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科技局,各有单位:
为贯彻市《关于全力打造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意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我市高校院所等科研单位跟踪现代技术发展前沿,加强原始创新,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为增强我市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技术和人才储备,组织实施苏州市产业技术创新专项(应用基础研究)。现将项目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重点领域
围绕以下七个重点领域组织实施应用基础研究计划:
210101 纳米技术及新材料
210102 医疗器械及新医药
210103 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
210104 机器人及智能装备
210105 轨道交通技术及装备
210106 现代农业
210107 医疗卫生
二、申请对象
1.申报单位为市区具有法人资格的高等院校、高校研究院、科研院所,以及苏科计﹝2007﹞32号文件明确的市级计划直属单位。其中,医疗卫生领域项目主要由医疗机构申请。由两个以上单位联合申报的,必须明确各自在项目中承担的任务,并附合作协议。
2.优先支持青年科研人才(38周岁以下)作为项目负责人申报的项目。
3.优先支持申报单位与应用企业联合申报的项目。
三、组织方式
1.本类计划实行自主申报,申报材料需经单位所在地的科技局或市相关部门审查推荐,限额申报的要进行筛选和排序,匹配经费需签署承诺意见,主管部门盖章后报市科技局。
2. 210101至210105领域由市科技局高新处负责,实行限额申报,苏州大学限报15项,苏州纳米所、苏州医工所、苏州科技学院、常熟理工学院限报;苏州职业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绩效评价为优秀的在苏高校研究院限报5项,绩效评价未获得优秀的在苏研究院限报3项;其他单位限报2项。项目支持经费原则上不超过10万元。
3. 210106、210107领域由市科技局农社处负责,每人限报1项,参加他人申报的项目不超过1项。⑴现代农业领域不限额,支持经费5-10万。⑵医疗卫生领域实行限额申报,具体申报名额分配详见附件,项目资助经费一般为3万元。
四、申报要求
1.申报项目的研究内容应具有前沿性、前瞻性,研究路线或技术方案可行,申报项目内容具体,目标明确并可考核,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应用前景,能形成专利、软件著作权、自主专有技术等自主知识产权,能为我市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创新源。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不超过三年。
2.关于申报项目负责人的:项目负责人要保证在实施期内能完成项目任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项目负责人不能申报新的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列入苏州科技信用档案不良记录的;截至2014年底,承担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应结未结的;未按要求完成科技统计的;目前已承担省、市级科技计划在研项目2项以上的。
3.1-5领域的项目完成时需取得以下成果:
⑴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申请发明专利并获受理,取得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⑵具有较高的技术创新水平,项目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
⑶项目成果具有明确应用企业和产业化前景,完成项目小试,形成样品、样机并在应用企业至少实现小批量生产。
4.现代农业领域的项目完成时需取得以下成果:
⑴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发表论文,制订地方技术标准。
⑵项目成果具有明确的产业化应用前景,完成小试或中试,形成样品、样机、新品种。
5.医疗卫生领域的项目完成时需取得以下成果:
⑴面向临床应用开展研究,具有较高的技术创新水平,项目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⑵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申请专利,发表论文等。
五、申报材料
1.申报书样式见本通知附件,申报单位注意控制申报材料篇幅,参照申报书限定字数填写。
2.申报单位应确保申请材料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采取弄虚作假等手段取得市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的单位,一经发现,除追回资金外,将记入苏州市科技信用档案,三年内不再受理该单位申报的各类科技计划项目。
3.附件清单中要求提供“查新报告”的,查新重点为创新点的新颖性及专利状况。
4.请各申报单位登录市科技局网站(www.szkj.gov.cn)进入“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进行网上申报。各主管部门在审核纸质申报材料时,应核对纸质版与项目管理系统中电子版数据的一致性,防止发生电子版申报材料中部分附件缺失的情况。
5.申报项目经由单位管理员、主管部门向市科技局逐级推荐。纸质申报材料统一用A4纸打印,按封面、项目信息表(通过项目管理系统下载后打印)、承诺书、项目申报书(通过项目管理系统下载后打印)、附件材料顺序装订成册,采用订书钉或书本式装订,切勿用塑料夹。各类项目纸质申报材料一式一份。
六、申报时间与地点
1.申报日期:项目受理时间自5月8日起,申报截止时间为5月20日(节假日不受理)。
2.受理地点:市科技服务中心项目服务科(干将东路178号苏州市自主创新广场2号楼105)
3.咨询电话:
⑴市科技服务中心项目服务科:65241080
⑵市科技服务中心网络申报咨询:65236208
⑶市科技局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处:65227947
⑷市科技局农村科技与社会发展处:65241083
附件一: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信息表(通用)
附件二:苏州市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申报书
附件三:医疗卫生领域项目限额申报名额分配表
附件四:医学学科申报代码表(一级代码)
苏州市科学技术局
二〇一五年四月二十日
附件一:
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信息表
指南代码 | ||||||||||||||||||||||||||||||||||||||||||||||||
年 月 - 年 月 | 主管部门 | 代码 | ||||||||||||||||||||||||||||||||||||||||||||||
A 电子信息 、B 生物技术、C 医药、 D 材料、E 先进制造与自动化、F 能源、G 环境保护、H 农业、I医疗卫生、J社会事业、Z 其他。 | ||||||||||||||||||||||||||||||||||||||||||||||||
学科领域 | A 基础学科、B 信息学科、C 农业学科、D 生物医药、E 工程与材料、F 资源与环境、G医学、H其它 | |||||||||||||||||||||||||||||||||||||||||||||||
单位类型 | 1.部属高校 2.省属高校 3.部属科研机构 4.省属科研机构 5.市县科研机构 6.企业 7.科技中介机构 8.医疗机构 9.其他 | |||||||||||||||||||||||||||||||||||||||||||||||
单位为企业的,请选择:31.大型企业 32.中型企业 | ||||||||||||||||||||||||||||||||||||||||||||||||
33.小型企业 34. 星火龙头企业35.民营科技企业 36. 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37.省高新技术企业 38.其他 (可多选) | ||||||||||||||||||||||||||||||||||||||||||||||||
单位为科技中介机构的,请选择: 41.生产力促进中心 42.科技信 | ||||||||||||||||||||||||||||||||||||||||||||||||
息中心 43.技术市场 44.科技评估中心 45.科技创业服务中心 46.其他 | ||||||||||||||||||||||||||||||||||||||||||||||||
依托工程中心、实验室、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申报的,请选择 | ||||||||||||||||||||||||||||||||||||||||||||||||
1.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4.部省级重点实验室 5.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 ||||||||||||||||||||||||||||||||||||||||||||||||
1.国家、省级高新区 2.国家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 | ||||||||||||||||||||||||||||||||||||||||||||||||
3.大学科技园 4.星火密集区 5.农业综试基地 6.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7.可持续发展试验区 8.其他 | ||||||||||||||||||||||||||||||||||||||||||||||||
所在地区 | 市 县(市、区) | 代 码 | ||||||||||||||||||||||||||||||||||||||||||||||
通信地址 | 邮 编 | |||||||||||||||||||||||||||||||||||||||||||||||
单位负责人 | 职务职称 | 电 话 | ||||||||||||||||||||||||||||||||||||||||||||||
项目联系人 | 电 话 | |||||||||||||||||||||||||||||||||||||||||||||||
HTTP:// |
基础与效益
情况 | 职工总数(人) | |||||||||||||||||||||||||||||||||||||||||||||||
从事研发科技人员(人) | ||||||||||||||||||||||||||||||||||||||||||||||||
拥有专利总数 | 其中:发明专利数 | |||||||||||||||||||||||||||||||||||||||||||||||
拥有软件著作权数 | 年产值(万元) | |||||||||||||||||||||||||||||||||||||||||||||||
年销售额(万元) | 年创汇(万美元) | |||||||||||||||||||||||||||||||||||||||||||||||
年上缴税金(万元) | 年利润(万元) | |||||||||||||||||||||||||||||||||||||||||||||||
年研发投入占年销售额的比例(%) | ||||||||||||||||||||||||||||||||||||||||||||||||
国内参加单位 | 单位一 | 单位类型 | ||||||||||||||||||||||||||||||||||||||||||||||
单位二 | 单位类型 | |||||||||||||||||||||||||||||||||||||||||||||||
单位三 | 单位类型 | |||||||||||||||||||||||||||||||||||||||||||||||
单位类型请选择以下代码填写: 高校:11、北京大学 12、清华大学 13、中国科技大学 14、其他; 科研单位:21、中科院单位 22、国防与军口单位 23、其他 其他单位:31、企业 32、其他 | ||||||||||||||||||||||||||||||||||||||||||||||||
境外合作单位 | 单位名称 | 国家或地区 | ||||||||||||||||||||||||||||||||||||||||||||||
合作形式:1.技术引进 2.合作研发 3.技术交流 | ||||||||||||||||||||||||||||||||||||||||||||||||
4.技术输出 (可多选) | ||||||||||||||||||||||||||||||||||||||||||||||||
项目人员概况 | 姓 名 | 性别 | 出生年 | 学历 | 学位 | 职称 | 联系电话 | |||||||||||||||||||||||||||||||||||||||||
19 年 | ||||||||||||||||||||||||||||||||||||||||||||||||
19 年 | ||||||||||||||||||||||||||||||||||||||||||||||||
(请选填代码) 性别:1.男 2.女 学历:1.研究生 2.本科 3.大专 9.其他 学位:1.博士 2.硕士 3.学士 9.其他 职称:1.高级 2.中级 3.初级 9.其他 | ||||||||||||||||||||||||||||||||||||||||||||||||
总数 | 其中35岁以下研发人员数 | |||||||||||||||||||||||||||||||||||||||||||||||
其中 | 高级 | 中级 | 初级 | 其他 |
(关键技术、特色和创新之处,150字以内) | 主题词:(不超过3个) 、 、 | |||||||||||||||||||||||||||||||||||||||||||||||
预期成果 | 1. 新产品(含农业新品种) 2.新装置(装备) | |||||||||||||||||||||||||||||||||||||||||||||||
3.新工艺(或新方法、新模式) 4.新材料 5.计算机软件 6.论文 7.著作 8.研究(咨询)报告 9.技术标准 10.基地建设 11.其他 (可多选) | ||||||||||||||||||||||||||||||||||||||||||||||||
专利申请(件) | 发明 | 实用新型 | 外观设计 | |||||||||||||||||||||||||||||||||||||||||||||
专利授权(件) | 发明 | 实用新型 | 外观设计 | |||||||||||||||||||||||||||||||||||||||||||||
软件著作权(件) | ||||||||||||||||||||||||||||||||||||||||||||||||
预期经济效益 | 年新增产值(万元) | 年新增利税(万元) | 年出口创汇(万美元) | |||||||||||||||||||||||||||||||||||||||||||||
项目经费 | 项目总投资(万元) | 申请市拨款(万元) | 部门匹配(万元) | |||||||||||||||||||||||||||||||||||||||||||||
单位自筹(万元) | 银行贷款(万元) | 其他来源(万元) | ||||||||||||||||||||||||||||||||||||||||||||||
项目前期工作基础 | 已投入研究人员数 | 已投入经费(万元) | ||||||||||||||||||||||||||||||||||||||||||||||
已投入经费中,单位自筹 万元,拨款 万元,其他 万元。 |
附件二:
计划类别:
指南代码:
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书
(应用基础研究)
项目名称:
承担单位:
应用单位:
单位地址: 邮编:
项目负责人: 电话:
主管部门:
申报日期: 年 月 日
苏州市科学技术局
二Ο一五年制
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书编写提纲
一、立项依据
1.本项目国内外科技创新发展概况和最新发展趋势;
2.本项目的研究的目的、意义(突出说明对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作用);
3.本项目研究现有起点科技水平及已存在的知识产权情况。
二、研究内容
1.具体研究开发内容和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2.项目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3.要达到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社会、经济效益。
三、研究试验方法、技术路线以及工艺流程
四、工作基础和条件
1.承担单位概况(人员、资产、业务与管理状况),拥有知识产权状况(包括本项目已有知识产权状况);
2.本项目现有的研究工作基础(包括与本项目研究有关的主要论文、专著情况,小试或中试成果情况,现有装备条件等);
3.项目负责人的主要学历、工作简历,在国内外学术组织、刊物及国际性学术会议任职情况(列表,如任职、邀请报告等);
4.项目负责人以往承担国家、省级等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完成情况(立项年度、项目编号、项目名称、计划类别、完成时间、完成效果)及科技奖励、已获专利情况;
5.项目实施具备的人才队伍、经费配套投入能力及科技服务管理能力;
6.本项目实施可能对环境的影响及预防治理方案。
五、研究工作的预期成果、成果递交方式及专利生产情况;项目成果具体应用情况。
六、计划进度安排与考核指标
工作进度(按半年度分) | 主要工作内容 |
年 月至 年 月 | |
年 月至 年 月 | |
年 月至 年 月 | |
年 月至 年 月 | |
年 月至 年 月 | |
年 月至 年 月 | |
年 月至 年 月 | |
项目完成后主要考核指标:[包括1. 项目技术考核指标;2. 项目的成果(知识产权、小试、样品、论文等);3. 项目的社会效益;4. 其他考核指标] |
课题负责人 |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职务职称 | 业务专业 | 为本项目工作时间(%) | 所在单位 | 项目分工 |
主要研究人员 | |||||||
1、经费筹集情况(经费单位:万元)
合计 | 自有资金 | 部门 | 其他 | |||
市科技局 | 市、县 | 其他部门 | ||||
项目总投入 | ||||||
已投入经费 | ||||||
新增经费 |
新增总经费 | 其中市科技局经费 | |||
科目 | 经费额 | 用途说明 | 经费额 | 用途说明 |
设备购置费 | ||||
能源材料费 | ||||
试验外协费 | ||||
资料、印刷费 | ||||
租赁费 | ||||
差旅费 | ||||
会议费 | ||||
管理费 | ||||
其他费用 | ||||
合计 |
承担单位 参加单位
(法人签字) (法人签字)
盖章 盖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十、 单位主管部门意见
(负责人签字)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十一、市、区科技主管部门审查承诺意见、盖章
是否同意配套支持:是 配套支持经费: 万元
否
(负责人签字)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本项目申报书所附的附件清单
附件名称(复印件) | 数量 | |
1.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事业单位除外) | ||
2.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 | ||
3.专利证书 | ||
4.检测报告 | ||
5.查新证明 | ||
6.新药证书 | ||
7.特殊产品生产许可证 | ||
8.各类获奖证书 | ||
9.生物新品种、农产品、农药登记证 | ||
10.合作各方合作协议 | ||
11.列入国家计划文件或证明材料 | ||
12.其他 | ||
医疗卫生领域项目限额申报名额分配表
单位 | 受理项目限额(项) |
苏州大学 | 20 |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 5 |
苏大附属第一医院 | 30 |
苏大附属第二医院 | 25 |
苏大附属儿童医院 | 20 |
苏州市立医院(本部、东区、北区) | 25 |
苏州市中医院 | 12 |
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 | 5 |
苏州市广济医院 | 5 |
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5 |
苏州市卫生监督所 | 3 |
苏州市中心血站 | 3 |
苏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 3 |
吴江区 | 8 |
吴中区 | 8 |
相城区 | 8 |
工业园区 | 8 |
高新区 | 8 |
其他 | 4 |
合计 | 205 |
医学学科申报代码表(一级代码)
一级代码 | 专科名称 | 一级代码 | 专科名称 |
HO1 | 呼吸系统 | H17 | 康复医学 |
HO2 | 循环系统 | H18 | 影像与生物医学 |
HO3 | 消化系统 | H19 | 医学病原微生物与感染 |
HO4 | 生殖系统/新生儿 | H20 | 检验医学 |
HO5 | 泌尿系统 | H22 | 放射医学 |
HO6 | 运动系统 | H24 | 地方病学/职业病学 |
HO7 | 内分泌系统/代谢和营养支持 | H25 | 老年医学 |
HO8 | 血液系统 | H26 | 预防医学 |
HO9 | 神经系统和精神疾病 | H27 | 中医学 |
H10 | 医学免疫学 | H28 | 中药学 |
H12 | 眼科学 | H29 | 中西医结合 |
H13 | 耳鼻咽喉头颈科学 | H30 | 药物学 |
H14 | 口腔颅颌面科学 | H31 | 药理学 |
H15 | 急重症医学/创伤/烧伤/整形 | H32 | 护理学 |
H16 | 肿瘤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