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P03 电梯故障记录代码表及处理方法:
E1 :Security circuit opened(安全回路断开)
原 因:安全回路开关断开:安全窗(无机房使用)、轿厢操纵箱、底坑、轿顶、机房、曳引机盘车手轮急停开关动作、保险丝烧毁,监控微机板X25点无信号,电梯停止工作。
解决办法:检查或更换保险丝、复位安全回路断开信号开关。
故障恢复:系统显示故障并记录故障,安全回路恢复正常即可复位故障。 |
E2 :Door Lock Opened Or Error(门锁故障) 原 因:关门时厅/ 轿门锁不通,超时关门,运行时厅/ 轿门锁断开(一般情况为门刀撞门球),电梯急停,微机板X23.X24检测点故障。 解决办法:检查门机变频器,检查门钩,检查轿顶板PM709 输入输出信号动作是否准确,主控器输入信号是否正确,检查厅/轿门联锁触点及线路。 故障恢复:显示并记录故障,门锁信号恢复正常即可复位故障。出现此故障后可能伴 有E14 出现,电梯到端站重新校正后恢复运行。 |
E3 :Can’t Find the Leveling Point(电梯减速后超过10 秒检测不到门区信号) 原 因:门区开关损坏,隔磁板插入平层感应器深度不够,可以监控主控器平层点X16信号输入是否正确。 解决办法:更换门区开关,平层板至少插入开关2/3。 故障恢复:楼层显示器显示,微机记录故障,检修复位。 |
E4 :Can’t Find the Deceleration Point(检测不到减速点) 原 因:换速(双稳态)开关故障, 换速磁铁位置错误;变频器分频卡输出脉冲错误或有干扰。 解决办法:检查换速开关,通过主控器显示界面观察脉冲信号变化是否正常。 故障恢复:楼层显示器可显示,微机记录故障,出现此故障后可能伴有E14 出现,电 梯到端站重新校正后恢复运行。 |
E5 :Up Limited Switch Opened(上限位断开,上行急停,下行可以,上行不能再起动) 原 因:电梯轿厢撞弓碰到上限位,监控主控器X16无信号。 解决办法:将电梯“TEST”向下运行。 故障恢复:楼层显示器可显示,微机记录故障。 |
E6 :Down Limited Switch Opened(下限位断开,下行急停,上行可以,下行不能再起动) 原 因:电梯轿厢撞弓碰到下限位,监控主控器X15无信号。 解决办法:将电梯“TEST”向上运行。 故障恢复:楼层显示器可显示,微机记录故障。 |
E7 :Deceleration Switch Error(当电梯起动多层速度时,若短站顺向强换断开,则电梯 急停,此故障一般为强换开关误动作引起) 原 因:换速开关故障,换速开关位置错误,监控主控器X17,X20,X21,X22信号动作是否正确。 解决办法:检查换速开关,并更换,如果换速开关并无问题,电梯梯速《=1.75M/S,可以尝试短接第一强迫换速开关(做电梯井道自学习时不能短接)。 故障恢复:楼层显示器不显示,微机记录故障,电梯急停后将慢车平层。 |
E8 :Contact Not Release(主接触器或抱闸接触器触点粘连) 原 因:(1)主控器“输入输出信号定义”菜单接触器反馈点常开常闭设置错误 (2)主接触器或抱闸接触器损坏或辅助触点粘连 解决办法:重新设置微机参数,对损坏部件进行更换。 故障恢复:楼层显示器可显示,微机记录故障,触点释放后电梯恢复运行。 |
E9 :Taco Direction Error(系统位置计数输入信号反相) 原 因:系统计数A、B 相输入反相,监控主控器“电梯当前位置显示”菜单上行脉冲递减,下行脉冲递增。 解决办法:改变“系统计数方向”菜单设置值ON/OFF即好。 |
E10 :Brake Error(抱闸反馈故障;电梯运行时抱闸没打开,电梯就近减速平层,不能再起动) 原 因:抱闸检测开关损坏,检查线路是否正常,参数设置错误(无此功能而参数被设置),监控主控器输入点X13信号是否正确。 解决办法:更换损坏元件,重新设定主控器参数。 故障恢复:楼层显示器显示并记录故障,检修或断电后恢复。 |
E11 :Run Time Error(运行超时,电梯运行超过“电梯运行保护时间”菜单,或平层感应器信号不变化。) 原 因: 楼层变化保护时间设置过短或断爬行时间设置过长;找不到门区或门区信号丢失;平层板插入门区开关不够深,开关不能可靠动作;减速点动作不正常;楼层高度太高(我们建议4到5M装一个隔磁板) 解决办法:调整“电梯运行保护时间“值;检查门区开关及线路;检查平层板插入门区开关深度是否足够;检查换速信号及开关是否正常;检查楼层高度,太高多加隔磁板。 故障恢复:楼层显示器可显示,微机记录故障,打检修或断电后恢复。 |
E12 :Inverter Error(驱动器故障,电梯急停) 原 因:驱动器故障报警 ,参见P0/P1驱动器故障说明 解决办法:将变频器故障复位,如果需要更换请与厂家联系。 故障恢复:楼层显示器可显示,微机记录故障,变频器监控点接通后恢复。 |
E13 :Door Contact not Release(开门超过了3 秒,门锁不断开,电梯不能再起动) 原 因:门机没电或门机接线错误;门机为手动状态;开/关门控制继电器有故障,检查PM709 门机控制信号;检查门钩。 解决办法:打开门机电源开关并设为自动状态;检查门机接线;检查继电器(PM709);检查门钩。 故障恢复:楼层显示器可显示,微机记录故障,门锁断开或打检修后恢复。 |
E14 :计数有误差,电梯所处楼层与计算脉冲误差超过短站换速距离 原 因:(1)计数有误差,可能受到干扰,电梯没能正常停靠在平层位置,有时E2,E4,E9 等故障均可能引起此报警。 (2)门区感应器受到干扰(一般为光电开关) (3)轿厢打滑 当E14 故障出现时可能同时出现E20、E15、E22 故障,此为计数有误差引起,首先处理好计数误差方能解决其故障。 解决办法:(1)检查变频器接地,检查微机脉冲接线是否正确,屏蔽线应单端接在在变频器接地端。 (2)检查变频器PG 卡输出是否正常。 (3)在门区感应器加滤波。 (4)处理轿厢打滑。 (5)外呼屏蔽层单端接零,内选屏蔽层单端接地,零地不能混接(实在要接可以跨一个阻容滤波回路)。 若还不能解决问题,请重新自学习。 故障恢复:楼层显示器不显示,微机记录故障,电梯平层后将以单层速度回归下端站。 |
E15 :脉冲计数楼层与感应器计数不一致 原 因:门区开关故障或安装不到位;门区开关接线错误;脉冲信号不正常,检测是否有E9,E14 出现 解决办法:检查门区开关,如损坏进行更换;检查接线;检查脉冲计数,参考相关故障代码。 故障恢复:楼层显示器不显示,微机记录故障,不作停梯处理。 |
E16 :在E22 故障下,电梯在限位但端站信号不正确,要求限位信号断开时,端站换速开关要断开。 原 因:短站换速开关损坏或安装不到位 解决办法:更换开关;检查安装相对尺寸是否正确 |
E17 :暂不用 |
E18 :输出方向信号4 秒后检测不到变频器运行中信号 原 因:变频器参数设置错误(一般为变频器选择了富士或者安川时序);接线或端子松动;电梯运行过程中有主接触器抖动断开。 解决办法:检查变频器及参数(运行中信号点设置是否正确);检查接线及端子;观察电梯运行过程中有主接触器抖动断开,如有检查安全回路或门锁是否有瞬间断开状况,检查主控器X02点信号输入是否正确。 |
E19 :暂不用 |
E20 :楼层记录与强换开关不一致,电梯不在端站而强换开关断开 原 因:换速开关损坏;换速开关安装不正确;门区开关发生误动作;计数有误差 解决办法:检查换速开关,仿照E14 故障检查计数误差原因。 故障恢复:楼层显示器不显示,微机记录故障。 |
解决办法:检查开关、
故障恢复:楼层显示器可显示,微机记录故障,反馈点不粘连时故障恢复。 |
E22 :楼层记录以强换开关不一致,电梯不在端站而强换不断开 原因: 换速开关损坏;计数有误差 解决办法:检查或换速开关、仿照E14故障检查计数误差原因故障显示及恢复方法;本故障不在层显显示,但微机记录故障。 |
E23 :按钮卡死故障,卡住超过30 秒 原因:外呼按钮卡死 解决办法:检查或更换外呼按钮;本故障不在层显显示,但微机记录故障。 |
E24 :当门锁接通超过3 秒,关门限位没有断开,则微机将记录故障E24,并在外呼显示该 故障号,并反向开门, 若有2 号门机,则2 号门机关门限位输入点必须处于断开状 态。 原 因:主控器“电梯开门方式设定”错误;门限位开关损坏;门限位开关调整不到位;变频门机参数设置错误。 解决办法:检查或更换开关;调整开关位置;检查变频门机参数,检查变频门机到位开关接线是否正确。 故障恢复:转检修或门锁断开超过2 秒或关门限位断开后都可复位此故障。 |
E25 :有提前开门功能时,检测不到“安全门区”输入点X27信号 原 因:接线松动或错误;安全模块损坏 解决办法:检查接线;检查安全模块(一般为继电器触点不行) 故障恢复:本故障在层显显示,微机记录故障;信号恢复后即可复位此故障。 |
E26 :使用提前开门功能时,电梯停车偶尔会报,不影响运行,可以通过修改程序屏蔽。 |
E27:有提前开门功能时,检测不到“安全触点”输入 原 因:接线松动或错误;门区信号故障;安全模块故障 解决办法:检查门区开关动作是否准确,安装是否到位;检查安全模块工作是否正常 故障恢复:本故障在层显显示,微机记录故障;信号恢复后即可复位此故障。 |
E28:有提前开门功能时,检测不到变频器低速点输入 原 因:变频器参数错误或元件损坏 解决办法:检查变频器参数及速度监控信号 故障恢复:本故障在层显显示,微机记录故障;信号恢复后即可复位此故障。 |
E29: 暂不用 |
E30:在俄罗斯模式下安全窗被打开,电梯不能走车,安全窗关闭后需要检修位 原 因:安全窗开关损坏或接线问题;人为操作后忘记复位;没有使用该功能时“俄罗斯安全窗检测”菜单设成ON。 解决办法:检查接线或更换开关;检修复位;修改主控器该参数为OFF。 故障恢复:本故障在层显显示,微机记录故障;在检修状态下可复位此故障。 |
E31:平层开关信号粘连故障,给出运行信号3S 钟平层信号无动作。 原 因:平层开关动作不准确;平层开关损坏;接线错误,有短路现象 解决办法:平层板至少插入开关2/3,请阅读“电气安装手册”。更换开关;检查线路 故障恢复:楼层显示器可显示,微机记录故障,只有打检修后可复位此故障。 |
E32:电动机过热,电梯保持开门不运行 原 因:电机过热;主控器X00点有信号输入。 解决方法:出现此故障请与厂家联系。 故障恢复:楼层显示器不显示,微机记录故障,电机冷却后恢复此故障。 |
E34: 使用提前开门功能时安全模块门区信号不释放。 |
E35:一体化机内部通信故障 |
E36:使用手动门时磁吸合超过2分钟。 |
E38:光幕持续动作时间超出菜单“遮挡安全触板时间”设定时间。 |
E39:电梯运行超速 原 因:同步电机磁偏角度值异常;电梯额定速度、运行速度、电机额定频 率、电机额定转速(有时候多确认几下该参数可以处理)设置值不合理。 故障处理:合理设置以上数据值。 |
E40: 高速强迫减速开关安装距离过长 原 因:高速强迫减速开关安装距离过长,电梯运行到达端站撞击开关时电梯还未 开始减速。 解决方法:调短高速强迫减速开关距离后,监控L30菜单参数如果电梯到达端站时此值 小于电梯的额定速度即好。 |
E41: 轿顶板通信异常 原 因:轿顶板(PM709)与主控板通信异常,可能是通常线路质量异常或终端电阻 设置错误,或轿子顶板损坏,导致电梯不开门,伴随有E13出现。 |
E42: 检测不到主接触器反馈点输入 原 因:当电梯运行时因为外部原因,运行接触器断开,而一体化还有输出,一般运行接触器会打弧。 解决方法: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一般为电梯零速到下闸的瞬间电梯急停,检查外部安全、门锁回路。 |
故障代码 | 故障名称 | 判别条件 | 故障原因 |
E100 | OC1/变速中过流 | 在加减速过程中,驱动器的输出电流超过阀值(约额定电流的200%) | 负载过大,加减速时间过短,使用了特殊电机或最大适用功率以上的电机,驱动器输出侧发生短路、接地 |
E101 | OC2/稳速中过流 | 在稳速过程中,驱动器的输出电流超过阀值(约额定电流的200%) | 负载过大,使用了特殊电机或最大适用功率以上的电机,驱动器输出侧发生短路、接地 |
E102 | OV1/减速中过压 | 减速中,OV或DV>OV阀值 | 减速过快,制动电阻阻值太大或没接,制动模块失效 |
E103 | OV2/非减速中过压 | 非减速,OV或DV>OV阀值 | 输入电压过高,倒拖负荷过重,制动电阻阻值太大或没接,制动模块失效 |
E104 | OC3/瞬间过流 | 模块过流过热 | 加速过快,负荷过重,电机和变频器不匹配 |
E105 | UV1/电压过低 | DV | 供电电压过低,接触器断开,或输入缺相 |
E106 | OC4/模块过电流 | 模块检出输出电流过大 | 负荷过大或参数设置不良 |
E107 | OV3/电源电压异常 | 电源电压过高 | 电源电压超过制动阀值 |
E108 | GF/对地漏电 | 平均漏电流>阀值 | 电机对地阻抗过低 |
E109 | OL3/变频器过载 | 达到输出电流上限持续超过10S | 负荷过重,电机和变频器不匹配 |
E110 | OH2/其他过热 | OT | 小散热风扇失效,充电电阻过热,外部过热(电机、制动电阻),主接触器断开或者接触不良 |
E111 | BER1/内置制动单元异常 | 未运行前打开后或制动中不打开 | 制动单元及其驱动电路故障 |
E112 | BD/主板故障1 | 发生超时复位(死机) | 受强干扰或主板不良 |
E113 | BER1/主板故障2 | EEPROM数据读出效验错误/写入故障 | |
E114 | BER2/主板故障3 | PG卡通信故障/绝对型编码器通讯故障 | |
E115 | CD/扩展卡自检异常 | ||
故障代码 | 故障名称 | 判别条件 | 故障原因 |
E116 | PGF/编码器异常 | ||
E117 | CE/电流互感器自检故障 | 初始电流不为零 | 受强干扰或主板不良 |
E118 | DRE/驱动单元异常 | 驱动板自检错误 | |
E119 | PRE/程序错误 | ||
E120 | EST/手动急停 | ||
E121 | EF/正反转同时输入 | 正转指令(X1)与反转指令(X2)同时输入0.5秒以上 | |
E122 | LE/自学习失败 | 辅助代码显示于驱动器报警时,或辅助信息中,详细参照辅助代码表 | |
E123 | PRE1/扩展程序错误 | 运行代码不正确 | |
E124 | PRE2/扩展程序错误 | 参数设置错误或冲突 | |
E125 | PRE3/扩展程序错误 | 外部逻辑错误 | |
E126 | |||
E127 | BER3/主板故障2 | EEPROM数据异常(效验字不正确) | |
E128 | |||
E129 | |||
E130 | UV/控制电源低 | ||
E131 | OPE1/参数超范围 | EEPROM数据读出超范围 | 非法的EEPROM写入或主板的软件版本更变 |
E132 | OPE2/参数不合理 | (P02)辅助代码显示于驱动器报警时,或辅助信息中,详细参照辅助代码表 | |
E133 | OPE3/参数设置冲突或重复 | (P02)辅助代码显示于驱动器报警时,或辅助信息中,详细参照辅助代码表 | |
E134 | OPE4/(V/F)参数设置错误 | 没有按D2.01≥ E1.01> E1.03≥ E1.05, E1.02> E1.04≥ E1.06设定。 | |
E135 | OPE5/参数未初始化 | 未经检测的新主板 | |
E136 | OPE6/多功能端子功能设置冲突 | 没有按照多功能端子的甚至规则设置参数或输入端子功能重复 | |
E137 | OPE7/模拟端子功能设置冲突 | 一个模拟输入量被多个功能引用 |
E138 | OPE8/扩展参数超范围 | ||
E139 | OPE9/扩展参数设置错误 | ||
E140 | OPF/外部操作错误 | ||
故障代码 | 故障名称 | 判别条件 | 故障原因 |
E141 | OUT/超过使用限时 | ||
E150 | OH1/模块过热 | RTH>阀值 | 散热器温度过高,散热风扇失效 |
E151 | PF1/输入缺相 | 平均直流电压波动值>阀值 | 负荷过大,电机和变频器不匹配,输入缺相,电源容量小,瞬时停电 |
E152 | PF2/输出缺相 | 经过励磁时间后电机反馈电流达不到设定值的50% | 电机断线或电机类型不对 |
E153 | OS1/超速 | 电机速度超过超速保护阀值的设定值并保持了超速保护时间以上的时间 | 指令速度过高,速度控制偏差过大,的设定值不适当 |
E154 | OS2/失速 | 电机速度偏差超过速度偏差过大保护阀值的设定值并保持了速度偏差过大保护时间以上的时间。 | 负载太大,加速时间太短,负载处于锁定状态的设定值不适当 |
E155 | PGO/编码器断线 | 平均转矩指令超过监测阀值时编码器脉冲数变化小于2 | 编码器断线 |
E156 | PGE/错相 | 平均转矩指令超过监测阀值时转矩指令和反馈频率反向 | 编码器相位和电机相位相反 |
E157 | OL2/过扭矩 | 平均转矩指令超过阀值 | 负荷过重,或参数设置不正确 |
E158 | OL3/最大电流 | 输出电流达到最大值且维持一段时间 | 负荷过重,电机堵转 |
E159 | OL1/电机过载 | 电机热过载 | 负荷过重,电机和变频器不匹配 |
E160 | EE/外部故障 | 外部故障端子有效 | |
E161 | 扭矩异常波动 | 平均转矩指令波动值超过阀值 | |
E162 | CCE/通讯断线 | ||
E163 | |||
E1 | 编码器脉冲异常波动 | 稳速时每10ms脉冲变化数差别大于阀值 | 编码器受干扰或安装不良 |
E165 | JE/Z相校正失败 | 没有Z相信号,Z相信号受到干扰,编码器线数或电机极数设置出错 | |
E166 | 零伺服异常 | 零伺服中但位置偏离了 | 负荷过重,零伺服参数设置不合适 |
E167 | 端子信号错误 | 非法称重开关组合 | |
E168 | POE1/定位不准 | ||
E169 | POE2/定位校正失效 | ||
E170 | PID1/PID反馈丧失 | ||
自学习故障 (注:自学习时发生常规故障请参考对应E100-E199情况处理) | |||
E200 | |||
E201 | 不能达到测试电流 | 电机断线或电机参数设置错误 | |
E202 | 测试不合理 | ||
E203 | 不能达到测试转速 | 电机轴负荷过大,电机参数设置错误,编码器线数不正解确 | |
E204 | 编码器相位不正确 | 编码器信号异常,编码器接线异常,PG卡异常 | |
E205 | 没有Z相信号 | ||
E206 | Z相电平设置不正确 | ||
E207 | 电机没有旋转 | 电机断线或编码器断线 | |
E208 | 错相 | ||
E209 | 编码器极数/电机极数不正确 | ||
E210 | 磁极搜索激励电流过小 | ||
E211 | 电机极数和设置不同 | ||
E212 | 磁极位置学习不准 | 学习时电流过小,编码器打滑,轴负荷过大或正反不一致 |
E213 | 磁极静态自学习时编码器还未校正 | ||
故障代码 | P02 辅助信息 | 错误原因 |
E132 | 1 | 频率上限%小于频率下限% |
2 | 未定义的容量代码 | |
3 | 电机空载电流B16大于或等于电机额定电流B12 | |
4 | 电机空载电流B16大于60%变频器最大输出电流 | |
5 | 电机一次线电阻B18远小于合理值 | |
6 | 电机一次线电阻B18设置不合理-电机额定电流B12*电机一次相电阻>电机额定电压B13 | |
7 | 电机功率因数计算不合理。相关参数:电机额定功率B10,电机额定电流B12,电机一次线电阻B18,力矩补偿时的电机铁耗 | |
8 | 空载电流过小 | |
9 | 电机参数不合理,额定力矩电流指令为0 | |
10 | 电阻乘空载电流大于额定电压 | |
11 | 格式代码错误1(速度指令) | |
12 | 格式代码错误2(位置指令) | |
13 | 格式代码错误3(PID指令) | |
14 | 电子凸轮阶段定义不正确 | |
15 | 通讯口定义错误 | |
16 | 编码器线数不符合Z相校正要求// | |
17 | 脉冲输入不可作为PID偏差输入 | |
18 | 扶梯模式自动润滑停止时间大于周期 | |
19 | 卸压下限大于等于上限 | |
20 | 非法程控模式值 | |
21 | 定位模式下没有设置三线制模式 | |
22 | 非法编码器类型 | |
23 | 未定义的电机类型 | |
24 | CAN自动发送时间设置过短 |
E133 | 1 | 组合指令1/B1不是设置在X3 |
2 | 组合指令1/B2不是设置在X4 | |
3 | 组合指令1/B2没有B1 | |
4 | 组合指令1/B3不是设置在X5 | |
5 | 组合指令1/B3没有B1B2 | |
6 | 组合指令1/B4不是设置在X6 | |
7 | 组合指令1/B4没有B1B2B3 | |
8 | 组合指令1/B5不是设置在X7 | |
9 | 组合指令1/B5没有B1B2B3B4 | |
10 | 组合指令2/B1设置在X10// | |
11 | 有组合指令2/B1没有组合指令2/B2 | |
12 | UP端子设置在X10 | |
13 | 有UP端子没有DOWN端子 | |
14 | 模拟口#1增益设置值小于偏置设置值 | |
15 | 模拟口#2增益设置值小于偏置设置值 | |
16 | 模拟口#3增益设置值小于偏置设置值 | |
17 | RP增益设置值小于偏置设置值 | |
18 | 模拟口#1设置冲突 | |
19 | 模拟口#2设置冲突 | |
20 | 模拟口#3设置冲突 | |
21 | ||
22 | 主轴定位校正开关设置与X9设置冲突 | |
23 | 主轴定位没有设置Z校正 | |
24 | 无PG方式使用主轴定位 | |
25 | 扭矩指令AUX与起动补偿不能同时使用 | |
26 | 电子齿轮比设置超范围 | |
27 | 设置超过1个外部故障端子 | |
28 | 双PG主轴定位方式没有设置PG2Z相校正 | |
29 | 非闭环模式下设置位置跟随模式 | |
30 | 位置给随模式与速度/位置切换冲突 | |
44 | 闭环控制模式没有PG卡 |
E122 | 1 | 不能达到测试电流-电机断线、电机参数设置错误 |
2 | 测试结果不合理 | |
3 | 不能达到测试转速-电机轴负荷过大、电机参数设置错误、编码器线数不正确 | |
4 | 编码器相位不正确 | |
5 | 没有Z相信号 | |
6 | Z相电平设置不正确 | |
7 | 电机没有旋转(电机或编码器断线) | |
8 | 错相 | |
9 | 编码器极数或电机极数不正确 | |
10 | 磁极搜索激励电流过小 | |
11 | 电机极数和设置不同 | |
12 | 磁极位置学习不准(学习电流过小、编码器打滑、轴负荷过大或正反不一致) | |
E119 | 1 | 除数为零 |
2 | 溢出 | |
3 | 异常的转移控制变量 | |
4 | 奇偶地址错 | |
5 | SLOT错误 | |
6 | 非法指令 | |
7 | DTC地址错误 | |
8 | 异常的变量值 |
E140 | 1 | 超范围的主轴分度位置 |
2 | 双PG主轴定位模式第二PG反向 | |
E116 | 1 | UVW电平异常 |
2 | 编码器通讯错误/断线 | |
3 | 编码器数据异常 | |
4 | PG卡通讯异常 | |
5 | RESOLVER信号不良 | |
P02驱动器当前故障(状态) | 频率指令 | 故障发生时系统给定的指令频率 |
输出频率 | 故障发生时驱动器输出频率 | |
反馈频率 | 故障发生时系统接收到传感器反馈的运行频率 | |
输出电流 | 故障发生时驱动器输出电流 | |
指令力矩 | 故障发生时驱动器输出力矩 | |
输出电压 | 故障发生时驱动器输出电压 | |
直流电压 | 故障发生时驱动器内部中间回路直流电压 | |
温 度 | 故障发生时系统散热器实时温度 | |
端子电压 | 故障发生时模拟量输出端子F1实时电压 |
1.不能进行参数的设定
方法一:一体化处于运行状态时,有些参数是不能设定的,请撤消一体化运行使能后再进行设定。
方法二:密码不一致(已设定密码时)
一体化启动时,密码OP1/OP2已设定加密但没进行解密或解密错误时,其相对应的系统参数将不可更改,请输入正确密码进行解密。注:忘记密码时,请与供应商联系。
2、显示E131或E132报警
参数的设定值有异常,请参照变频器参数菜单P02(辅助信息)显示的值,查询“发生故障对应的辅助代码表”
3、电机不旋转
电机不旋转时,请实施以下处理步骤。
原因1、电机参数设置错误
电机参数不正确或PG错相等原因导致电机不旋转。请进行正确接线,设置基本电机参数,并根据实际工况进行相应的电机自学习。
原因2、频率指令太低
频率指令比F30(零速阀值频率)所设定的频率值低时,电机不能旋转。据实际需要更改参数给定零速阀值频率以上的频率指令。
现象2、加速时和负载连接时电机停转
负载太大。一体化有防止失速功能和全自动力矩加大功能。加速度或负载太大时,会超过电机响应的界限,请延长加速时间(C02/D01),减少负载;编码器相续不对;电机UVW三相接线松动;另外,也请考虑提高电机与一体机的容量。
电梯门锁、安全回路不通
4、电机的旋转方向相反
电机的旋转方向相反是电机输出线错误接线的缘故。若一体化的电源相序U、V、W和电机的电源相序U、V、W正确连接,则正转指令时电机正转。正转方向由电机厂家和机种决定。所以请确认电机规格,旋转方向选择相反时,请切换U、V、W相中的两相或把“电机旋转方向”反向功能打开。
5、电机不输出力矩/加速时间太长
电机不输出力矩、加速时间太长时,请实施以下处理步骤。
力矩输出
设定参数E19/E20(力矩上限)后,因未能输出力矩上限以上的力矩,会导致力矩不足,加速时间变长。请确认力矩是否适当。
稳速中失速保护阀值太低
参数F12(运行中失速防止阀值%)的设定值太低,会导致输出力矩之前速度降低。请确认设定值是否适当。
使用矢量控制,未实施自学习
未实施自学习时,不能达到矢量控制的性能,请实施自学习或根据计算设定电机参数。
6、电机旋转超过频率指令
电机旋转超过频率指令时,请实施以下处理步骤。
“停靠方式”菜单设置为2数字量带爬行停靠时曲线频率指令端子的输入信号异常
请确认参数“电梯实际速度”和“爬行速度”的值是否合理。
7、使用无传感矢量控制模式,高速旋转时的速度控制精度太低,电机额定电压变高。
一体化输出电压的最大值由输入电压决定。当矢量控制计算结果的输出电压指令值高于一体化的输出电压最大值时,速度控制精度降低。请使用额定电压值的电机(矢量控制专用电机)。
8、电机减速缓慢
电机减速缓慢时,请实施以下处理步骤。
现象:即使连接制动电阻减速时间也太长
此时,要考虑以下原因。
减速时间的设定值太长
请确认参数“减速时间”的设定是否适当。
电机的力矩不足
参数正常,也未发生过故障报警时,表示已达到电机功率的界限。请考虑提高电机的容量。
力矩输出
设定参数“拖动力矩上限”和“制动力矩上限”后,因未能输出力矩上限以上的力矩,会导致力矩不足,加速时间变长。请确认力矩是否适当。
9、 电机过热
一般情况下为变频器通过UVW三相输给电机的电流超过额定电流常时间运行,导致电机线圈发热,电机过热时,请实施以下处理步骤。
原因1、负载过大
电机的负载量过大时,实际力矩在超过电机额定力矩状态下长时间运行(最常见的是托闸运行),会导致电机过热。在电机的参数表中,有记载连续额定项目以外的短时间过载项目。请减轻负载或延长加速时间。另外,也请考虑提高电机容量。
原因2、周围温度过高
电机的额定值是在额定的环境温度内决定的。在超过额定的环境温度时,继续保持额定力矩运行,则会导致电机的损坏。请将电机的环境温度降低至额定值以内。
原因3、电机的相间耐压不足
在一体化输出端连接上电机,一体化的开关和电机绕组间会产生冲击电压。通常,最大输出电压大约为一体化输入电源电压的3倍。请使
用相间冲击耐压比最大冲击电压高的电机。400V级一体化,请使用变频专用电机。
原因4、在矢量控制模式中,未实施自学习
未实施自学习时,不能达到矢量控制的性能,请实施自学习或根据计算设定电机参数。
10 启动一体机便会产生电磁干扰
由一体化的高次谐波引起干扰时,请实施以下处理步骤。
下调参数“载波频率”的设定值,变频器的功率越大,调得越小;因减少了内部开关的频率,以达到某种程度的效果。
请在一体机的电源输入侧设置输入侧噪音滤波器。
请在一体机的电源输出侧设置输出侧噪音滤波器。
由于电波可由金属屏蔽,请将电缆套上金属管,且一体机的周围用金属屏蔽。
请务必将一体机本体与电机良好接地。
请将主回路与控制回路接线分离走线。
11 运行一体机则漏电断路器动作
由于开关切换动作是在一体化内部进行的,所以会产生漏电流。过大的漏电流会导致漏电断路器动作并切断电源。请更换漏电流检出值较高的断路器(感度电流200mA以上,动作时间0.1秒以上)或者设置了高频对策的断路器(变频器专用)。
下调参数B03(载波频率)的设定值在某种程度上有效果。
检查电源和电机的动力线是否太细,如果太细请更换和电梯相匹配的动力线。
另外,若延长动力长度,则会导致漏电流增加。
12 机械振动
机械振动时,请实施以下的处理方法:
机械系统的固有频率和载波频率的共振
电机单独动作时没问题,但连接机械后机械发出尖锐的声音,表示机械系统的固有频率与一体化的载波频率产生了共振。请调整参数B03(载波频率)的设定值,避免共振频率。
在电流、磁通矢量控制中振动/振荡
增益调整不充分。请按顺序调整参数E21(减速时电流增益衰减%)、E11、E12、E13、(速度比例增益)、E14、E15、E16(速度积分时间)。则设定效果大的增益,请减小比例增益设定值,增大积分时间设定值。
未实施自学习时,不能达到矢量控制的性能,请实施自学习或根据计算设定电机参数。
在PID控制过程中产生振动/振荡
增益调整不充分。请确认振动的频率,调整P、I、D的各动作,低速增益(积分)控制加减速,高速增益(积分)控制运行中,增益太大会发生机械震动,太小会拉不动满载和重载。
在矢量控制中未实施自学习
未实施自学习时,不能达到矢量控制的性能,请实施自学习或根据计算设定电机参数,我们建议连续学习0(线间电阻),1(电机漏抗和阻抗),2(电机的磁偏离角)。
13、即使一体机停止输出电机也旋转
在配备适当制动电阻的前提下,
若一体化停止输出电机依然旋转,说明停止时的直流制动不充分。
若进行减速停止时电机也不完全停止,有低转速自由滑行停止的现象,说明直流制动时不能充分减速。
请按以下方法调整直流制动控制过程:
增大参数G04(下闸/停车直流锁定时间)的设定值。
14、下闸后电机有2个声音
这种情况为变频器输出电流还未完全的撤掉就下闸,可以相应的把参数“输出停止过渡时间”加大,我们建议在0.15S到0.34S的范围内调试。
15、电梯运行中门锁或者安全回路突然断开(特别在低速时),运行接触器打弧很厉害
这种情况为电梯急停时,速度信号释放,但是方向和使能和基极封锁没有断开,变频器仍然输出电流,引起严重打弧,出现这种情况时请联系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