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台施工主要事故类型分解及风险源分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9:33:04
承台施工主要事故类型分解及风险源分析
承台施工主要事故类型分解及风险源分析单位作业内容潜在事故类型致险因子受伤害人员类型伤害程度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钢围堰构件加工物体打击材料绑扎不规范作业人员或同一场所其他人员重伤(1)绑扎绳索老化;(1)人员离材料过近;(2)材料堆叠过高。(2)运输车辆急走急停。起重伤害(1)机械故障作业人员或同一场所其他人员重伤、死亡(1)吊点不牢靠;(1)交叉作业、指挥信号不清或无指挥;(2)违规操作(2)设备故障、超负荷;(2)设备及钢丝绳检查不到位;(3)吊绳磨损严重;(3)起重物下站人。(4)起重设备
导读承台施工主要事故类型分解及风险源分析单位作业内容潜在事故类型致险因子受伤害人员类型伤害程度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钢围堰构件加工物体打击材料绑扎不规范作业人员或同一场所其他人员重伤(1)绑扎绳索老化;(1)人员离材料过近;(2)材料堆叠过高。(2)运输车辆急走急停。起重伤害(1)机械故障作业人员或同一场所其他人员重伤、死亡(1)吊点不牢靠;(1)交叉作业、指挥信号不清或无指挥;(2)违规操作(2)设备故障、超负荷;(2)设备及钢丝绳检查不到位;(3)吊绳磨损严重;(3)起重物下站人。(4)起重设备
承台施工主要事故类型分解及风险源分析
单位作业内容 | 潜在事故类型 | 致险因子 | 受伤害人员类型 | 伤害程度 | 不安全状态 | 不安全行为 |
钢围堰构件加工 | 物体打击 | 材料绑扎不规范 | 作业人员或同一场所其他人员 | 重伤 | (1)绑扎绳索老化; | (1)人员离材料过近; |
(2)材料堆叠过高。 | (2)运输车辆急走急停。 |
起重伤害 | (1)机械故障 | 作业人员或同一场所其他人员 | 重伤、死亡 | (1)吊点不牢靠; | (1)交叉作业、指挥信号不清或无指挥; |
(2)违规操作 | (2)设备故障、超负荷; | (2)设备及钢丝绳检查不到位; |
| (3)吊绳磨损严重; | (3)起重物下站人。 |
| (4)起重设备站位不对、支腿不到位、支腿未支垫。 | |
触电 | (1)焊机使用不规范 | 作业人员 | 重伤、死亡 | (1)设备带病运转; | (1)操作失误; |
(2)违规操作 | (2)设备接地保护损坏。 | (2)用电安全意识差。 |
火灾、灼烫 | (1)气割、电焊使用不规范 | 作业人员或同一场所其他人员 | 重伤 | (1)设备带病运转; | (1)吸烟; |
(2)现场火源 | (2)作业面靠近易燃物。 | (2)操作失误。 |
钢板桩插打 | 高处坠落 | (1)违章作业 | 作业人员 | 重伤、死亡 | (1)恶劣天气导致视线不清; | (1)作业人员未佩戴防护用具或不正确使用防护用具; |
(2)防护缺失 | (2)大风天气,人员站立不稳。 | (2)操作人员冒险作业。 |
(3)天气恶劣 | | |
起重伤害 | (1)机械故障 | 作业人员或同一场所其他人员 | 重伤、死亡 | (1)吊点不牢靠; | (1)交叉作业、指挥信号不清或无指挥; |
(2)违规操作 | (2)设备故障、超负荷; | (2)设备及钢丝绳检查不到位; |
(3)天气恶劣 | (3)吊绳磨损严重; | (3)起重物下站人。 |
| (4)起重设备站位不对、支腿不到位、支腿未支垫。 | |
机械伤害 | (1)危险作业 | 作业人员或同一场所其他人员 | 重伤、死亡 | (1)设备安全防护装置存在缺陷; | (1)设备操作员无岗上证; |
(2)机械故障 | (2)设备老化严重,无产品合格证或者超过设备使用寿命期。 | (2)操作员违规操作(例如酒后操作、自身主观违规)。 |
(3)违规操作 | | |
物体打击 | 违章作业 | 作业人员或同一场所其他人员 | 重伤、死亡 | (1)未在警示区域设置标识牌提醒作业人员。 | (1)随意抛撒物体; |
(2)不正确佩戴防护用品。 |
支撑系统安装 | 高处坠落 | (1)违章作业 | 作业人员 | 重伤、死亡 | (1)恶劣天气导致视线不清; | (1)作业人员未佩戴防护用具或不正确使用防护用具; |
(2)防护缺失 | (2)大风天气,人员站立不稳。 | (2)操作人员冒险作业。 |
(3)天气恶劣 | | |
起重伤害 | (1)机械故障 | 作业人员或同一场所其他人员 | 重伤、死亡 | (1)吊点不牢靠; | (1)交叉作业、指挥信号不清或无指挥; |
(2)违规操作 | (2)设备故障、超负荷; | (2)设备及钢丝绳检查不到位; |
(3)天气恶劣 | (3)吊绳磨损严重; | (3)起重物下站人。 |
| (4)起重设备站位不对、支腿不到位、支腿未支垫。 | |
| (5)天气恶劣,视线模糊。 | |
机械伤害 | (1)危险作业 | 作业人员或同一场所其他人员 | 重伤、死亡 | (1)设备安全防护装置存在缺陷; | (1)设备操作员无岗上证; |
(2)机械故障 | (2)设备老化严重,无产品合格证或者超过设备使用寿命期。 | (2)操作员违规操作(例如酒后操作、自身主观违规)。 |
(3)违规操作 | | |
物体打击 | 违章作业 | 作业人员或同一场所其他人员 | 重伤、死亡 | (1)未在警示区域设置标识牌提醒作业人员。 | (1)随意抛撒物体; |
(2)不正确佩戴防护用品。 |
触电 | (1)违规操作 | 作业人员 | 重伤、死亡 | (1)天气恶劣,导致现场焊接施工时触电; | (1)非专业人士接电; |
(2)用电设备故障 | (2)电线质量不合格; | (2)电路日常排查不到位 |
| (3)接线不符合要求。 | |
基坑开挖 | 坍塌 | (1)支护失效 | 作业人员或同一场所其他人员 | 死亡 | (1)围堰结构被破坏; | (1)钻机、起重设备不按规定作业; |
(2)违章作业 | (2)起重设备站位不对; | (2)不按规定站位; |
| (3)堆载超重。 | (3)未进行基坑监测或监测不到位。 |
物体打击 | (1)土方坠落; | 作业人员或同一场所其他人员 | 重伤 | (1)挖土、装土超出挖斗、车厢容量; | (1)挖土、装土过量; |
(2)防护不到位。 | (2)出渣区防护不到位。 | (2)人员进入出渣区; |
| | (3)个人防护不到位。 |
机械伤害 | (1)方案缺陷; | 作业人员 | 重伤 | (1)杂物未清理; | (1)方案选择不合理,设计存在缺陷; |
(2)夜间作业。 | (2)夜间照明不足 | (2)指挥信号不明; |
| | (3)挖掘臂下站人。 |
触电 | (1)违规操作 | 作业人员 | 重伤、死亡 | (1)天气恶劣,导致现场焊接施工时触电; | (1)非专业人士接电; |
(2)用电设备故障 | (2)电线质量不合格; | (2)电路日常排查不到位 |
(3)漏电 | (3)接线不符合要求。 | |
桩头凿除 | 机械伤害 | (1)危险作业 | 作业人员或同一场所其他人员 | 重伤、死亡 | (1)设备安全防护装置存在缺陷; | (1)设备操作员无岗上证; |
(2)机械故障 | (2)设备老化严重,无产品合格证或者超过设备使用寿命期。 | (2)操作员违规操作(例如酒后操作、自身主观违规)。 |
(3)违规操作 | | |
起重伤害 | (1)机械故障 | 作业人员或同一场所其他人员 | 重伤、死亡 | (1)吊点不牢靠; | (1)交叉作业、指挥信号不清或无指挥; |
(2)违规操作 | (2)设备故障、超负荷; | (2)设备及钢丝绳检查不到位; |
(3)天气恶劣 | (3)吊绳磨损严重; | (3)起重物下站人。 |
| (4)起重设备站位不对、支腿不到位、支腿未支垫。 | |
| (5)天气恶劣,视线模糊。 | |
物体打击 | (1)钢丝绳断裂; | 作业人员或同一场所其他人员 | 重伤 | (1)桩头凿除过程中不稳固; | (1)未对桩头临时固定进行定期检查; |
(2)防护不到位。 | (2)出渣区防护不到位。 | (2)人员进入出渣区; |
| | (3)个人防护不到位。 |
垫层浇筑 | 高处坠落 | (1)违章作业 | 作业人员或同一场所其他人员 | 重伤、死亡 | (1)恶劣天气导致视线不清; | (1)作业人员未佩戴防护用具或不正确使用防护用具; |
(2)防护缺失 | (2)大风天气,人员站立不稳。 | (2)操作人员冒险作业。 |
(3)天气恶劣 | | |
起重伤害 | (1)机械故障 | 场内作业人员 | 重伤、死亡 | (1)吊点不牢靠; | (1)交叉作业、指挥信号不清或无指挥; |
(2)违规操作 | (2)设备故障、超负荷; | (2)设备及钢丝绳检查不到位; |
(3)天气恶劣 | (3)吊绳磨损严重; | (3)起重物下站人。 |
| (4)起重设备站位不对、支腿不到位、支腿未支垫。 | |
| (5)天气恶劣,视线模糊。 | |
机械伤害 | (1)危险作业 | 作业人员或同一场所其他人员 | 重伤、死亡 | (1)设备安全防护装置存在缺陷; | (1)设备操作员无岗上证; |
(2)机械故障 | (2)设备老化严重,无产品合格证或者超过设备使用寿命期; | (2)操作员违规操作(例如酒后操作、自身主观违规); |
(3)违规操作 | (3)设备施工所处地基软弱,未经处理。 | (3)场地开挖平整时无人指挥。 |
物体打击 | 违章作业 | 作业人员或同一场所其他人员 | 重伤、死亡 | (1)未在警示区域设置标识牌提醒作业人员。 | (1)随意抛撒物体; |
(2)不正确佩戴防护用品。 |
触电 | (1)违规操作 | 作业人员 | 重伤、死亡 | (1)天气恶劣,导致现场焊接施工时触电; | (1)非专业人士接电; |
(2)用电设备故障 | (2)电线质量不合格; | (2)电路日常排查不到位 |
| (3)接线不符合要求。 | |
车辆伤害 | (1)违章操作 | 作业人员或同一场所其他人员 | 重伤、死亡 | (1)道路受损; | 违规作业,如超速、乱停、乱倒车等。 |
(2)车辆故障 | (2)车辆碰撞; |
(3)疲劳驾驶 | (3)路口无防护措施或警示; |
| (4)自然灾害如暴雨 |
钢筋加工 | 起重伤害 | (1)机械故障 | 作业人员或同一场所其他人员 | 重伤、死亡 | (1)吊点不牢靠; | (1)交叉作业、指挥信号不清或无指挥; |
(2)违规操作 | (2)设备故障、超负荷; | (2)设备及钢丝绳检查不到位; |
| (3)吊绳磨损严重; | (3)起重物下站人。 |
| (4)天气恶劣,视线模糊。 | |
物体打击 | 材料绑扎不规范 | 作业人员或同一场所其他人员 | 重伤 | (1)绑扎绳索老化; | (1)人员离材料过近; |
(2)材料堆叠过高。 | (2)运输车辆急走急停。 |
机械伤害 | (1)危险作业 | 作业人员或同一场所其他人员 | 重伤、死亡 | (1)设备安全防护装置存在缺陷; | (1)设备操作员无岗上证; |
(2)机械故障 | (2)设备老化严重,无产品合格证或者超过设备使用寿命期; | (2)操作员违规操作(例如酒后操作、自身主观违规); |
(3)违规操作 | (3)切断、弯曲、调直时钢筋回弹。 | (3)钢筋掌控不牢、操作失误或交叉作业。 |
触电 | (1)设备使用不规范 | 作业人员 | 重伤、死亡 | (1)设备带病运转; | (1)操作失误; |
(2)违规操作 | (2)设备接地保护损坏。 | (2)用电安全意识差。 |
火灾、灼烫 | (1)气焊使用不规范 | 作业人员或同一场所其他人员 | 重伤 | (1)设备带病运转; | (1)吸烟; |
(2)现场火源 | (2)作业面靠近易燃物。 | (2)操作失误。 |
钢筋绑扎 | 起重伤害 | (1)机械故障 | 场内作业人员 | 重伤、死亡 | (1)吊点不牢靠; | (1)交叉作业、指挥信号不清或无指挥; |
(2)违规操作 | (2)设备故障、超负荷; | (2)设备及钢丝绳检查不到位; |
(3)天气恶劣 | (3)吊绳磨损严重; | (3)起重物下站人。 |
| (4)起重设备站位不对、支腿不到位、支腿未支垫。 | |
| (5)天气恶劣,视线模糊。 | |
火灾、灼烫 | (1)气焊使用不规范 | 作业人员或同一场所其他人员 | 重伤 | (1)设备带病运转; | (1)吸烟; |
(2)现场火源 | (2)作业面靠近易燃物。 | (2)操作失误。 |
物体打击 | 违章作业 | 作业人员或同一场所其他人员 | 重伤、死亡 | (1)未在警示区域设置标识牌提醒作业人员。 | (1)随意抛撒物体; |
(2)不正确佩戴防护用品。 |
触电 | (1)用电设备使用不规范; | 作业人员 | 重伤、死亡 | (1)设备带病运转; | (1)操作失误; |
(2)违规操作。 | (2)设备接地保护损坏。 | (2)用电安全意识差。 |
模板安装 | 起重伤害 | (1)设备失稳; (2)设备倾覆。 | 作业人员或同一场所其他人员 | 重伤 | (1)起重设备性能故障; | (1)违规吊装; |
(2)吊索具损坏; | (2)吊物超重、歪拉斜吊。 |
(3)起重设备站位不对、支腿不到位、支腿未支垫。 | |
(4)天气恶劣,视线模糊。 | |
机械伤害 | (1)方案缺陷; | 作业人员 | 重伤 | (1)吊索具损坏; | (1)方案选择不合理,设计存在缺陷; |
(2)吊索具损坏; | (2)杂物未清理; | (2)起重违规作业; |
(3)吊具及临时支撑掉落; | (3)卡环、内撑钢筋等不稳固; | (3)指挥信号不明; |
(4)夜间作业。 | (4)夜间照明不足 | (4)起重臂、重物下站人。 |
物体打击 | 违章作业 | 作业人员或同一场所其他人员 | 重伤、死亡 | (1)未在警示区域设置标识牌提醒作业人员; | (1)随意抛撒物体; |
(2)模板临时固定不牢固。 | (2)不正确佩戴防护用品。 |
混凝土浇筑 | 高处坠落 | (1)违章作业 | 作业人员或同一场所其他人员 | 重伤、死亡 | (1)恶劣天气导致视线不清; | (1)作业人员未佩戴防护用具或不正确使用防护用具; |
(2)防护缺失 | (2)大风天气,人员站立不稳。 | (2)操作人员冒险作业。 |
(3)天气恶劣 | | |
机械伤害 | (1)危险作业 | 作业人员或同一场所其他人员 | 重伤、死亡 | (1)设备安全防护装置存在缺陷; | (1)设备操作员无岗上证; |
(2)机械故障 | (2)设备老化严重,无产品合格证或者超过设备使用寿命期; | (2)操作员违规操作(例如酒后操作、自身主观违规); |
(3)违规操作 | (3)设备施工所处地基软弱,未经处理。 | (3)场地开挖平整时无人指挥。 |
物体打击 | 违章作业 | 作业人员或同一场所其他人员 | 重伤、死亡 | (1)未在警示区域设置标识牌提醒作业人员; | (1)随意抛撒物体; |
(2)爆模。 | (2)振动棒打击模板对拉杆; |
| (3)不正确佩戴防护用品。 |
触电 | (1)违规操作 | 作业人员 | 重伤、死亡 | (1)天气恶劣,导致现场焊接施工时触电; | (1)非专业人士接电; |
(2)用电设备故障 | (2)电线质量不合格; | (2)电路日常排查不到位 |
| (3)接线不符合要求。 | |
车辆伤害 | (1)违章操作 | 作业人员或同一场所其他人员 | 重伤、死亡 | (1)道路受损; | 违规作业,如超速、乱停、乱倒车等。 |
(2)车辆故障 | (2)车辆碰撞; |
(3)疲劳驾驶 | (3)路口无防护措施或警示; |
| (4)自然灾害如暴雨、泥石流; |
支撑系统拆除、钢板桩拔除 | 火灾、灼烫 | (1)气割、电焊使用不规范 | 作业人员或同一场所其他人员 | 重伤 | (1)设备带病运转; | (1)吸烟; |
(2)现场火源 | (2)作业面靠近易燃物。 | (2)操作失误。 |
起重伤害 | (1)机械故障 | 作业人员或同一场所其他人员 | 重伤、死亡 | (1)吊点不牢靠; | (1)交叉作业、指挥信号不清或无指挥; |
(2)违规操作 | (2)设备故障、超负荷; | (2)设备及钢丝绳检查不到位; |
(3)天气恶劣 | (3)吊绳磨损严重; | (3)起重物下站人。 |
| (4)起重设备站位不对、支腿不到位、支腿未支垫。 | |
| (5)天气恶劣,视线模糊。 | |
机械伤害 | (1)危险作业 | 作业人员或同一场所其他人员 | 重伤、死亡 | (1)设备安全防护装置存在缺陷; | (1)设备操作员无岗上证; |
(2)机械故障 | (2)设备老化严重,无产品合格证或者超过设备使用寿命期。 | (2)操作员违规操作(例如酒后操作、自身主观违规)。 |
(3)违规操作 | | |
物体打击 | (1)材料存放不规范 | 作业人员或同一场所其他人员 | 重伤、死亡 | (1)未在警示区域设置标识牌提醒作业人员; | (1)未回填基坑即拆除支撑、围檩,造成围堰结构变形反弹; |
(2)违章作业 | (2)材料堆放不稳固。 | (2)随意抛撒物体; |
| | (3)不正确佩戴防护用品。 |
基坑回填 | 机械伤害 | (1)方案缺陷 | 作业人员 | 重伤 | (1)杂物未清理; | (1)方案选择不合理,设计存在缺陷; |
(2)夜间作业 | (2)卡夜间照明不足 | (2)指挥信号不明; |
| | (3)挖掘臂下站人。 |
高处坠落 | (1)违章作业 | 作业人员或同一场所其他人员 | 重伤、死亡 | (1)恶劣天气导致视线不清; | (1)作业人员未佩戴防护用具或不正确使用防护用具; |
(2)防护缺失 | (2)大风天气,人员站立不稳。 | (2)操作人员冒险作业。 |
(3)天气恶劣 | | |
运输作业 | 起重伤害 | (1)机械故障 | 作业人员 | 重伤、死亡 | (1)吊点不牢靠; | (1)交叉作业、指挥信号不清或无指挥; |
(2)违规操作 | (2)设备故障、超负荷; | (2)设备及钢丝绳检查不到位; |
(3)天气恶劣 | (3)吊绳磨损严重; | (3)起重物下站人。 |
| (4)起重设备站位不对、支腿不到位、支腿未支垫。 | |
| (5)天气恶劣,视线模糊。 | |
机械伤害 | (1)危险作业 | 作业人员或同一场所其他人员 | 重伤、死亡 | (1)设备安全防护装置存在缺陷; | (1)设备操作员无岗上证; |
(2)机械故障 | (2)设备老化严重,无产品合格证或者超过设备使用寿命期; | (2)操作员违规操作(例如酒后操作、自身主观违规); |
(3)违规操作 | (3)设备施工所处地基软弱,未经处理。 | (3)场地开挖平整时无人指挥。 |
物体打击 | 违章作业 | 作业人员或同一场所其他人员 | 重伤、死亡 | 未在警示区域设置标识牌提醒作业人员。 | (1)随意抛撒物体; |
(2)不正确佩戴防护用品。 |
车辆伤害 | (1)违章操作 | 作业人员或同一场所其他人员 | 重伤、死亡 | (1)路况差; | 违规作业,如超速、乱停、乱倒车等。 |
(2)车辆故障 | (2)车辆碰撞; |
(3)疲劳驾驶 | (3)路口无防护措施或警示; |
| (4)自然灾害如暴雨。 |
承台施工主要事故类型分解及风险源分析
承台施工主要事故类型分解及风险源分析单位作业内容潜在事故类型致险因子受伤害人员类型伤害程度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钢围堰构件加工物体打击材料绑扎不规范作业人员或同一场所其他人员重伤(1)绑扎绳索老化;(1)人员离材料过近;(2)材料堆叠过高。(2)运输车辆急走急停。起重伤害(1)机械故障作业人员或同一场所其他人员重伤、死亡(1)吊点不牢靠;(1)交叉作业、指挥信号不清或无指挥;(2)违规操作(2)设备故障、超负荷;(2)设备及钢丝绳检查不到位;(3)吊绳磨损严重;(3)起重物下站人。(4)起重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