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关于大学生公益态度调查报告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9:39:10
文档

关于大学生公益态度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报告题目:关于大学生公益态度的调查学院:班级:学号:姓名:年月日关于大学生公益态度调查报告一、引入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中国有不少中国企业家把慈善捐赠与扩大其企业品牌的知名度相联系,结果变成变相广告。从法律上讲,这是违法,既节约广告费,又变相逃税,是侵犯纳税人的权益。企业捐赠一经冠名,就是商业行为而不是公益行为。从长远的历史来看,中国的慈善理念和慈善事业源远流长,并不一定是教传统所专有,而且民间社团也曾经相当发达。就现代意义的公益事业而言,时期已经达到相当规模,并出现了不少知名的慈
推荐度:
导读社会调查报告题目:关于大学生公益态度的调查学院:班级:学号:姓名:年月日关于大学生公益态度调查报告一、引入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中国有不少中国企业家把慈善捐赠与扩大其企业品牌的知名度相联系,结果变成变相广告。从法律上讲,这是违法,既节约广告费,又变相逃税,是侵犯纳税人的权益。企业捐赠一经冠名,就是商业行为而不是公益行为。从长远的历史来看,中国的慈善理念和慈善事业源远流长,并不一定是教传统所专有,而且民间社团也曾经相当发达。就现代意义的公益事业而言,时期已经达到相当规模,并出现了不少知名的慈
       社会调查报告

       题目:关于大学生公益态度的调查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年  月  日

关于大学生公益态度调查报告

一、引入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中国有不少中国企业家把慈善捐赠与扩大其企业品牌的知名度相联系,结果变成变相广告。从法律上讲,这是违法,既节约广告费,又变相逃税,是侵犯纳税人的权益。企业捐赠一经冠名,就是商业行为而不是公益行为。

  从长远的历史来看,中国的慈善理念和慈善事业源远流长,并不一定是教传统所专有,而且民间社团也曾经相当发达。就现代意义的公益事业而言,时期已经达到相当规模,并出现了不少知名的慈善家和企业家,他们所作所为也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扶贫济困而属于“授人以渔”性质,有些还有推动社会改良的作用。这一传统因社会大变动和意识形态的原因而中断,重新发展起来距今只有20年,成绩可观,并达到一定程度的朝野共识,说明社会的客观需要是最大的动力。

那么作为当今社会的新生血液——大学生对社会公益事业又是如何态度?他们对社会的公益慈善又是如何评价?以及看到近几年来社会给与公益慈善的负面新闻又作何感想?为此我们对全国在校大学生展开对其公益态度的调查,下面进行调查分析,总结自己的见解。

2.调查概况

 1.调查时间:2013年10月7日--2013年11月9日

 2.调查对象:全国各高校大学生。

    由于他们受到过良好的教育,而且他们大多数是属于支持社会公益事业的群体,因此从他们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态度上分析,选取他们作为调查对象,可以客观的反映社会公益事业的概况。

 3.调查内容

     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现在大学生的公益素质现状和大学生对现在社会的公益事业的评价和看法。其中大学生公益素质现状部分主要调查的是大学生的公益认知、公益情感、公益意志、公益能力以及公益行为等五个方面;其次在了解了大学生基本的公益素质和基本的公益态度的前提下,从社会公益现状出发,了解大学生对公益事业的看法,搜集大学生对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这部分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大学生对社会给与公益事业负面新闻的评价;二是大学生认为为了使公益事业能更好地发展,社会成员以及相关部门应采取怎样的措施。

4.调查方式

    调查采用单独测验的方法在网上对大学生发放问卷,对调查获得的数据在计算机上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

3、调查结果及分析

1.公益认知

从回收的44份问卷调查中可以发现,从表一中可以看出只有11.36%的人很关注,很支持现在社会各种类型的公益活动,75%的人只是偶尔了解,抱着支持的态度去关注公益活动,但是却有13.%的人只是支持却不去关注这类消息。由此可见大学生对于公益事业的关注度很低,这会导致作为公益行为主体之一的他们很少参与其中,只是作为旁观者的角度支持着这项事业。由图可以看出有81.02%的人参加过一到五次的公益活动,只有有13.%的参加过五次以上,但还有有少数的人从未参加过公益活动。表3的数据表明大学生参加的活动形式主要是环境保护,志愿者、社区服务以及助残活动。以上数据证明了大多数大学生对公益活动有一定认知的,基本懂得如何参加公益活动。国内学者认为公益活动是指帮助有困难的社会群体并对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的社会公共福利事业活动。大学生是重要公益行为主体之一,他们了解相关的法律,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这对于公益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选项小计比例
很关注,很支持5 11.36%

偶尔了解一下,支持33 75%

不关注,支持6 13.%

没兴趣0 0%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44
(表1)

  (图2)

小计比例
A、社区服务

22 50%

B、环境保护

28 63.%

C、助残活动,帮助弱势群体

23 52.27%

D、帮助有困难的家庭或者个人

20 45.45%

E、知识传播,如关爱艾滋病人

8 18.18%

F、大型公益,如世博志愿者

22 50%

G、其他(请注明)

5 11.36%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44
(表3)

2.公益情感以及公益意志

  从图4中可以看出,65.91%的大学生愿意并且其中有人很愿意参加公益活动,34.09%的人则对参加公益活动的热情不高,抱着可以参加的态度,但是所调查的人中没有一个人不愿意甚至很不愿意参加公益活动,由此看来大学生对于公益事业的态度并不是十分的糟糕,大多数是“亲公益”的群体。促使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因素很多。调查显示(图3)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主要原因是处于社会责任感之下,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以及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帮助需要的帮助的人;但其中也有包括出于为自身着想,为了社会实践,拿到实践学分,帮助找到工作,结交很多朋友和提高个人声誉等。因此,从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内在动力远远大于外在动力,他们对于参加公益活动有一定的自觉性、果断性和坚韧性,具有较强的公益意志。但是从中也可以表现出社会公益机制的保障也会影响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热情和意志,如果公益机制遭到破坏,这将会起到阻碍作用。

图3

 图4

选项小计比例
A. 很可怜,需要得到同情和帮助

1 2.27%

B. 谁都有可能遭遇逆境,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帮助

33 75%

C. 自尊心很强,帮助的方式上稍有不慎就会被伤害到

3 6.82%

D、尽量让受助人感受到关怀而不是丢面子

7 15.91%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44
(你是以什么心态看待受助人?)

(你是如何帮助公益服务平台?)

四、调查结论及建议

  1.调查结论

  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当前社会管理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社会公益机构财务管理混乱而产生的财务违规和,包括公益机构的违规筹款;挪用公益基金及捐赠物资从事不符合宗旨的活动和事业;侵占或贪污捐赠的款物;逃税漏税、逃汇骗汇;日常管理中的财务浪费。例如,浙江省民政厅在近几年的专项检查中发现,有的社团几万元收入不入帐,有的社团请客送礼开支不按规定,有的社团违规购买控购物资。在资金管理方面,也曾发生中华体育基金会2,000万元、宋庆龄基金会1,810万元丢失,中国妈妈胡蔓莉违规使用善款,用社会捐赠资金购买私宅并送女儿出国留学。甚至影响最大的中国青少年基金会也被报道涉嫌违反国家规定,挪用希望工程捐款逾一亿元,用于投资股票、房产及各类风险企业,并招致巨大亏损,其中不少投资项目以回报少、效益低告终。令人心寒的例子多不胜数,这只是其中的几例。

      由于这些黑暗的事实,我们对大学生对于这些社会给与公益事业负面新闻的评价和看法做出调查,从收回的问卷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公益活动的态度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参加公益活动,同样的他们也没有对社会公益事业失望。大多人数是这样回答,“这是社会责任的问题,有些人让我们对公益失望,但更多的人让我们看到了爱的伟大,负面新闻只是少数”,其中也有些理智的人,他们的答复有“有好有坏,不是所有的人都相信坏,用自己的思想看待这个事,不要一条路走到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不要让别人左右你的思想”,也有人认为这其中或许有些事假的,是为了扩大社会对公益的关注度,不管事实如何,这都说明大学生都能有自己的判断,不被负面新闻所欺骗。也有些认为这是制度不完善做造成的,和社会都应该加大对公益事业的管理和关注。

  2.对目前关注的公益现状提出的建议

   (1) 学生自身角度

大学生应该提高宣传公益活动的意识和参加公益活动的积极性,继续支持公益事业,深刻了解公益活动的重要意义。大学生应从公益活动的意义上思考,了解相关的法律,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这对于公益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2)学校角度

学校应该尽可能为大学生提供参与公益的平台,对大学生进行正面的思想教育,教育大学生对社会公益事业正面的看法。社会上许多负面的新闻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生对公益事业的思考和认知,因此学校应该从正面引导大学生对公益事业的看法。

(3)社会角度

    1.完善公益机构的内外监督机制

要加强公益项目的实行力度,监督必须跟上,而这正是中国事业单为较为缺乏的一个环节。社会在外有着良好的监督机制,可以树立一个良好的公益形象,提高公益的诚信度;在内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管理和约束捐款的使用,尽可能的防止现象的出现。

2.设立专门的社会团体进行监督

此社会团体对社会公益机构进行不定期的核查账目,并定期向外界汇报检查情况,能增加社会公信度,使信息更加透明化。

    3.对社会上支持公益活动的机构或人民利用多种形式定期进行反馈的工作

社会公益机构应以微博、报纸等形式向广大人民群众公开所有的财务支出情况等信息,加大反馈工作的力度,保证内部管理的公开、公正。

    

文档

关于大学生公益态度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报告题目:关于大学生公益态度的调查学院:班级:学号:姓名:年月日关于大学生公益态度调查报告一、引入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中国有不少中国企业家把慈善捐赠与扩大其企业品牌的知名度相联系,结果变成变相广告。从法律上讲,这是违法,既节约广告费,又变相逃税,是侵犯纳税人的权益。企业捐赠一经冠名,就是商业行为而不是公益行为。从长远的历史来看,中国的慈善理念和慈善事业源远流长,并不一定是教传统所专有,而且民间社团也曾经相当发达。就现代意义的公益事业而言,时期已经达到相当规模,并出现了不少知名的慈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