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强调民间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重视以歌唱作为音乐教育的基本手段,并且创设了一套手势帮助学生理解音级关系的音乐教育家是()
A.卡尔·奥尔夫
B.柯达伊·佐尔坦
C.达尔克洛兹
D.勋伯格
2.在音乐教学中,要把统一要求和( )原则结合起来。
A.创造发展
B.启发诱导
C.因材施教
D.寓教于乐
3.在音乐术语中legato的意思是()
A.行板
B.连贯
C.颤音
D.宽广
4.在和声大调中,Ⅲ、Ⅳ级上是()
A.增三和弦B.减三和弦
C.大三和弦
D.小三和弦
5.下列选项中,D大调的近关系调是( )
A.d小调
B.C大调
C.E大调
D.升f小调
6.在五声调式的基础上加入( )两个偏音,叫做雅乐调式音阶。
A.清角和变宫
B.变宫和闰
C.清角和闰
D.变徵和变宫
7.下类词中不是说旋律的进行方向的词语是()
A.平行
B.上行
C.中行
D.下行
8.《丑末寅初》是()的著名曲目。
A.单弦牌子曲
B.京韵大鼓
C.苏州弹词D.河南坠子
9.昆曲《牡丹亭》是()的作品。
A.魏良辅
B.孔尚任
C.汤显祖
D.洪升
10.受难曲产生于( )
A.德国
B.意大利
C.法国
D.英国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升F的等音有()
A.降G
B.重降A
C.重升E
D.重升E
2.在常用的等音调中,其调号关系为()
A.五升等于六降
B.六升等于六降
C.七降等于五升
D.七升等于五降3.下列乐器中,属于木管乐器的有()
A.长笛
B.单簧管
C.圆号
D萨克斯
4.下列选项中属于江南丝竹名曲的有()
A.《雨打芭蕉》
B.《欢乐歌》
C.《行街》
D.《梅花操》
5.下列属于强力集团的作曲家有()
A.格林卡
B.居伊
C.穆索尔斯基
D.鲍罗丁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1.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的“声势”活动的最基本的四种动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音色分别代表四个声部,它们被称作_______。
2.音乐课程的价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初中音乐课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领域。
4.目前世界上通用的三种律制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5.在单音程中,自然音程共有_______个。
6.和声调式的特性增音程是_______、_______。
7.关于艺术的起源,最古老的一种说法是_______。
8.按照乐器的发声原理和演奏方法,我国民族乐器可分为四大类,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我国汉族民歌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代表儒家学派音乐思想的著作是_______。
11.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又叫_______,《第五交响曲》又叫
_______。
四、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由稳定音级所构成的音程,叫做稳定音程,稳定音程一定是协和音程。( )
2.三连音是将基本音符分成均等的二等分来代替基本划分的三等分。()
3.在主音相同的情况下,确定大调式还是小调式的关键音级是Ⅴ级。()
4.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一首用文字谱记写的琴曲是《高山流水》。()
5.皮黄腔是明代四大声腔之一。()
6.冯子存是笛子演奏家。()
7.豫剧是安徽省地方戏剧。()
8.管弦乐《舞曲》是我国作曲家聂耳的代表作。()9.贝多芬的《欢乐颂》出现在他的第七交响乐中。()
10.《胡桃夹子》的曲作者是斯特拉文斯基。()
五、连线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线1分,共10分)
1.将下列民歌与流行地域对应连接
《蓝花花》四川
《小河淌水》山东
《小白菜》陕北
《槐花几时开》河北
《沂蒙山小调》云南
2.将下列作品与作曲家对应连接
《春节序曲》威尔第
《黄河大合唱》李焕之
《费加罗的婚礼》穆索尔斯基
《茶花女》冼星海
《荒山之夜》莫扎特
六、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燕乐
2.清唱剧
七、简答题(本大题共10分)
简述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创作风格。
参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柯达伊教学法”是当代世界影响深远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题干所述均是柯达伊教学法的具体内容。
2.C【解析】在音乐教学中,要把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原则结合起来。
3.B【解析】连音记号(Legato)又称圆滑线、连音线,用连线标记,一般记写在音符的上方或下方,表示连线内的音要唱、奏得连贯、流畅。
4.D【解析】以C和声大调为例,Ⅲ级上的和弦是E、G、B、为小三和弦;Ⅳ级上的和弦是F、降A、C,为小三和弦。
5.D【解析】调号相同或只相差一个变音记号的调叫做近关系调。D 大调的近关系调有b小调、G大调、e小调、A大调、升f小调。
6.D【解析】在五声调式的基础上加入变徵和变宫两音构成雅乐音阶。
7.C【解析】旋律的进行方向有上行、下行和平行。
8.B【解析】《丑末寅初》是京韵大鼓的著名曲目。
9.C【解析】《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描写了大家闺秀杜丽娘和书生柳梦梅的生死之恋。
10.B【解析】受难曲是清唱剧的一种,产生于意大利,后来在德国得到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
1.AD【解析】音高相同而意义和记法不同的音叫做等音。升F的等音有降G和重升E。
2.BCD【解析】在常用的等音调中,其调号关系为五升等于七降、六升等于六降、七升等于五降。
3.ABD【解析】木管乐器有长笛、短笛、双簧管、单簧管、萨克斯等,圆号属于铜管乐器。
4.BC【解析】江南丝竹名曲有《欢乐歌》《云庆》《行街》《四合如意》《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板》《慢六板》。《雨打芭蕉》是广东音乐,《梅花操》是福建南音。
5.BCD【解析】格林卡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强力集团的作曲家有巴拉基列夫、鲍罗丁、居伊、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三、填空题
1.跺脚;拍腿;拍手;捻指;身体乐器。
2.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文化传承价值;社会交往价值。
3.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
4.五度相生律;纯律;十二平均律。
5.14。
6.增二度;增五度。
7.模仿说。
8.吹管乐器;拉弦乐器;弹拨乐器;打击乐器。
9.劳动号子;山歌;小调。
10.《乐记》。
11.《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
四、判断题
1.√【解析】略。
2.×【解析】把原来按偶数均分为两部分的音符时值平均分成三部分称为三连音。
3.×【解析】在主音相同的情况下,Ⅲ级音是确定大调式还是小调式的关键音级。
4.×【解析】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一首用文字谱记写的琴曲是《碣石调·幽兰》。
5.×【解析】明代四大声腔是海盐腔、余姚腔、昆山腔、弋阳腔。
6.√【解析】略。
7.×【解析】豫剧是河南省地方戏剧。
8.×【解析】管弦乐《舞曲》是我国作曲家江文也的代表作。
9.×【解析】贝多芬的《欢乐颂》出现在他的第九交响乐《合唱》中。
10.×【解析】《胡桃夹子》的曲作者是柴可夫斯基。
五、连线题
1.将下列民歌与流行地域对应连接
《蓝花花》——陕北
《小河淌水》——云南
《小白菜》——河北
《槐花几时开》——四川
《沂蒙山小调》——山东
2.将下列作品与作曲家对应连接
《春节序曲》——李焕之
《黄河大合唱》——冼星海《费加罗的婚礼》——莫扎特
《茶花女》——威尔第
《荒山之夜》——穆索尔斯基
六、名词解释(参)
1.古代宫廷音乐,起源于周代。一般地说,广义的燕乐是泛指统治阶级在宴会中所用的音乐,故隋唐七、九、十部乐以及坐、立部伎等均可称为燕乐。狭义的燕乐是指唐代九部乐、十部乐中的第一部。
2.清唱剧又叫圣剧、神剧,17世纪诞生于意大利,是一种宗教性的大型声乐体裁,包含宣叙调、咏叹调、重唱、合唱、管弦乐伴奏,有人物,有情节,以合唱为主,常用合唱叙述剧情或进行评论、说教,类似于歌剧,但没有舞台表演、服装道具及布景,只唱不演,不需要上台下台,一般在教堂或音乐厅演出,是一种真正清唱的音乐戏剧。
七、简答题(参)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创作风格是:
(1)在旋律上,由于注重个人主观感受的抒发,抒情性大大加强,乐句结构的伸缩性很大。
(2)在和声上,它在功能和声的基础上加强了色彩变化,不协和音的结构和进行大胆使用,七和弦、九和弦经常出现,半音转调作为取得特殊效果的重要手段。
(3)在调性上,浪漫主义音乐仍然是以调性音乐为主,但由于半音和声和远关系转调的频繁运用,已有了调性含糊的感觉,到19世纪末,它慢慢向多调性和无调性方面发展。
(4)在配器上,作曲家着力于诗意形象的刻画,讲究音乐与内容的情感气氛交融,他们探索着各种乐器组合的可能性,取得绘声绘色的音响效果。
(5)在力度上,浪漫主义音乐作品的特色就是大幅度的力度转换和对比。
(6)在形式结构上,此时期的音乐在形式结构上不断趋向自由,出现了许多单乐章的交响诗、序曲等体裁,各类小型体裁如狂想曲、随想曲、夜曲等,由于更易于自由抒发情感而应运而生,乐曲内容的段落结构也灵活多变,对传统曲式的增减取舍、混合运用亦屡见不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