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认识和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指出:“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规的表达方式写作”。
本学期安排了7篇习作,每课习作教材,均对习作要求、观察要领、写作要点等作了分析和指导,从而让学生获得具体明确的习作知识。这样编排是为了进一步强化读写结合,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由中年级的“模仿起步”转变为“借鉴、迁移”。本册7篇习作设计写身边的事物、自己的所感所思、想象性作文等多各方面。在呈现方式上,有的说写合一安排,有的则分开安排。题材广阔,话题新颖,贴近生活,亲近大自然。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28人,其中男生16人,女生12人。通过几年的学习,学生在写作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很多同学有较强的观察力、想象力,作文词句优美,有内容,有新意。但像这样拔尖的学生不多,大多数学生对习作还缺乏浓厚的兴趣,怕写作文,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虽然能表达自己的意思,但较空洞、简单,还有十几位学生的书面表达词不达意。不少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学生对观察不感兴趣,在观察中敷衍了事,有“眼”无“心”;没有掌握观察方法,观察目的不明确,观察时候带有较大的随意性,盲目性,有时候,可能根本没有什么印象,到作文的时候,头脑空空,没有什么可以写。在这学期,我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动笔的积极性,由易到难,逐步提高。平时对学生多鼓励,让学生树立信心。另外还要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鼓励学生平时多读书,鼓励多写日记,定时评选。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就加以鼓励表扬,让他们体会到写的乐趣。
三、教学要求
1.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书写规范、整洁。
2.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
3.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4.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
5.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表达感情的方法,适当应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6.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
7.学习运用学到的说明方法写简单的说明文。
8.能通过具体事例写出对父母的爱,做到真实具体、言之有物。
9.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四、具体措施
1.吃准目标,把握尺度,适度提升,循序渐进。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积累并逐步形成良好的习惯;关键是要求学生作文内容真实具体、写出真情实感。
2.明确编排意图,积极主动创造。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是《标准》的新理念之一。为此,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的编排意图,并在教学中加以体现。同时,还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扩展延伸乃至适度的改编。
3.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好例文的示范作用,用好课堂作文这一主阵地,切实抓好字、词、句等语言文字基本功的训练;合理有效地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方法指导,让学生形象地懂得该写什么和怎样写。
4.重视读写结合,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练段成篇的方法,根据课文的特点,精心设计“小练笔”,对课文从句式、段式、立意和写法等方面进行摹仿,促使学生从读中学写。还要让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平时要有意识地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丰富学生的词汇,注重学生平时的积累。每次习作是都要先说后写,
5.重视积累,润“作”无声。在阅读教学中尝试“围绕一篇课文阅读多篇同主题文章”,教师推荐学生读经典的少年儿童读物,开展“美文共欣赏”活动,帮助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情感积累。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特性、变化,捕捉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最有意思的事物和感受。
6.进一步重视合作与交流,让学生感受和分享习作成功的乐趣。要想方设法提供机会,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开展观察调查,共同探究,合作撰写报告、体会、笔记等,品尝合作与交流过程中所产生的成就感。对于优秀的习作,要及时在班上讲评、表扬,给以充分肯定,并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出来。多创造一些学生作品交流的机会,可以通过周记交流、学习园地展示、黑板报刊登、班级小报发表、向各级刊物推荐等,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7.长短课结合,课内外联系,在实践中成文,突破旧有时空“禁锢”。有的习作话题可以当堂完成;有的习作话题可以预先布置相关的家庭活动、户外活动,然后当堂完成;有的习作话题,则可以先在课堂引导,讨论观察、采访、调查、收集资料的方式方法,再组织实践,在活动后动笔。
五、教学进度安排
单元 | 内容 | 要求 | 周次 | 备注 |
一 | 我爱阅读 | 有三个可供选择的角度:写自己在读书经历中的故事:交流采访经过和体会,整理采访记录;围绕“开卷是否有益”展开辩论,在写下经过或看法。 | 第2周 | |
二 | 二十年后回故乡 | 通过充分展开想象,并适当运用本组课文学到的表达感情的方法写出家乡的变化,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关注。 | 第4周 | |
三 | 写一篇说明文 | 鼓励学生将阅读中体会到的说明方法加以运用,介绍一种物品。题目自拟。 | 第6周 | |
四 | (一件小事、一句格言、一幅漫画……)的启示 | 要写清事实(什么事情、那句格言、什么漫画……),记事要写清过程;而要写明 白从中得到的启示。 | 第8周 | |
五 | 父母的爱 | 通过具体的事,体现对父母有不理解到理解,体会父母的爱,要选则最想对父母说 的话,畅所欲言;表达真情实感。 | 第10周 | |
六 | 写一篇读后感 | 围绕本单元课文或同专题文章写读后 感,叙议结合,以感为主。 | 第12周 | |
七 | 写场景或写梗概 | 写场景要求把场景写具体,写清楚; 写梗概要求理清脉络,抓住重点。 | 第14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