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Baicheng Normal University
Vol.28,No.5Oct.,2014
CBI 教学理念与大学英语教学
渠荏铄
(白城师范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吉林白城137000)
摘要: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的二语教学和外语教学的CBI 教学理念主张在学习学科
知识的过程中同时获得语言技能,达到学科学习和语言学习相结合。CBI 教学理念应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摒弃了大学英语教学与学科知识相分离的现象。本文着重探讨CBI 教学理念应用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过程中对语境的创建,对大学英语教师综合素质提出的新的要求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CBI 教学理念;大学英语教学;语境;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3118(2014)05-0059-04收稿日期:2014-04-11
作者简介:渠荏铄(1984———),女,白城师范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讲师,
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在信息化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我国经济实力日益增强,同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的合作日趋频繁。面临愈加激烈的竞争与挑战,人才和劳务市场对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需求,具有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变得炙手可热。2004年教育部制定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
行)》,其中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过程中,有效地对“大学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进行培养成为当前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CBI 教学理念将学科知识与语言学习相统一,并以其符合二语学习和外语学习规律,在欧洲国家语言教学中风行。应用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为大学英语教学创建了良好的语言环境,虽然对于大学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却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一、
CBI 教学理念依托式教学法(Context based Instruction 下文中简称CBI )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它产生于1965年加拿大的沉浸式语言学习项目,并于二十世纪90年代引进中国。CBI 是指将学科内容和语
言学习相结合,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掌握语言
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区别于传统的语言教学法的最大不同之处是,它不以有意识地大量地灌输实用语法规则的语言学习来获得语言能力,而是主张学习学科知识,语言能力的获得成为习得这些学科内
容的
“副产品”。CBI 教学理念分为三种教学模式:主题模式、保护模式和混合模式。主题模式的主要目标是语言教学。目标语言材料选择满足学生需求和兴趣的主题和话题,并以这些话题的内容为载体,培养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保护模式的侧重是学科知识教学而非语言教学,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来自然习得语言技能,此模式要求教师不仅能够熟知学科知识,还要精通目标语言。在混合模式下学科知识教学和语言教学平分秋色,分别由学科教师和语言教师教授,这一模式要求学科教师和语言教师共同合作。在这三种模式中,主题模式适合各种二语和外语水平的学生,所以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
二、
CBI 教学理念对大学英语教学语境的创建波兰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最早提出语境概
念并将其分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情景语境是指语篇产生的环境。文化语境是指某种语言赖以
根植的民族中人们思想和行为的综合。[1]
Krashen
9
5
CBI教学理念主题模式下,教师选择来自于英语原创的教学材料,主题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而定,围绕主题、模拟语篇的情景语境,尽量重现交际过程,重现语言使用的实际过程,使情景语境和任务布置具有真实性。不仅可以让学习者体会到文字和语言所带来的生动形象的直观感受,同时结合听、说、读、写、译以及语法等多项技能,展开逐步深入的训练。CBI教学理念下再现文章深层的文化语境能够让学习者了解到英语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语言与文化共生共存。[3]语言是文化本质的但却是部分的反映。[4]语言作为传承和储存人类文化的载体,它具有不容置疑的文化传递性和交流性。二语习得的过程中,同样是文化习得的过程。CBI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学,使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完美结合,真正实现有意义的、可理解的输出,为大学英语教学创建语境提供了关键因素。
三、CBI教学理念的实施对大学英语教师的要求
CBI是一种科学的、切实可行的先进教学理念。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关系决定了此种教学模式对于大学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具体教学操作过程的高要求。
首先,大学英语教师多来自于语言学或者文学专业,擅长文化类知识讲授,深谙语言教学之道,了解二语或外语的习得过程,而当涉及如物理、化学、生命科学、法律、计算机等专业,如果教师对相应专业学科知识储备不足,极易发生对于学科内容讲授隔靴搔痒,甚至错误频出,无法将学科知识形成语言学习的载体。教师运用CBI教学理念进行大学英语教学,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和谨慎的知识结构,对于学科知识的讲授不能仅仅停留在某一知识点或者某个单一的层面。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以较大的投入获取多方面的知识信息,熟悉所讲授学科的专业知识及内容教学方法,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积极参与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中,帮助同学们明确学习方向、目的,形成良好的学习策略,并监督学生自主学习效果。对于专业学科知识的讲授需要大学英语教师与学科教师相互配合,慎重、恰当地选择教材,使大学英语学习在教授学科知识的过程中获得。这样才能使CBI教学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取得良好的结合效果。
其次,大学英语课堂的时间和空间受到严格。为保持学生对英语进行不间断学习,在CBI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需要优化大学英语课程结构。充分利用第一课堂教学,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成为优化课程的重要举措。在第一课堂的教学中,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听、说、读、写、译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英语语言技能。在第二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在英语学习上的需求差异,为其选择适合的学习内容,开设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如大学英语四级模拟考试、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话剧比赛、英文歌曲大赛等。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充分结合,培养大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巩固知识,最终提高其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再次,语言是建立在字、词、句基础上,通过语法结构体现出来的。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对于单词、短语和语法结构孤立的教学,往往使语言学习脱离语境,学习过程枯燥、无趣。CBI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课堂的实施,使学科知识围绕主题开展,语言成为思想输出,利用学科知识,创建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优化课内外任务结构,综合训练,达到语言学习与主题相结合,话题与任务相结合,任务与目标相结合,进而实现依托专业学科知识的讲授,达到使学生同时获得英语语言技能的学习目的。
四、CBI教学理念培养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CBI教学理念的三个因素是以学科知识为核心,使用真实的语言材料,以及符合学生群体的需要。这三种因素对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是一种挑战和培养。传统意义上的大学英语教学,教学难点和重点主要集中在教科书上的语篇分析、
06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第28卷第5期语法讲解和语义认知。而在CBI教学理念下以学科知识讲授为核心,可以在满足同学们对学科知识需求的同时获得英语技能。使用真实、新鲜的语言材料,使整个大学英语教学过程充满活力,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大大提高学习兴趣,便于教师掌控课堂。而根据学生群体需要而制定的学习计划,可以解决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迫切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英语学习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毕生致力于第二语言获得研究的著名美国语言教育家Stephen D.Krashen在其输入假说理论中主张,在较宽松的环境中获得i+1的输入,语言学习者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i”指的是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i+1”表示语言输入略高于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5]在CBI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学,“1”既是学科知识,同时包含语言形式,教学中心围绕主题进行,而非语言形式,在培养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基础上进行语言能力的训练,促进学生在大学英语学习中取得良好效果。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全面、能动地参与整个语言学习过程,大体可分为自主确定学习目标、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控制学习时间、地点、进度、自我监控以及自我测试。英语是一门重视基础、强调反复、重视实际应用,同时不断变化和更新的学科。想要学好英语仅限课堂有限的时间,是不能实现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的。学生需要大量时间自主学习,将课堂所学知识成功“内化”,并灵活运用才能让学生真正具备“大学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例如在CBI主题模式下讲授美国南北战争历史时,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将枯燥的历史事件模拟重现,促使学生在求知欲的指挥下自觉地去图书馆或网络查询相关资料并反复研究。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会获得大量的相关内容和信息。沉浸在获得学科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同时获得了英语语言技能。使用真实的语言材料可以创建良好的英语语境,学习者利用已经具备的学科知识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来获取新的信息,促进学生英语思维的形成,符合学生群体的需要。大学英语教师需要将语言学习内容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主动建构知识意义,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降低对于语言学习的焦虑,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和兴趣主要来自于具有实际意义的,值得为之付出努力的、有挑战性的学习和认知。[6]CBI教学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可以消除学科知识与语言学习相分离的状态,让语言学习有的放矢,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显著提高。
结论
依托学科知识的学习,以外语教学为手段的CBI教学理念应用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为教学创建英语语境,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CBI课堂信息量大,只有学生具备较高的认知能力和英语水平,CBI课堂教学才能取得成效。同时CBI教学理念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具备语言技能和学科知识的双重要求。
CBI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是一种值得提倡、实验和推广的教学理念。它对于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的建设目的都在于引起学习者接受英语的好奇心和兴趣。而只有对某种语言和与之相关连的情景和文化气氛产生好感,才能产生和激发学习的动力,CBI教学理念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使概念化、枯燥的、死记硬背的英语学习获得了勃勃生机,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魏哲峰.CBI教学模式与《新视野大学英语》[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3(5):125-127.
[2]邓小丽.以内容教学法为依托的英语文化课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7):227-228.
[3]游汝杰,奏嘉彦.社会语言学教程(第二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162.
[4]沈文雅.文化图式观照下的数字翻译[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9(4):7-10.
[5]邓小丽.以内容教学法为依托的英语文化课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7):227-228.
[6]Dupuy B.Content-based instruction:can it help ease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beginning to advanced foreign language classes?[J].For-eign Language Annals,2000:33.
16
CBI教学理念与大学英语教学白城师范学院学报第28卷第5期
CBI and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QURen-shuo
(Public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Baicheng Normal University,Baicheng137000,China)Abstract:CBI combines the subject knowledge and the language study together,which is widely applied in the second language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t home and abroad.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tribution of CBI to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context and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autonomic learning ability.Key Words:CBI;college English teaching;context;autonomic learning
责任编辑:陈坤(上接49页)
Influe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Micro-blogging
DONG Qing-ping,DONG Zheng-ping
(1.Editorial Office of Journal of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Nanchong,
Sichuang637009,China;2.Basic Teaching Department,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Zigong,Sichuan603033,China)
Abstract:As an information platform based on Internet technology,the micro-blogging provides the con-venient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universities.In an era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ike today,using micro-blogging to carry ou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as its own advantages and necessity,with its own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as communicating platform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etween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It should be an important behavior preference and method choice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ers to use and guide the micro-blogging media for the implem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 Words:micro-blogging;university student;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责任编辑:于秀斌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