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字积累吧。(12分)
二、词语训练营。(20分)
1.请你给下面的形近字组词,并填入括号里。(4分)
渲宣
(1)王丽是我们班的()委员,经常在校报上看见她发布的消息。(2)那些小丘就像只用绿色(),不用魔仙勾勒的中国画那样美丽。涯崖
(3)在一个陡峭的()边,五位壮士毫不畏惧的跳了下去。
(4)即使你在()海角,我也要找到你。
2. 把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画出来,并正确的写在后面的括号里。(5分)
A、全神贯注斩钉截铁璀璨漂拂()
B、聚精汇神粉身碎骨手榴弹豪迈()
C、惊天动地横七竖八度河暴炸()
D、自言自语千均一发电钮宏伟()
3. 我会选。(2分)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中“难”的意思是()。
A不好 B不容易 C使感到困难
(2)“三军过后尽开颜”中“颜”的意思是()。
A 颜色
B 体面
C 脸上的表情
4.补充成语。(6分)
()街()巷()神()注
()冲()撞熙熙()()
庞然()()意味()()
5.字义推敲(选择恰当解释,填序号)。(3分)
( )良久:
①优秀②吉祥③很,非常④果然
( )边缘:
①因为②原因③边,边沿④沿着
( )逗人:
①停顿②停留③戏弄④招引
三、句子跷跷板。(11分)
1.补充句子。(3分)
(1)黑云翻墨未遮山。
(2),清风半夜鸣蝉。
(3)更新岷山千里雪。
2. 照样子写句子。(4分)
(1)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像。
(2)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来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既,又,既,又
3. 判断句子是否比喻句。(是的打√)(4分)
(1)老师和孩子们发现了我,但是,好像谁也没有感到意外。()
(2)所有的礼炮都是世纪的钟声。()
(3)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的头上砸去。()
(4)成语“水滴石穿”比喻学习或者做事只要有恒心,坚持不懈,就能够战胜困难,取得
果。()
四、课内阅读吧。(13分)
1.《宿建德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3分)
2.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从这句话看花是人类_________和_________感情的寄托。(2分)
3.读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接着,升国旗。毛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瞻仰”的意思是____________。从这个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4分)
(2)谈谈你对“这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句话的理解。(2分)(3)课文着重写了开国大典的四个场面,分别是:宣读公告、升国旗、______ 、_______。(2分)
五、拓展阅读厅。(14分)
弱种子也要发芽
文/刘克升
开阔、坦荡的田野里,一位农民正在种高粱。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
这时,一位到乡下游玩的城里人,带着儿子路过这里。城里人的儿子第一次看到有人种庄稼,感到非常新鲜,拽着父亲停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农民的一举一动。农民宽厚地望了他们一眼,报之友好一笑,继续挑他的种子、种他的地。
城里人的儿子把嘴巴附在城里人耳边,父子俩嘀嘀咕咕了半天,不知在说些啥。
不一会儿,他们停止了嘀咕。城里人靠近农民身边,小心翼翼地恳求说:“那些瘪种子,你把它们也种到地里好吗?”
城里人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农民很奇怪。他摇了摇头,果断地说:“不可以!我指望着庄稼吃饭呢,瘪种子长出的庄稼怎么能保证产量?”
城里人回头望了儿子一眼,沉默了起来。半晌,他以极其隐蔽的动作,掏出一张百元钞票,悄悄塞到农民手中,压低声音说:“因为一场医疗事故,我儿子的两个耳朵听力严重受损,非要附耳说话才能听清。在同龄的小朋友面前,他总是感到自卑。今天,他看到了那些被你抛弃在一边的瘪种子,感到很难过,就问我它们为什么受冷落,难道是它们不能发芽吗?……所以,我希望你能把那些瘪种子也种到地里,给我儿子一次鼓励、一个希望。这一百元钱,就算是对你播种瘪种子,造成减产的补偿吧。”
农民听了,心中一热,忙把百元钞票推了回去,毫不犹豫地说:“这钱我不能收!我这就把那些瘪种子种到地里去!你去告诉你儿子,我要把它们种在最肥沃的地段,囡为它们发芽的欲望最强烈,我对它们的期望也最高。”
城里人感激地望了农民一眼,快步回到儿子身边,把农民的话告诉了儿子。儿子的眼睛像雨后的两片绿叶,立刻鲜亮了起来。
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瞬间,其貌不扬的它们,纷纷从农民手中撒落,妥妥帖帖地躺在了新鲜、肥沃的土壤里。
城里人和儿子开心地笑了。等他们一离开,农民马上收拾家伙,急匆匆向家里赶去。农民家中,有一个因车祸失去双腿的儿子。以前,他一直认为残疾儿子是一个废物,就老是把他关在家中,不许他出。
现在,农民改变了想法。
“再弱的种子,也要发芽;再嫩的幼苗,也渴望长大!”作为一名种地的老把势,这个道理,他懂!
农民决心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去最好的医院,为儿子安最好的假肢!他要让儿子开开心心地走出家门,大大方方地发芽、开花,直至结出属于他自己的、或大或小的果实。
1.用简洁的语言在横线上写出主要故事情节。(2分)
(1)_______________ 议种瘪种
(2)_______________ 给儿新生
2.阅读下面句子,联系上下文,探究括号中的问题。(4分)
(1)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一一”、“只”可以看出农民对瘪种子怎样的态度?)
(2)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农民为什么要做出“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
3.文中的农民是一个怎样的父亲形象?(2分)
4.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称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你觉得文中谁是农民儿子“再塑生命”的人呢?并说明理由。(3分)
5.选文的标题“弱种子也要发芽”有什么深刻含义?(3分)
六、作文快乐家。(30分)
我们已经学习《开国大典》场面描写方法,现在,也让我们来写一下关于场景描写的文章。你可以写记一次升旗仪式,也可以写有关活动,如拔河、打篮球、校运会……
题目自拟,注意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把场面写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