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教研组长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努力深化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进一步抓细抓实数学教学常规与教学过程的管理,注重因材施教与分层教学,注重数学学科品牌建设。倡导数学主题化系列教研活动,整合本校的校本研修,不断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以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教研目标
1. 立足课堂教学实践,把课改的精神扎扎实实地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思想上要趋于以学生为本,能力为中心、活动为重点;过程上趋于开放和灵活;组织形式上要趋于宽松民主;评价上要趋于多元。课堂教学目标要重新定位,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除关注学生的一般能力外,更要关注学生能力的提高,探索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信心、意志、毅力等。通过不断学习,使组内的每位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两个方面都得到更新。
2. 研究新课标、新教材,优化课程实施。要通过比较,研究教材的变化,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要让全体教师以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积极开展实践,探索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法和学法。
3. 认真对待研究课,切实提高研究课的质量。加强集体备课,针对课改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说课、评课、撰写教学随笔等多种形式的反思,及时总结研究成果。听课教师在研究课结束后认真填写好质量评价表,并实事求是、真诚以待地参加评课交流,以期共同研究,共同提高。
三、主要工作与措施
(一)加强集体备课教研力度,发挥“全区同备一节课”教学资源的示范引领作用,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1.进一步探索集体备课模式,切实提高备课质量,提升教研活动的整体质量和教师参与主动性、积极性。努力体现集体备课电子化、统一化和个性化。
2.加强理论学习。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每学期组织两次以上的集中学习,从而提升每位数学教师的文化品位,提高自己理论水平和教学功底,完善自我。
3.以研讨课、精品课为切入口,积极研究、探索和交流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培植教师的发现、反思、质疑、审视、探讨等能力,推动科研升级并转化为教育教学能力。
4.重视品牌学课建设,扎实推进“校本教研”工作。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好数学相关校本课程,深化研究。
5.关注青年教师培养。关注青年教师尤其是新教师的成长,师徒结对,全面帮扶,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起来。
(二)聚焦课堂,控制作业,推进“减负提质”工作。
1.数学教师主动构建具有自我特色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强化创新意识,教学作风求真务实,讲求效率。
2.每节课都能认真落实课改要求,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课后及时捕捉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形成反思的习惯。
3.数学教师积极探索设计切合学生实际的作业:作业的设计要有新意和内涵,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实际;作业的批改规范、及时、细致;控制作业量,提高批改质量,合理设置测试次数和难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做到“减负提质”。以“科学地教,有效地学”为主题。
4.开展评价体系的实施与改进工作,努力探索更完善的评价方式。把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其他社会成员评价结合起来,通过评价体系不断完善促进学生数学能力有效提高。
(三)开展丰富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全面素养。
根据教研组实际情况,结合学校工作,开展丰富的数学活动,以活跃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四、具体安排
基于教研组实际情况,全面落实教导处教育教学相关工作,教研活动根据学校安排每周随时调整。
第一周(8.28--9.2)
1.集体研讨,制定各班数学教学计划及教研组教研计划。
2.通研教材,开展“比作为·狠抓重难点落实”教研活动。
3.集体备课,研讨“全区同备一节课”教学资源使用个性化使用策略。
4.信息技术能力提升2.0测评作业收尾研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