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思想内容】这首词是李清照青年时期的作品,追叙一次夏日郊游的欢乐情景,表现了词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操。
【名句赏析】“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急着寻路回家,情不自禁地叫起来“争渡,争渡(怎么渡,怎么渡)”,声音在静夜里格外清越,惊动了栖息的沙鸥白鹭,鸣叫起来,扑腾腾一齐飞起来,一时间,在美丽的荷塘里,人声鸟声交响起来,小船鸥鹭纷乱起来,构成一个很有点儿吃惊却情趣横生的意境。
【五年中考】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武陵春
1.找出《武陵春》中词人化虚为实,描摹愁思的句子。(1分)
2.说说《如梦令》“惊起一滩鸥鹭”一句中“惊”字的妙处。(1分)
3.这两首词分别是词人南渡前后的作品,它们在情感上有何不同?(2分)
【答案】
1.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1分)
2.“惊”字既暗写出了船行之快,又生动地写出停栖在小洲上的鸥鹭被吓得惊慌失措的情态。(1分)
3.前一首:愉悦、欢快、热爱生活(1分);后一首:悲伤、愁苦、孤单寂寞(1分)。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1-2题(4分)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浓睡”在词中的意思是 。(4分)
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雨疏风骤”的意思是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B.“海棠依旧”是此人对“卷帘人”的回答。
C.“绿肥红瘦”描写出雨后海棠花的情景。
D.这首词篇幅短小,有人物,有对话,意味深长。
1、酣睡
2、B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1-2题。(6分)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词中“绿肥红瘦”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作者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3分)绿叶繁茂 红花凋零 (意近即可)
2.(3分)应用了间接抒情(或寓情于景、借景抒情)(1分),抒发了作者的伤春之情(意思表达清楚即可)(2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2题。(7分)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这首词的作者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号 , 词派的代表人物之一。(2分)
2.宋朝胡仔称:“绿肥红瘦,此语甚新。”请简要赏析“绿肥红瘦”的表达效果。(3分)
3.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答案】
1.(2分)易安居士 婉约
2.(3分)使用拟人化的手法,构成反义对举,把本来用以形容人的“肥”、“瘦”二字,借来用以形 容绿叶的繁茂与红花的凋谢,暗示春天的逐渐消失。(3分。意思对即可)
3.(2分)表达了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或“以花自喻,表达了对青春易逝的慨叹”)(2分。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