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3届高三新课标原创月考试题5化学B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9:34:31
文档

2013届高三新课标原创月考试题5化学B

试卷类型:B2013届高三新课标原创月考试题5化学考试时间90分钟,100分适用地区:新课标地区考查范围:必考内容建议使用时间:2012年12月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没有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
推荐度:
导读试卷类型:B2013届高三新课标原创月考试题5化学考试时间90分钟,100分适用地区:新课标地区考查范围:必考内容建议使用时间:2012年12月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没有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
试卷类型:B

2013届高三新课标原创月考试题5  

化学

考试时间90分钟,100分

适用地区:新课标地区 

考查范围:必考内容

建议使用时间:2012年12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没有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2·宣城二模]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仙台港发生9.0级地震,地震引发海啸,食盐、蔗糖、醋酸、“84消毒液”、明矾等是灾后居民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或表示正确的是(    )

A.食盐中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B.蔗糖和醋酸都是弱电解质        

C.“84消毒液”中有效成分NaClO的电子式为:

D.1 L 2 mol·L-1的明矾溶液完全水解制得的胶体中胶粒数等于2NA

2.[2012·德州一模] 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因果关系的判断,完全正确的是(    )

3.[2012·日照5月份适应训练]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Na>O;离子半径:Na+<O2-

B.第ⅦA族元素碘的两种核素131I和137I的核外电子数之差为6

C.P和As属于第VA族元素, H3PO4的酸性强于H3AsO4的酸性

D.Na、Mg、A1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依次减弱

4.[2012·日照质检]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分子式为C5H12的烃有三种可能的结构

B.乙醇分子中含有羟基,可以和金属Na反应生成H2

C.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说明苯分子中没有与乙烯分子中相似的碳碳双键

D.淀粉、蛋白质、油脂、葡萄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水解反应

5.[2012·西工大附中第四次适应性训练] 正丁烷的二氯取代产物为A(C4H8Cl2),A分子中又有一个H原子被Cl原子取代,生成的C4H7Cl3有四种同分异构体,则A的结构有    (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6.[2012·盐城二模]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7.[2012·四川卷]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钠与水反应:Na+2H2O===Na++2OH-+H2↑

B.硅酸钠溶液与醋酸溶液混合:SiO32-+2H+===H2SiO3↓

C.0.01 mol/L NH4Al(SO4)2溶液与0.02 mol/L 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NH4++Al3++2SO42-+2Ba2++4OH-===2BaSO4↓+Al(OH)3↓+NH3·H2O

D.浓中加入过量铁粉并加热:Fe+3NO3-+6H+Fe3++3NO2↑+3H2O

8.[2012·安徽卷] 仅用下表提供的玻璃仪器(非玻璃仪器任选)就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玻璃仪器
A分离乙醇和乙酸乙酯的混合物分液漏斗、烧杯
B用pH=1的盐酸配制100 mL pH=2的盐酸

100 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C用溴水、淀粉­KI溶液比较Br2与I2的氧化性强弱

试管、胶头滴管
D用NH4Cl固体和Ca(OH)2固备并收集NH3

酒精灯、烧杯、导管、集气瓶
9.[2012·山东卷] 下列与金属腐蚀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a中,插入海水中的铁棒,越靠近底端腐蚀越严重

B.图b中,开关由M改置于N时,Cu—Zn合金的腐蚀速率减小

C.图c中,接通开关时Zn腐蚀速率增大,Zn上放出气体的速率也增大

D.图d中,Zn—MnO2干电池自放电腐蚀主要是由MnO2的氧化作用引起的

10.[2012·潍坊第三次适应性训练] 在常温条件下,下列对醋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pH=5.6的CH3COOH与CH3COONa混合溶液中:c(Na+)<c(CH3COO-)

B.将pH=a的醋酸稀释为pH=a+1的过程中,c(CH3COOH)/c(H+)变小

C.浓度均为0.1mol·L-1的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c(CH3COO-)-c(CH3COOH)=2[c(H+)-c(OH-)]

D.等体积pH=a的醋酸与pH=b的NaOH溶液恰好中和时,存在a+b=14

11.[2012·郑州三模]

12.[2012·天津卷] 已知2SO2(g)+O2(g) 2SO3(g) ΔH=-197 kJ·mol-1。向同温、同体积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气体:(甲)2 mol SO2和1 mol O2;(乙)1 mol SO2和0.5 mol O2;(丙)2 mol SO3。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容器内压强p:p甲=p丙>2p乙

B.SO3的质量m:m甲=m丙>2m乙

C.c(SO2)与c(O2)之比k:k甲=k丙>k乙

D.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数值Q:Q甲=Q丙>2Q乙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共分)

13.[2012·四川卷] (9分)下列框图中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常见的物质或其溶液,相互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A、B为气态单质,F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单质;E、H、I为氧化物,E 为黑色固体,I为红棕色气体;M为红褐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中所含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

(2)A在B中燃烧的现象___________。

(3)D+E→ B的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

(4)G+J→ M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Y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4.[2012·德州一模](11分)

15.[2012·临沂一模](10分)

 

  

16.[2012·日照质检] (12分)硫酸工业中废渣的成分为SiO2、Fe2O3、Al2O3、MgO。 某探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方案,将硫酸渣中金属元素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分离开来。

已知常温下,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如下:

阳离子Fe3+

Al3+

Mg2+

开始沉淀时的pH

1.9

3.7

9.6

沉淀完全时的pH

3.2

5.2

11.0

(1)工业上用固体A作原料制取粗硅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室用11.9mol/L的浓盐酸配制250mL3.0 mol/L的稀盐酸,所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和量筒外,还需要                              。

(3)上述流程中的试剂Y最好选用下列中的       (选填字母编号)。

A.水    B.氧化镁   C.氨水    D.氢氧化钠

(4)写出反应F→H的离子方程式                         。

(5)溶液H显碱性,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6)实验室可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上述流程中所需的CO2,仪器如下,装置A产生CO2,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顺序为a→                  ,装置C中应 盛放的试剂为                       。

17.[2012·宣城二模] (10分)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粗铁粒(含有少量金属铜杂质)与某浓度反应,设计了如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 

(1)将粗铁粒投入某浓度中,某同学观察该实验现象时发现,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反应开始逐渐加快。请分析反应逐渐加快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另称取粗铁粒10 g放入某浓度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气体Y。为

  了探究溶液X中铁元素的价态,甲同学设计如下实验:

有药品和仪器:0.1mol/L KSCN溶液、0.1mol/L KI溶液、0.2mol/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氯水等,试管和滴管。

请你设计简单实验,探究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现象结论离子方程式
第一步取2~3 mL溶液装于试管,向试管中加入几滴KSCN溶液。

第二步若溶液紫色褪去,则溶液含有Fe2+;若无明显变化,则不含Fe3+。

探究二

为了探究气体Y的成分,同学乙设计了如下装置(不考虑NO2转化为N2O4)

(3)装置乙的作用:                               。

(4)装置丙收集满气体后,通过气泡鼓入空气后,有红棕色气体生成,能否确定

气体Y中含NO? 说明理由__________                          __。

(5)同学丁为了探究气体Y的组成,将224mL气体Y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气体被完全吸收,所得溶液再用0.15mol/L酸性KMnO4溶液滴定,消耗20 mLKMnO4溶液。则气体Y中NO、NO2的体积比为           。(已知2NO2+2NaOH=NaNO3+NaNO2+H2O和NO2+NO+2NaOH=2NaNO2+H2O)

18.[2012·广东卷] (12分)苯甲酸广泛应用于制药和化工行业,某同学尝试用甲苯的氧化反应制备苯甲酸。

反应原理:

C6H5CH3+2KMnO4 C6H5COOK+KOH+2MnO2↓+H2O

C6H5COOK+HCl―→C6H5COOH+KCl

实验方法:一定量的甲苯和KMnO4溶液在100 ℃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按如下流程分离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应的甲苯。

已知:苯甲酸相对分子质量122,熔点122.4 ℃,在25 ℃和95 ℃时溶解度分别为0.3 g和6.9 g;纯净固体有机物一般都有固定熔点。

(1)操作Ⅰ为________,操作Ⅱ为________。

(2)无色液体A是________,定性检验A的试剂是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测定白色固体B的熔点,发现其在115 ℃开始熔化,达到130 ℃时仍有少量不熔。该同学推测白色固体B是苯甲酸与KCl的混合物,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提纯和检验,实验结果表明推测正确,请完成表中内容。

序号实验方案实验现象结论
将白色固体B加入水中,加热溶解,________

得到白色晶体和无色溶液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________

生成白色沉淀滤液含Cl-

干燥白色晶体,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色晶体是苯甲酸
(4)纯度测定:称取1.220 g产品,配成100 mL甲醇溶液,移取25.00 mL溶液,滴定,消耗KOH的物质的量为2.40×10-3 mol。产品中苯甲酸质量分数的计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计算结果为________(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2012届高三新课标原创月考试题五(B卷)

课标化学答案与解析

1.C【解析】食盐中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中最外层应是8个电子;蔗糖是非电解质;由于胶体粒子是多个Fe3+与OH—的聚合体,故1 L 2 mol·L-1的氢氧化铁胶体中含有氢氧化铁胶粒数小于2NA,故A、B、D项错,即选C。

2.C【解析】A项,判断错,应为Ⅰ对、Ⅱ对,有因果关系;B项,判断错,应为Ⅰ对、Ⅱ对,有因果关系;C项,陈述Ⅰ、Ⅱ正确,判断也正确;D项,陈述Ⅱ错,应为因为铁、铝在浓硫酸和浓中发生钝化。 

3.B【解析】根据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主族元系从上到下原子    半径逐渐增大可知,原子半径Na>Li>O;根据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离子,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的规律可知,Na+<O2-,因而A项正确;核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的中子数,因而B项错;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原子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因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也逐渐减弱,选项C正确;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原子金属性逐渐减弱,因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也依次减弱,D项正确。

4.D【解析】C5H12的烃有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三种同分异构体,选项A正确;乙醇中含有羟基,羟基能和钠反应生成氢气,B项正确;苯中的化学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C项正确;葡萄糖是不能再水解的单糖,D项错。

5.C【解析】①CHCl2CH2CH2CH3、②CH2ClCHClCH2CH3、③CH2ClCH2CHClCH3、④CH2ClCH2CH2CH2Cl、⑤、⑥、⑦、⑧CH3CCl2CH2CH3,分子中又有一个H原子被Cl原子取代后生成的C4H7Cl3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分别有:①4种、②4种、③4种、④2种、⑤3种、⑥3种、⑦2种、⑧3种,故A的结构有3种。

6.D【解析】酶催化时的活化能比化学催化时的活化能低,因此,酶催化比化学催化的效果好,A项错;向H2S溶液中通入Cl2,发生反应H2S+Cl2=S↓+2H++2Cl-,因此,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B项错;随n(O2)/ n(SO2)的增大,O2的转化率降低,C项错;D项正确。

7.C【解析】A项方程式两端电荷不守恒,错误;B项中反应物醋酸为弱酸,属弱电解质,应书写化学式,错误;C项,可假设体积均为100 L,即1 mol NH4Al(SO4)2与2 mol Ba(OH)2反应,OH-首先将Al3+沉淀,再与NH4+反应,SO42-与Ba2+恰好完全反应,C项正确;D项,过量的铁粉还能与Fe3+发生归中反应生成Fe2+,D项错误。

8.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常见实验中仪器的选择,同时考查考生对简单实验的设计能力。A项,乙醇与乙酸乙酯互溶,只使用分液漏斗无法分离,不能达到分离的实验目的,A项错误;B项,还需用到酸式滴定管等玻璃仪器;C项用试管、胶头滴管即可实现实验目的;D项,制备、收集NH3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大试管、酒精灯、导管、集气瓶。故C项正确。

9.B 【解析]】图a中铁棒发生电化学腐蚀,靠近底部的部分与氧气接触少,腐蚀程度较轻,A项错;图b中开关由M置于N,Cu—Zn合金作正极,腐蚀速率减小,B项正确;图c中接通开关时Zn作负极,腐蚀速率增大,氢气在Pt上放出,C错;图d中干电池自放电腐蚀主要是Zn发生析氢腐蚀引起的,D项错。

10.D【解析】pH=5.6的CH3COOH与CH3COONa混合溶液中:c(H+)>c(OH-),据电荷守恒知:c(Na+)+c(H+)=c(CH3COO-)+c(OH)-,故c(Na+)<c(CH3COO-),A项正确;醋酸稀释过程中,c(CH3COOH)、c(H+)均减小,但电离平衡CH3COOHH++CH3COO-向右移动,c(CH3COOH)减小的更快,故c(CH3COOH)/c(H+)变小,B项正确;据物料守恒得:c(CH3COO-)+c(CH3COOH)=2c(Na+)……①,据电荷守恒知:2c(Na+)+2c(H+)=2c(CH3COO-)+2c(OH-)……②,将①式代入②式并整理得:c(CH3COO-)-c(CH3COOH)=2[c(H+)-c(OH)-],C项正确;等体积醋酸溶液与NaOH溶液恰好中和时,c(CH3COOH)=c(NaOH),但醋酸是弱电解质,醋酸溶液中的c(H+)小于NaOH溶液中的c(OH-),故a+b>14,D项错。

11.B【解析】本题要联系溶解平衡及Ksp等分析。由Ag2SO4在水中的沉淀溶液平衡曲线可知:Ksp(Ag2SO4)=[c(Ag+)]2·c(SO42)=(1×102 mol•L1)2×16×102 mol•L1=1.6×105 mol3•L3,0.02 mol•L1的AgNO3溶液与0.2 mol•L1的Na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c(Ag+)]2·c(SO42)=1×105 mol3•L3<Ksp,所以混合液不会有沉淀生成,D项正确;a点表示Ag2SO4的不饱和溶液,但蒸发可以使溶液中c(Ag+)、c(SO42)都变大,故不能实现由a点变到b点,B项错。

12.B【解析】本题考查等效平衡,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反应达到平衡后,甲、丙容器的平衡为等效平衡,乙容器中平衡相当于将甲容器体积增大到原来的2倍,平衡逆向移动达到的新平衡,故容器内压强:p乙<p甲=p丙<2p乙,A项错;SO3的质量:m甲=m丙>2m乙,B项正确;容器中c(SO2)与c(O2)之比k:k甲=k丙=k乙=2,C项错;因不知SO2或SO3的转化率,故无法确定Q甲与Q丙的关系,D项错。

13.(9分)(1)三 ⅦA

(2)产生苍白色火焰

(3)2∶1

(4)3AlO2-+Fe3++6H2O===3Al(OH)3↓+Fe(OH)3↓

(5)4Fe(NO3)32Fe2O3+12NO2↑+3O2↑

【解析】根据转化关系和题中所给的信息可以判断:A为H2、B为Cl2、C为NaOH、D为HCl、E为MnO2、F为Al、G为NaAlO2、H为Fe2O3、I为NO2、J为FeCl3、M为Fe(OH)3、N为HNO3,X为NaCl或KCl溶液、Y为Fe(NO3)3。

(1)B中含有的氯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第ⅦA族。

(2)H2在Cl2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的火焰。

(3)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发生的反应为MnO2+4HCl(浓) MnCl2+Cl2↑+2H2O,反应中被氧化(注意发生反应的HCl只有一半被氧化,另一半起酸的作用)与被还原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

(4)NaAlO2与FeCl3在溶液中发生双水解反应:3AlO2- +Fe3++6H2O===3Al(OH)3↓+ Fe(OH)3↓。

(5)铁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铁、二氧化氮和氧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Fe(NO3)32Fe2O3+12NO2↑+3O2↑。

14.(11分)

【解析】(1)根据盖斯定律,②×2-①×6得:

(2)根据化学方程式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左移动,NH3的含量增加,H2O的含量减小,故A、C项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左移动,NO的含量减小,B项正确;使用适当的催化剂,能缩短达到平衡所需时间,但对化学平衡无影响,D项正确。

(3)①v(O2)=v(NH3)=×=0.1875mol·L-1·min-1。

②2min~4minc(NH3)大于0min~2min,故2min时升高温度或使用催化剂。

③分析6min和8min时各物质的浓度可知,在6min时改变的条件使反应向左进行。

15.(10分)Ⅰ.(1)O2+2H2O+4e-=4OH-   减小  (2)28

Ⅱ.(1)2.5×104   (2)①Fe(OH)3  ②氨水   ③ACDE

【解析】Ⅰ.(1)碱性甲烷燃料电池中O2在正极上得到电子被还原成OH-,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CH4+2O2+2OH-=CO32-+3H2O,反应时消耗了OH-,故该电池在放电时溶液的pH减小。

(2)由电子守恒可知:CH4~8e-~8OH-,则n(CH4)=n(OH-)=×0.01mol/L×1L=0.00125mol,故V(CH4)=0.00125mol×22400ml/mol=28mL。

Ⅱ.(1)====2.5×104 。 

(2)①由于Ksp[Fe(OH)2]>Ksp[Fe(OH)3],Fe(OH)3沉淀最容易形成,故Fe2+、Fe3+都被转化为Fe(OH)3。

②将NH4Cl溶液中的Fe3+转化成Fe(OH)3沉淀而除去,为不引入新的杂质,应向溶液中加入氨水。

③H2O2将Fe2+氧化成Fe3+,自身被还原为H2O,A项正确;将Fe2+氧化成Fe3+的主要原因是:Ksp[Fe(OH)2]>Ksp[Fe(OH)3],Fe(OH)3沉淀最容易形成,B项错;用Cu2(OH) 2CO3或Cu(OH)2调节溶液的pH=4,不引入杂质,C项正确;根据题意可知,D、E项正确。

16.(12分)(1)2C+SiO2Si+2CO↑  

(2)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每个1分,容量瓶无规格不得分)   

(3)D   

(4)AlO2-+2H2O+CO2=Al(OH)3↓+HCO3-(或[Al(OH)4]-+CO2=Al(OH)3↓+HCO3-)      (5)HCO3-CO32-+H+,HCO3-+H2OH2CO3+OH-,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6)→d→e→c→b      饱和NaHCO3溶液

【解析】(1)以粗硅的制取为背景,考查学生捕捉、获取情境信息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利用焦炭还原二氧化硅来制取粗硅。要求学生掌握硅的相关性质,正确书写焦炭与二氧化硅反应的方程式。

(2)考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所需仪器的选择,除题中所给仪器外,还

需250m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实验。

(3)考查阳离子Mg2+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所需试剂的选择,根据题给信息和流程可知应该先用氢氧化钠液将Mg2+转化成氢氧化镁沉淀析出同时将Al3+转化成AlO2-(或[Al(OH)4]-)为后续流程做铺垫。

(4)考查AlO2-(或[Al(OH)4]-)与CO2 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要求学生应清楚过量CO2反应的产物并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5)考查NaHCO3溶液显碱性的原因分析,学生应清楚仅存在水解平衡,也存在电离平衡,NaHCO3溶液之所以显碱性是因为HCO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6)考查CO2气体的实验室制备、除杂、收集方法。学生需根据实验室制备CO2的原理将所给仪器进行合理地组装。利用大理石和稀盐酸本来反应得到的CO2气体中会混有HCl气体气质,应通过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来除去;CO2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集。

17.(10分)(1)①反应放热,一段时间后溶液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② 由于铁中含杂质铜,反应时形成Fe-Cu 微型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

(2 )

步骤操作现象与结论可能的离子方程式
第1步

若溶液变红色,则溶液含有Fe3+;若无现象,则不含Fe3+

Fe3++3SCN-=Fe(SCN)3

第2步

另取少量溶液装于试管,向试管里滴加几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5Fe2++MnO4-+8H+=5Fe3++Mn2++4H2O

(3)验证NO2的存在并除去NO2

(4)不能确定,由于NO2与水反应也能生成NO,故不能确定气体Y中含NO。

(5)1∶3

【解析】将粗铁粒投入某浓度中, 发现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反应开始逐渐加快可从2个方面答:其一是温度原因,其二是形成原电池。因为溶液中可能含有Fe3+,检验Fe2+先加入KSCN溶液,后滴加氯水。装置乙中NO2与Na2S溶液反应,可看作是先生成,再与Na2S溶液反应生成S沉淀,故可验证NO2的存在并除去NO2。由于NO2与水反应也能生成NO,故不能确定气体Y中含NO。在乙和丙装置间加一个检验NO2是否除尽装置。由5NO2-~2 MnO4-,故2n(NO2-) =7.5×10-3mol,设NO、N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 ,则有x+y=10×10-3mol,2x+1/2(y-x) =7.5×10-3,解得:x=2.5×10-3mol,y=7.5× 10-3mol,故气体Y中NO、NO2的体积比为:1:3。

18.(12分)(1)分液 蒸馏

(2)甲苯 酸性KMnO4溶液 溶液颜色褪去(其他合理答案也可给分)

(3)①冷却结晶,过滤        ②滴入稀HNO3和AgNO3溶液   ③测定熔点 白色晶体在122.4 ℃左右完全熔化

(4)×100% 96%

【解析】(1)已知甲苯和KMnO4溶液反应生成苯甲酸钾、KOH、H2O和MnO2沉淀,则反应混合物过滤除去MnO2沉淀之后,滤液主要成分是C6H5COOK、KOH、H2O和过量的甲苯;甲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轻,而C6H5COOK、KOH易溶与水,因此分液即可,所以操作Ⅰ是分液,得到有机相的主要成分是甲苯和少量水,用无水Na2SO4干燥后蒸馏,得到的无色液体A为未反应的甲苯。

(2)甲苯能使紫(红)色的酸性KMnO4溶液褪色,因此可选酸性KMnO4溶液检验无色液体A是否是甲苯。

(3)苯甲酸在95 ℃和25 ℃时溶解度较小,分别为6.9 g和0.3 g,且苯甲酸的溶解度随温度下降明显减小,白色固体B的热溶液静置,缓慢冷却,易结晶析出白色苯甲酸晶体,而过滤所得滤液中含溶解度较大的KCl,则实验①应将白色固体B加入水中,加热溶解,静置,缓慢冷却、结晶、过滤,得到白色晶体和无色滤液;检验滤液中Cl-的原理如下:“Cl-+Ag+===AgCl↓”,白色的AgCl沉淀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则实验②应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HNO3和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滤液含Cl-;纯净固体有机物一般都有固定熔点,苯甲酸的熔点为122.4 ℃,则实验③应干燥白色晶体,测定其熔点,发现其在122.4 ℃开始熔化且熔化完全,说明白色晶体是纯净的苯甲酸。

(4)滴定时发生如下反应“C6H5COOH+KOH===C6H5COOK+H2O”,由于n(KOH)=2.40×10-3 mol,则与之中和的25.00 mL溶液中n(苯甲酸)=2.40×10-3 mol;25.00 mL溶液来自产品所配成100 mL苯甲酸的甲醇溶液,因此产品中n(苯甲酸)=×2.40×  10-3 mol,则产品中m(苯甲酸)=×2.40×10-3 mol×122 g·mol-1;由于产品质量为1.220 g,所以产品中苯甲酸质量分数=×100%≈96%。

文档

2013届高三新课标原创月考试题5化学B

试卷类型:B2013届高三新课标原创月考试题5化学考试时间90分钟,100分适用地区:新课标地区考查范围:必考内容建议使用时间:2012年12月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没有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