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综合练习卷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28分)
1.下面读音无误的一组是( )(2分)
A.风筝(fēng zhēnɡ)剥削(bō xuē)兴旺(xìng wànɡ)
B.抽噎(chōu yē) 侵蚀(qīn shí)撇嘴(piě zuǐ)
C.昏暗(hūn àn)机械(jī xiè)旋转(xuán zhuǎn)
D.圈养(quān yǎnɡ) 残暴(cán bào)引吭(yǐn hánɡ)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精兵减政专心致志语重心长张灯结彩
B.迫不急侍能歌善舞蜂拥而至肃然起敬
C.游手好闲五湖四海鱼贯而入标新立异
D.见微知著天崖海角积劳成疾勃勃生机
3.下面一组词按感情色彩分类,正确的选择是().(2分)
①强烈②结果③成果④美丽⑤狡猾⑥精彩⑦丑恶⑧马虎⑨出现
A.③④⑥ / ②⑧⑨ / ①⑤⑦B.①③④ / ②⑦⑨ / ⑤⑥⑧
C.③④⑥ / ①②⑨ / ⑤⑦⑧D.①④⑥ / ②⑦⑨ / ③⑤⑧
4.在语境中选用意思相近的词语,把序号填入句中括号内。(2分)
A精致B精细C精湛D精密
(1)人们纷纷赞扬牙雕工人()的技艺. (2)这台机器很()。
(3)他考虑问题十分(). (4)()的工艺品吸引了许多游客。5.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的判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1)我们的祖先希望自己的图腾像鸟一样能腾云驾雾,像鱼一样在水中游弋,像马一样可以飞快奔跑……
(2)谁乘“神五”游太空?唯有英雄杨利伟。
(3)许多小枞树披着浓霜,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等着看哪一棵该死。
(4)我何曾留着些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A.比喻、反问、拟人、设问B.排比、设问、夸张、反问
C.比喻、反问、夸张、设问D.排比、设问、拟人、反问
6.下面句子中表达意思不一样的一个句子是( )(2分)
A.这件事他不可能不知道。B.这件事他肯定知道。
C.他不可能知道这件事。D.难道他会不知道这件事?
7.选择下列关联词语填入下列一段话里,答案正确的一组是( )(2分)
①如果……就……②因为……所以……③只要……就……④不管……都……
(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行。( )你说得对,我们()改正。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②①④③D.③①④②
8.下面诗句中,赞颂梅花的诗句是() (2分)
A.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B.拥护天阙高且坚,迥干春风碧云里。
C.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D.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9.判断下列各题,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9分)
(1)按部首查字法,“鼎”查“目”部,第六笔是“︱”。()
(2)“一声不吭、吭气、引吭高歌”的“吭”字的读音和意思都相同。()
(3)“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这句话只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
(4)“虽与之俱学”的“之”与“一人虽听之”的“之"意思一样。( )
(5)《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作家笛福写的,《百万英镑》也是他的作品.()
(6)“舍本逐末”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
(7)《灯光》和《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样,都采用了倒叙的手法。( )
(8)《北京的春节》一文中“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这个句子运用了“作比较”的表达方法,对比鲜明地写出了老北京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
(9)“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句话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10.按要求写句子。(3分)
(1)爱说脏话的人,是一种极不文明的习惯。(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常对你说,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不能离开。”(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没有留着一点像游丝样的痕迹。(改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积累与运用(7分)
11.根据语境填写名言名句。(2分)
泰戈尔有句名言,“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杜甫《春夜喜雨》表达同一哲理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2.古诗词背诵理解(3分)
《学弈》选自《》。孟子是我国古代的家.这篇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把握情境,提炼语言(2分)
小学即将毕业,你马上就要离开母校了,在即将离开母校的时刻,请你为母校设计一条广告语,宣扬学校的特色。(不要超过20字,要有个性)
三、阅读理解(25分)
14.阅读文段,回答问题。(7+18分)
(一)
“不要放走一个!”窗外一声粗暴的吼声。穿灰制服和长筒皮靴的宪兵,穿便衣的侦探,穿黑制服的,一拥而入,挤满了这间小屋子。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他们每人拿着一支手,口对着父亲和我。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他的胳膊上拴着绳子,被一个肥胖的便衣侦探拉着.
那个满脸横肉的便衣侦探指着父亲问阎振山:“你认识他吗?”
闫振山摇了摇头。他那披散的头发中间露出一张苍白的脸,显然是受过苦刑了。
哼你不认识我可认识他侦探冷笑着又吩咐他手下的那一伙看好别让他自杀先把手夺过来(《十六年前的回忆》)
(1)在短文空白处补充标点。(2分)
(2)“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这个句子用了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宪兵、的,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3分)
(3)找出与“工友闫振山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前后照应的句子,用“”
画出来.(2分)
(二)猫(节选) 郑振铎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妈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游玩,好象是具有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和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并没有对于前几只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的伏着,吃得胖胖的。
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白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咛着张妈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
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妻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妈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没有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多.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着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地,以为惩戒的还没有快意。
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跳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至此,我家永不养猫。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分)
妄下断语: 凝望:
(2)根据文章内容,摘录关键词句填写下表:(2分)
(3)请指出下列描写语句的类型,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并填空。(3分)
A.外貌描写B.神态描写C.动作描写D.语言描写E.环境描写
①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②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③我下楼时,听见张妈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没有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
(4)花白猫是“我”家亡失的第几只猫?( )(2分)
A.第一只 B.第二只 C.第三只
(5)“我”判断花白猫偷吃芙蓉鸟的证据是什么?请从下列句子中找出正确的证据。( )(多选题,2分)A.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B.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跳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
C.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D.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6)请在原文用“~~”划出一句比喻句,你从这个句子中体会到:
(3分)
(7)读了《猫》一文后,对于作品中的“我”,对于“我”妄下断语打了可怜猫的事件,我想说:
。(4分)
四、习作(40分)
15、下面是一些同学的心里话,看后你肯定会想到与这些心里话有关的人或事.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句,把你想到的写成一篇习作。
A。知识来源于实践,而实践又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
B。拥有父母的关心,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
C。成长的过程曲折坎坷,成长的故事丰富多彩。
D。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要求:①题目自拟,内容具体,写出真情实感.②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③字数在4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