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换观念:采购能赚钱
统计结果显示,采购成本每降低5%,可以使利润率增加50%。
一般来说,如果不采用降低采购成本的办法,要想使企业的利润升高50%有两种方法:第一,需要增加50%的销售额;第二,减少20%的管理费用,并大大减少员工人数。但是从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些均是不可取的方法。
图1 采购成本降低对利润的影响
很多人都认为采购只是将所需要的原料定期地买回来,却从来没想过采购也能赚钱。中国的老板大多认为,只要扩大产品的量或规模必然会赚到钱,也会意识到采购的成本,但是其并不以为然,只把管理采购工作重点放在销售上,而忽视了采购降低5%的利润可以提高50%。
采购的成本主要体现在采购的次数、无缘由的储存、非核心的采购业务、无效的采购方法、不会调查、不会平衡、不会事前控制等。在这种情况下,采购的成本是可以变通的,企业的管理方法体系也是触类旁通的。
二、采购零成本管理
采购不需要创新,但需要使用一定的工具,具备一定的意识。当把采购转换成利润源泉时,采购就是零成本。管理供应商指标的更新,需要不断积累、考量,更需要知识的转换。
【案例】
十年不涨工资
某女职工在一家公司工作十年了,十年内她迟到不超过十次,每次出差都会认真地做好事情,但是从来没涨过工资。有一天,她很诚恳地向老板提涨工资的事情。老板了解到她在采购部门工作,在向采购总监咨询了女职工的情况后,很清晰地告诉她,她的工资一分钱都不会涨,如果不满意可以选择离开。
原来,老板要求采购实现零成本,而该女职工一般用的都是供应商的合同、流程、物流,她所做的每一项业务都是先付钱,而且经常买多,导致储存成本上升,从来没给公司省过一分钱。
企业采购管理就是实现零成本。由此可见,该女职工的工作是没有达到企业要求的,所以不会给她涨工资。
三、采购方法更新
在采购中最难做到的是采购方法的不断更新。例如,某人原来在一家建材公司做采购工作,然后跳槽到一家做婴幼儿产品的公司后感觉不适合,第三年又跳槽到一家卖电子产品的公司仍然感觉不适合,说明其一直在用做建材生意的手法管理现在的工作。
【案例】
何华教授的职业转换——“用显微镜炒股票”
何华曾是复旦大学的一位教授,曾任亚洲投资公司中国区总监。他曾经在复旦就读高能物理专业,在美国获得了博士学位,他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夸克。他后来在所罗门证券的亚太地区担任亚洲地区CEO,仅用了一年零六个月的时间使所罗门证券从一家名不转经转的交易所上升到美国三大证券业的巨头,每天的资金周转达到200亿美金左右。
许多人问他是怎么炒股票的,他笑着反问:“你们是怎么炒股票的?”人们异口同声地说:“用计算器。”他却说:“你知道我用什么炒股票吗?显微镜!”
“用显微镜炒股票”,就是看得永远比别人多一层,这多出来的一点点通过不断积累,就可以使量变达到质变,成就一番事业。
四、提升采购的境界
管理有境界,采购同样有境界。在采购中,一般人会了解供应商的产品价格、交货期、服务和质量、产品结构组成,而一部分人却对企业结构的量化、资本运作情况、公司的股东、贷款情况、财务利息等了如指掌,这就是境界。所以,在某个点明白财务的成本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把成本分开,只有投入一定的精力将采购成本进行剖析,再总结量化,才能使得采购工作为企业奉献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