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5-2016学年上海市黄浦区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9:42:37
文档

2015-2016学年上海市黄浦区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2015-2016学年上海市黄浦区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A.B.C.D.2.的一个有理化因式是()A.B.C.+D.﹣3.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A.ax2﹣2x+=0(a是已知数)B.3x2+2x﹣4=3x2C.5x2﹣2x=0D.=14.下列二次根式中与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A.B.C.D.5.下列语句中哪个是命题()A.联结A、B两点B.等角的余角相等吗?C.对顶角相等D.代数式(a≥0)叫二次根式6.如图,已知AB=AC,AD=B
推荐度:
导读2015-2016学年上海市黄浦区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A.B.C.D.2.的一个有理化因式是()A.B.C.+D.﹣3.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A.ax2﹣2x+=0(a是已知数)B.3x2+2x﹣4=3x2C.5x2﹣2x=0D.=14.下列二次根式中与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A.B.C.D.5.下列语句中哪个是命题()A.联结A、B两点B.等角的余角相等吗?C.对顶角相等D.代数式(a≥0)叫二次根式6.如图,已知AB=AC,AD=B
2015-2016学年上海市黄浦区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     )

A.    B.    C.    D.

2.的一个有理化因式是(     )

A.    B.    C.+    D.﹣

3.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ax2﹣2x+=0(a是已知数)    B.3x2+2x﹣4=3x2

C.5x2﹣2x=0    D.=1

4.下列二次根式中与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

A.    B.    C.    D.

5.下列语句中哪个是命题(     )

A.联结A、B两点    B.等角的余角相等吗?

C.对顶角相等    D.代数式(a≥0)叫二次根式

6.如图,已知AB=AC,AD=BD=BC,那么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BAC=36°

B.BD平分∠ABC

C.若取BC边上的中点M,联结AM交BD于N,那么∠MNB=54°

D.点N是BD的中点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7.计算:﹣=__________.

8.如果有意义,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9.化简:(b>0)=__________.

10.某种商品原价100元,经过两次降价后,该种商品的利润减少了36元,那么该商品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比是__________.

11.将命题“同角的补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形式为__________.

12.若x=﹣1是方程x2﹣mx﹣3=0的一个根,则m的值为__________.

13.在实数范围内因式分解:x2﹣4x﹣3=__________.

14.若|b﹣1|与互为相反数,则(a+b)2015=__________.

15.如图,已知点D,E是BC上的三等分点,△ADE是等边三角形,那么∠BAC的度数为__________.

16.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使含30°角的三角板的短直角边和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重合,则∠1的度数为__________度.

17.如图,AB⊥AC,AB=AC=cm,D为AC中点,CF∥AB,AF⊥BD,垂足为E.则CF=__________cm.

18.已知等腰△ABC,AB=AC,∠C=30°,如果将△ABC绕着点B旋转,使点C正好落在直线AB上的点C′处,那么∠BC′C=__________度.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56分)

19.计算:.

20.解方程:(x+3)(x﹣1)﹣5=0.

21.解方程:y﹣=﹣.

22.用配方法解方程:2x2﹣4x+1=0.

23.化简求值:当x=3,y=4时,求代数式+的值.

24.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1)x2﹣(2m﹣1)x+m+1=0(m为常数)有两个实数根,求m的取值范围.

25.如图,要建一个面积为150㎡的长方形养鸡场,为了节约材料,鸡场的一边靠着原有的一边墙,墙长为18m,另三边用篱笆围成.若篱笆长度为35m,且要求用完.问:

(1)求鸡场的长和宽各为多少米?

(2)若将题中条件“墙长为18米”换为“墙长为a米”,且增加条件“离墙9m开外鸡场一侧准备修条小路”,其他条件不变,则墙长a米至少要多少米?

26.如图,在△ABC中,CD⊥AB于D,BE⊥AC于E,且AB=CG,AC=BF.

(1)求证:△ABF≌△GCA;

(2)求证:AG⊥AF.

四、解答题

27.如图所示,已知△ABC中,AB=AC=10厘米,BC=8厘米,点D为AB的中点. 

(1)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1厘米/秒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由C点向A点运动.

①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3秒后,△BPD与△CQP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

②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与△CQP全等?

(2)若点Q以(1)②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出发,点P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B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ABC三边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P与点Q第一次在△ABC的哪条边上相遇?

2015-2016学年上海市黄浦区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     )

A.    B.    C.    D.

【考点】最简二次根式. 

【专题】计算题;二次根式.

【分析】利用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判断即可.

【解答】解:A、是最简二次根式,正确;

B、=2,错误;

C、=|a|b2,错误;

D、=,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最简二次根式,熟练掌握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

2.的一个有理化因式是(     )

A.    B.    C.+    D.﹣

【考点】分母有理化. 

【专题】计算题;二次根式.

【分析】找出原式的一个有理化因式即可.

【解答】解:的一个有理化因式是,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分母有理化,熟练掌握有理化因式的取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3.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ax2﹣2x+=0(a是已知数)    B.3x2+2x﹣4=3x2

C.5x2﹣2x=0    D.=1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专题】计算题;一元二次方程及应用.

【分析】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判断即可.

【解答】解:5x2﹣2x=0是一元二次方程,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

4.下列二次根式中与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

A.    B.    C.    D.

【考点】同类二次根式.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化简成最简二次根式,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是同类二次根式,可得答案.

【解答】解:,

A、,故A不正确;

B、被开方数不同,故B不正确;

C、,故C正确;

D、,故D不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同类二次根式,先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比较被开方数.

5.下列语句中哪个是命题(     )

A.联结A、B两点    B.等角的余角相等吗?

C.对顶角相等    D.代数式(a≥0)叫二次根式

【考点】命题与定理. 

【分析】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根据命题的定义进行判断.

【解答】解:A、不能判断其真假,不构成命题,故本选项错误;

B、不能判断其真假,不构成命题,故本选项错误;

C、是,因为能够判断真假,故本选项正确;

D、代数式(a≥0)叫二次根式,是定义,不是命题,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命题的定义: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是命题,一般有“是”,“不是”等判断词,比较简单.

6.如图,已知AB=AC,AD=BD=BC,那么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BAC=36°

B.BD平分∠ABC

C.若取BC边上的中点M,联结AM交BD于N,那么∠MNB=54°

D.点N是BD的中点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C=∠C=∠BDC,∠BAC=∠ABD,由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得到∠BDC=∠BAC+∠ABD=2∠BAC,

推出∠ABC=∠C=2∠BAC,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列方程即可得到∠BAC=36°,故A正确;由∠ABD=∠BAC=36°,∠ABC==72°,即可得到BD平分∠ABC,故B正确;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BNM=54°,故C正确;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即可判断D错误,

【解答】解:∵AB=AC,AD=BD=BC,

∴∠ABC=∠C=∠BDC,∠BAC=∠ABD,

∵∠BDC=∠BAC+∠ABD=2∠BAC,

∴∠ABC=∠C=2∠BAC,

∴∠BAC+∠ACB+∠ABC=∠BAC+2∠BAC+2∠BAC=180°,

∴∠BAC=36°,故A正确;

∴∠ABD=∠BAC=36°,

∠ABC==72°,

∴∠ABC=2∠ABD,

∴BD平分∠ABC,故B正确;

∵AB=AC,BM=CM,

∴AM⊥BC,

∴∠AMB=90°,

∵∠DBC=36°,

∴∠BNM=54°,故C正确;

∵AM不平行于AC,BM=CM,

∴BN≠DN,

∴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内角和,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7.计算:﹣=.

【考点】二次根式的加减法. 

【专题】计算题;二次根式.

【分析】原式各项化简后,合并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原式=4﹣3=,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加减法,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8.如果有意义,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a≥.

【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列出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

【解答】解:由题意得,2a﹣1≥0,

解得,a≥,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掌握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是解题的关键.

9.化简:(b>0)=.

【考点】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 

【专题】计算题;二次根式.

【分析】原式利用二次根式性质化简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原式=,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10.某种商品原价100元,经过两次降价后,该种商品的利润减少了36元,那么该商品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比是20%.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专题】增长率问题.

【分析】设每次降价的百分比为x,第一次降价后价格变为100(1﹣x),第二次在第一次降价后的基础上再降,变为100(x﹣1)(x﹣1),从而列出方程,求出答案.

【解答】解:设每次降价的百分比为x,根据题意得:

100(x﹣1)2=100﹣36,

解得:x1=1.8,x2=0.2.

因x=1.8不合题意,故舍去,所以x=0.1.

答:该商品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比是20%.

故答案为:20%.

【点评】此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分析降价后的价格,要注意降价的基础,另外还要注意解的取舍.

11.将命题“同角的补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形式为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补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考点】命题与定理. 

【分析】“同角的补角相等”的条件是: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补角,结论是:这两个角相等.据此即可写成所要求的形式.

【解答】解:“同角的补角相等”的条件是: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补角,结论是:这两个角相等.

则将命题“同角的补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形式为: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补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故答案是: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补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的叙述,正确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是把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的关键.

12.若x=﹣1是方程x2﹣mx﹣3=0的一个根,则m的值为2.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分析】把x=﹣1代入已知方程可以得到关于m的一元一次方程,通过解一元一次方程来求m的值.

【解答】解:把x=﹣1代入方程x2﹣mx﹣3=0,得

(﹣1)2﹣(﹣1)•m﹣3=0,

解得m=2.

故答案是:2.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就是能够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即用这个数代替未知数所得式子仍然成立.

13.在实数范围内因式分解:x2﹣4x﹣3=(x﹣2+)(x﹣2﹣).

【考点】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 

【专题】计算题.

【分析】令原式值为0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分解的结果.

【解答】解:令x2﹣4x﹣3=0,

解得:x==2±,

则原式=(x﹣2+)(x﹣2﹣),

故答案为:(x﹣2+)(x﹣2﹣).

【点评】此题考查了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令原式值为0求出x的值是解本题的关键.

14.若|b﹣1|与互为相反数,则(a+b)2015=﹣1.

【考点】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 

【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出算式,求出a、b的值,根据乘方的意义计算即可.

【解答】解:由题意得,b﹣1=0,a+2=0,

解得,a=﹣2,b=1,

(a+b)2015=﹣1,

故答案为:﹣1.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非负数的性质,掌握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是解题的关键.

15.如图,已知点D,E是BC上的三等分点,△ADE是等边三角形,那么∠BAC的度数为120°.

【考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BAD=∠C=∠EAC=30°,进而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即可.

【解答】解:∵E是BC的三等分点,且△ADE是等边三角形,

∴BD=DE=EC=AD=AE,∠ADE=∠AED=60°,

∴∠B=∠BAD=∠C=∠EAC=30°,

∴∠BAC=180°﹣∠B﹣∠C=120°.

故答案为:12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得出∠B=∠C的度数是解题关键.

16.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使含30°角的三角板的短直角边和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重合,则∠1的度数为75度.

【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平行线的性质.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三角形三内角之和等于180°求解.

【解答】解:如图.

∵∠3=60°,∠4=45°,

∴∠1=∠5=180°﹣∠3﹣∠4=75°.

故答案为:75.

【点评】考查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

17.如图,AB⊥AC,AB=AC=cm,D为AC中点,CF∥AB,AF⊥BD,垂足为E.则CF=cm.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 

【分析】求出∠BAD=∠ACF=9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AD=∠CAF,根据ASA推出△ABD≌△CD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D=CF即可.

【解答】解:∵AB⊥AC,CF∥AB,

∴CF⊥AC,

∴∠BAD=∠ACF=90°,

∵AF⊥BD,

∴∠AEB=∠AED=90°,

∴∠ABD+∠ADB=∠CAF+∠ADB=90°,

∴∠BAD=∠CAF,

在△ABD和△CAF中,

∴△ABD≌△CDF(ASA),

∴AD=CF,

∵AC=cm,D为AC中点,

∴AD=AC=,

∴CF=,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能推出△ABD≌△CDF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

18.已知等腰△ABC,AB=AC,∠C=30°,如果将△ABC绕着点B旋转,使点C正好落在直线AB上的点C′处,那么∠BC′C=15或75度.

【考点】旋转的性质. 

【分析】分成顺指针和逆时针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解.

【解答】解:当顺时针旋转时,C落在C'1的位置,

∵B'1C=BC,

∴∠BC'1C=∠BCC'1,

又∵∠ABC=∠BC'1C+∠BCC'1=30°,

∴∠BC'1C=15°;

当逆时针旋转时,C落在C'2的位置,

∵BC'2=BC,

则∠BC'2C=∠BCC'2===75°.

故答案是:15或75.

【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注意到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是本题的关键.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56分)

19.计算:.

【考点】二次根式的加减法. 

【分析】分母有理化的同时,运用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先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

【解答】解:原式=2(+1)+3﹣2

=2+2+3﹣2

=2+3.

【点评】同类二次根式是指几个二次根式化简成最简二次根式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

合并同类二次根式的实质是合并同类二次根式的系数,根指数与被开方数不变.

20.解方程:(x+3)(x﹣1)﹣5=0.

【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 

【分析】整理后分解因式,即可得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

【解答】解:整理得:x2+2x﹣8=0,

(x+4)(x﹣2)=0,

x+4=0,x﹣2=0,

x1=﹣4,x2=2,

所以原方程的根是x1=﹣4,x2=2.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能把一元二次方程转化成一元一次方程是解此题的关键.

21.解方程:y﹣=﹣.

【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 

【分析】先去分母,整理后求出b2﹣4ac的值,再代入公式求出即可.

【解答】解  y﹣=﹣,

去分母,得6y﹣3(y2﹣1)=﹣2,

整理,得3y2﹣6y﹣5=0,

b2﹣4ac=(﹣6)2﹣4×3×(﹣5)=96,

y=,

y1=,y2=.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能选择适当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是解此题的关键.

22.用配方法解方程:2x2﹣4x+1=0.

【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 

【专题】配方法.

【分析】此题考查了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解题时要注意解题步骤的准确使用,把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式,右边化为常数.

【解答】解:原方程化为

配方得

开方得

∴,.

【点评】配方法的一般步骤:

(1)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

(2)把二次项的系数化为1;

(3)等式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选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最好使方程的二次项的系数为1,一次项的系数是2的倍数.

23.化简求值:当x=3,y=4时,求代数式+的值.

【考点】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 

【分析】首先对第一个式子的分子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第二个式子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然后约分,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化简,然后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解答】解:原式=+

=+3++

=2+4,

当x=3,y=4时,原式=2+4=2+8.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正确理解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对分子进行变形是关键.

24.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1)x2﹣(2m﹣1)x+m+1=0(m为常数)有两个实数根,求m的取值范围.

【考点】根的判别式.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实数根可知,△>0,列出关于m的不等式,解答即可.

【解答】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1)x2﹣(2m﹣1)x+m+1=0有两个实数根,

∴△=b2﹣4ac=[﹣(2m﹣1)]2﹣4(m﹣1)(m+1)=﹣4m+5>0,

又∵(m﹣1)x2﹣(2m﹣1)x+m+1=0是一元二次方程,

∴(m﹣1)≠0,

故m的取值范围是m≤且m≠1.

【点评】此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解题的关键是要明确:

(1)△>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3)△<0⇔方程没有实数根.

25.如图,要建一个面积为150㎡的长方形养鸡场,为了节约材料,鸡场的一边靠着原有的一边墙,墙长为18m,另三边用篱笆围成.若篱笆长度为35m,且要求用完.问:

(1)求鸡场的长和宽各为多少米?

(2)若将题中条件“墙长为18米”换为“墙长为a米”,且增加条件“离墙9m开外鸡场一侧准备修条小路”,其他条件不变,则墙长a米至少要多少米?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专题】几何图形问题.

【分析】(1)设鸡场的宽为x米,平行于墙的边长为35﹣2x米,根据面积为150平方米,可列方程求解.

(2)如果离墙9米开外准备修路,那么宽就要小于9米,可选定墙长为9米,由此进一步分析得出答案即可.

【解答】解:(1)设养鸡场靠墙的边长为x米,则平行于墙的边长为(35﹣2x)米,

由题意得:(35﹣2x)x=150,

即(2x﹣15)(x﹣10)=0,

解得:x=7.5或x=10,

当x=10时,35﹣2x=15<18,符合实际意义;

当x=7.5时,35﹣2x=20>18,不符合实际意义,舍去.

答:养鸡场的长是15米,宽是10米;

(2))求出的平行于墙的一条边应小于墙长a;

如果a大于等于20,则方程有两个解,如果a小于20,大于等于15,则有一个解,如果a小于15,则无解.

根据离墙9米开外准备修路,那么长不小于20米,

即a≥20米,

此时养鸡场的长至少为20米,宽为7.5米.

【点评】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运用,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得出等量关系建立方程解决问题.

26.如图,在△ABC中,CD⊥AB于D,BE⊥AC于E,且AB=CG,AC=BF.

(1)求证:△ABF≌△GCA;

(2)求证:AG⊥AF.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专题】证明题.

【分析】(1)根据垂直定义得出∠BDC=∠GEC=90°,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求出∠ABF=∠ACG,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推出即可;

(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F=∠GAC,求出∠GAC+∠FAE=90°,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证明:(1)∵CD⊥AB,BE⊥AC,

∴∠BDC=∠GEC=90°,

∵∠DGB=∠EGC,

∴∠ABF=∠ACG(等角的余角相等),

在△ABF和△GCA中,

∴△ABF≌△GCA;

(2)由(1)△ABF≌△GCA,

∴∠F=∠GAC,

∵BE⊥AC,

∴∠AEB=∠F+∠FAE=90°,

∴∠GAC+∠FAE=90°,

∴AG⊥AF.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垂直定义的应用,能求出△ABF≌△GCA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

四、解答题

27.如图所示,已知△ABC中,AB=AC=10厘米,BC=8厘米,点D为AB的中点. 

(1)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1厘米/秒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由C点向A点运动.

①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3秒后,△BPD与△CQP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

②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与△CQP全等?

(2)若点Q以(1)②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出发,点P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B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ABC三边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P与点Q第一次在△ABC的哪条边上相遇?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专题】动点型.

【分析】(1)①先求得BP=CQ=3,PC=BD=5,然后根据等边对等角求得∠B=∠C,最后根据SAS即可证明;

②因为VP≠VQ,所以BP≠CQ,又∠B=∠C,要使△BPD与△CQP全等,只能BP=CP=4,根据全等得出CQ=BD=5,然后根据运动速度求得运动时间,根据时间和CQ的长即可求得Q的运动速度;

(2)因为VQ>VP,只能是点Q追上点P,即点Q比点P多走AB+AC的路程,据此列出方程,解这个方程即可求得.

【解答】解:(1)①∵t=3(秒),

∴BP=CQ=3(厘米)

∵AB=10,D为AB中点,

∴BD=5(厘米)

又∵PC=BC﹣BP=8﹣3=5(厘米)

∴PC=BD

∵AB=AC,

∴∠B=∠C,

在△BPD与△CQP中,

∴△BPD≌△CQP(SAS),

②∵VP≠VQ,

∴BP≠CQ,

又∵∠B=∠C,

要使△BPD≌△CPQ,只能BP=CP=4,

∵△BPD≌△CPQ,

∴CQ=BD=5.

∴点P的运动时间t==4(秒),

此时VQ==1.25(厘米/秒).

(2)因为VQ>VP,只能是点Q追上点P,即点Q比点P多走AB+AC的路程

设经过x秒后P与Q第一次相遇,依题意得1.25x=x+2×10,

解得x=80(秒),

此时P运动了80×1=80(厘米),

又∵△ABC的周长为28厘米,80=28×2+24,

∴点P、Q在AB边上相遇,即经过了80秒,点P与点Q第一次在AB边上相遇.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解题的根据是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

文档

2015-2016学年上海市黄浦区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2015-2016学年上海市黄浦区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A.B.C.D.2.的一个有理化因式是()A.B.C.+D.﹣3.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A.ax2﹣2x+=0(a是已知数)B.3x2+2x﹣4=3x2C.5x2﹣2x=0D.=14.下列二次根式中与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A.B.C.D.5.下列语句中哪个是命题()A.联结A、B两点B.等角的余角相等吗?C.对顶角相等D.代数式(a≥0)叫二次根式6.如图,已知AB=AC,AD=B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