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目的】
1、加深对絮凝沉淀实验的特点、基本概念及沉淀规律的理解。
2、掌握絮凝实验方法,并能利用实验数据绘制絮凝沉淀静沉曲线。
【实验原理】
颗粒的絮凝沉淀也称颗粒的干涉沉淀,它是指当悬浮物浓度不太高,一般在50-500mg/L范围的颗粒沉淀属于絮凝沉淀,沉淀过程中由于颗粒之间互相碰撞产生凝聚变大,沉速不断加大,因此颗粒沉速实际上是变化的,我们所说絮凝沉淀颗粒沉速,是指颗粒沉淀平均速度。在沉淀池内颗粒去除率不仅与颗粒沉淀速度有关,而且与沉淀有效水深有关。因此沉淀柱不仅要考虑器壁对悬浮物的影响,还要考虑柱高对沉淀效率的影响。
【实验设备】
(1)实验装置可由6个直径150~200mm高为2.0~2.5m的沉淀柱组成,每个沉淀柱在高度方向每隔350mm开设一个取样口,沉淀柱上共设5个取样口,沉淀柱上部设有溢流孔。
(2)配水及投配系统;水池、搅拌装置,潜水泵、配水管。
(3)分析天平、烘箱、称量瓶、定量滤纸(φ11)、量筒、漏斗、干燥皿
(4)水样:城市污水或人工配水水样。
【实验步骤】
1、在水箱中装好水样并将水样搅拌均匀。(混合250转2分钟,絮凝75转5分钟,停止搅拌)测原水样悬浮物浓度(SS值)并记为。
2、开启水泵及沉淀柱进水阀门,依次向沉淀柱中注入水样。注意,在注水时,进水流速应适中,以防止速度过慢造成悬浮物絮凝沉淀,或速度快造成紊流而影响实验效果,当水位达到溢流孔时,停止进水,并开始记时间。
3、1根沉淀柱,沉淀时间分别为10min,20min,30min,50min,120min,当达到时间后,同时在这个沉淀柱的每个取样口取样50ml。(同时取样)
4.测浊度。
沉淀时间/min | 取样点编号 | 取样口高度/cm | 取样口高度/cm | 取样口高度/cm | 取样口高度/cm |
10 | 1-1 | ||||
20 | 2-1 | ||||
30 | 3-1 |
1、在坐标轴上以沉淀时间t为横坐标,以深度为纵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填在坐标上。
【思考题】
1、简述絮凝沉淀的概念及特点。
2、实验工程中颗粒在哪些构筑物中属于絮凝沉淀。
3、简述絮凝沉淀曲线的含义及它有何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