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构建新型外语教学模式
袁春阳
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学会(AECT)对教育技术作出了新的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高利明,1995)。在我国,教育技术经历了传统技术(口语、文字、黑板、粉笔、图片、模型和实物)、媒体技术(摄影、幻灯、投影、广播、电影、电视、语言实验室),现在进入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阶段。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趋势之一就是信息呈现的多媒体。“多媒体”并非多种媒体的简单集合,而是以计算机为中心,把处理多种媒体信息技术集成在一起,它是用来扩展人与计算机交互作用方式的多种技术的组合。多媒体技术为外语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交流提供了全新手段,这包括:高保真度的声音,高质量的图像,二维和三维动画,甚至是活动影象。与其他教学系统相比,它具有以下优点:
11多重感官刺激。根据心理学研究,多重感官同时感知的学习效果要优于单一感知的学习效果。例如,视觉与听觉同时感知的信息要比单用视觉或听觉更全面、更深刻,也更利于保持。
21信息传输量大,速度快。利用多媒体系统的声音与图像压缩技术可以在极短时间内传输、存储、提取或呈现大量的语音、图形、图像及至活动画面信息。为提高外语50分钟课堂效果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31信息传输质量高。无论是文字、声音还是图像,其效果都超过了传统技术和媒体技术。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更加符合外语教学规律的教学理论不断涌现,纵观最近十年我国外语教育的发展,外语教学思想的基本观点是:
11强调学生在外语习得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主张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辨证统一。这是针对传统外语教学中重语言知识传播,轻语言能力培养的应试教育而提出的。
21强调培养学生的外语学习方法,重视教法与学法的统一,主张由学生通过探索和意义建构途径获取语言知识,克服行为主义的不足。
31强调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主动参与意识。
当前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能否打破长期以来打破外语课堂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主要靠教师向学生灌输,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其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发挥。根本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许多外语教学工作者,包括专家、学者和教师,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作了大量艰苦细致、卓有成效的研究和探索,并普遍认为:发展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外语教学现代化,关键在于构建新型外语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随着外语教学条件和手段的改善,更加适合某种环境的,科学的外语教学模式不断应用于教学领域。它们都在为
87一个共同的教学目的服务———优化外语教学模式。新型外语教学模式应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1外语教师的角色转换:教师由语言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21学生地位的转换: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猎取者。
31教学过程的转换:教学过程由传统的教师“唱戏”,学生“看戏”转变为教师“搭台”,学生“唱戏”,即教师创设学习环境,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协商、讨论。
目前在国内外教育技术应用上有多种模式。教学实践证明,比较适合高等专科学校基础英语的教学模式是基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用于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
11教学环境是多媒体计算机教室及依据教学目标自己设计,反映教学策略的“电子教学课件”;
21以多媒体方式显示教学内容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字,音像信息;
31教学信息按超文本(非线性)方式进行组织,符合学生的联想方式;
41教师在课堂中起主导作用,控制教学全过程;
51提供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意义建构的情景。
与传统技术相比,多媒体辅助语言教学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第一,课堂上无效时间损耗大大减少。譬如,He had developed theories that were profound and capable of exciting relatively few scientists是课文中的难句之一。为了让学生准确理解全句,笔者借助5个例句深入浅出分析。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这一过程需要10分钟时间,而且大部分时间消耗在板书或重复上。借助Powerpoint将讲解内容作成单帧画面,并按非线性方式进行组织,课堂讲解和演示仅需4分钟就能获得同样甚至更好的效果。
第二、学生的语言输出可以得到加强。外语教学“费时低郊”的原因之一就是对学生语言输出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英语课堂是他们可能进行英语交际的主要甚至唯一场合。以往由于教师课堂占时太多,学生能够进行英语交际的时间微乎其微。新的教学模式为加强学生语言输出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
第三、新型外语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进行目标管理教学。传统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测试是一项费时费力又费钱的工作。由于缺乏高效的检测手段,教师不得不对学生英语学习进程进行全程跟踪,进行“保姆”式的外语教学。借助多媒体技术,教师完全可以组织各种无纸化测试。对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及时检测,定期评估,快速反馈教学信息。这样,教师能够根据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第四、在新的外语教学模式中,教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能力,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加强英语文化及交际文化的素养。围绕学习主题组织的各类动画、影视片断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仿真的英语环境。通过潜移默化,有助于学生按照英语所含的交际规划进行交际,从而为他们日后跨文化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育面向现代化”必须实施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教育是一项多层面、多因素的系统工程。从组成因素分析,现代化教育是由现代的教育观念,现代的教育发展水平,以及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构成的现代教学体系,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现代化的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等方面所形成的有机整体。其中现代的教育观念、教育发展水平是主体,现代的教学体系是核心,现代化的教育设施、师资队伍和教
97育管理是保证。构建新型外语教学模式,实现现代化外语教育,其标志是应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实现外语教学多媒体化。新型外语教学模式的构建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1外语教师的教育观念必须改变。历史告诉我们,没有观念的改变,任何变革是注定要失败的。外语教育观念改变的实际内容是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语言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语言学习过程是获取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过程。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的理论很值得我们思考。它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讨论等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何克抗,1997)。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职责是精心设计、组织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21外语教师的能力与素质有待加强和提高。在新型的外语教学模式中,教师不仅应有丰富的语言知识,而且要有高超的课堂活动的设计、组织和协调能力;不仅要学会操作诸如Powerpoint,Authorware等软件平台,还要熟悉如何设计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课件。
31外语教育工作者应大力开展新型教学模式及其配套环节的研究。美国教育部门1994年在组织调研的基础上发表了题为“运用技术来支持教学改革”的报告。报告一方面总结了教育技术支持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同时也指出了这方面失败的教训。分析表明,报告中提供的几乎所有的失败实例,都是由于没有进行认真的规划和设计,都是缺乏教学研究的持续支持。
41相关各方大力加强外语教育环境建设。尽管在国外,多媒体教学、网络化教学方兴未艾,但在国内,现代教育技术的实际应用却还刚刚起步,多媒体辅助教学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一方面,各类院校的多媒体教室资料和网络终端资源非常有限;另一方面,目前真正由外语教师根据外语学习者学习外语学习特点,设计并制作的外语课件资源还很少,因此各院校应在加大对硬件设施方面投入的同时,组织外语教师、技术人员共同设计、开发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外语教学课件。
目前,高校外语教学课时已经减少,要求愈趋提高。要解决这一矛盾,唯一的出路就是提高50分钟的课堂教学效果。现代教育技术为外语教学创造了无限的可能性,多媒体教学使得将真实自然的外语学习素材搬进课堂成为可能。面对这场电脑给外语教学带来的种种变化和发展,外语教师应该有个清楚的认识,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利用人类进步的优秀成果,为21世纪的中国外语教育构建崭新的教学模式。
参考书目
高利明,1995,教育技术学会的AECT1994定义及启示,《电化教育研究》,第1期
高利明,1997,论高校教育技术的继续发展,《电化教育研究》,第4期
何克抗,1997,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理论基础,《电化教育研究》,第3、4期
井升华,1999,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费时低郊的原因,《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
杨惠中,1999,多媒体机助语言教学,《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
袁春阳,1998,“无为而治”与大学英语教学,《高等教育研究》,第4期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