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曲线上存在两点关于某直线对称问题计算复杂,综合性较强,是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一重难点,此类问题通常可用韦达定理法、点差法两种方法解决,解题思路清晰,固定套路明显,本文以经典例题为例来分析解题步骤,帮助大家掌握解题方法。若曲线上存在两点A ),(11y x 、B ),(22y x 关于直线l 对称须满足两个条件:①直线AB 与直线l 垂直;②AB 的中点2,2(
2121y y x x M ++满足直线l 的方程。我们基于上述两个条件,列方程求解。
常用解法主要有两种方法:
1韦达定理及判别式法:假设存在,设出对称点所在直线方程(斜率可由垂直得),与曲线方程联立得一元二次方程,根据韦达定理得中点坐标,再由中点也在直线l 上建立参数间的等量关系。因为直线与椭圆有两个交点,所以上述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大于零)0(>∆,由此求解参数范围。
2点差法:假设存在,设出对称点坐标并代入曲线方程,两式相减得中点横纵坐标的关系,再由中点坐标也满足直线l 的方程,得中点坐标与参数的关系,又由中点在曲线的内部(外部),列不等式求解。
一、椭圆中的对称问题
例1:已知椭圆22
:143
x y C +=,试确定m 的取值范围,使得对于直线:4l y x m =+,椭圆C 上有不同的两点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解法一:利用韦达定理及判别式求解
设椭圆上存在两点A ),(11y x 、B ),(22y x 关于直线:4l y x m =+对称,中点为)
,(00y x M 设直线AB 为:n x y +-=41(垂直),
联立22221413818014
3,得y x n x nx n x y ⎧=-+⎪⎪-+-=⎨⎪+=⎪⎩所以2192(413)0
b ∆=-->(存在)即:131322
n -<<①由韦达定理得12084132213n x x n x --+=
==,0141241313n y n n =-⨯+=由点412,1313n M n ⎛⎫ ⎪⎝⎭
在直线:4l y x m =+上,12441313n n m =⨯+.(平分)所以413
m n =-
代入①中,得:1313m -
<<解法二:点差法
设关于l 对称的两点分别为1122(,),(,)A x y B x y ,弦AB 的中点为00(,)M x y ,
2211222234123412x y x y ⎧+=⎪⎨+=⎪⎩,两式做差得012121212033()14()44x y y x x x x y y y -+=-=-=--+①
由点00(,)M x y 在直线:4l y x m =+上,得004y x m
=+②
由①②解得00,3x m y m
=-=-因为点00(,)M x y 在椭圆的内部所以22
()(3)143
m m --+<
解得1313
m -<<解法一主要体现的是0>∆,解法二主要体现的是中点在椭圆的内部,两种方法都依重于图形的几何特点解题。
二、双曲线中的对称问题
例2:已知双曲线2
2
:13y C x -=上存在关于直线:4l y kx =+对称的两点B A 、,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
解法一:利用韦达定理及判别式求解
当0=k 时,显然不成立。
当0≠k 时,由l AB ⊥,可设直线AB 的方程为1y x b k =-
+(垂直),代入双曲线2
2:13
y C x -=中,得2222(31)2(3)0k x kbx b k -+-+=,所以22222310(2)4(31)[(3)]0,k kb k b k -≠∆=---+>(存在),
即222310k b k +->。①
设AB 中点为00(,)M x y ,由韦达定理得
2002233131
,kb k b x y k k -==--,因为点00(,)M x y 在直线:4l y kx =+上(平分),所以2222343131k b k b k k -=+--,即22
31k b k -=②,
把②代入①得2222231()310k k k k -+->,
化简得4212710k k -+>,解得221134或k k ><,
所以11002233
, ,或k k k k -<<<<><-。故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11()(0)(0(0)3223 , , , ), -∞-
-。解法二:点差法
设关于l 对称的两点分别为1122(,),(,)A x y B x y ,弦AB 的中点为00(,)M x y ,
当0=k 时,显然不成立。
当0≠k 时,
221122223333x y x y ⎧-=⎪⎨-=⎪⎩,两式做差得012121212033()1x y y x x x x y y y k -+===--+,①
由点00(,)M x y 在直线:4l y x m =+上,得004
y kx =+②由①②解得001,3x y k =-
=,由题意得,222200001033
或y y x x ->-<,即22
1
1
(31()30或k k -->--<所以1133002233
, ,或k k k k -<<<<><-。故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3113()(0)(0(0) , , , ), -∞-
-。三、抛物线中的对称问题
例3:已知抛物线2
:C y x =上存在关于直线:1(1)l y k x -=-对称的两点B A 、,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解法一:利用韦达定理及判别式求解
显然0≠k ,由l AB ⊥,可设直线AB 的方程为1y x t k
=-
+(垂直),代入曲线方程,得2222(2)0x kt k x k t -++=,
所以2222(2)40kt k k t ∆=+->(存在),
即240kt k +>①。
设AB 中点为00(,)M x y ,由韦达定理得
222000211,()2222
kt k k k k x kt y x t kt t k k +==+=-+=-++=-,又因为点00(,)M x y ,在直线:1(1)l y k x -=-上(平分),所以2
1(1)22
k k k kt --=+-,得21122k t k k =--②。将②代入①式22114()022
k k k k k --+>,整理得3224(2)[(1)1]0k k k k k k
-+--+-+=>,解得20.
k -<<故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2,0)-。
解法二:点差法
显然0≠k ,设B A 、两点坐标为1122(,),(,)x y x y ,
211222
y x y x ⎧=⎪⎨=⎪⎩,两式相减得121212()()y y y y x x +-=-所以1212
1211y y x x y y k -==--+,设AB 的中点为00(,)M x y ,则12022y y k y +=
=-,又因为点在直线l 上,
所以00:1(1)l y k x -=-,得0122k x =-。
因为点00(,)M x y 在抛物线的内部,
所以200y x <,即211()22k
k
-<-,解得20.k -<<故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2,0)-。
两种方法相比而言,判别式法计算量更大一些,在抛物线中还出现了三次不等式,对学生的计算能力要求较高。点差法涉及点与曲线的位置关系,椭圆和抛物线都要求中点在曲线的内部,双曲线可以在内部也可以在外部的某部分,是我们在解题时要格外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