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朝中 高一 年级 物理学科教学案 第 四周 4课时 | |||||||
课题 | §2.1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 课堂类型 | 实验课 | 授课时间 | 2015年9月11日 | ||
学习目标 | 1.会运用已学知识处理纸带,求各点瞬时速度 2.会用表格法处理数据,并合理猜想 3.巧用v-t图象处理数据,观察规律 | ||||||
学习重点 | 1.图象法研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对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探究。 | ||||||
学习难点 | 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规律的探究。 | ||||||
学习流程时间分配 | 学习内容 | 学习指导 | 教学方法 | ||||
一、复习-5´ 二、引入-1´ 三、新课教学 目的、原理、器材、步骤-15´ 实验及数据记录 -12´ 计算-5´ 画图方法-2´ 四、作业 | 【知识链接】 1、瞬时速度的求法: v2= 2、打点计时器每个 s打一次点, 使用 电源,纸带记录的是 、 。 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实验目的】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 【实验原理】 “平均速度法”求速度, 即右图中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1.一端附有 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的 。 2.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的 ,固定于小车的后面,细绳的一端栓在小车的前端,跨过定滑轮,另一端挂上适当的 。 3.将小车停在 的位置,先 后释放纸带(打点时要计时接住小车,不要让小车落到地面。) 4.打完一次纸带后立即 ,换上纸带重复作三次。 5.在纸带中选择一条清晰的,舍掉开头一些过于密集的点迹,找一个适当的点迹作为计时起点。 6.选择相隔0.1s的若干计时点,进行测量,把数据记录在数据记录中的表格中。 7.按着表格中的要求计算出打下若干个计数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描点法画出速度-时间关系图像。 【数据记录】 位移 | x01(m) | x02(m) | x03(m) | x04(m) | x05(m) | x06(m) |
时刻 | 0 | 0.1s | 0.2s | 0.3s | 0.4s | 0.5s | |
瞬时 速度 | 1(m/s) | 2(m/s) | 3(m/s) | 4(m/s) | 5(m/s) | ||
运用“拟合”描点法画v-t图象:在科学上,为了描述实验中测量量之间的关系,先将其在坐标系中描点,然后用一条曲线(包括直线)“拟合”这些点,使画出的曲线两侧的点数大致相同,这种描点方法叫拟合描点法。
(2)用直线进行拟合。
【实验结论】
小车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是 ,可看出小车在做 。
1、描点法画图像并得出结论
2、完成【思考】和【课后练习】
【思考】
1、若某个点明显偏离直线,可能是什么原因及怎样处理?
2、请利用你所测得的数据求出小车的加速度。
【课后练习】
1.关于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在重物牵引下运动的实验操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长木板不能侧向倾斜,也不能一端高一端低
B.在释放小车前,小车应紧靠在打点计时器处
C.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
D.要在小车到达定滑轮前使小车停止运动
2.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在重物牵引下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有如下操作步骤,其中错误的步骤是 ,应该 。
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
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悬挂适当的钩码
D.关闭电源后取下纸带
E.松开纸带后再接通电源,使小车在平板上做加速运动
F.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将以上步骤完善后按合理序号排列 。
3、在下列所给器材中,本实验所需的器材有 ;为达到实验目的,还应增添 。
①电磁打点计时器②天平③低压直流电源④细绳⑤纸带⑥小车⑦钩码⑧秒表⑨一端有滑轮的长木板
4、下列关于计数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相等
B.计数点进行测量计算 ,既方便又可减少误差
C.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应当相等
D.计数点是从计时器打出的实际点选出来的,相邻计数点间点痕的个数相等
5.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得到一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如图所示,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s。(1)根据纸带上的数据,计算B、C、D各点的速度,填入表中。(2)在坐标纸上作出小车的v-t图象。
位置编号 | A | B | C | D | E |
时间t/s | 0 | 0.1 | 0.2 | 0.3 | 0.4 |
瞬时速度v/(ms-1) |
6、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瞬时速度如下
计数点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计数点对应的时刻(s) | 0.10 | 0.20 | 0.30 | 0.40 | 0.50 | 0.60 |
通过计数点的速度(cm/s) | 44.0 | 62.0 | 81.0 | 100.0 | 110.0 | 168.0 |
A.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算出加速度
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量出其倾角,由公式a = tan求出加速度
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由图线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时间,用公式算出加速度
D.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 | 自主完成并回答 自主学习 观察并填写 边听边记 注:位移要测量计数点到0点的距离 | 提问法 讲授 讲授 指导 指导 讲授 | |||||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会运用已学知识处理纸带,求各点瞬时速度 2.会用表格法处理数据,并合理猜想,并能用v-t图象处理数据,观察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 认识数学化繁为简的工具作用,直观地运用物理图象展现规律,验证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纸带的处理实验数据的图象展现,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能使学生灵活地运用科学方法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