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15《搭船的鸟》教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9:39:43
文档

15《搭船的鸟》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15课《搭船的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2.会认“鹦、鹉”等5个生字,会规范书写“搭、亲”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搭船、漂亮”等词语。3.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4.体会:作者从哪几方面具体描写翠鸟的。5.一边读一边预测,想一想“搭船的鸟”是一只什么样的鸟?6.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中的词、句、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7.想象翠鸟的外貌及翠鸟捕鱼时的情形及作者描写翠鸟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培养学生学会对大自然事物的观察。【
推荐度:
导读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15课《搭船的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2.会认“鹦、鹉”等5个生字,会规范书写“搭、亲”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搭船、漂亮”等词语。3.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4.体会:作者从哪几方面具体描写翠鸟的。5.一边读一边预测,想一想“搭船的鸟”是一只什么样的鸟?6.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中的词、句、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7.想象翠鸟的外貌及翠鸟捕鱼时的情形及作者描写翠鸟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培养学生学会对大自然事物的观察。【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

第15课《搭船的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2.会认“鹦、鹉”等5个生字,会规范书写“搭、亲”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搭船、漂亮”等词语。

3.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4.体会:作者从哪几方面具体描写翠鸟的。

5.一边读一边预测,想一想“搭船的鸟”是一只什么样的鸟?

6.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中的词、句、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7.想象翠鸟的外貌及翠鸟捕鱼时的情形及作者描写翠鸟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培养学生学会对大自然事物的观察。

【教学重点】

1.边读边想象,想象翠鸟的外貌及翠鸟捕鱼时的情形。

2.具体理解作者描写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动作。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抒发的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画面。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图片导入:出示图片,提问题:

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鸟吗?

生:翠鸟。

2.你们见过翠鸟吗?你们知道翠鸟在哪里生活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3.板书课题:15.搭船的鸟

二、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

(课件出示) 提出要求: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小节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第一行生字 (课件出示)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课件出示生字组词。

(2)开展读字游戏。 

开火车读,再读。

小老师领读,齐读。

(3)认识本课出现的事物

蓑衣:用棕榈皮编成的雨衣,是用一种不容易腐烂的草编织成厚厚的像衣服一样能穿在身上用以遮雨的雨具。

船撸: 比桨长大的划船工具,安在船尾或船旁,在旁曰橹。

翠鸟:翠鸟,属中型水鸟,自额至枕蓝黑色,密杂以翠蓝横斑,背部辉翠蓝色,腹部栗棕色;头顶有浅色横斑;嘴和脚均为赤红色。因背和面部的羽毛翠蓝发亮,因而通称翠鸟。食物以鱼类为主,兼吃甲壳类和多种水生昆虫。

(4)出示认读生字(课件出示)

(5)借助语境理解词语

1)搭船的鸟     

搭船:顺便乘坐船。

2)我们坐在船舱里。

船舱:船内载乘客、装货物的地方。

3)它静悄悄地停在船头不知有多久了。

静悄悄:你没有声音或声音很低;(行动)不让人知道。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让我们把这些字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1.作者简介

郭风,原名郭嘉桂,福建莆田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名誉委员。1991年首批获得授予为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专家,195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代表作品:童话集《红菇们的旅行》获全国第二次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二等奖、《孙悟空在我们村里》获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奖一等奖,《郭风散文选集》获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和鲁迅文学奖等。

2.按小节,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3.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4.整体感知内容。

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 

《搭船的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文中描写的“我”和母亲搭乘小船到外祖父家,在雨后的船上发现了一只翠鸟,并描写了这只鸟的外形和捕鱼的过程。

四、生字书写

出示生字:搭   亲   父   沙   啦   响   羽   翠   嘴   悄   吞   哦   捕

1.记生字:开动脑筋记生字。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

(1)找一找:

左右结构:搭  沙  响  羽  嘴  悄  哦  捕   

左中右结构:啦 

上下结构:亲  翠  吞

单一结构:父

(2)减一减:

“啦”减“口”是“拉”。

“响”减“口”是“向”。

“哦”减“口”是“我”。

(3)换一换:

“沙”换掉“氵”加上“纟”,是“纱”。

“悄”换掉“忄”加上“氵”,是“消”。

“捕”换掉“扌”加上“口”,是“哺”。

2.组词语: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

3.指导写字:

(1)师范写,重点指导“搭、亲、父、沙、啦、响、羽、翠、嘴、悄、吞、哦、捕”并讲述,组词、造句、指导:

出示生字:搭:注意左右结构的占格。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亲:注意下半部分的书写,“小”字上边有一横。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父:注意笔顺的书写。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沙:注意左右结构的占格。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啦:注意左中右结构的占格。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响:注意“向”字撇的书写。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羽:注意左右结构的占格。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翠:注意上下结构的占格。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嘴:注意“此”和“角”字的占格。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悄:注意左右结构的书写。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吞:注意上下结构的书写。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哦:笔画顺序:竖、横折、横、撇、横、竖钩、提、斜钩、撇、点。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捕:注意左右结构的书写。

组词、造句

提示:在指导学生注意书写的同时,动态演示字体的笔顺书写。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课件出示)提出要求。

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严格按笔顺描写。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五、课堂练习

六、作业布置    

1.朗读课文,背写本课生字词。

2.继续预习课文。

七、课堂小结      

《搭船的鸟》记录了“我”乘船去乡下外祖父家途中的一景,以及“我”运用善于观察的眼睛捕捉到一只充满灵性的鸟儿捕鱼的全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复习检查,巩固生字: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搭船的鸟》,再来看一下这些字词认识了吗?

船舱 翠绿 翅膀 父亲 漂亮 静悄悄 搭船 船篷  

蓑衣 鹦鹉 难道 翠鸟 捕鱼 沙啦 祖父  彩色

2.你们知道搭船的鸟是一只什么样的鸟吗?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一起来学习。

3.板书课题:15.搭船的鸟

二、品读感悟

(一)阅读第1自然段

1.思考:这段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出示第一段)

2.“我”和母亲要去哪里?

坐船去外祖父家。

3.这时的天气怎么样呢? 

下着大雨。

4.文中是怎样形容雨声的?

沙啦、沙啦地响

5.试着写几个“沙啦、沙啦”这样的拟声词。

哗啦、哗啦    轰隆、轰隆    扑通、扑通   

叮咚、叮咚    咕噜、咕噜    叮当、叮当

过渡:课文开头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原因及天气状况,接下来我们继续读故事。

(二)阅读第2自然段

出示第2自然段

1.雨停之后“我”看到了什么?

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

2.找出文中一对近义词:

 美丽——漂亮

3.课文从哪些地方描写了小鸟的美丽?

羽毛、翅膀、长嘴。

4.课文是怎样描写的呢?

学生根据课文填空

5.课文除了从小鸟的外形来描写小鸟的漂亮外,还用了什么手法?

对比。比鹦鹉还漂亮。

点拨:这段开始用“彩色”写出了从视觉角度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后边具体描写了小鸟身上的多种色彩与“彩色”照应,同时用“鹦鹉”作比,更加突出了小鸟的美丽。

过渡:我们认识了作者笔下的小鸟,那么这只小鸟会做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三)阅读第3、4自然段

出示第3自然段

1.这一段是对人物的什么描写?

心理活动。

2.这段心理活动描写有什么作用?

前边两句心理活动的描写从侧面说明了小鸟飞来时的悄无声息,说明小鸟飞的轻盈。最后一句心理活动的描写有引出下文的作用。

出示第4自然段

3.找出描写小鸟捕鱼时的动词。

冲、飞、衔、站、吞

4.这些动词的运用有什么好处?

生动形象的把小鸟捕鱼的过程的姿态展现给了我们,体现了小鸟的动作敏捷。

5.“一下子”“没一会儿”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小鸟捕鱼的过程非常短,衬托出了小鸟动作的敏捷。 

6.“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这句话你怎么理解?

“站在船头”说明了小鸟不怕人。展示了一幅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丽画面。

过渡:我们知道这只漂亮的小鸟是一个动作敏捷的捕鱼能手,那么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鸟呢?我们赶快去课文寻找答案。

(四)阅读第5自然段

出示第5自然段

1.这只小鸟是一只什么鸟?

2.文中的“搭”字用得好,好在了哪里?

“搭”字可以看出翠鸟的聪明和对人类得信赖,这样写使翠鸟有了灵性,体现了“我”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3.思考:“搭船的鸟”是一只什么鸟?

4.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翠鸟?

外形和捕鱼的动作

5.你们觉得在作者眼中这是一只什么鸟?

聪明、可爱、美丽、敏捷、有灵性的鸟。

6.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三、知识拓展,写作能手

两只小松鼠

我家附近的森林里,有两只可爱的松鼠。

它们那玲珑的小面孔上镶着一双圆溜溜的小眼睛。脑袋上顶着一对三角形的小耳朵。它俩全身黑黑的,但有几条白色花纹。

小松鼠吃饭时很有趣,它们总是上半身坐着,把食物拿在手中,送进嘴中。吃玉米时,它们可是手脚并用把玉米粒拿下来一粒一粒慢慢吃。

小松鼠睡觉时就更有趣了,它们一个像小狗一样躺着,一个像小刺猬一样蜷着。你走过去,只要发出一点儿声音,它们便会立即醒来。它们的警惕性真高啊!

我家的小白狗

我家有只小白狗,它浑身长着雪白的毛,摸上去软绵绵的,像穿着一件干净的白毛衣;一对大眼睛咕碌碌直转,仿佛两颗黑宝石;头顶上长着对小耳朵,鼻子扁扁的,上面常常很湿润,奶奶说那是小狗健康的表现;尖尖的尾巴十分灵活,常常不停地左右摇晃,但是如果你弄痛了小白狗,它就会“汪汪汪”地叫,尾巴也夹在两腿间,真有点像书上说的“夹着尾巴逃跑”。

我最喜欢看小白狗吃食了。一天,我拿了一块肉。小白狗看见了,围着我直转。我把肉向上一抛,小白狗纵身一跃,张开嘴巴一咬就准,然后它用前脚把肉按住,用牙一点一点地撕,吃得真是津津有味,一会儿就下了肚。吃完后,它还用舌头舔舔嘴巴,仿佛在回味刚才的美餐。

四、拓展阅读

春妈妈回来了, 带来了三个淘气的小姑娘。               

    雷姑娘天天敲着鼓儿玩, 敲醒了天空, 敲醒了田野, 敲醒了沉睡的山庄。  

    雨姑娘天天洒着水儿玩, 洗绿了大树, 洗青了小草, 洗红了花朵的脸儿一张张。  

   风姑娘天天吹着气儿玩, 吹柔了树枝, 吹长了青草, 吹得春天朝前长。  

    啊,春天来了, 春妈妈带来了三个能干的小姑娘。

1.春妈妈带回的三个小姑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一写。 

   例:一张张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照样子,连一连。 

   蔚蓝的          大地 

   无边的          天空 

   沉睡的          田野 

4.万物复苏、花红柳绿……你还知道哪些形容春天的词语?请写一写。

 ————————————————————

1.雷姑娘  雨姑娘  风姑娘  

2.一片片  一颗颗  一粒粒

3. 蔚蓝的天空   无边的田野   沉睡的大地       

4.春暖花开  鸟语花香  春回大地  莺歌燕舞  万紫千红等

五、课堂练习

六、作业布置    

1.朗读课文,背写本课生字词。

2.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仿照本课的写作方式,描写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

七、课堂小结    

《搭船的鸟》这篇课文以一个孩子的口气写了他在大自然中认识翠鸟的过程,字里行间充满了一颗童心对自然的热爱。同时告诉我们在大自然中,要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要有一颗爱大自然的心灵。

板书设计    

文档

15《搭船的鸟》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15课《搭船的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2.会认“鹦、鹉”等5个生字,会规范书写“搭、亲”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搭船、漂亮”等词语。3.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4.体会:作者从哪几方面具体描写翠鸟的。5.一边读一边预测,想一想“搭船的鸟”是一只什么样的鸟?6.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中的词、句、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7.想象翠鸟的外貌及翠鸟捕鱼时的情形及作者描写翠鸟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培养学生学会对大自然事物的观察。【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