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重点知识】
1.个人理财需求的内容、程序。
2.个人理财的目标体系及其特点。
3.个人理财规划的内容和流程。
4.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的财务分析。
5.个人或家庭的风险属性和风险影响因素。
第一节 个人理财需求分析
一、个人理财需求的内容
人生的理财需求大致可以分为五类。
(一)实现收入和财富的最大化
(二)进行有效消费
(三)满足对生活的期望
(四)确保个人财务安全
(五)为退休和遗产积累财富
二、个人理财的目标
(一) 短期目标
短期目标是指那些需要客户每年制定和修改的,并在较短时期内(一般5年以内)实现的愿望。比如将日常生活开支的减少,用于购买自己的汽车,或为自己增加人力资本的培训积蓄经费等。
(二) 中期目标
中期目标是指那些制定后在必要时可以进行调整,并希望在一定时期内(一般6~10年)实现的愿望。比如子女教育经费的筹集、购房首付款的积累等。
(三) 长期目标
长期目标是指那些通常一旦确定,就需要客户通过长时期(一般10年以上)的计划和努力才能实现的愿望。典型的长期目标如退休生活保障计划、遗产计划与管理等。
表2.1处于个人/家庭不同生命周期的理财目标
客户类型 | 短期目标 | 长期目标 |
大学高年级学生 | 租赁房屋 获得银行信用卡的信用额度 满足日常支出 | 偿还助学贷款 开始个人投资计划 购买自己的住房和汽车 |
25岁以上已工作的单身客户 | 储蓄、建立备用基金 购买汽车、实现旅游计划 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合理削减日常开支 | 构建投资组合 建立退休基金 |
30多岁的已婚客户(三口之家) | 将旧的交通工具更新 子女的教育开支 增加收入 购买保险 | 购买更大更舒适的房屋 增加子女教育基金的投资 将投资工具多样化,分散投资风险 |
50岁左右的已婚客户(子女己) | 购买新的家具 提高投资收益的稳定性 退休生活保障投资 | 出售原有房产 制定遗嘱 退休后的旅游计划 养老金计划的调整 |
(一)区分必要目标和期望目标
个人理财的必要目标是指在正常的生活水平下,必须要完成的计划或者满足的支出;期望目标是指在保证正常的生活水平情况下,期望可以完成的计划或者满足的支出。
(二)制定理财目标要遵循原则
必须针对不同个体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理财目标的合理性,除了要区分理财目标是否必需以外,在制定理财目标时还必须了解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制定理财目标要具体化,并且要明确财务目标。
2.将现金储备作为理财目标之一。
(三)理财目标必须具有合理性和可实现性
(四)分清目标的先后顺序和主次关系
(五)改善个人/家庭总体财务状况比仅仅创造投资收益更重要
(六)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要同时兼顾,不可厚此薄彼
四、合理的理财目标体系特点
综上所述,一个合理的理财目标体系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一)灵活性。可以根据时间和外在条件的变化作适当的调整。
(二)可实现性。在个人/家庭现有的收入和生活状态下是可以实现的。
(三)明确性和可量化性。个人/家庭对目标的实现状态、风险、成本和实现的时间都有清晰的认识,并且可以用数字描述出来。
(四)对不同的目标有不同的优先级别,同级别的目标之间没有矛盾。
(五)该目标可以通过制定和执行一定的行动方案来实现。
(六)实现这些目标的方法应该是最节省成本的。
第二节 个人理财规划
一、个人理财规划的内容
(一)现金和储蓄规划
现金和储蓄规划是为满足个人、家庭正常的生活、消费需求和资产保值而对现金和储蓄进行的管理和规划活动。
(二)消费规划
消费规划是对个人、家庭的消费资源进行合理的、科学的、系统的管理,使个人、家庭在整个生活过程中保持消费资源的财务收支平衡,最终达到终生的财务安全、自主、自由的过程。
1.即期消费和远期消费。
2.消费支出的预期。
3.孩子的消费。
4.住房、汽车等大额消费。
(三)教育规划
教育规划包括个人教育规划和子女教育规划两种。个人教育规划是指对个人自身的教育规划;子女教育规划是指个人或家庭为子女将来的教育费用进行规划,对子女的教育又可以分为基础教育、大学教育及大学后教育。
(四)保险规划
人的一生可能会面对一些不期而至的风险。为了规避、管理这些风险,人们可以通过购买保险来满足自身的安全需要。
(五)投资规划
投资是指投资者运用持有的资本,用来购买实际资产或金融资产,或者取得这些资产的权利,目的是在一定时期内预期获得资产增值和一定收入。
(六)退休及遗产分配规划
遗产分配规划是将个人财产从一代转移给下一代,从而尽可能实现个人为其家庭所确定的目标而进行的一种合理安排。
二 个人理财规划的流程
(一)明确理财主体的理财目标。
(二)分析评估理财主体的财务状况和风险承受水平
(三)制定个人理财规划方案
(四)执行个人理财规划方案
(五)监控个人理财规划方案的实施
第三节 个人理财财务分析
一、宏观经济背景分析
二、资产负债表分析
(一)个人或家庭的资产负债表
个人或家庭的资产负债表是总括反映其在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它在优化家庭消费结构、帮助家庭资产快速增值、建立个人信用评价体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表2.3 家庭资产负债表
资产 | 负债 | ||
现金及活期存款 | 信用卡贷款余额 | ||
预付保险费 | 消费贷款余额 | ||
定期存款 | 汽车贷款余额 | ||
国债 | 房屋贷款余额 | ||
企业债、基金及股票 | |||
房地产 | 其它 | ||
汽车及家电 | |||
其它 | 净资产=资产-负债= | ||
资产总计 | 负债总计 |
净资产=资产-负债
(二)资产负债表的财务分析
个人或家庭资产负债表的财务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净资产分析、负债比率分析、资产结构分析和资产应急能力分析。
1.净资产分析
表2.4理财主体的净资产分析
客户净资产状况 | 财务分析结果 |
净资产为负 | 目前的财务状况不容乐观,有必要将近期的债务尽快偿还,同时尽快增加收入 |
净资产/年收入< | 有必要控制开支,需要更多地进行储蓄或投资,同时努力工作以使收入增加 |
<净资产/年收入<3
| 如果客户还年轻,则其财务状况良好;但如果客户已经超过45岁,则仍有必要采取措施增加其净资产 |
净资产/年收入>3 | 客户目前的财务状况良好 |
表2.5 理财主体负债比率分析指标
指标名称 | 计算方法 | 指标分析 |
个人使用资产贷款比率 | 该指标会随着个人使用资产未还款余额、资产市场价值的变化而变动。指标的降低说明客户在个人使用资产上债务负担的减轻 | |
投资活动融资比率 | 股票融资融券、证券质押贷款等都应计入投资负债,客户可利用其财务杠杆效应来加速资产的增长 | |
消费负债与资产比率 | 在个人理财中应该尽量避免消费负债,消费负债的合理额度不宜超过总资产的一半 |
资产结构分析主要是对资产负债表中的不同资产类型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4.应急能力分析
衡量个人或家庭资产应急能力的指标有两个:失业保障月数和意外或灾变承受能力指标,其计算方法如下。
失业保障月数=
意外或灾变承受能力=
三、现金流量表分析
(一)个人或家庭的现金流量表
个人或家庭的现金流量,是指某一段时期内个人或家庭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数量。个人或家庭的日常经济活动,主要是指消费、投资和筹资,是影响现金流量的重要因素,但并不是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影响现金流量。比如,将现金存入银行、购买3个月内到期的公司债券等,但是如用现金购买家电、长期债券等,会影响现金流量净额的变动。
现金流量表一般是以“现金流入一现金流出=现金净流量”这一方程式为基础,采用多步式列示,最终计算并填列本期现金净流量。如表2.6所示。
表2.6 个人或家庭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入 | 金额 | 备注 | 现金流出 | 金额 | 备注 |
工资 | 日常消费支出 | ||||
奖金 | 饮食支出 | ||||
津贴和补助 | 日用品支出 | ||||
劳务收入 | 服装鞋帽支出 | ||||
经营所得 | 文化娱乐支出 | ||||
收回投资或分红 | 医疗保健支出 | ||||
利息收入 | 教育支出 | ||||
租赁收入 | 人际交往支出 | ||||
债权收回 | 培训费 | ||||
典当物品所得 | 投资支出 | ||||
返还保费收入 | 耐用品消费 | ||||
馈赠 | 按揭贷款月供款 | ||||
退休金 | 缴纳保险和税款 | ||||
遗产继承 | 偿还债务 | ||||
其他现金流入 | 其他支出 | ||||
现金流入合计 | 现金流出合计 | ||||
现金净流量 | 现金流入合计一现金流出合计 |
1.消费率
消费率是消费支出占总收入水平的比率。
2.自由储蓄额
所谓自由储蓄额,就是可以自由决定如何运用的储蓄。
自由储蓄额=总储蓄额一已经安排的本金还款及投资(包括房贷应定期摊还的本金额、应缴储蓄型保费额、应缴定期定额投资额等)
3.流动性比率
流动性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月支出的比值,公式为:
流动性比率=
第四节 个人理财风险的衡量
一、个人理财风险的内涵
个人理财风险是指理财活动中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它是客观不确定和主观不确定性的统一。
二、个人理财风险的形成
(一)筹资阶段
垫支的资本可能来源于现在和未来的收入,也可能来源于对外的负债,由于收入要满足未来的消费需求,对外负债到期时要偿还本金和利息,因此筹资阶段是所有财务风险的启动点。
(二)消费阶段
个人取得的收入首先要用来满足个人日常的消费和耐用消费品的购买,在这一阶段,货币转化为消费品,包含了资本支付的风险和资本配置的风险。信用消费使购买和支付的时间分离,意味着未来无法付款的信用支付风险。而所购买的消费品是日用消费品和耐用消费品的组合,如果两者配置比例不合适,不但会影响生活的水平,还会造成现在和未来现金流的闲置或紧缺。
(三)投资阶段
个人手中的闲暇资金可以用于投资,投资品种的选择决定了投资的风险和收益,长短期间的搭配则影响资金的流动性。如果投资不当,则会带来资本消耗和支付风险。
(四)分配阶段
分配阶段连接着两次循环,一方面前面投资和消费的不当造成的支付和资源配置的风险在这一阶段都会释放出来,另一方面,资金的分配不仅存在购买力风险和再投资风险,还会影响到下次的筹资活动。
三、个人或家庭的风险属性和风险承受能力
个人或家庭的风险属性可以由以下三个方面构成。
(一)风险偏好
(二)风险认知度
(三)实际风险承受能力
四、影响个人或家庭风险承受能力的因素
影响个人或家庭风险承受能力的因素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一)年龄
(二)资金的投资期限
(三)理财目标的弹性
(四)投资者主观的风险偏好
(五)学历与知识水平
(六)财富
第五节 个人理财规划实务
一、理财案例(见教材)
二、启示
1、理财方案的设计必须以理财主体为中心
2、综合考虑所有因素
3、理财方案设计要有全局观
思考讨论题:
1.个人理财需求的内容有哪些?
2.制定个人理财目标应注意的问题?
3.一个合理的理财目标体系应该具备哪些特点?
4.个人理财规划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5.在消费规划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6.个人理财规划的流程是什么?
7.对个人或家庭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进行的财务分析包括哪些内容?
8.个人或家庭的风险属性由哪些内容构成?
9.影响个人或家庭风险承受能力的因素包括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