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垫
⼀、分类及使⽤范围
1.1绝缘垫按电⽓性能分为0、1、2、3共4级,适⽤于不同标称电压系统的电绝缘垫,见表1。实物图见图1。表1 绝缘垫的适⽤电压等级
1.2 绝缘垫适⽤于以下场合:
——装卸⾼压熔断器(保险)时;
——在转动着的电机上调整、清扫电刷及滑环时;
——必须在转动着的电动机转⼦电阻回路上进⾏⼯作时;
——在继电保护、仪表等⼆次回路上⼯作时;
——⾼压试验时;
——使⽤电压互感器进⾏⼯作时;
——锯电缆时;
——配⽹带电作业时。
图1 绝缘垫实物图
⼆、技术要求
2.1 材料要求
绝缘垫⼀般采⽤橡胶类绝缘材料制作。
2.2 尺⼨要求
实际使⽤的绝缘垫长度与宽度均不⼩于600mm。
2.3 厚度要求
2.3.1 为了有合适的柔软度,绝缘垫的最⼤厚度规定见表2应该在皱纹或菱形花纹之上测量,皱纹的深度应不⼤于3mm,菱形花纹的⾼度应不⾼于2mm。
表2 绝缘垫的最⼤厚度(mm)
2.3.2 最⼩厚度不予限定,但其绝缘性能必须符合试验要求。
2.4 ⼯艺及成型要求
绝缘垫上下表⾯应不存在有害的不规则性。有害的不规则性是指具有下列特征之⼀,即破坏均匀性、损坏表⾯光滑轮廓的缺陷,如⼩孔、裂缝、局部隆起、切⼝、夹杂导电异物、折缝、空隙、凹凸波纹及铸造标志等。⽆害的不规则性是指在⽣产过程中形成的表⾯不规则性。如果其不规则性是属于以下状况,则是可以接受的:
1) 符合表2中的厚度要求,仅需改进表⾯防滑设计以增⼤摩擦⼒;
2) 当拉伸时,凹槽或模型标志趋向于平滑的表⾯。
2.5 机械特性要求
2.5.1 抗机械刺穿试验
从被试绝缘垫上切取2个直径为50mm的圆形试品,将每个试品紧夹在2个直径为50mm的圆板之间,上板开有直径为6mm的孔,下板开有直径为25mm的孔,两孔边缘倒⾓为半径0.8mm的圆弧。将⼀根直径为5mm的⾦属棒加⼯成⼀端锥度为12°、顶端半径为0.8mm的锥形针,将锥形针垂直置于试品上⽅,以(500±50)mm/min的速度向试品加⼒,测量出穿透试品所需的刺穿⼒。要求抗刺穿⼒不⼩于70N。
2.5.2 防滑试验
试验前试品的表⾯⽤纯度为96%的酒精擦拭⼲净。
将⾯积为300mm×300mm的试品⽔平置放在⽊板上,按照以下说明进⾏⼲燥状态下的试验:
1)⽤于防滑试验的重块(m),与绝缘垫的接触⾯积为:(100±0.5)mm×(100±0.5)mm;2)重块材料:20号钢;
3)重块底⾯粗糙度:粗糙等级为N6,R a=0.8µm;
4)边缘圆⾓的曲率半径:r=2mm;
5)重块总重:5kg±5g。
试验中划上起始标记后,试验装置上施加(30±0.01)N的拉⼒持续3min。试品的上下表⾯都要进⾏此项试验。若试验过程中重块的位移不超过15mm,则试验通过。
三、电⽓特性要求
3.1 验证试验
试验电压从较低值开始上升,并以1000V/s的速度逐渐升压,直⾄达到表3规定的试验电压或绝缘垫发⽣击穿。试验时间从达到规定的试验电压的时刻开始计算。对于型式试验和抽样试验,电压持续时间为3min,对于例⾏试验,电压持续时间为
1min。如试验⽆闪络、⽆击穿、⽆明显发热,则试验通过。
3.2 交流耐压试验
对于型式试验和抽样试验需从绝缘垫上切取5个150mm×150mm的试验样品。
对每个试品仅施加⼀次电压,试验电压从较低值开始上升,以1000V/s的速度逐渐升压,升压到表3规定的耐受电压值。在达到规定的耐受电压值后迅速降压⾄耐受值的1/2,然后断开电路。如果⽆击穿发⽣,则试验通过。
对于型式试验和抽样试验,电压持续时间为3min 。如果⽆击穿发⽣,则试验通过。
表3 试验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