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_院校结合,双师型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19:30:06
文档

_院校结合,双师型

中国护理管理38ChineseNursingManagementVol.12,No.9September.15,2012“院校结合”打造“双师型”高职护理教学团队    ◆ 左凤林 刘奉 谭严 邓辉 程晓莉 彭小红  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404120(左凤林,谭严,邓辉);教务处(刘奉);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护理部(程晓莉,彭小红)作者简介:左凤林,本科,副教授,副主任高职护理教育的理念是“工学结合”,即院校结合。通过利用学校和医院两种不同的教学环境和教育资源
推荐度:
导读中国护理管理38ChineseNursingManagementVol.12,No.9September.15,2012“院校结合”打造“双师型”高职护理教学团队    ◆ 左凤林 刘奉 谭严 邓辉 程晓莉 彭小红  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404120(左凤林,谭严,邓辉);教务处(刘奉);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护理部(程晓莉,彭小红)作者简介:左凤林,本科,副教授,副主任高职护理教育的理念是“工学结合”,即院校结合。通过利用学校和医院两种不同的教学环境和教育资源
中国护理管理

38

Chinese Nursing Management V ol.12, No.9 September.15, 2012

“院校结合”打造“双师型”高职护理教学团队

    ◆ 左凤林 刘奉 谭严 邓辉 程晓莉 彭小红  

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404120(左凤林,谭严,邓辉);教务处(刘奉);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护理部(程晓莉,彭小红)作者简介:左凤林,本科,副教授,副主任

高职护理教育的理念是“工学结合”,即院校结合。通过利用学校和医院两种不同的教学环境和教育资源,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无缝链接[1]。高职高专护理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临床护理工作岗位需求的高等技术应用型护理专门人才,而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护理“双师型”教师队伍,不仅要求

具有学校专职教师和兼职专家组建的“双师结构”,而且要求教师具有既能从事临床护理理论和技能讲授,又能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双师素质”。护理教师一般

来自医学院校毕业生等,缺乏临床实践经验或教学能力[2]。我校在护理

“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中,加强与医院的合作,从师资选拔、培养、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现介绍如下。

1 对象

整群选取担任我校2009-2010学年度教学任务的专、兼职教师39人(校内专职教师16人,兼职教师23人)为试验组,2008-2009学年度的专、兼职教师35人(校内专职教师15人,兼职教师20人)为对照组。两组教师均为女性,在年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1。2 方法

对照组主要采用学校选拔、培养、管理模式,即校内专职教师由学校统一组织考试,择优聘用,兼职教师主要由医院指定推荐,培养与管理由医院完成。试验组采用“院校结合”的培养管理模式,由学校护理系与直属或非直属教学医院的护理部组成护理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小组,共同进行师资队伍的遴选、培养、管理、评价工作。具体介绍如下。2.1 院校共同遴选

2.1.1 通过综合考核选拔校内专职教师

Nursing Education 护理教育

中国护理管理

39

中国护理管理 2012年9月15日 第12卷 第9期

对医学院校护理专业本科及其以上毕业生,采取综合考核的办法,通过试讲考察其是否具备教师的基本素质,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仪容仪表,板书、多媒作与应用能力等[3];通过专业技能考核考察其是否具备护士的基本素质、护理操作能力、人文关怀能力等;通过面试和才艺展示考察其对护理专业的认同感,以及从事护理教育工作所具备的自身优势等。

2.1.2 通过分类选拔兼职教师

根据校内专职师资队伍的结构和需求,学生校外见习、实习基地分布情况以及临床护理师资能力水平和临床护理教学需要的不同,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按需使用[4]。兼职教师要求由具有大专及其以上学历,从事临床护理工作5年以上,参与校内护理专业课程理论教学及实训分组指导、校外临床见习和实习带教等教学工作,经试讲和操作考核合格者担任。2.2 院校共同培养

充分利用兼职教师和专职教师各自的优势,采用分类培训与综合培训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培训。

2.2.1 教学能力综合培训:①基本能力培训:对校内专职教师进行培训,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高职教育理论、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标准、授课计划的制订、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与辅助教具的使用、教学文件书写、试卷评阅及成绩评定等教学基本环节。②开展观摩课、示范课:由资历深、教学能力强的教师进行理论及操作教学公开课,所有专、兼职教师观摩并写出听课记录及心得体会[5]。③组织新教师进行课前试讲及操作示范:新教师及担任新课程的教师需在课前进行试讲或操作示范,结束后由听课老师指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加以指导。④一对一导师制度: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对新教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从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教学过程

的程序化设计、教案的书写、课件制作、教学效果及评价方法等各方面进行全程指导,安排新教师全程随堂听课,促使新教师能尽快胜任教学工作。⑤“统课”制度:以课程组为单位,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要求,同一门课程以单元或章节形式进行集体备课,统一授课进度,统一重点、难点,统一实训内容,统一操作训练方法及考核评分标准等,保证教学的一致性。

2.2.2 临床护理技能培训:①临床护理新进展培训:由医院兼职教师组织,包括护理新方法、新技术、新仪器设备的使用等,掌握护理学发展新动态,最终实现教学与临床零距离,防止理论和临床实践脱节。②新教师临床护理技能培训:培训周期为2年,第一年在学校进行护理操作训练,第二年到医院参加临床实践锻炼或临床进修。③校内专职教师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与提高:所有校内专职教师,无论年资高低,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选择临床科室,每周安排一天时间及寒、暑假安排固定时间到医院进修、参加临床实践,不断了解临床医学和护理学的新进展、新方法,收集典型案例、照片或图片,既丰富了临床工作经验,又能在今后的护理教学中结合案例讲解,避免理论教学的空洞和枯燥[6]

。2.3 院校共同管理

2.3.1 护理系与护理部宏观管理:在学校分管校长和医院分管院长领导下,由学校的护理系与直属或非直属教学医院的护理部组成护理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小组,共同制定师资的遴选标准、培训方案、考核评价及管理办法,选派担任教学工作及参加临床锻炼的老师,每学期开学前、学期中、学期末进

行专、兼职教师教学检查、督导、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年度考核、职称晋升挂钩。2.3.2 教研室主任与护士长协调管理:在教行过程中,教研室主任与护士长根据教学安排,具体协调师资培训相关事宜。包括教学计划制定、教研活动安排、集体备课、统课等。

2.3.3 专、兼职教师自主管理:专、兼职教师一对一结成对子,定期交流和学习,互相听课,并通过电话、QQ、E-mail 等方式保持联系。2.4 院校共同评价考核

2.4.1 学生评价:由在校学生及见习、实习学生通过自设问卷对教师的师德、教学态度、教学纪律、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效果采用百分制进行评分。2.4.2 教学督导评价:院校教学督导组通过检查性听课、教学检查以及教学能力考核和护理操作能力考核等形式对教师师德、教学态度、教学纪律、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学能力、护理操作能力、教学效果等进行综合评价,实行百分制并划分等级。其中,90~99分为优秀,80~分为良好,70~79分为合格,70分以下为不合格。

3 结果

3.1 学生对两组教师的评价成绩比较(表2)

3.2 教学督导组对两组教师的综合评价结果比较(表

3)

护理教育 Nursing Education

中国护理管理

40

Chinese Nursing Management V ol.12, No.9 September.15, 2012

4 讨论

4.1 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从表2及表3可见,试验组学生及院校教学督导组对于专、兼职教师的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通过实施“院校结合”的培养管理模式,打造“双师型”高职护理教学团队,专、兼职教师的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4.2 “双师结构”更加合理

2006年教育部发布的文件[7]中强调,应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要求专、兼职比例为1∶1。通过遴选成立的兼职教师资源库,将兼职教师按专业特长分类储备,按需聘用,既能满足学校理论课教学和实训教学的需求,又能调动临床护理骨干参与教学的积极性,确保师资队伍的相对稳定和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

4.3 “双师素质”更加优化

高职教育要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开展教学工作。

对高职院校的师资要求为“既要懂理论

知识,又要会实际操作”

[8]

。专职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兼职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熟练的操作技能,专、兼职教师互相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既增强了专职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经验,又能达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

4.4 院校合作更加深入

由于兼职教师多为临床一线护理人员以及护理管理者,比较了解临床护理岗位所需要的护理人才类型,能够从社会实用性的角度对学生的培养方式提出建议,有利于学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最终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无缝衔接,培养出紧贴临床护理工作岗位的高技能护理人才。

总之,“院校结合”打造“双师型”高职护理教学团队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专、兼职教师的选拔、培养、管理与评价需要学校与医院的高度重视

及密切配合,护理系与护理部的统筹协调,专、兼职教师的积极参与,以逐步完善相关并形成长效机制,实现院校双方共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王银燕,蔡聚雨.高职护理专业工学结合、院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8):79-80.

[2] 查道德.论高职护理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1):96-97.

[3] 宋永慧,邓婷婷.护理专业师资的选拔和培养.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23 (1):49.

[4] 曾友燕,孙菲,顾申,等.护理学院专职教师与临床兼职教师互动培训模式探讨.护理学报, 2010,17(15):26-28.

[5] 丁艳萍,姜世昌.高职护理“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对策.护理研究,2009,23(1C):272-273.[6] 左凤林,刘奉.某校护理兼职教师现状与思考. 护理学报,2007,14(8):28-29.

[7]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6-11-16.

[8] 邓小燕.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培养的思考.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9(5):18.

[收稿日期:2012-03-23][修回日期:2012-05-01]

(编辑:李婷婷 英文编辑:刘红霞)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510080 广州市 作者简介:汪牡丹,硕士在读

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

◆ 汪牡丹 成守珍 李佳梅

[中图分类号] R47

护理质量评价是护理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体现护理工作重要性的关键环节。而科学、合理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不仅可以有效评价护理质量,还可以鉴别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指导护理工作者针对问题对护理质量进行控制和改进,进而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本文就国内外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制定与应用研究综述如下。

1 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定义和特点

回顾大量文献发现美国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The 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Health Care

Organization,JCAHO)对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定义最科学,被采用最频繁,其提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是对护理质量的数量化测定,是用作评价临床护理质量及支持护理活动的工具,也是进行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科学的指标体系对护理质量的管理具有导向作用[1]。之后有学者结合临床实际,将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定义具体化,将其等同于某一护理项目、措施的陈述[2],可见该定义将指标局限化,缩小了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涵盖范围。

根据JCAHO 对于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定义,美国护士协会 (American

Nursing Association,ANA)[3]将具有高度护理特异性,指标数据在实际中可收集,且被广泛认为与护理质量密切相关作为筛选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基础。具体来说,在筛选和制定护理质量评价指标过程中,要求指标具有:①客观性,即指标的筛选和制定应从临床实际出发;②特异性,即指标能反映护理活动的重要方面;③灵敏性,即指标能反映护理活动的实际质量;④可操作性,即指标在实际运用中应易于测量和观察;⑤简易性和层次性,即指标结构简单明了,量化方法简单,各级指标间体现概括与解释的关系,同层次指标相互又相

Nursing Quality 护理质量

文档

_院校结合,双师型

中国护理管理38ChineseNursingManagementVol.12,No.9September.15,2012“院校结合”打造“双师型”高职护理教学团队    ◆ 左凤林 刘奉 谭严 邓辉 程晓莉 彭小红  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404120(左凤林,谭严,邓辉);教务处(刘奉);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护理部(程晓莉,彭小红)作者简介:左凤林,本科,副教授,副主任高职护理教育的理念是“工学结合”,即院校结合。通过利用学校和医院两种不同的教学环境和教育资源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