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信息论与编码》陈运部分作业详解资料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9:38:05
文档

《信息论与编码》陈运部分作业详解资料

第2章信源熵2.1试问四进制、八进制脉冲所含信息量是二进制脉冲的多少倍?答:2倍,3倍。2.2一副充分洗乱了的牌(含52张牌),试问(1)任一特定排列所给出的信息量是多少?(2)若从中抽取13张牌,所给出的点数都不相同,能得到多少信息量?解:(1)(2)任取13张,各点数不同的概率为,信息量:9.4793(比特/符号)2.3居住某地区的女孩子有是大学生,在女大学生中有是身高160厘米上的,而女孩子中身高160厘米以上的占总数的一半。假如我们得知“身高160厘米以上的某女孩是大学生”的消息,问获
推荐度:
导读第2章信源熵2.1试问四进制、八进制脉冲所含信息量是二进制脉冲的多少倍?答:2倍,3倍。2.2一副充分洗乱了的牌(含52张牌),试问(1)任一特定排列所给出的信息量是多少?(2)若从中抽取13张牌,所给出的点数都不相同,能得到多少信息量?解:(1)(2)任取13张,各点数不同的概率为,信息量:9.4793(比特/符号)2.3居住某地区的女孩子有是大学生,在女大学生中有是身高160厘米上的,而女孩子中身高160厘米以上的占总数的一半。假如我们得知“身高160厘米以上的某女孩是大学生”的消息,问获
第2章  信源熵

2.1试问四进制、八进制脉冲所含信息量是二进制脉冲的多少倍?

答:2倍,3倍。

2.2一副充分洗乱了的牌(含52张牌),试问

(1) 任一特定排列所给出的信息量是多少?

(2) 若从中抽取13张牌,所给出的点数都不相同, 能得到多少信息量?解:(1) 

(2) 任取13张,各点数不同的概率为,信息量:9.4793(比特/符号)

  

2.3居住某地区的女孩子有是大学生,在女大学生中有是身高160厘米上的,而女孩子中身高160厘米以上的占总数的一半。假如我们得知“身高160厘米以上的某女孩是大学生”的消息,问获得多少信息量?

答案:1.415比特/符号。提示:设事件A表示女大学生,事件C表示160CM以上的女孩,则问题就是求p(A|C),

2.4  设离散无忆信源,其发出的消息为,求

(1) 此消息的自信息量是多少?

(2) 在此消息中平均每个符号携带的信息量是多少?

解:(1)信源符号的自信息量为I(ai)=-log2p(ai),故0,1,2,3的自信息量分别为1.415、 2、 2、 3。

消息序列中0,1,2,3的数目分别为14,13,12,6,故此消息的自信息量为1.415*14+2*13+2*12+3*6=87.81比特,

(2)87.81/45=1.951比特。

2.6  设信源,求这信源的熵,并解释为什么不满足信源熵的极值性。

提示:信源的概率之和大于1。

2.7  同时掷两个正常的骰子,也就是各面呈现的概率都为,求:

(1) “3和5同时出现”这事件的自信息量;

(2) “两个1同时出现”这事件的自信息量;

(3) 两个点数的各种组合(无序对)的熵或平均信息量;

(4) 两个点数之和(即构成的子集)的熵;

(5) 两个点数中至少有一个是1的自信息量。

解:(1) 4.17(比特/符号),提示:3和5同时出现的概率为=1/18

(2) 5.17(比特/符号),提示:两个1同时出现的概率1/36

(3) “两个点数相同”的概率:1/36,共有6种情况;

“两个点数不同”的概率:1/18,共有15种情况.故平均信息量为:

4.337比特/符号

(4) 3.274(比特/符号)。提示:信源模型

   

(5) 1.711(比特/符号)。提示:至少有一个1出现的概率为

2.8  证明

提示: 由教材式(2.1.26)和(2.1.28)可证

证明:

2.4证明,并说明等式成立的条件。

提示:见教材第38页

2.10  对某城市进行交通忙闲的调查,并把天气分成晴雨两种状态,气温分成冷暖两个状态,调查结果得联合出现的相对频度如下:

若把这些频度看作概率测度,求:

    (1) 忙闲的无条件熵;

(2) 天气状态和气温状态已知时忙闲的条件熵;

(3) 从天气状态和气温状态获得的关于忙闲的信息。

解:设X、Y、Z分别表示{忙 闲}、{晴 雨}和{冷 暖},

(1) 先求忙闲的概率分布,无条件熵=0.9637(比特/符号)

(2) H(XYZ)=2.8357

,H(YZ)=1.9769

H(XYZ)- H(YZ)=0.8588(比特/符号)

(3) I(X;YZ)=H(X)-H(X/YZ)=0.1049比特/符号

2.11  有两个二元随机变量,它们的联合概率为

X   Y   0      1
0

1

1/8    3/8

3/8    1/8

并定义另一随机变量(一般乘积)。试计算:

(1);

(2) 

和;

(3)。

解: (1) XY的概率分布为 

比特/符号

X的概率分布,

比特/符号

X的概率分布,

H(Y)=1比特/符号

Z=XY的概率分布,

比特/符号

   XZ的联合概率分布,

H(XZ)=1.4056比特/符号

YZ的联合概率分布,

H(YZ)=1.4056比特/符号

的联合概率分布

H(XYZ)=1.8113比特/符号

     (2)  H(X/Y)=H(XY)-H(Y)=1,8113-1=0.8113比特/符号;

H(Y/X)=H(XY)-H(X)=1.8113-1=0.8113比特/符号

  H(X/Z)=H(XZ)-H(Z)=1.4056-0.5436=0.862比特/符号;

  H(Z/X)=H(XZ)-H(X)=1.4056-1=0.4056比特/符号;

  H(Y/Z)=H(YZ)-H(Z)=1.4056-0.5436=0.862比特/符号;

  H(Z/Y)=H(YZ)-H(Y)=1.4056-1=0.4056比特/符号;

  H(X/YZ)=H(XYZ)-H(YZ)=1.8113-1.4056=0.4057比特/符号;

H(Y/XZ)=H(XYZ)-H(XZ)= 1.8113-1.4056=0.4057比特/符号;

H(Z/XY)= H(XYZ)-H(XY)=1,8113-1.8113=0比特/符号;

 (3) I(X;Y)=H(X)-H(X/Y)=1-0.8113=0.1887比特/符号;

   or  I(X;Y)=H(X)+H(Y)-H(XY)=1+1-1.8113=0.1887比特/符号;

  I(X;Z)= H(X)-H(X/Z)=1-0.862=0.138比特/符号;

   or  I(X;Z)=H(X)+H(Z)-H(XZ)=1+0.5436-1.4056=0.138比特/符号;

  I(Y;Z)= H(Y)-H(Y/Z)= 0.138比特/符号;

   or  I(Y;Z)=H(Y)+H(Z)-H(YZ)= 1+0.5436-1.4056=0.138比特/符号;

  I(X;Y/Z)=H(X/Z)-H(X/YZ)=0.4563比特/符号;   

  I(Y;Z/X)=H(Y/X)-H(Y/XZ)=0.4056比特/符号;

  I(X;Z/Y)=H(Z/Y)-H(Z/XY)=0.4056比特/符号;

2.13  设有一个信源,它产生序列的信息。它在任意时间而且不论以前发生过什么符号,均按的概率发出符号。

(1) 试问这个信源是否是平稳的?

(2) 试计算;

(3) 试计算并写出信源中可能有的所有符号。    

解:(1) 是平稳信源

(2) 信源熵H(X)=-0.4log20.4-0.6log20.6=0.971比特/信源符号,比特/信源符号,由题设知道这个信源是无记忆信源,因此条件熵和极限熵都等于信源熵。

(3)比特/信源符号,

信源中可能的符号共16个。

2.14  设是平稳离散有记忆信源,试证明: 。

提示:见教材第44页

证明:因为,故

2.16  一阶马尔可夫信源的状态图如题2.16图所示。信源的符号集为。

(1) 求平稳后信源的概率分布;

(2) 求信源的熵。

题2.16图

解:(1)由图得一阶马尔可夫信源的状态为s1=0,s2=1,s3=2。

对应的一步转移概率矩阵为,

由各态历经定理,有,即

解方程组得状态极限概率满足,

又由得

(2) 

2.17  黑白气象传真图的消息只有黑色和白色两种,即信源。设黑色出现的概率为p(黑)=0.3,白色的出现概率p(白)=0.7。

(1) 假设图上黑白消息出现前后没有关联,求熵;

(2) 假设消息前后有关联,其依赖关系为p(白/白)=0.9,p(黑/白)=0.1,p(白/黑)=0.2,p(黑/黑)=0.8,求此一阶马尔可夫信源的熵;

(3) 分别求上述两种信源的剩余度,比较的大小,并说明其物理意义。

解:(1)比特/信源符号; 

(2) 由各态历经定理,有,即

p(白)= p(白)p(白/白)+ p(黑) p(白/黑)=0.9 p(白)+0.2 p(黑)

p(黑)= p(白)p(黑/白)+ p(黑) p(黑/黑)= 0.1 p(白)+0.8 p(黑)

解方程组得:p(白)=2 p(黑),又由于p(白)+p(黑)=1,

所以  p(白)=2/3, p(黑)=1/3

=0.5533比特/符号; 

(3) H0(X)=log22=1,无关联信源剩余度为1-0.8813/1=11.87%,

一阶马尔可夫信源剩余度为1-0.5533/1=44.67%

这说明马尔可夫信源比无相关信源的冗余度大,编码时可以获得更高的压缩比。

第3章  信道容量

3.1  设信源通过一干扰信道,接收符号为,信道传递矩阵为,求

(1) 信源X中事件分别含有的自信息量。

(2) 收到消息后,获得的关于的信息量。

(3) 信源X和信宿Y的信息熵。

(4) 信道疑义度和噪声熵。

(5) 接收到信息Y后获得的平均互信息量。

解:(1) (比特/符号),比特/符号,

(2), (比特/符号),

      (比特/符号),

  (比特/符号), 

(比特/符号)

(3) 0.971(比特/符号),0.971(比特/符号),

(4)  

       (比特/符号),

(5) I(X;Y)=H(Y)-H(Y/X)=0.25比特/符号

 3.2设二元对称信道的传递矩阵为

(1) 若;

(2) 求该信道的信道容量及其达到信道容量时的输入概率分布。

解:(1) H(X)=H(3/4, 1/4)=0.8113比特/符号,

     

      H(Y)= H(7/12, 5/12)=0.9799比特/符号,

      , H(XY)=1.7296比特/符号,

      H(X/Y)=H(XY)-H(Y)=0.7497比特/符号,

      H(Y/X)= 0.9183比特/符号,

      I(X;Y)=H(Y)-H(Y/X)=0.0616比特/符号,

(2)    C= 1-H(p)= =0.0817比特/符号,

         p(0)=p(1)=1/2

3.6 有一个二元对称信道,其信道矩阵为。设该信源以1500的速度传输输入符号。现有一消息序列共有14000个二元符号,并设,问从信息传输的角度来考虑,10秒钟内能否将这消息序列无失真地传递完?

解:信道容量C=1+0.98log20.98+0.02log20.02=0.8586比特/信道符号,则每秒钟可传送的信息量为1500×0.8586=1287.9比特,10秒钟最大可传送的信息量为12879比特,而待传送的信息量为14000比特,因此,10秒钟内不能无失真的传送完毕。

3.7  求下列各离散信道的容量

(3)                                (4)

X  Y01
01/21/2
11/43/4
X   Y0123
01/31/31/61/6
11/61/31/61/3
                          

(3)  按一般离散信道容量的计算步骤进行

(4)信道为准对称离散信道,当输入端取等概率,即p(a1)=p(a2)=1/2时,达到信道容量,此时信宿端的概率为

,则

H(Y)=H(1/4,1/3,1/6,1/4)=1.9591,故信道容量为

C= H(Y)-H(Y/X)=H(Y)-H(1/3,1/3,1/6,1/6) =1.9591-1.9183= 0.0408。

3.8  已知一个高斯信道,输入信噪比(比率)为3。频带为3kHz,求最大可能传送的信息率。若信噪比提高到15,理论上传送同样的信息率所需的频带为多少?

提示:由式(3.5.13)可得。

(1) 最大可能传送的信息率是

比特/秒 

(2) =1.5kHZ

3.11  已知离散信源,某信道的信道矩阵为

试求:

 (1) “输入,输出”的概率;

 (2) “输出”的概率;

 (3) “收到的条件下推测输入”的概率。

解:(1);

(2) =0.19;

       (3) 

3.14   试求以下各信道矩阵代表的信道的容量:

(1)      (2) 

(3) 

解:一一对应的无噪无损信道,信道容量log24=2比特/信道符号,

归并性能的有损无噪信道,信道容量log23=1.585比特/信道符号,

扩展性能的有噪无损信道,信道容量log23=1.585比特/信道符号

3.18  设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中,信道带宽3kHz,又设{(信号功率+噪声功率)/ 噪声功率}=10dB。试计算该信道的最大信息传输速率。

提示:的dB 数:。

解: 由题意, ,

第4章  信息率失真函数

4.1 一个四元对称信源,接收符号,其失真矩阵为求函数,并画出其曲线(取4至5个点)。

解:    ,

        。

4.2  若某无记忆信源,接收符号,其失真矩阵为求信源的最大失真度和最小平均失真度,并求选择何种信道可达到该的失真度。

解:(1)令,则D1=D2=4/3,故

当p(bj/ai)=p(bj)时,有H(Y/X)=H(Y),即I(X;Y)=0,此时平均失真达到Dmax,故实验信道矩阵满足

(2)

4.10   设离散无记忆信源其失真度为汉明失真度。

(1) 求,并写出相应试验信道的信道矩阵;

(2) 求,并写出相应试验信道的信道矩阵;

(3) 若允许平均失真度,试问信源的每一个信源符号平均最少由几个二进制码符号表示?

解:(1)失真矩阵为,

(2)  

当p(bj/ai)=p(bj)时,有H(Y/X)=H(Y),即I(X;Y)=0,此时平均失真达到Dmax,故实验信道矩阵满足

(3),计算得

,因此每个信源符号最少要用0.333个二进制码表示。

第5章  信源编码

5.8  选择帧长=63

(1) 对00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编码;

解:(1)值:2;的长度:,的编码:000010, 

信息位,故;

的长度: ,的编码:010********

码:00001001000010010

解码:因为N=63,故的长度为,取L—D码前6位000010,得Q=2;再取后面的所有位001000010010,得T=530。

因为,所以n2=34,再令,则T=2;又因为,所以n1=3。所以该冗余位序列长为63,有2个信息位,分别在第3和34位。

5.12  采用13折线A律非均匀量化编码,设最小量化间隔为,已知某采样时刻的信号值。

(1) 试求该非均匀量化编码,并求其量化噪声;

(2) 试求对应于该非均匀量化编码的12位均匀量化编码。

解:(1) 由于,极性码;

取第1段与第8段的中位第5段进行比较,由于,所以;

取第5段与第8段的中位第7段进行比较,由于,所以;

取第7段与第8段的中位第8段进行比较,由于,所以,

段落码;

第7段的起始量化值为,量化间隔为;与段内码最高位权值比较,由于,所以;

与段内码次高位权值比较,由于

,所以;

与段内码次高位和第三位权值之和比较,由于

,所以;

与段内码次高位和最低位权值之和比较,由于

,所以,

段内码;

因此,非均匀量化编码;

量化噪声;

以上为计算机中的编码过程。

手工计算,可简化为如下过程:

① 635Δ>0,故极性码为1。

② 因为24+5Δ=512Δ≤635Δ≤1024Δ=24+6Δ,所以635Δ在第7个段落,段落码为110;

③ 由(1024-512)/16=32,所以该段落内每个量化间隔为32Δ,635Δ-512Δ=123Δ最接近32Δ的4倍,所以段内码为0100。

故13折线A律非均匀量化编码为c=11100100。

量化噪声;

(2) 12位均匀量化编码。

5.15 将正弦信号输入采样频率为4采样保持器后通过增量调制器,设该调制器的初始量化,量化增量。试求在半个周期内信号值的增量调制编码和量化值。

解:采样频率是正弦信号频率的20倍,半个周期内有10个采样点,采样值、增量调制编码及量化值如下表所示:

预测值

量化

增量调制编码

量化值

000-0.1250-0.125
10.0773-0.1250.12510
20.146900.12510.125
30.20230.1250.12510.25
40.23780.25-0.12500.125
50.250.1250.12510.25
60.23780.25-0.12500.125
70.20230.1250.12510.25
80.14690.25-0.12500.125
90.07730.125-0.12500
5.16 将正弦信号输入采样频率为4采样保持器后通过差分脉冲编码调制器,设该调制器的初始值,,采用码长为4的均匀量化编码,量化间隔。试求在半个周期内信号值的差分脉冲编码和量化值。

解:采样频率是正弦信号频率的20倍,半个周期内有10个采样点,采样值、差分调制编码及量化值如下表所示:

预测值

量化

差分调制编码

量化值

000010000
10.077300.062510100.0625
20.14690.06250.093810110.1563
30.20230.15630.031310010.1876
40.23780.18760.062510100.2501
50.250.2501-000000.2501
60.23780.2501-000000.2501
70.20230.2501-0.062500100.1876
80.14690.1876-0.031300010.1563
90.07730.1563-0.093800110.0625
第6章  信道编码

6.2  一个线性分组码的一致校验矩阵为

(1)求使该码的最小码距。

(2)求该码的系统码生成矩阵及其所有4个码字。

解题提示:

(1)要使最小码距大于等于3,只需使H的任意2列线性无关(见P177定理),则只需第1列与其余各列均不相同。由上述关系可以求得一组或多组关于的解。如:

     h1=0,  h2=1,  h3=0,  h4=0

(2)对H作行初等变换得

   则由G=[Ik, Q]即可得到系统码的生成矩阵,

     设h1=0,  h2=1,  h3=0,  h4=0,则Gs=

   所有4个码字为

      000000, 101010, 010111, 111101

6.3 一个纠错码消息与码字的对应关系如下:

  (00)—(00000),(01)—(00111),(10)—(11110),(11)—(11001)

(1)证明该码是线性分组码

(2)求该码的码长,编码效率和最小码距。

(3)求该码的生成矩阵和一致校验矩阵。

解:(1)任意两个码字的和是另一个码字且全零向量为码字。

(2)码长为向量长,即。码字数为4,故。最小码距即最小非零码字的重量为。

(3)在码字中取[10]对应的码字和[01]对应的码字即可组成生成矩阵G=。

因为G与H正交,即GHT=0,解得H的一种可能情况等于。

或:对生成矩阵做初等行变换,得,可表示为[Q, I2],则相应的一致校验矩阵H可取为[I3, QT],即。

6.9  已知(8,5)线性分组码的生成矩阵为

(1)证明该码为循环码;

(2)求该码的生成多项式,一致校验多项式和最小码距。

解题提示:

(1)生成矩阵作初等行变换:第5行加到第4行,第4行加到第3行,第3行加到第2行,第2行和第5行加到第1行。得

(2)生成多项式为,一致校验多项式为

一致校验矩阵为

该矩阵的任意1列线性无关,但存在某2列线性相关,故最小码距为2。

文档

《信息论与编码》陈运部分作业详解资料

第2章信源熵2.1试问四进制、八进制脉冲所含信息量是二进制脉冲的多少倍?答:2倍,3倍。2.2一副充分洗乱了的牌(含52张牌),试问(1)任一特定排列所给出的信息量是多少?(2)若从中抽取13张牌,所给出的点数都不相同,能得到多少信息量?解:(1)(2)任取13张,各点数不同的概率为,信息量:9.4793(比特/符号)2.3居住某地区的女孩子有是大学生,在女大学生中有是身高160厘米上的,而女孩子中身高160厘米以上的占总数的一半。假如我们得知“身高160厘米以上的某女孩是大学生”的消息,问获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