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1.1编写目的
为了能高效的,有计划设计图书馆管理系统。本报告的主要作用是确定各个项目模块的设计情况和主要的负责人,供各项目模块的负责人阅读,做到及时协调,按步有序进行项目的开发.减少设计中的不必要损失。
主要具体步骤:拟订项目设计计划书,分配项目工作,安排项目进度。
1.2背景
当今时代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在各行各业中离不开信息处理,这正是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信息管理系统的环境。计算机的最大好处在于利用它能够进行信息管理。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控制,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大大的提高了其安全性。
数据处理时,使用手工操作,工作量大,出错率高,出错后不易更改,由于信息比较多,图书借阅信息的管理工作混乱而又复杂。建立图书管理系统能够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而且能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能够及时、准确、有效的查询和修改图书情况。
说明:
a.所建议开发的软件系统的名称:图书馆管理系统
b.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一组成员。
开发者:XXXXXXXXXXXXXXXXXXX
用户:图书馆工作人员及读者
c.图书馆委托我们开发该软件系统。
1.3定义
系统的应用功能模块包括:
管理员系统:图书添加、图书还书借阅查询管理
读者借阅系统:图书借阅归还
1.4项目性质
盈利,商业化的学术、文化教育管理系统。
1.5参考资料
Java SQL Server项目开发实践 中国铁道出版社 苏年乐 主编
JSP项目开发全程实录 清华大学出版社 周桓 王殊宇 主编
http://wenku.baidu.com列出的参考资料----软件需求说明书编写规范。
2.任务概述
2.1目标
实现图书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需求。让图书馆能够有效的管理图书的查询、借阅、增加、归还等操作,保护好文件,促进图书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实现图书馆的智能化管理,以提高图书馆的的工作效率。
2.2用户特点
社区管理员一般都有社会人士担任,系统的各项操作应当简单易懂,做到所见即所得。
2.3假定条件与
本图书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是应用于中小型的图书馆。在功能上还不是很健全,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还可进一步实现与E-Mail和Internet电话连接起来,成为网络图书管理信息系统软件。
3.需求规定
3.1细化的dfd图
第二层
3.1.1图书查询
3.1.2读者管理
3.1.3还书
3.1.4借书
第三层
3.1.5读者增删
3.1.6管理图书(查询图书)
3.1.7新书入库
3.2系统数据库ER图
3.3系统状态图
3.3.1管理员状态图
3.3.2读者状态图
4. 功能规定
4.1 对功能的规定
41.1 系统功能概述
功能名称 | 简要说明 |
登录 | 数据库的链接、数据库操作、相关表的建立、登录信息显示 |
查询图书信息 | 按书名查,按图书类别查,按作者,按出版社查,可提供选择和输入两种方式 |
查询本人借阅信息 | 列出本人所有借阅历史信息和当前借阅信息 |
查询图书信息 | 查询馆藏图书和借阅图书,以列表显示,点击每本图书显示该图书详细信息 |
查询读者信息 | 提供输入姓名和编号两种方式 |
图书入库 | 登记图书入库信息 |
办理借书证 | 给读者分配一个编号,登记读者信息 |
图书借阅和归还 | 不同级别会员的出借天数和最多借阅册书不同 |
逾期未还处理 | 列出未还的图书清单和读者清单 |
挂失处理 | 包括借书证挂失和图示遗失处理,借书证挂失在挂失数据表中处理,图书遗失在借阅表和图书表中处理 |
1. 认证
1)验证用户身份,输入ID和密码,随后的交互取决于用户的身份;
2.如果用户是读者,可进行如下交互:
1)查询图书的各种信息(按书名查,按图书类别查,按作者,按出版社查,可提供选择和输入两种方式);
2)查询本人的借阅信息(列出本人所有借阅历史信息(六个月内,一年内)和当前借阅信息(未还));
3.如果用户是管理员,可进行如下交互:
1)查询图书的各种信息
查询馆藏图书和借阅图书,以列表显示,点击每本图书显示该图书详细信息;
2)查询读者的各种信息
提供输入姓名和编号两种方式
3)图书入库
登记图书入库信息
4)办理借书证
给读者分配一个编号,登记读者信息
5)图书借阅和归还
不同级别会员的出借天数和最多借阅册书不同
6)逾期未还处理
列出未还的图书清单和读者清单
7)挂失处理
包括借书证挂失和图示遗失处理,借书证挂失在挂失数据表中处理,图书遗失在借阅表和图书表中处理
4、完整性约束
1.图书编号和读者编号唯一;
2.读者借阅的图书一定是系统中提供的图书,一个读者不能借同一本书超过1本;
3.读者遗失的图书一定是本人借阅的图书;
4.已遗失的图书不能再被借阅;
5.遗失图书数量不能超过馆藏图书数量;
6.已挂失的借书证不能再借书;;
7.出借天数和最多借书册书由会员级别决定。
4.2 对性能的规定
4.2.1 精度
由于此软件是一个信息管理系统,其实际应用过程中必须要求记录信息和查询信息的准确性,由于系统信息录入时能选择录入的尽量选择录入,手工录入的信息也要判断其录入内容的合法性。
4.2.2 时间特性要求
该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在时间要求不是很高,只认为其在单个终端上使用,尽管如此,平凡的查询还是要求响应的时间尽可能的短。因此,还是要尽量优化功能模块的代码,减少数据库的访问次数。在完成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数据库的访问次数或数据操纵的次数。
4.2.3 灵活性
由于系统采用 B/S 的结构,所以在操作上比较灵活,客户机只需要具有浏览器即可实现对该软件操作了,对于服务器端则要配备相应的环境,以及相应的数据库的安装。此系统主要采用 JSP 来实现,根据Java 语言的特点,具有可移植性,只要是符合java语言的开发环境都可以运行该系统软件。
在设计时要注意其适用性及可变性方面的功能,方便版本的更新,以及在需求发生变化的时候可以及时地进行修改。主要是在功能列表中有接口,便与今后后续的概念的增加;在各个功能的具体下设的细小的功能的部分要便于增加与修改以及删除。
4.3 输人输出要求
输入基本上是通过 post 方法进行,即用户选择或者手工录入的信息写入数据库。输出
则是依靠相应的JSP 代码完成HTML 代码的打印。
4.4 数据管理能力要求
在系统设计及实施阶段,要有阶段性的记录文件。
对于数据库的设计要足够的大,表的空间要足够大,同时要有一个可变化的空间,对于今后在此方面的增长上能够有足够的空间。
在数据精度及范围上及存储上可根据编码人员的设计决定,注意的一点是要有足够的空间的大小。
4.5 故障处理要求
对于可能出现的故障问题应该在重新启动系统时,自动恢复,同时对于产生的故障可能是无法估计的,或是由于特殊的原因而产生的,所以应该就有的一项功能是能够及时地对用户进行的操作进行恢复与保存的功能,目的是使得当系统遇到不可抗拒的原因被迫中止运行时能够对用户来说产生最小的损失。
4.6 其他专门要求
扩展策略: 考虑到今后系统的应用范围及频度方面的问题可以,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今后系统得功能扩展以等方面的问题。
复用策略:本系统目前正在使用中,复用的程度会很高,所以在服用方面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折衷策略。说当两个目标难以同时优化时,如果存在此种情况时,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客户的需求在哪一方那个面更大些,这样我们就可以有侧重的进行。例如“时-空”效率折衷,如果客户在时间上要求更加迫切的话,那么就可以适当在时间方面略有侧重。复杂性与实用性折衷,此方面的折衷办法也是相同的。
5运行环境规定
5.1 设备
a.处理器型号及内存容量
CPU P4-3.0/1G内存
b.外存容量、联机或脱机、媒体及其存储格式,设备的型号及数量;
80G硬盘、脱机
c.输入及输出设备的型号和数量,联机或脱机;
键盘:USB2.0接口/1个;USB3.0接口1个
显示器:14'显示器,可显示真彩16位,1024×768屏幕分辨率/1台;
脱机
d.数据通信设备的型号和数量;
用户终端设备:WEC-3601 /1台
调制解调器1台
多路复用器1台
网络设备:
网卡:D-Link DFE-530TX/1个
交换机:TP-Link TL-SF1024/1台
路由器:TP-Link TL-R406/1台
UPS:山特MT1000/1台
VPN设备:NETGEAR FVS318/1台
e.功能键及其他专用硬件
5.2支持软件
系统的使用主要考虑的是数据库的安全有效运行,在Widows 7和Windows XP都可以实现。
5.3接口
暂无与其他软件之间接口;
网络协议:TCP/IP协议
5.4控制
运行方法:在服务器端需装有该系统软件。首先启动服务器,使得服务器段的软件正常的运行起来,在客户端通过专有的IP 即可登陆系统,并且使用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