为什么?”然后让学生们阅读成语故事《纸上谈兵》,提出问题:“赵括熟读兵书却打败仗的事例,说明了说明问题?”通过这一组材料,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讨论理解说明不能割裂实践和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既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又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提高认识水平。
新课内容2 在知行统一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以齐白石学画的故事入手,让学生谈一谈齐白石学画故事的体会,由浅入深说明道理:在人生说明在人生发展的道路上,每个人只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发展能力,勇于实践,踏实肯干,持之以恒,最终就会像齐白石一样取得人生发展道路上的成功。
然后让学生阅读一组材料:《“蓝领专家”孔祥瑞事例》和《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题出问题:“这两则材料启发我们应该如何在执行同一种提高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教师及时的评价和总结,引导学生理解: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是在实践和认识循环往复中不断锻炼提高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做到知行统一,才能不断提高,走向成功。
接下来用练习法帮助学生巩固观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阅读《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让学生结合材料妇说明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应如何做到知行统一。
步骤三 拓展延伸
每个中职学生几乎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我们看到的通常是这些名人、明星成功时的辉煌,但未必了解他们艰苦奋斗的过去。请认真查找你的偶像的成长资料,了解他们的成长历程,并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分析他或她取得成功的原因。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锻炼了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
步骤四 小结及作业
课堂小结,可以把传授的知识尽快的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布置课后作业可以巩固知识点,使学生理解更加深刻。因此,在教学工作完成以后,我会采用板书的方式进行小结,然后布置作业:请同学们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对教材第78页的体验与探究进行思考和分析。
步骤五 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我的板书追求全面、简明、清晰、直观。
各位评委老师,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将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当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不足之处,敬请指正。谢谢各位评委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