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2年高二语文学业水平测试题目(正稿)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9:40:12
文档

2012年高二语文学业水平测试题目(正稿)

秘密★启用前2012学年度广州市高中二年级学生学业水平测试语文本试卷共8页,六大题23小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同时填写考区考场试室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这两个号码的标号涂黑。2.第1~7、13~15小题的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写在试题上无效。3.第8~12、16~23小题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
推荐度:
导读秘密★启用前2012学年度广州市高中二年级学生学业水平测试语文本试卷共8页,六大题23小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同时填写考区考场试室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这两个号码的标号涂黑。2.第1~7、13~15小题的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写在试题上无效。3.第8~12、16~23小题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
秘密★启用前

2012学年度广州市高中二年级学生学业水平测试

语 文

本试卷共8页,六大题23小题。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同时填写考区考场试室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这两个号码的标号涂黑。

2.第1~7、13~15小题的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写在试题上无效。

3.第8~12、16~23小题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言运用(3题,9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星宿/半宿    余荫/荫庇    攒动/积攒  

B.蜚声/扉页    拙劣/罢黜    作揖/编辑

C.纤毫/纤维    没趣/没落    熨帖/熨斗

D.茸毛/绒毛    樯桅/帷幕    濡养/蠕动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今年以来,省高科技工业园的生产值保持了持续增长的势头,但产值增速和税收却出现了下滑的现象。

    B.倡导市民出行多借助公共交通工具为主,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以便有效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

C.据报道,参加本届广交会的境外采购商数量与上一届基本持平,但日本客商的人数受事件有所下滑。

  D.今年公务员招录比例高达90:1,这是因为公务员工作体面、福利有保障,年轻人所以才会这样来挤“独木桥”。

3.填入下列文段中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瑞士的湖水是淡蓝的,湖面平得像镜子一样。太阳照着的时候,              ;若遇着阴天或雨天,               ;也有风大的时候,               。这些变幻的光景要在岸上或者山上才能整个儿看见。

①湖上就迷迷蒙蒙的,水天混在一块儿,人如在睡梦里

②那时湖面便皱起粼粼的细纹,有点像颦眉的西子

③那湖水在微风里摇晃着,宛然是西方小姑娘的眼

A. ②①③    B. ③①②   C.③②①    D. ①③②

二、文言文阅读(6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节选自《郑伯克段于鄢》)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亟请于武公                   屡次

B. 不义不暱,厚将崩             亲近

C.缮甲兵,具卒乘               齐备

D.不言出奔,难之也             责难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为之请制                   B.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                        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C.  可矣,厚将得众            D.段不弟,故不言弟

    不义不暱,厚将崩               段不弟,故不言弟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郑武公娶于申               B.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亟请于武公                      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C. 谓之京城大叔                 D.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

        况君之宠弟乎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姜氏不喜欢庄公,要求立共叔段为王位继承人,但郑武公没有同意,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郑武公长幼有序的思想。

B.庄公即位之后,对姜氏要求扩大共叔段地盘的用意不太清楚明白,顺从了姜氏,没有采纳祭仲和公子吕的意见。

C.共叔段通过各种手段,不断地扩充自己的势力范围,这样做实际是将自己的野心公之于众,招致祸害是必然的。

D.庄公能挫败姜氏与共叔段里应外合、企图夺取王位的军事行动,表明他早有提防,在各方面都做足了应对的准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题。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选自苏轼《后赤壁赋》)

8.用“/”给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内容断句。(3分)

9.将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三、积累与鉴赏(3题,18分)

10.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

(1)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季氏将伐颛臾》)

(2)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

(3)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项脊轩志》)

(4)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作答)(6分)

  (1)越陌度阡,          。           ,心念旧恩。      (曹操《短歌行》)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3)守着窗儿,           。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4)夫天地者,          ;光阴者,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小  至① 

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 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②添弱线,吹葭六管③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  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④不殊乡国异, 教儿且覆掌中杯。

【注】①杜甫生活较安定时所作。小至:冬至前一日。②五纹:五色线。《唐杂录》载,冬至后日渐长,宫中女工比常日增一线之功。③吹葭:将苇膜烧灰放在律管内测示气候,第六管灰动,应冬至节。④云物:景物。

(1)请找出这首诗中最能表达“时间飞快”的两句诗。(4分)

  (2)诗中哪些景象预示着“春又来”?(4分)

四、现代文阅读(8小题,36分)

 阅读下面的杂,完成13~20题。

大观园分房记

李国文①

    对一个人家来说,盖房子总要比拆房子卖房子更显得具有兴旺发达的气象。对一个国家来讲,道理也是一样的,修高速公路,建住宅小区,搞城市绿化,开超级市场,怎么也比砸锅炼铁,古籍化浆,大破四旧,地下设防,来得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红楼梦》中大观园这项巨额投资的工程竣工之日,也正是荣国府“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时。连刚刚咽气死去的秦可卿也羡慕得要托梦给王熙凤,劝诫她“盛宴必散”,“早为后虑”云云。

    大观园共有多少幢建筑,曹雪芹没有告诉我们,这便是艺术家的玄妙了。你愿意想象它多大,它就多大。但有一条,让你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林黛玉必得住进潇湘馆,房屋与居住者几乎成为一个整体的。

    现在很难悬拟大观园的总体设计师山子野先生,在打腹稿的过程中,是不是因人而异,为每个建筑单元注入未来居住者的个性色彩?这似乎不太可能,老先生怕是连贾府的一般女眷,也不容易见到的。我想也不排除贾珍、贾琏、赖大、赖升、林之孝、吴兴登、詹光、程日光这些帮着安插摆布的甲方代表们,绝可能是出了不少主意的。

否则,每一组建筑物包括附属设施与环境绿化,是无法与住进去的人如此吻合匹配的。

所以,在元妃省亲完毕后不久,一道娘娘的懿旨下来,“命宝钗等只管在园中居住,不可禁约封锢;命宝玉仍随进去读书”的这道谕,显然是虚晃一招,不过是遮人耳目罢了。盖房子就为人住,不然,用不着别具匠心地盖那些房子。即使像栊翠庵这种宗教建筑,最终还物色到一位带发修行的妙玉小姐呢。可见一开始就是一个整体规划,而且我敢断定,王夫人的意见起到一言九鼎的作用。

第一,这些姐妹们已经到了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天地的年纪,拿今天的话说,她们具有了分房资格,总不能让宝玉和黛玉老是住在贾母的暖阁里。第二,按当时贾府的级别待遇,宝玉、迎春、探春、惜春是嫡系子女,正宗的子弟。宝钗、黛玉虽是外姓,地位也非同小可,都是有来头的。李纨虽是属于特殊情况,但资格摆在那儿,何况肯定有王夫人批下来必须照顾的条子呢?因此,她们有权住进去,并非超标准享受。

但是,第三,眼红这园子,并希望挤进这园子,相信是大有人在的。况且,这座园子还占用了一部分宁国府的地皮,所以那府里的嫣红、翠云也未必不生出些想法,为此,必须搬动娘娘出面,让大家不好张嘴。这种现象,放在今天,决不会为几间房子的事去惊动的,一个局级干部,一个什么房管之类,都可以说了算的,不能不说是时代在进步。

很高兴,那时不必有分房委员会的设置,更无需评议打分,三榜定案的麻烦,说分就分了。好像也未见住进去的人,为房大房小打得不可开交,为有没有抽水马桶,装没装排油烟机,闹得意见纷纭,姐妹们高高兴兴(至少表面上是如此)地迁进新居了。

说实在的,这些小姐们果真没想法么?我看未必,不过她们不如当代人那样赤裸裸罢了。动刀动棒,告状,赖着不搬,聚众哄抢,少一平米也敢天翻地覆地折腾。可林黛玉却说:“我心想着潇湘馆好,我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幽静些。”这不过是她自己在寻找一种心理平衡而已。

其实,在大观园里,她住的潇湘馆,和惜春住的蓼风轩,可能算是丙级房。在第五十八回“因托了薛姨妈在园内照管他姐妹丫鬟,只得也挪进园来”时,将每幢房子的宽窄形容了一番。宝钗那儿多了湘云、香菱,李纨那儿有李婶娘和宝琴,迎春处添了岫烟,探春时常被赵姨妈与贾环聒噪,自然不方便薛姨妈去住。紧接着点明了“惜春处房屋狭小,便挪至潇湘馆和黛玉同房”。因为第五十九回,莺儿编了个花篮,来送给林黛玉,适她正在晨妆,那必是卧室无疑了。莺儿又问候了薛姨妈,方和黛玉要硝。然后黛玉嘱咐了几句,莺儿答应了出来,到紫鹃房中找蕊官。由此可见薛姨妈和黛玉两人是挤在一间屋里,证明潇湘馆也是不十分宽敞的。

鬼斧神工的曹雪芹,通过贾宝玉的眼睛,在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分明看到了潇湘馆“上面小小三间房舍,两明一暗”,和蘅芜院的“上面五间清厦,连着卷棚,四面出廊,绿窗油壁,更比前清雅不同”的。等到分房榜一公布,宝哥哥也只好以“咱们两个又近,又都清幽”来安慰林妹妹了。

谁知曹雪芹有意还是无意,独独对这两处房子,注明了准确的可以比较的间数。厚薄轻重,差别一下子就估量出来了。难怪探春后来有一次说出“可惜蘅芜院和怡红院这两处大地方”的话来,三姑娘是有名的玫瑰花儿,又可爱,又扎手,决不会无的放矢的。贾宝玉住甲级房,自是无可非议。薛宝钗也享受同等待遇,着实有点名不顺言不正的。论亲,同是外戚,旧时姑表还要略胜姨表一筹的。再说贾母能不更疼她女儿的女儿吗?记得她陪刘姥姥逛大观园时,很对她外孙女屋子的褪色窗纱发了一通议论的。言为心声,未必见得老太君对分房方案是多么赞成的。

这里隐隐约约能够感觉到一双强有力的,在操纵着一切的手,那就是王夫人。她知道水大漫不过天去,凭她个人力量是无法左右老太太的。她可以在贾母对着她说窗纱的事,保持沉默,以示她的不敢苟同,并不当面反驳。只有倚靠她那位做了皇妃的女儿,出来替她说话,那才是一张王牌。因为古今同理,代表官方意志的表态,谁敢怠慢呢?尽管谕旨下得不伦不类,牵头人成了薛宝钗,而不是李纨或宝玉或迎春,可大家也不好说什么了,只能请宝钗小姐住进这套甲级住宅了。

宝钗当然是个既漂亮又聪慧的姑娘,她把她的屋子装饰得“雪洞一般,一色的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瓶中供着数枝菊,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这一方面是她的审美情趣,但另一方面,也有不愿张扬的成分。王夫人把她视作未来的儿媳,她也该默契地加以配合才是。

贾母那回从潇湘馆出来,吃了饭,来到蘅芜院,对宝钗屋里一无陈设说了几句以后,这回王夫人讲话了,“她自己不要,我们原送了来,都退回去了”,抓紧机会又表扬了一通。

谁厉害?王夫人。实权在她手里,连她丈夫也得听她的。

贾政此人,也真是“假正”,非但影响不了他的夫人,相反,倒被他夫人弄得团团转的。连丫鬟袭人的名字,他不喜欢,王夫人嘴上答应改,结果也没改,他又如何了呢?薛林调包计,他并不以为然,又能拿他的夫人怎样?终于还是按她的主意为宝玉成了亲。因此,不难想象,从要省亲盖造这个园子起,王夫人就定了盘子。

林黛玉有什么法子?只好住潇湘馆。这位小姐,寄人篱下,却又孤芳自赏,追求爱情,却不明白如何去搞好人际关系。就冲她“亲自用小茶盘儿捧了一盖碗茶来,奉与贾母”,然后,“王夫人道:‘我们不吃茶,姑娘不用倒了! ’”,这个小小场面,看出林黛玉的不善巴结的直率,和王夫人的那张脸上的冷峻了。

以此为戒,夫人这一关,是万万马虎大意不得的。不但分房子如此,其他方面,大抵也要小心侍候的。尤其对那些咱们姑且不说怕老婆这种难听的字眼,总非常尊重夫人意见的先生们,则更要注意先生旁边的那张脸,方是上策。

于是我想起一个旧日的同事,岁月蹭蹬,人过花甲,尽管努力扑腾,也未实现他那熬上一个副部级待遇的梦。当然,人各有志,做这样的梦,也无可厚非,这梦里自然包括六室一厅、七室两厅的房子。若能如愿以偿,住上一住,也未尝不是赏心乐事。只是年岁不饶人,至今此梦未圆,急得抓耳挠腮,旁人不能不为之遗憾。谁知是不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偏偏是那极具深远影响力的一关没打通呢?是啊!想一想在荣国府,王夫人要不开绿灯,贾政也是爱莫能助的。王熙凤不首肯,贾琏的话算是白说一样。

因此,林黛玉在潇湘馆里写的“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诗句,是蕴涵着许多感慨的。“风雨几时休”的风和雨,实际不是泛泛而言的。

但愿她没想得这么多!   

                                                            1993年

【注解】①李国文,江苏盐城人,1930年生。1949年毕业于南京戏剧专科学校理论编剧专业。1981年凭长篇小说《冬天里的春天》获首届茅盾文学奖。

13.下列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荣国府大观园竣工有如鲜花着锦绣,国家修高速公路、建住宅小区如同烈火烹油。

    B.曹雪芹没有具体描述大观园的建筑数量,主要是让读者对潇湘馆留有深刻的印象。

    C.贾珍、贾琏、赖大、赖升、林之孝、吴兴登、詹光等是大观园建筑真正的建筑师

    D.大观园的每一组建筑,包括其环境绿化,与住进去的人都能组合构成和谐的整体。

14.下列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大观园分房,如用当代人的话来说,也是要讲究出身、级别,要按标准行事的。

   B.黛玉一直住在贾母的暖阁里,她与李纨一样都是外姓,都得到王夫人的特别照顾。

   C.大观园分房无需成立分房委员会,无需打分评估和三次放榜,比当代人分房简单。

   D.姐妹们高高兴兴搬进大观园,她们没有为各自的利益不断折腾,更没有大打出手。

15.作者用来证明潇湘馆“面积小”的两项是                                  (5分)

   A.宝钗那儿多了湘云、香菱,李纨那儿有李婶娘和宝琴,迎春处添了岫烟。

   B.惜春处房屋狭小,便挪至潇湘馆和黛玉同房。

   C.莺儿送花篮,适逢黛玉晨妆,莺儿问候了薛姨妈,方和黛玉要硝。

   D.潇湘馆“上面小小三间房舍,两明一暗”,蘅芜院的“上面五间清厦……”

   E.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瓶中供着数枝菊,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

16.作者认为林黛玉分到的住房面积小的原因是什么?(4分)

     17.作者认为黛玉诗中“‘风雨几时休’的风和雨,实际不是泛泛而言的”。这“风和雨”在文中指的是什么?(4分)

18.在大观园的分房中,王夫人为什么能“一言九鼎”?(5分)

19.请在横线上把本文的主旨补写完整。(6分)

      本文借对“大观园分房”的评析,                                                      

20.本文属于论述类文章中的杂文。请根据本文,归纳杂文的三个特点。(6分)

五、语言表达(2题,9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

(一)

最近,滨海市街头出现很多贴满寻人启事的小车,这是章氏兄弟在寻找他们的母亲。章家老三章文宇介绍说:“母亲在8月17日走失,至今已经有两个多月了。她叫周红,73岁,患有老年痴呆症,不太会说普通话,我们真的很着急。希望大家能够帮帮我们。”据了解,周红老人,湖南人是身高160公分左右,短发,偏胖,走失时穿棕色上衣、灰色长裤和黑色布鞋。到记者发稿前,老人仍没有下落,在这里我们公布老人儿子的电话133333333××,希望大家可以帮助老人平安回家。

(节选自滨海电视台新闻播报稿)

(二)

新闻播出后,一场大规模的搜寻行动全面展开,仅当日出动的民警就达4000多人次。滨海大学300余名学生也利用课余时间上街发放《寻母启事》,发动市民寻找章家母亲。各级各类媒体纷纷转载,网友也不断转发。据统计,有5600万名网友参与了这场爱心接力。但也有部分网友质疑这样做是否浪费了太多的人力物力。

21.请根据材料(一)补写下面《寻人启事》的主体部分,补写内容不超过60字。(4分)

寻 人 启 事

       周红,女,73岁,                                                      

                                                。如有发现,请与章文宇联系,电话:133333333××。酬谢!

                                                           2012年8月18日

22. 材料(二)所述,这样兴师动众去寻找一位普通的患病老人,值得吗?请谈谈你的看法,不超过80字。(5分)

六、作文(1题,60分)

23.按要求作文。(60分)

    我们身边不少同学都参加过各种各样的校外补习;公交车上、广告栏里,报纸、电视、网络……到处都能看到补习班的广告,校外补习越演越烈。面对这一现象,你有何感受,有何看法?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观点。要求:题目自拟;700字以上。

附:下面是某记者的采访记录,供你提炼观点时参考(可用也可不用)。

    (一)“很多朋友都送他们的孩子去补习,我孩子基础差,学习跟不上,就更应该去补习了。”廖女士打算让她十六岁的儿子利用暑假时间去一家教育机构补习。

    (二)某中学高一女生赵欣艺说:“我想两年后考上理想中的大学,我成绩不稳定,所以参加了校外补习。”

    (三)“学校是班级授课,老师对着全班几十个学生讲课,不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我们却能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设计补习进度。”一家补习机构的对前来咨询的人如是说。

文档

2012年高二语文学业水平测试题目(正稿)

秘密★启用前2012学年度广州市高中二年级学生学业水平测试语文本试卷共8页,六大题23小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同时填写考区考场试室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这两个号码的标号涂黑。2.第1~7、13~15小题的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写在试题上无效。3.第8~12、16~23小题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