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新冠肺炎期间医护人员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9:42:16
文档

新冠肺炎期间医护人员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新冠肺炎期间医护人员心理状况调查分析【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新冠肺炎期间医护人员心理状况。方法选取我院负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和护理工作的40名医护人员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估40名医护人员在新冠肺炎期间的心理状态,并将医护人员的心理状况评估结果与全国常模进行对比。结果将医护人员的心理状况调查结果与全国常模进行对比,发现医护人员在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全国常模,P<0.05;但在人际关系、恐怖、抑郁方面的评分与全国常模相比无显著差异(
推荐度:
导读新冠肺炎期间医护人员心理状况调查分析【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新冠肺炎期间医护人员心理状况。方法选取我院负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和护理工作的40名医护人员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估40名医护人员在新冠肺炎期间的心理状态,并将医护人员的心理状况评估结果与全国常模进行对比。结果将医护人员的心理状况调查结果与全国常模进行对比,发现医护人员在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全国常模,P<0.05;但在人际关系、恐怖、抑郁方面的评分与全国常模相比无显著差异(
新冠肺炎期间医护人员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新冠肺炎期间医护人员心理状况。方法 选取我院负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和护理工作的40名医护人员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估40名医护人员在新冠肺炎期间的心理状态,并将医护人员的心理状况评估结果与全国常模进行对比。结果 将医护人员的心理状况调查结果与全国常模进行对比,发现医护人员在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全国常模,P<0.05;但在人际关系、恐怖、抑郁方面的评分与全国常模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新冠肺炎期间医护人员的总体心理健康状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不仅要关注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还需要多关注其心理健康,让医护人员在岗位上保持良好的心态,以最好的状态迎接工作。

【关键词】新冠肺炎;医护人员;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系统疾病,是在全球范围内蔓延的一场疫情。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对高传染风险、高死亡风险,社会各界人士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均遭受了严重的威胁,这对于医护人员的工作也提出了挑战。在抗击新冠肺炎一线的医护人员,承受着每日高强度的工作量,时刻关注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状况,还需要避免自身被感染,随着时间的延长,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会随之受影响[1-2]。因此,本次研究旨在调查分析新冠肺炎期间医护人员的心理状况,并积极的给予心理干预和心理指导,最大程度上保障一线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的研究对象是40名在我院负责新冠肺炎救治和护理工作的一线医护人员,其中,男16人,女24人;年龄24~54岁,平均年龄(38.54±2.16)岁;医生26名,护士14名;工作年限为3~16年,平均(9.95±1.21)年。

1.2研究方法

运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3]对40名医护人员在新冠肺炎期间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SCL-90量表中主要包括9个维度,共有90个条目。每个条目的评估方法均是五级评分法,0分表示没有,1分表示轻度,2分表示中度,3分表示中度,4分表示非常严重,所得分数越高,说明被调查者在该维度上体现出的状况越差。

1.3观察指标

将新冠肺炎期间医护人员的SCL-90量表得分与全国常模相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统计时使用的软件是SPSS25.0,研究过程中涉及到的计量和计数资料表示方法分别是n/%、 ±s,检验方法分别是卡方、t,统计学结果P<0.05则说明存在显著差异。

2结果

通过对比新冠肺炎期间医护人员与全国常模的心理状况调查结果,发现医护人员与全国常模在人际关系、恐怖、抑郁方面的评分相比,P>0.05,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方面,医护人员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5,存在显著差异,见表1。

表1新冠肺炎期间我院医护人员和全国常模的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对比分析( ±s,分)

因子医护人员全国常模tP
躯体化1.68±0.121.22±0.1610.2610.000
强迫症状1.78±0.231.52±0.289.6520.000
人际关系1.45±0.111.46±0.150.0960.947
抑郁1.58±0.221.51±0.230.1540.714
恐怖1.21±0.161.28±0.220.3210.518
焦虑1.54±0.111.21±0.167.4840.000
敌对1.68±0.081.42±0.0613.6540.000
偏执1.58±0.131.32±0.127.4510.000
精神病性1.41±0.021.21±0.0314.5250.000
总均分1.61±0.411.34±0.186.3280.000
3讨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场突发的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面对新冠肺炎,无论是确定病因、明确传染途径还是确定治疗方案都是挑战。普通民众在面对新冠肺炎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而对于在“战斗”打响的一刻就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而言,虽然采取了一定的防护措施,但心理上依然承受着非常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心理压力不仅来自于疫情的危害和高强度的工作,还来自于对疾病治疗的无奈和对生命逝去的无力[4-5]。

本研究通过调查新冠肺炎期间医护人员的心理状况,发现与常规常模相比,医护人员在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全国常模,P<0.05;但在人际关系、恐怖、抑郁方面的评分与全国常模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从本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医护人员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存在明显的情绪、行为和心理问题。这主要是因为新冠肺炎的来势凶猛,传染性极强,而医护人员是职业中高危的易感人群,面对这种情况,个体会出现明显的应激反应。医护人员出现的焦虑和恐惧情绪主要是对于高龄、危重患者救治过程中的无力感和挫败感,并非受到疾病本身的影响。

综上所述,新冠肺炎期间医护人员的总体心理状况较差,较全国平均水平低。卫生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强化落实干预措施,从而改善医护人员的心理状态,为其心理健康提供重要保障,提升医护人员应对和解决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许晨耘,黄东勉,汪文俊,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海南省不同地区、不同岗位医护人员、民众心理状态[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0,28(09):1356-1361.

[2]周婷,官锐园,浦浙宁,等.新冠肺炎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急性应激反应及相关因素: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0,28(04):751-755.

[3]陈婕,茅伟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基层医护人员心理状况的分析及干预[J].心理月刊,2020,15(17):146-147+149.

[4]范箬馨,杨先梅,黄明金,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基层精防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需求调查[J].四川精神卫生,2020,33(03):207-210.

[5]何海艳,张国平,司福德,等.新冠肺炎疫情下疾控人员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J].预防医学杂志,2020,38(05):103-105+108.

文档

新冠肺炎期间医护人员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新冠肺炎期间医护人员心理状况调查分析【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新冠肺炎期间医护人员心理状况。方法选取我院负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和护理工作的40名医护人员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估40名医护人员在新冠肺炎期间的心理状态,并将医护人员的心理状况评估结果与全国常模进行对比。结果将医护人员的心理状况调查结果与全国常模进行对比,发现医护人员在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全国常模,P<0.05;但在人际关系、恐怖、抑郁方面的评分与全国常模相比无显著差异(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