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昌茂
(青岛滨海学院商学院,山东青岛,266555)
山水游龙景观是贵州出现的一种人为地貌:它是人类通过水利工程改变了原来的山地地貌,形成了一种新的山水地貌类型,是水利大坝的建设改变了的河流流域的地貌特征。
贵州省在建和已建的各类水库共有2300多座,另外还有分布广泛的数以万计的塘坝。这些水库库坝高、位置险,使得贵州原本山高谷深,峡谷交错的地方,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水位提高,河流如潜龙现身,山脉如青龙饮水,呈现出“山水游龙”的新地貌。从生态学的景观概念出发,我们可以把这种地貌景观称为“山水游龙景观”。
一、高峡深谷出平湖
贵州高原本来是高山峡谷地貌。由于大量水库的建设,呈现了高峡出平湖的新地貌。这种变化使贵州从山地文明走向了山水文明,使贵州的建设和发展必然走水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二、河岔山谷成港湾
贵州的大型水库往往使干流上的许多河岔山谷因积水而成为港湾。这一个个港湾成为星罗密布的人工湖,它的利用方式成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智慧考量。
三、座座青山成游龙
据俞孔坚在《理想景观探源》一书中的研究成果,中国人的理想景观有“昆仑山模式”、“蓬莱模式”、“壶天模式”、“陶渊明模式”、“丘壑内营模式”等五种模式。以此理论框架对照分析,“贵州山水游龙景观”应该是因人为地貌而形成的新的“理想景观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