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一:集成直流稳压电源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1. V。=+3v~+9v;
2. Iomax=800ma;
3. △Vop_p≤5mv;
4. Sv≤3×10-3;
5.有保护装置。
总体分析
稳压电源由电源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四个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 电 源 + 整 流 + 滤 波 稳 压 +
1 2 u3 uI U0
_ 变压器 _ 电 路 _ 电 路 _ 电 路 _
u1 2 3 uI U0
(a)稳压电源的组成框图
0 t 0 t 0 t 0 t 0 t
(b)整流与稳压过程
题目二: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函数发生器设计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1.正弦波、三角波、方波输出频率范围:1Hz~10Hz,10Hz~100Hz;
2.输出电压: 方波:Vp-p≤24V,三角波:Vp-p=8V,正弦波: Vp-p>1V;
3.波形特性:方波:上升和下降时间:≤30uS,三角波非线性系数:≤2%,正弦波失真度:≤5%;
题目三:音响放大器设计
一、任务与要求
设计一音响放大器,要求具有话筒扩音、混合前置放大、音调输出控制、音量控制,功率放大等功能。
各级主要作用
话音放大级:话音放大器的作用是不失真地放大声音信号。
混合前置放大级:将磁带放音机输出的音乐信号与电子混响后的声音信号混合放大。
音制放大级:主要是控制、调节音响放大器的幅频特性,音制器只对低音频与高音频的增益进行提升与衰减,中音频的增益保持0dB不变。
功率放大级(简称功放):给音响放大器的负载(扬声器)提供一定的输出功率。当负载一定时,希望输出的功率尽可能大,输出信号的非线性失真尽可能地小,效率尽可能高。
已知条件
+VCC = +9V,话筒(低阻20 )的输出电压为5mV,录音机的输出信号电压为100mV。电子混响延时模块1个,集成功放LA4102 1只,8 /2W负载电阻RL 1只,8 /4W扬声器1只,集成运放LM324 1只(或mA741 3只)
主要技术指标
额定功率 Po≥1W( <3%);
负载阻抗 RL=8 ;
截止频率fL=40Hz,fH=10kHz;
音制特性:1kHz处增益为0dB,100Hz和10kHz处有±12dB的调节范围,AVL=AVH≥20dB;
话放级输入灵敏度 5mV;
输入阻抗 Ri>>20
设计过程
整机电路由话音放大器、混合前置放大器、音制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组成,根据各级的功能及技术指标要求分配电压增益,分别计算各级电路参数,通常从功放级开始向前级逐级计算 ,根据技术指标要求,音响放大器的输入为5mV时,输出功率大于1W,则输出电压Vo>=2.8V。总电压增益AvΣ=Vo/Vi>560倍(55dB)。各级放大倍数如下图所示:
二、格式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小初)
设计课题: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以上小二号、行距40磅)
题目(三号,黑体,居中)
(空一行)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标题均为小三号,宋体)
1. 。。。;(正文均为小四号,宋体,行距1.5倍)
2. 。。。;
3. 。。。;
二、方案设计与论证
(首段,对设计要求的总体分析)
方案一、。。。
。。。
方案二、。。。
。。。
三、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
。。。
四、总原理图及元器件清单
1.总原理图、PCB图
(含元件标号与型号)
1.元件清单
元件序号 | 型号 | 主要参数 | 数量 | 备注 |
R1 | ||||
T1 | ||||
。。 |
(一般分静态调试与动态调试两大内容)
六、性能测试与分析
(要围绕设计要求中的各项指标进行)
(无详细测试过程和数据处理、误差计算与分析,设计报告视为不合格)
七、结论与心得
八、参考文献
.。。。(五号,宋体)
.。。。
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系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07电气1班学号: 姓名:
课题名称 | |||
设计任务与要求 | |||
设计报告成绩 | |||
电子 作品成绩 | |||
课程设计成绩 | 指导教师: |
三、要求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之后,集中安排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动脑又动手,在教师指导下,结合某一专题地开展电子电路的设计与实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电路问题的能力。它是高等学校电类专业的学生必须进行的一种综合性训练。
二、课程的任务与要求
从课程设计的任务出发,应当通过设计工作的各个环节,达到以下教学要求:
(1)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电子电路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综合运用本课程所学知识的能力。
(2)培养学生根据课题需要选学参考书籍,查阅手册、图表和文献资料的自学能力。通过思考,深入钻研有关问题,学会自己分析并解决问题的方法。
(3)通过电路方案的分析、论证和比较,设计计算和选取元器件初步掌握简单实用电路的分析方法和工程设计方法。
(4)了解与课题有关的电子电路以及元器件的工程技术规范,能按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完成设计任务,编写设计说明书,正确地反映设计与实验的成果,正确地绘制电路图等。
(5)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通过课程设计实践,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生产观点、经济观点和全局观点。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与安排
1.课程设计题目的选择
课程设计题目选择的是否合适,直接关系到学生完成的情况和教学效果。必须根据教学要求、学生实际水平、能完成的工作量和实验条件,恰当的选题。争取让不同程度的学生,经过努力能完成课程任务,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和能力等方面有所收获。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其主要内容均是电子电路课程中学过的知识,而且多是应用集成电路组成的实用电子装置,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反映了电子技术的新水平。这些题目有的以数字电路为主,有的以模拟电路为主,还有包含数学和模拟电路的综合性题目。它们的设计指标不仅符合教学要求,并且都是从学生实际出发选定的课题内容,设计方法难易适中。
2.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
教学中讲解必要的电路原理和设计方法,如果需要深化和扩展学过的知识,还要补充讲授有关的内容,帮助学生明确任务、掌握工程设计方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择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完成预设计。学生要对设计的全过程作出系统总结报告,按照一定格式写出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说明书主要内容有:
(1) 设计题目;
(2) 主要指标和要求;
(3) 方案选择及电路工作原理;
(4) 单元电路设计计算,元器件的选择,画出电路图等;
(5) 收获、体会和改进设计的建议。
(6) 参考文献
3.教学安排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一般集中安排为(三周)。
课程设计一般可分为二个阶段:
(1)预设计阶段:包括教师授课、方案论证、设计计算和完成预设计。
(3)总结报告阶段:包括总结设计工作,写出设计说明书和最后的考核
四、课程设计的教学方法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作为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应着重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进行电路实验的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需根据设计任务提出参考书目,让学生自学就可以了。对于设计或实验中可能碰到的重点、难点,只要通过典型分析和讲解,启发学生的思路和自学的方法,以便达到举一反三的作用。设计中还要教给学生查阅资料、使用工具书的方法,让他们遇到问题时,不是立刻找老师,而是通过思考,查阅资料和书籍,自己寻找答案。
要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为学生提供在设计实践中自己锻炼的机会和条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钻研问题,明确设计要求,找出实现要求的方法。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探索,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时间安排上要留有余地,保证学生有条件地解决设计和实验中的问题。同时,要采用经验交流、集体讨论、课题报告等形式,互相启发、集思广益。
五、课程设计题目
课题一、音响放大器设计
课题二、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课题三、波形发生器设计
课题四、语音放大电路设计
也可根据自己情况另拟其他课题。
六、成绩组成及判定标准:
1、成绩组成:
(1)理论设计与总结报告:包括方案论证、电路工作原理、单元电路设计计算、元器件的选择、总电路工作原理、总图与总结设计工作、写出设计说明书。理论设计与总结报告成绩占总分80%。
(2)考核:考核成绩占总分20%
2、判定标准:
A.理论设计与总结报告成绩:
90分:设计认真,很好地完成设计任务。方案论证正确,电路工作原理清楚,单元电路设计计算正确,元器件的选择正确合理,和总电路工作原理分析正确及画出的总电路图规范,总结完整,设计说明书规范。
80分:设计认真,较好地完成设计任务。方案论证正确,单元电路设计计算无明显错误,元器件的选择正确,和总电路工作原理分析较清楚及画出的总电路图较规范,总结较完整,设计说明书较规范。
70分:基本完成设计任务。总电路工作原理分析较清楚。单元电路设计计算和元器件的选择有一些小错误。总结一般,设计说明书不够规范。
60分:未完成所有的设计任务。总电路工作原理分析不够清楚。单元电路设计计算和元器件的选择有错误,设计说明书不规范。
60分以下:只完成设计任务的小部分,总电路工作原理分析不清楚。单元电路设计计算和元器件的选择有错误,设计说明书不规范
B. 考核成绩
90分:口试中能正确回答所有问题,回答正确,基本知识扎实,能分析电路中可能出现的一切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80分:口试中能正确回答一些问题,回答正确,基本知识较扎实,能分析电路中可能出现的一般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70分:口试中回答问题基本正确,基本知识一般,尚能分析电路中可能出现的小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60分:口试中能正确回答简单问题,能分析电路中出现基本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60分以下:口试中不能回答问题,基本知识不扎实。
设计中有创新思想的可适当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