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单元以新闻类文章为主,有消息、报告文学、新闻评论等多种体裁。
一、文体知识:
1.新闻
新闻是满足人们信息传播与交流需求的一种实用性文体,是新闻作者对新近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2.“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1)广义的新闻泛指出现在电视、广播、报纸及网络等一切传媒上的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包括消息、通讯、特写、人物专访、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社论、报告文学等。
(2)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即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向公众告知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
3.新闻“六要素”:
“五个W”: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加上How(如何),即“五个W加一个H”,成为新闻“六要素”。
4.新闻的结构
新闻的结构由五部分构成,即标题(分为:正标题、副标题、引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导语:是新闻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导语的要求:一是要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
主体:是新闻的主干部分。承接导语之后,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的所概括的内容,表现新闻的主题思想。
背景:是新闻的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语:是新闻的最后一段落或最后一句话。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5.新闻的特点:
⑴传播性。所有的新闻都是为了大范围地传播和交流信息的。
⑵真实性。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具体。
⑶时效性。要求在第一时间作出报道,这是“时效”上的要求。“新”是新闻价值的重要指标。一是时间上的新。报道的必须是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二是内容上的新。要报道新鲜的事实,要有新看点。
消息即狭义的新闻,它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因此,真实性、时效性及文字少、篇幅小是消息的基本特征。
6.新闻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
以记叙为主,可适当议论。
电头
著名的通讯社:
1 消息两则
一、基础积累
1.给加点字注音
芜湖( ) 英勇shàn( )战锐不可当( )摧枯拉朽:kū
歼灭( )要塞( )芜湖:wú荻港:díxiè( 泄 )气业已
dù( )江dǐ( )抗jù( )绝qiān( )订gǒng( )固wán( )强溃退( ) 荻花( )
2.解释词语
(1)经营:筹划、组织、管理。
(2)摧枯拉朽:这里指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这里指攻势凌厉,不可阻挡。易混词“势如破竹”,形容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3)溃退:溃败后退。
(4)锐不可当: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或指锋利无比。当,抵挡。[错误][常误用对象,用来指敌人。
(5)风平浪静: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形容平静无事。
(6)业已:已经。
3.文学常识填空。
(1)“新闻”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是指各种新闻体裁的总称,包括
等,狭义的“新闻”指的是。
(2)新闻的六要素即五个“W”: 、 、 、 、 、 。
其结构为: 、 、 、 ,并在文中穿插 。
(3)基本特点:传播性、真实性、时效性、准确性。 |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一、基础积累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遗嘱(yí) 渗透(shèn) 卓有成就(zhuó) 仲裁(zhòng) 挪威( )拨款(bō) 逝世(shì)颁发(bān) 渗透( ) zhuó( )有成就 仲裁( ) bān( )发 遗zhǔ( )
jiàn( )树 shì( )世 巨额( )
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遗嘱:人在生前或临死前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嘱咐死后各事应如何处理。
颁发:授予,分发某一样东西,比如勋章,奖状等。
建树:在事业上有很大的成就或表示建立不朽的功勋。
卓有成就:有突出的成绩,成就。
仲裁:争执双方同意的第三者对争执事项做出决定。
4.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1)诺贝尔(1833-16),瑞典化学家,工程师。诺贝尔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100多种发明,但他最突出的是发明炸药。他一生致力于炸药的研究,被誉为“炸药大王”。
(2)诺贝尔奖主要颁发给在 、 、 、 及方面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3)诺贝尔奖的受奖仪式于每年的 月 日在瑞典的 或挪威的 举行。
3“飞天”凌空
一、基础积累
1.给加点的字注音。
翘首( ) 屏息( ) 敛声( ) 刹那( ) 慷慨( ) 绷直( ) 哧( ) 悄然( ) 气氛( ) 酷似 (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jí( )如流星 从容不pò( ) 眼花liáo( )乱 zhèn( )耳欲聋
轻yíng( ) fèi( )腾 línɡ( )空 敦huáng( )
由zhōng( ) 新xiù( ) xiāo( )洒
3. 解释词语
(1)翘首:抬起头来。
(2)屏息:暂时抑止呼吸。
(3)慷慨:充满正气,情绪激昂;大方,不吝惜。
(4)从容不迫:非常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
(5)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6)悄然:形容寂静无声。
(7)如梦初醒:好像刚从梦中醒过来,形容刚刚从糊涂、错误的境地中觉醒过来。
(8)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大。
4.请写出五个含有鸟名的古诗词名句。
(1)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2)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4)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5)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1)
(2)
(3)
(4)
(5)
4《一着惊海天》
一、基础积累
1.给加点的字注音。
着舰( ) 澎湃( ) 桅杆( wéi ) 凛冽( ) 承载( ) 揪心( ) 咆哮( ) 镌刻( )
默契( ) 殚( )精竭虑 镌( )刻 娴( )熟
一丝不苟( ) 浩瀚( ) 白手起家 艉(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迎风zhāo( )展 一丝不gǒu( ) bèi( )受关注
浩hàn( ) xián( )熟 操zòng( )
xún( )声 zhàn( )蓝 默qì( )
惊心动pò( ) zhèn( )耳欲聋 zhàn( )放
dān( )精竭虑 无yuàn( )无悔 沸téng( )
风cǎi( )
3、多音字:着 着陆 高着儿 着火 调 调动 调动 载 三年五载 载人
4、重点词语积累:
白手起家: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镌刻:雕刻
浩瀚:形容水势盛大,也形容广大或繁多。
娴熟:熟练
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语见清施闰章《钱塘观潮》,原文为“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5.根据释义写出相应的词语或成语。
(1)刺骨地寒冷。 ( )
(2)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形容办事认真。 ( )
(3)水势盛大;形容广大或繁多。 ( )
(4)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 )
(5)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 )
(6)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 )
(7)既没有怨恨,也不后悔。指心甘情愿地接受某种事实或结果( )
(8)雕刻。 ( )
二、课文感知
1.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
本文采用现场特写的形式,抓住歼-15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这一句有历史意义的事件,生动在县里举世瞩目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强烈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2. “一着惊海天”文章标题的妙处?
“一着”是指我国利用阻拦索使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惊海天”生动地写出了此举造成的影响之大,“海天”既是指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的大环境,也指整个世界。“一着”和“惊海天”对比鲜明,很容易让读者心头一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中考考点聚焦:
(一)给新闻拟标题-<教材全解>第6页。.
(二)如何拟定新闻的导语-<完全解读>第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