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___ ____ 自查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责任人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查组成员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条款 | 检查项目 | 结论 | 备注 |
一、保密责任落实 | |||
1 | 是否有对校保密委员会及上级有关重要文件会议精神组织学习、贯彻、落实情况的文字记录。 | 有□ 无□ | |
2 | 是否有半年内学院(部、处)领导班子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保密工作的文字记录。 | 有□ 无□ | |
3 | 是否有单位内部进行保密自查的检查记录。 | 有□ 无□ | |
4 | 是否有对本单位涉密人员的保密教育培训记录。 | 有□ 无□ | |
5 | 是否将本单位涉密人员的保密责任落实情况纳入年度述职和考核内容。 | 是□ 否□ | |
二、二级保密制度 | |||
7 | 查看是否结合自身业务工作过程和环节,制定本单位二级制度。 | 是□ 否□ | |
8 | 二级制度是否清晰、合理。 | 是□ 否□ | |
三、涉密人员管理 | |||
9 | 是否及时对拟进入涉密岗位的人员(含研究生)进行涉密等级确定和保密资格审查。 | 是□ 否□ | |
10 | 本单位涉密人员是否对所在岗位的保密基本要求、职责是否熟悉掌握。 | 是□ 否□ | |
11 | 查阅离开涉密岗位人员是否及时清退涉密载体、资料的文字记录。 | 有□ 无□ | |
四、涉密载体管理 | |||
12 | 本单位内部涉密文件、资料收发是否履行清点、登记、编号、签收手续。 | 是□ 否□ | |
13 | 借阅、传阅涉密文件、资料是否履行审批、登记、签字手续并按期归还。 | 是□ 否□ | |
14 | 涉密人员持有、保管或计算机及载体内有涉密文档时是否有目录级记载。 | 是□ 否□ | |
五、涉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管理(另附) | |||
六、信息发布审查审批 |
15 | 互联网上传发布信息是否有审查审批手续和登记记录。 | 是□ 否□ | |
16 | 涉密办公、科研区域内是否有连接国际互联网计算机的使用记录。 | 是□ 否□ | |
17 | 发表著作、论文以及报奖等各类材料申报是否经过保密审查 | 是□ 否□ | |
七、通信及办公自动化检查 | |||
18 | 是否与台帐一致。 | 是□ 否□ | |
19 | 是否使用了打印、复印、传真等多功能一体机。 | 是□ 否□ | |
20 | 涉密办公自动化设备的维修和报废是否符合保密规定。 | 是□ 否□ | |
21 | 许可复印点是否完成复印许可证更换和年审。 | 是□ 否□ | |
22 | 复印机、传真机是否指定专人管理并建立完整的使用登记记录和审批记录。 | 是□ 否□ | |
23 | 涉密文件复印件是否加盖复印章,并登记、编号。 | 是□ 否□ | |
八、涉密会议管理 | |||
24 | 涉密会议承办方是否制定涉密会议保密预案,确定保密责任人,提出具体保密要求。 | 是□ 否□ | |
25 | 涉密会议发放、回收文件资料是否履行清点、登记、编号手续。 | 是□ 否□ | |
26 | 参会人员需要的文件、资料,是否按组织形式通过机要渠道交流。 | 是□ 否□ | |
27 | 涉密会议是否在内部会议室或非涉外宾馆召开 | 是□ 否□ | |
28 | 重要涉密会议是否使用会议保密机,禁止使用无线扩音设备,禁止带入手机。 | 是□ 否□ | |
九、外事活动管理 | |||
29 | 活动承办方是否制定外事活动保密工作预案,明确保密责任及要求。 | 是□ 否□ | |
30 | 外事活动交流范围内的文件、资料是否履行审查手续且不得涉密。 | 是□ 否□ | |
31 | 重大外事活动结束后,承办方是否对活动的保密工作做出书面总结,并交保密处备案。 | 是□ 否□ |
十、外场生产、试验、调试 | |||
32 | 在进行外场相关活动中,是否制定生产、调试、试验的保密工作方案及其应急预案,确定保密负责人,明确保密要求。 | 是□ 否□ | |
33 | 携带涉密文件、资料、介质是否经保密部门审批,并做到严格保管,防止丢失。 | 是□ 否□ | |
34 | 活动过程各阶段,是否有涉密文件、资料、数据、载体及实物的记录清单,做到去向可控。 | 是□ 否□ | |
35 | 重大外场活动结束后,进行方是否对活动保密工作做出书面总结,并交学校保密处备案。 | 是□ 否□ | |
十一、参观交流管理 | |||
36 | 对参观人员、路线是否履行审查手续。 | 是□ 否□ | |
37 | 对不宜参观的保密设施是否采取保护措施 | 是□ 否□ | |
38 | 对交流的文件、资料、介质等是否履行审查手续且不得涉密。 | 是□ 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