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3.4)班 韦丽侠
整体概况
今年任教的两个班级学生基础相差比较明显,高一(3,4)班整体水平比较优秀,后20%的学生不多,学生整体学习习惯较好,家长关心孩子的学习程度较高,高一(3)班的整体情况不佳;如学生家长的受教育程度不高,对学生的教育形式单一,要求苛刻,但学生自身的学习氛围不浓,学习能动性弱,后20%的学生偏多等。
如何在教师的辅导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学习的基本能力是一个重大问题。要将计划落到实处,既要教师个人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又要挖掘班级学习尖子的作用,让他们充当老师的小助手,对学困生进行补差活动,使学困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一、主要内容
主要是继续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介绍或推荐适量课内练习,让学生巩固知识,摄取更多课外知识,尤其是与学习内容有联系的知识,多介绍给他们读,同时安排一定难度的作业要求他们完成,全面提高课外作业的准确度。
补差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会做基本题,安排比较基础的内容让他们掌握,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逐步学会做难一点题目,如高考链接。
二、学生名单及个案分析
高一(3)班有:
魏宗杰59分 汪春岐56分 武波36分 丹53分
罗靠山58分 徐伟42分 王延东50分 赵克松49分
高一(4)班有:
祁德基55分 樊继军31分 王伟57分 谭景元31分
彭华彬48分 柏京46分 张强强41分 刘涵宇45分
个案分析:
丹,这个孩子是女生。平时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完成马虎,甚至喜欢欠作业。不喜欢发言,胆小。但有希望自己学习有成就的愿望。
魏宗杰,是个男生。他有好动症,平时上课就是一直在那里摸着与上课无关的事情,并控制不了自己。计算能力差,但拥有童心,能听取他人的教导。
谭景元,是女生。属于学习懒惰型。她的成绩差,60%是自己懒惰造成的,还有一部分是由于家庭造成的。她是一个单亲的孩子,而且父亲常年在外,根本就没有管教她,她的习惯很差。
罗靠山,是男生,外籍户口。上课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喜欢随意的在课堂上答话,而且时常会说出一些非常不文明的话。对自己的学习要求非常放松。对教师与同学的“管教”不理会。同时属于德育后进生。
徐伟,对自己的学习没有什么要求。基本上是自己的事情要父母亲管教着才能完成,也就是“逼着完成学习”。在学校也是不想完成作业,抱着“能混则混的心里”,没有学习的激情。
王伟,是男生,家长没有能力在学习上给予孩子指导和提高。孩子自己对学习的要求不高,没有教师的“催缴”,他们就当没作业一样。上课举手发言基本没有,就是要教师点名发言。
三、工作目标
1、确定学困生名单,并分析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制定辅导措施。
2、针对各类学困生的个因,采取相应的办法、措施,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3、利用激励法,发现学生“闪光点”,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树立学习意识。
4、认真做好学困生工作记录,以便日后总结经验、教训。
四、主要措施
1、课外辅导。一有时间就叫他们了解“课堂知识掌握怎么样?”
2、发挥优生的优势,利用“一帮一”帮助他们在学校里,介绍方法让差生懂得怎样学,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安排特殊座位,以优带差。
3、课堂上创造机会让学困生多表现,让他们多动脑,动口,动手,体验数学学习不仅仅是在进行简单的计算,使他们爱上数学。
4、对学困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让他们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5、采用激励机制,对学困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让他们体验成功感。
6、充分了解学困生现行学习情况,教给正确学习方法,使他们朝正确方向发展;改善他们学习情况,提高学习成绩;对他们可以适当放宽一些学习要求:如在该卷时,放宽学困生的扣分要求,提高他们的成绩;作业要求也可以分层,尽量简单好做。
7、成立一个学困生小班,推选组长之类的“干部”,进行组内比赛,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促进学习的有效发展。让学生在心里建立要学习的意识。
8、及时与家长联系,协助解决学困生的学习问题。
9、利用整理课、课后辅导,午休等时间,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
10、定期做好家访,及进了解学困生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努力形成学校、家庭教育的合力,切中时机,“传情报”、“送喜报”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五 地点:
高一办公室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