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人教版】中考物理《压强》复习导学案 含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9:32:47
文档

【人教版】中考物理《压强》复习导学案 含答案

《压强》知识点一:压力与重力的区别考点1、画压力、重力的示意图习题1、画出斜面上的物体A所受的重力和它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考点2、分析压力的大小(固体能够大小不变的传递压力)习题2、重为G的物体静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支撑面所受压力的大小.知识点二: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考点1、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那些因素有关.习题3、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10所示.(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来比较
推荐度:
导读《压强》知识点一:压力与重力的区别考点1、画压力、重力的示意图习题1、画出斜面上的物体A所受的重力和它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考点2、分析压力的大小(固体能够大小不变的传递压力)习题2、重为G的物体静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支撑面所受压力的大小.知识点二: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考点1、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那些因素有关.习题3、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10所示.(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来比较
《压强》

知识点一: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考点1、画压力、重力的示意图

习题1、画出斜面上的物体A 所受的重力和它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

考点2、分析压力的大小 (固体能够大小不变的传递压力)

习题2、重为G 的物体静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支撑面所受压力的大小

.

知识点二: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考点1、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那些因素有关.

习题3、小明同学利用A 、B 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

有关”的实验.如图10所示

.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

法叫做 法.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 所示实验,

结论是: .本实验还用到的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

是: . (4)小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 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ll 所示.他发现它们对

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

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

(5)如果把图10中的泡沫换成木板,我们会发现泡沫和木板发生形变的程度 (填“相同”

或“不同”),但泡沫和木板受到的压强是 (填“相同”或“不同”),因此根据压力的作

用效果比较压强的大小还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

知识点三:压强定义式的应用

考点1、关于固体压力压强的计算(规律1计算固体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 (一般水平F习题4、一个正方体乙,重10N,底面积是0.1 m2 ,放在一个面积是10 m2 房间的地面,把另一个正方体甲,重20N,底面积是0.5m2 ,叠放在乙的上面,如图所示,求:(1)甲对乙的压力和压强;(2)乙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

考点2、比较固体压力压强大小

习题5、如图甲所示,一块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现用一水平力F,向右缓慢地推木板,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如图乙所示,在推木板的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F、压强p和摩擦力f 的变化情况是()

A.F、p不变,f变大 B.F、f不变,p变大

C.F变小,p、f变大 D.F、f不变,p变小

(规律2、密度均匀的柱状固体对水平面的压强p=ρgh.)

习题6、有一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为F,压强为p,请你把它切成8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取其中一个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压强为.习题7、三个高度相同,粗细不同,分别由铜、铁、铝制成的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压强最大的是()

A.铜圆柱体B.铁圆柱体C.铝圆柱体D.三个一样大

习题8、一块砖放在水平地面上,平放、侧方、立方三种放法中哪种对地面的压强最大?

知识点四:改变压强的方法

考点1、区分增大压强和减少压强的方法

习题9、下列现象中属于减少压强的有()属于增大压强的有()

1、针头做的特别尖

2、坦克的履带的面积比较大

3、铁路的钢轨要铺在枕木上

4、切苹果的刀刃比较薄

5、书包带比较宽

6、啄木鸟的嘴比较尖

7、螺母下面要垫垫圈 8、骆驼的脚掌面积比较大

9、大型平板车安装多个轮子 10、房屋地基建的比墙宽

11、饮料吸管一端做的很尖 12、滑雪板做的宽大些

13、纸板做得包装盒,盛东西时,在底部垫一整块纸板.

习题10、用小车推着一个重型机器过冰冻的河面,为了保证安全,应采取哪些措施?并说明其中的道理.

知识点五:液体压强的特点

考点1、实验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习题11、“帕斯卡裂桶实验”的演示,激发了学生“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兴趣.他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方案,

(1)实验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通过反应出来.这种研究方法叫做 .

(2)当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后.发现U形管两边液面总是相平,该实验装置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3)排除故障后,比较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液体密度相同时,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4)比较图C、D、E可得出的结论是: .

(5)图E和F探究的问题是: .

(6)图G探究的问题与图探究的是同一个问题.

(7)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小强通过观察图D和F,得出结论,当液体的密度越大时,压强就越大.他的结论可靠吗?.原因是: .

(8)小陈在学了液体压强公式后,发现按压强计液面高度差计算出的压强总小于用烧杯中液体深度计算的压强,你认为造成此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A.橡皮膜和橡皮管也有形变损失了一部分压强B.橡皮管漏气了

(9)如果用不同形状的容器来盛液体,得出的结论会相同吗? .原因是: .

知识点六: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考点1、液体压强的计算(注意h值的寻找)

习题12、一个池塘深3m,池中的水面离池口0.5m,水中有条鱼,鱼离池底1m,求鱼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少?(g=10N/kg)

习题13、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研究液体压强时,绘制的甲乙两种

液体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甲乙两种液体密度的

大小关系为,其中液体是水.

考点2、比较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与里面所装液体重力的关系

(规律3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等于以容器底为底,以液体的高为高的一个液柱的重力)习题14、(规律3的应用)下列不同形状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比较各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F与里面所装液体重力G的关系.

考点3、液体压强的比较

习题15、一个烧杯装满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当向杯中加盐时,杯底受到的压强变 .

习题16、竖直放置的试管中盛有约一半的水,若将试管由竖直位置到倾斜位置,那么试管中水的质量,水的密度,试管中水面高度,水对试管底的压强,压力 .(填“变大”、“变小”、“不变”)

习题17、如图所示,两只完全相同的试管中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已知两试管中液面相平,则试管底受到的液体压强pA与pB的关系是()

A.pA>pB B.pA<pB C.pA=pB D.无法确定

习题18、如图两个完全相同的量筒里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 M,N两点到量筒底部的距离相等则这两点液体的压强pM、pN的大小关系是pM pN.

考点4、固体液体压强压力综合比较与计算(规律4关于固体、液体压强压力综合题,一般解题思路是先确定所求的是液体产生的还是固体产生的,如果是求固体的压力压强,一般先根据F=G求压力,再根据p=F/ S求压强.如果是求液体压力和压强,一般根据先根据p=ρ液gh求压强,再根据F=ps=ρ液ghs求压力.有些比较压力压强的题也是这种思路.)习题19、有一密闭的圆台形容器,装有一定质量水(水未装满),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又倒放过来,如图所示,则比较下列大小关系:

(1)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 F乙;

(2)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 P乙;

(3)水对容器底的压力F甲1 F乙1;

(4)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甲1 P乙1.

(若装满水呢?)

习题20、平底茶壶的质量是400g,底面积是40cm2,内盛0.6kg的水,放置在

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试求:

⑴茶壶对桌面的压强和压力;⑵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和压强.(g=10N/kg)

知识点七:连通器

考点1、连通器的应用

习题21、选出下列不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工作的是:()A、拦河坝

B、注射器

C、锅炉水位计

D、船闸

E、乳牛自动喂水器

F、过桥涵洞

G、下水道u型弯管 H、自来水塔 I、工地上用一条透明塑料管,里面装上水,通

过两端的液面找水平 J、饮料吸管 H、喷雾器

考点2、连通器的原理的应用

习题22、如图所示,左右两容器间斜管上有阀门K控制,两容器中盛有同种液体且液面相平,当打开K后,则()

A.液体从左向右流动, B.液体不会流动

C.液体从右向左流动, D.无法判断

(若右边的液面高于左边上的液面又会如何呢?)

知识点八: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考点1、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

习题23、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是:实验.

习题24、下列现象不是与大气压有关的是:()

A、覆杯实验

B、瓶吞鸡蛋实验

C、皮碗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D、用吸管能吸饮料

E、救生锤能击碎车窗玻璃

F、吸盘能吸附墙上

G、用抽水机抽水

习题25、如图所示,密闭的玻璃罩内有四种小:A是吸盘式挂衣钩下挂一钩码;B是用装满水的杯和盖着的薄塑料板来验证大气压的存在;C是托里拆利实验;在用抽气机不断抽去罩内空气的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A中;

B中;

C中.

知识点九:大气压的测量:

考点1、粗略测大气压值得方法

习题26、如图所示,小玮想估测大气压的大小,她设计的实验

方案如下:

A.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这就是大气对吸盘的压力

B.将蘸水的塑料挂衣钩的吸盘放在光滑玻璃板上,用力挤压吸

盘.

C.用弹簧测力计钩着挂钩缓慢向上拉,直到吸盘脱离玻璃板面.

D.用刻度尺和两个三角板量出吸盘的直径d,计算出吸盘与玻

璃板的接触面积为S.

E.根据p=F/S,计算出大气压的大小p0.

(1)小玮由于疏忽,将前四项的顺序写颠倒了,正确的顺序是 .

(2)实验中小玮将蘸水的吸盘放在光滑玻璃板上,用力挤压吸盘的目的是什

么? .

(3)如果实验中小玮所用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5N,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面积是10cm2,她(选填“能”或“不能”)测出大气压的大小(设大气压约为1.0×105Pa). (4)要测出大气压的大小,你认为实验中所选吸盘的面积应尽量(选填“大一些”或“小一些”).

(5)小玮通过实验测出的大气压值与1标准大气压值相差很大.她分析,可能是测得的吸盘面积不准确,也可能是吸盘与玻璃板面脱离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不准确,还可能是

(写出一条).

(6)小玮又把玻璃板分别斜放、立放,使弹簧测力计向不同方向拉吸盘,也都测出了大气压的值.这说明大气压的方向是 .

习题27、某物理探究小组用注射器、量程足够大的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去测大气压的值.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B .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如图所示,当注射器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即大气对活塞的压力);

C .读取注射器的容积V ;

D .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L .

(1)完成实验步骤A 的目的

是 .

(2)活塞的横截面积S = .

(3)请根据实验步骤将记录表格的第一行栏目补充完

整(不要求填入实验记录数据).

(4)计算大气压强的表达式为P 0

(5)由于注射器漏气会导致所测量的大气压

值 .(选填“偏小”或“偏大”)

(6)如果对实验进行改进,实验结果会更可靠,在完成A 、B 步骤后,活塞再推到注射器底端,添加了“取下封住注射器小孔的橡皮帽,再次水平向右慢慢匀速

拉动注射器筒,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这一实验步骤,是为什么? .

考点2、对托里拆利实验的考察

习题28、某同学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得管中水银柱的高度h=760mm ,如图所示,设实验过程中管口不离开水银面.

(1)随着水银柱的下降,管内水银的上方形成 .

(2)此时管外水银面上受到的 支持着玻璃

管内760mm 高的水银柱.

(3)将玻璃管向上提起一点,此时的水银柱高度

将 ,若将玻璃管倾斜时,如图所示,管中水银柱

高度将 .水银柱的长度 .(选填“增加”、

“减少”或“不变)

(4)将实验从一楼般到三楼,水银柱高度

将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5)换用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玻璃管做此实验,管中水银柱的高度将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6)如果实验时不小心管中进入少量空气,则管中水银柱的高度将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此时无论怎样倾斜玻璃管水银 (填“能”或“不能”)充满全管.

(7)若上面的玻璃管底破裂,水银柱 (填“会”或“不会”)全部落回水银槽中. 考点3、标准大气压的值

习题30、将装满水的量筒口朝下浸入水中,慢慢将量筒提升,在量筒

口没有离开水面之前,量筒内水面位置将()

A.逐渐降低,但始终高于筒外水面

B.逐渐降低,保持与筒外水面相平

C.不降低,充满整个筒子

D.无法判断

考点4、大气压的变化

习题31、如右图所示,艾力同学将自制气压计从山脚下带到山顶的过程中,气

压计的水柱高度变,原因是 .

习题32、一个氢气皮球,放手后升空,气球体积越来越,原因是 .

但是气球内的压强在变 .(克拉伯龙方程的应用)

习题33、如图所示是利用水银测量不同高度的大气压数值:(1)认真分析可知:大气压的变化规律是 .

(2)由于不同高度的大气压是不同的,这就给人们一个

启发:那就是可以将水银气压计改装成为一

个 .

(3)如果我们在武当山的金顶上测得的大气压是

83.6kPa,则金顶的海拔高度大约是 m,如果在金

顶上烧开水,则水沸腾时的温度将 100℃.(填

“高于”“等于”或“低于”)知识点十、大气压的利用

习题34、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强无关的是()

习题35、小黄家买的新菜刀如图所示.下列对刀上①②③④处的解释中,错误的是()A.①带条纹橡塑刀柄对增加手与刀柄之间的摩擦,防止刀的脱落

B.②缺口用于开启瓶盖,动力作用在手柄上,它是省力杠杆

C.③锯齿状排列用于敲打猪扒(厚肉片),能适当增大需要拍松片肉部分的压强,

而又不切断肉片

D.④刀口(刀体下部颜色较深部分)两边采用向内弯的弧线,并开有透气孔,其目的有利于所切的食物能粘在刀身上

知识点十一、流体压强的规律

习题36、探究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如图所

示,取两张白纸,让其平行地自然下垂,向两纸

中问用力吹气;你观察到的现象是 .你

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

是:.

习题37、右图是小丽家购买的一辆小轿车,她发现轿车的外形类似于飞机的机翼,则轿车在快速行驶过程中,车子上方空气的流速,车子下方空气的流速,因而车子上方气体的压强,车子下方气体的压强,从而使得轿车对地面的压力车的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习题38、如下图所示,小明自制了一个飞机机翼模型,将

其固定在托盘测力计上,在模型的正前方用电风扇迎面吹

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选填“变大”、“变小”或“不

变”).

习题39、中新网转发了一组照片,向人们展示了一只灰鹅独特的飞行技艺.如图显示的就是这只灰鹅在突遇强风时,身体猛然转过180℃,而头部却保持正常姿态的情形.使用这种“超级扭曲”的方式能使翅膀下方的空气流速上方的空气流速(选填“大于”或“小于”),从而使灰鹅受到一个向的作用力,能迅速降低飞行高度,使飞行更安全.

压强导学案答案:

1、图略.

2、(1)G (2)G (3)G+F (4)G –F (5)F-G(6)F .

3、(1)泡沫凹陷程度,转换.(2)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甲丙;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控制变量法.(4)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5)不同、相同、被压物体必须是容易形变且材料要相同.

4、(1)20N ,200Pa(2)30N ,300Pa .

5、B.

6、P/2 .

7、A .

8、立放.

9、(2、3、5、7、8、9、10、12、13)(1、4、6、11)10、(1)在冰面上铺上大木板,用小车推着机器从木板上通过.道理: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减少压强.(2)把机器拆成几部分,用小车分几次从冰面上通过.道理: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少压力,可减少压强.11、(1)U型管液面高度差,转换法.(2)压强计的气密性不好.(3)A、B、C.(4)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5)液体的压强与密度的关系.(6)C、D、E (7、)不可靠;没有控制深度保持不变.(8)A (9)相同,因为液体的压强与容器的形状无关. 12、1.5x104Pa 13、ρ甲 > ρ乙;乙14、 = ,< , > 15、大.

16、不变;不变;变小;变小;变小. 17、A. 18、< 19、(1)=(2)>(3)<(4)> 20、

文档

【人教版】中考物理《压强》复习导学案 含答案

《压强》知识点一:压力与重力的区别考点1、画压力、重力的示意图习题1、画出斜面上的物体A所受的重力和它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考点2、分析压力的大小(固体能够大小不变的传递压力)习题2、重为G的物体静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支撑面所受压力的大小.知识点二: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考点1、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那些因素有关.习题3、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10所示.(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来比较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