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 Class
中等教育
【摘
要】一个成长中的孩子在学校是一名学生,同时他也是家庭中的成员、一个社区的公民。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在影响着
他的成长,而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思想品质、心理素质、人格修养起着启蒙和培养作用,它的教育功能是学校及社会无法替代的。但是一部分家长并非天然拥有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有些家长甚至错误地认为,学校才是教育的真正场所,孩子教育的成败完全取决于学校的好坏或教师的水平。为了与家长达成育人共识,笔者所在学校从多层面多途径探索家校共育有效策略,努力挖掘教育资源,不断完善“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育人网络,开创家校共育、互动共赢的新局面。【关键词】家校共育;家长学校;三方共育;策略探索
家校共育有效策略探索
申
彤
【兰州市第四十三中学,兰州城关
730030】
一、教育理念引领,明确家校教育的重要意义要想真正实现高质量的家校共育,除了加强学校教育之外,还要通过改变提升家长的教育理念来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所以,校方做好国家的教育方针的宣讲就十分之必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指出:“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培养子女的良好习惯,加强与学校的沟通配合。”教育部在解读《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时指出: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加强学校、社会、家庭相互配合,多形式多途径参与、支持教育现代化建设。
这些文件都从国家层面指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明确提出了家庭教育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要紧密结合,才能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才能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家长理念的改变必然会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中。
二、开办家长学校,做好家长培训工作为增强家庭教育的有效性,让家长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特点,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学校高度重视家长培训工作,定期开办家长学校,安排不同主题的学习、讲座、辅导等,使家长们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担负起育人的责任。
(一)专家引领。邀请校外家庭教育专家进校园
为家长做专题报告,聚焦家庭教育现状,传播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在培训中,坚持“家长主体”原则和“多向互动”原则,指导家长确立责任意识,掌握家庭教育知识,提高自身修养,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必要条件。
(二)教师指导。老师们利用家长会,学校开放
周,家访等形式和家长沟通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面临的问题,用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工作经历来指导家长,如何面对和正确处理孩子的挫折和困惑。(三)心理辅导。学校秉持“育人育心”的教育思想,安排心理教师为不同的学生和家长精心设计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课程内容,解答家长们面临的困扰,引导他们与孩子顺畅沟通,帮助孩子的心灵健康成长。
通过培训,大部分家长不但转变了教育观念,树立了现代家庭教育意识,而且增强了家庭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了家庭幸福指数的提升和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三、家校共读,携手前行
学校开展向老师和家长推介好书活动,老师家长共同阅读,从书中汲取教育智慧。例如《做守信的家长培养自律的孩子》这本书教给家长怎样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书香浸润心灵,好书共读,让家校双方共同受益。
四、发挥家长的能动性,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管理
148
中等教育
为充分发挥家长的优势与特长,学校设立校家委会,各班设立班家委会,家长们通过家委会沟通,可以直接参与学校和班级的管理活动,可以走进课堂听课,零距离了解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发展目标等办学情况,这不仅让家长们亲身体验到学校、教师工作的艰辛,而且还强化了家长对学校的归属感,从而使家长与老师之间又多了一份宽容与理解。
五、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形成三方共育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知行才能合一。学校在征得家长同意的基础上,开展多项社会实践活动,有全员运动会,艺术节展演,外出研学,亲子读书会、义卖活动、公益助学、敬老院献爱心等多种层面不同范围的活动,带领孩子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无论是全校统一行动的,还是以班级为单位自选时间的社会实践活动,都引导、鼓励家长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拉近了家校距离,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家长和孩子之间,教师和家长之间增进了
了解,达成了共识,大家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不可能完成造就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极其细致艰苦的工程鸳”。家长唯有提升自己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才能真正承担起自己对于孩子成长的首要教育责任;教师唯有提升家庭教育的专业化水平,才能为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我们坚信,家校合作、家校共育,这是学校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学校教育更上新台阶的重要举措之一。只要家校携手,在培育孩子这条阳光大道上,我们定会少走弯路,定会让孩子健康快乐地幸福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兰芳.构建家校共育的有效机制例析[J ].中小学德育,2019(8).[2]王立坤.家校共成长从创新家长课程开始[J ].中国教师,2019(8).[3]韩玉梅,张红.家校联动促成长——
—浅谈家校合作、共促孩子全面成长[J ].课程教育研究,2019(30).
Management
学校管理
(上接147页)体(特别是留守儿童)在情感发育、心理需求、自我探索的需要方面的心理问题,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对学生帮助辅导,防范于未然,把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中。
强化家庭教育和监护,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学校应当及时将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思想态度汇报给家长。家长应当将孩子在家庭和社会交往情况及时与学校沟通联系,一旦发生不良倾向,应及时报告学校,共同研究教育方案,预防严重事件的发生。
还要加强多部门联动机制。教育要加强与、司法、卫生、食药监、文化、建设、交通、工商、质检、新闻出版等有关部门的联系,开展各项安全工作专项整治工作,形成密切配合、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管理协作机制,将多部门安全联动协作机制作为制度固定下来,坚持下去,要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及时沟通情况,分析安全形势,解
决重点问题,真正把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等各项任务和措施落到实处,共同做好校园安全管理工作。
总之,学校安全关系到每个孩子们的家庭和社会公共安全稳定,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必须时刻牢记安全第一,注重安全隐患的排查与整治,坚持标本兼治,加强师生安全宣传、教育和管理,时常绷紧安全这根弦,为维护师生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为确保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作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斯英.中小学校园安全体系初探———基于视角下的思考
[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35(9).
[2]邱浩.平安校园建设视角下高校突发事件防控机制探析[J ].经营与
管理,2019(10).
[3]杨莉.校园网络安全管理体系优化研究[J ].无线互联科技,2019(15).[4]谢朋德.论如何有效防范中小学校园件[J ].学周刊,2019(27).[5]王昌伟,赵晓.浅析中小学有关安全教育方法和内容的相关思考[J ].
中国校外教育,2019(22).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